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俄罗斯鲟 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库拉河流域。属洄游性鱼类,性成熟年龄8 ~ 15 年,成鱼体长比史氏鲟中华鲟小,约 1 米左右,体重约30 公斤。由于其体色较其他鲟鱼鲜艳,所以除具有食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我国的养殖区域分布较广。 2.西伯利亚鲟 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鄂毕河和科累马河水系。我国也有少量分布,主要 栖 息 于 新 疆 的 额 尔 齐 斯 河 、 布 伦 拖 海、博斯腾湖 水域。 西 伯 利 亚 鲟 适 应 性 强,人工养殖 容易,性成熟 年龄较长,一 般 10~19 年不…  相似文献   

2.
张胜宇 《饲料博览》2004,(12):51-51
鲟类是鲟科鱼类的总称。属硬骨鱼类,鲟形目。为分布于北半球的溯河产卵或淡水栖息的珍贵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3.
我国首次发现额脊窄径茧蜂属AlabagrusEnderlein,本文记述了该属的属征、生物学及分布,并报道采自福建省的一新记录种——圣额脊窄径茧蜂Alabagrussanctus(Say).研究所用标本均保存于福建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益虫室  相似文献   

4.
我国首次发现额脊窄径茧蜂属Alabagrus Enderlein,本文记述了该属的属征、生物学及分布,并报道采自福建省的一新记录种-圣额脊窄径茧蜂Alabagrus sanctus(Say)。研究所用标本均保存于福建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益虫室。  相似文献   

5.
刀额新对虾 (Metapenaeusensis )俗称基尾虾、沙虾、土虾、泥虾 ,分类上属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新对虾属。其额角上缘有齿 ,下缘无齿 ,是区别于对虾属的显著特征之一。刀额新对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和两广沿海 ,其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细嫩 ,胜于中国对虾 ,且耐干能力强 ,常能以活虾上市 ,深受消费者青睐 ;刀额新对虾生命力强 ,食性杂 ,耐温范围 10~ 37℃ ,适宜生长水温 17~ 32℃ ,耐低氧能力比对虾强 ,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 ,经驯化可在淡水池塘中养殖 ,是海虾淡养很有前途的一个新品种。一般刀额新对…  相似文献   

6.
饲养技术篇     
鲟类 鲟类是鲟科鱼类的总称。属硬骨鱼类,鲟形目。为分布于北半球的溯河产卵或淡水栖息的珍贵经济鱼类。体延长,亚圆筒形,被5纵行骨板,背面正中1行,侧面各2行。头上被骨板。吻一般延长,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纯种和小体鲟♀×施氏鲟♂、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及西伯利亚鲟♀×施氏鲟♂杂交种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其粗蛋白、粗脂肪、必需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大部分淡水鱼类。通过比较发现小体鲟蛋白、呈味氨基酸含量最高,西伯利亚鲟最低;但西伯利亚鲟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最高,杂交鲟的蛋白及各种氨基酸含量介于亲本之间,更接近母本。3种鲟鱼间杂交并未体现出肉质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8.
[市场前景]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有“水中活化石”之称.鲟鱼类隶属于鲟形目,世界现有鲟鱼2科6属26种.我国分布有8种鲟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黑龙江和新疆等区域.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和肿瘤因子受体超家族(TNFRSF)广泛存在于各类后生动物中,参与细胞凋亡、代谢和发育等多种功能调控。为了探究TNFSF和TNFRSF在硬骨鱼中的进化,我们克隆了小体鲟Ar-tnfsf10和Ar-tnfrsf10基因,并对小体鲟Tnfsf10和Tnfrsf10序列进行进化分析以及蛋白高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小体鲟Tnfsf10和Tnfrsf10在进化树中位于辐鳍亚纲的基部,与四足动物的Tnfsf10和Tnfrsf10同源性较低,其三维结构与人的Tnfsf10和Tnfrsf10相近。原位杂交的结果显示:Ar-tnfsf10和Ar-tnfrsf10均在小体鲟躯干水平肌隔、头部的眶下管、前鳃盖管和腹侧吻端的神经丘处有较强表达。经Tnfrsf10特异性激活剂Bioymifi处理后,小体鲟仔鱼整体结构无显著变化,但神经丘中毛细胞显著增多。综上结果表明:小体鲟Tnfsf10和Tnfrsf10代表了硬骨鱼同源蛋白的原始形式,可能特异性参与侧线神经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中华鲟俗称鲟鱼、鳇鱼,属鲟形目、鲟科、鲟属。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活化石”之称,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其鱼皮可制革,鱼卵可制酱,鱼胆可入药,鱼肉、鱼肠、鱼膘、鱼  相似文献   

11.
中华鲟俗称鲟鱼、鳇鱼,属鲟形目、鲟科、鲟属。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活化石”之称,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其鱼皮可制革,鱼卵可制酱,鱼胆可入药,鱼肉、鱼肠、鱼膘、鱼  相似文献   

12.
五种养殖鲟、鳇鱼DNA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德国Partec Pas Ⅲ型流式细胞仪,以鸡红细胞为标准DNA(含量为2.3pg/N),测定了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 Ceorgi)的体细胞DNA含量。结果表明,在上述五种鲟鱼类的DNA含量中,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的DNA含量非常接近,分别为12.24pg/N,11.60ps/N,11.59pg/N,三种鲟鱼相比较差异并不显著。小体鲟和达氏鳇的DNA含量是6.06pg/N和4.77pg/N,两种鱼相比较差异也不显著。但与上述三种鲟鱼相比较DNA含量几乎相差1倍。从测定的结果并结合已发表的有关鲟鱼类资料可以确定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属于八倍体类型,而小体鲟和达氏鳇则属于四倍体类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德国Partec Pas Ⅲ型流式细胞仪,以鸡红细胞为标准DNA(含量为2.3pg/N),测定了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 Ceorgi)的体细胞DNA含量。结果表明,在上述五种鲟鱼类的DNA含量中,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的DNA含量非常接近,分别为12.24pg/N,11.60ps/N,11.59pg/N,三种鲟鱼相比较差异并不显著。小体鲟和达氏鳇的DNA含量是6.06pg/N和4.77pg/N,两种鱼相比较差异也不显著。但与上述三种鲟鱼相比较DNA含量几乎相差1倍。从测定的结果并结合已发表的有关鲟鱼类资料可以确定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属于八倍体类型,而小体鲟和达氏鳇则属于四倍体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透明带ZP家族在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性腺发育、卵子发生等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采用PCR技术克隆获得小体鲟卵透明带家族ZP3 3种亚型(ArZP3-1、ArZP3-4、ArZP3-5)及ZPAX基因(ArZPAX)cDNA部分序列。结果表明:ArZP3-1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1029 bp,对应编码342个氨基酸;ArZP3-4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1191 bp,对应编码397个氨基酸;ArZP3-5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717 bp,对应编码238个氨基酸;ArZPAX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733 bp,对应编码243个氨基酸;ArZP3蛋白3种亚型及ArZPAX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一个保守的ZP结构域;基于ZP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小体鲟ArZP3蛋白3种亚型与高等鱼类ZP3亲缘关系较近,而ArZPAX蛋白则与哺乳类、鸟类、高等鱼类和爬行类ZPAX亲缘关系均较远;通过半定量RT-PCR进行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表明,ArZP3-1基因在小体鲟卵巢、精巢、肝、脑、肾、心、肌肉、鳃中表达,ArZP3-4基因仅在小体鲟卵巢和精巢中表达,而ArZPAX基因在小体鲟卵巢、精巢、肝、肠、肾、脾、心、鳃、脑中均有表达,3个基因在性腺中的表达量均最高,且均具有雌、雄差异性表达特点。  相似文献   

15.
将恩诺沙星(enrofloxacin)按照0、20、40、60、80、100 mg/kg的浓度,对小体鲟及史氏鲟口服给药5d,停药2d后对其血浆及肝脏组织中GST活性及GSH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鲟血浆和肝脏组织中GST活性和GSH含量均随着给药浓度升高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规律性变化,并在40 mg/kg给药浓度时达到最大值,小体鲟血浆及肝脏中GST活性分别为23.235、68.670 U/mgpro,GSH含量分别为27.616、39.317 mg/g pro;史氏鲟分别为42.835、101.835 U/mg pro,27.852、51.192 mg/g pro.2种鲟肝脏组织中GST和GSH酶系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血浆中,且史氏鲟血浆和肝脏组织在各给药浓度下GST活性和GSH含量均高于小体鲟.  相似文献   

16.
用施氏鲟同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进行正反杂交试验,比较3种鲟鱼纯种及杂交种后代连续两年的育苗指标得出如下结论:杂交种后代同大部分纯种的发育速度及有效积温差异不明显,但同母本更为相近;3种鲟鱼纯种的受精率、出苗率、开口率、转口率、成活率高于大部分杂交种,其中成活率差异特别明显(P<0.01)。同年度不同杂交种间成活率差异有较大变化,比较不同年份小体鲟♀×施氏鲟♂的成活率有明显差异(P<0.01),这与纯种亲本成活率变化一致,但施氏鲟与西伯利亚鲟杂交种差异不明显;施氏鲟♀×小体鲟♂连续两年的成活率为0,其他3个杂交种的成活率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残齿藓属Forsstroemia是薄齿藓科Leptodontacecas中的一个小属,在我国多分布于东北和东部地区。本文首次记录了残齿藓属和残齿藓F.trichomitria(Hedw),在贵州的分布,这也是本种在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的首次记录。文中描述了本种的形态特征,讨论了贵州标本的形态特点和地理分布。残齿藓在世界植物区系上有3个明显的间断分布区,本文根据本种在世界的分布记录以及影响植物分布因素的  相似文献   

18.
刀额新对虾俗称沙虾、泥虾,在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新对虾属.刀额新对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和广东、广西沿海,其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对低盐、高水温和低溶氧有较强的忍耐能力.离水后也可较长时间存活,适于活虾上市.  相似文献   

19.
林海 《农家致富》2004,(14):40-41
近年来,已试养成功、人工繁殖过关并有批量苗种供应的包括小体鲟、匙吻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鲟等。其商品化养殖有静水、流水等方式。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珍稀名贵鱼——匙吻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匙吻鲟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属鲟形目匙吻白鲟科.它是鲟鱼的一种,属世界珍稀名贵鱼类.匙吻鲟为软骨鱼类,体表裸露,泽润无鳞,吻呈汤匙状,形似鸭嘴,故又名鸭嘴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