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茶树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一种适用于茶树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方法,研究比较了TCA/丙酮沉淀法、改良的Tris-HCl抽提法,以及酚-甲醇/醋酸铵沉淀法3种植物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结果表明,改良的Tris-HCl抽提法较适合于茶树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该改良方法制备的茶树蛋白质样品经双向电泳分离,可获得1117±9.89个蛋白质点,其中大部分蛋白质的等电点集中在pI5~7之间,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15.00~95.00kD之间,背景清晰且蛋白质得率较高,能满足茶树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对大豆光周期敏感型品种东农42 分别进行16 h光照和8 h光照处理,提取处理和对照相同叶位叶片的全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通过PDQuest和液相离子阱质谱(LC-ESI-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获得二级质谱图谱,用Masco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鉴定出16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2个表达量上调,4个表达量下调.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二硫键异构酶、TCTP、半胱氨酸合成酶、Rieske铁硫蛋白前体、金属蛋白酶等主要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析,表明这些蛋白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的调控、防卫解毒和能量代谢等多种植物的生理生化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3.
适于蛋白质组研究的大豆种子蛋白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郑蕊  喻德跃 《大豆科学》2005,24(3):166-170
以大豆种子为材料,通过对样品制备、电泳条件以及染色方法等关键步骤进行改进,在大豆种子蛋白分析研究中获得了质量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为大豆种子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一较好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蛋白的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大豆N2899种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运用PDQuest软件比较分析不同发育时期(15,20,30,40,50 DAF和成熟种子)大豆种子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在考染的2-D胶上共检测到337个蛋白点。有些蛋白质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都出现,而另外一些只出现在发育早期或成熟的种子中。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分析了不同发育时期30个差异表达蛋白,并用Pro-found(http://www.prowl.rockefeller.edu)工具,对质谱产生的肽质量指纹(PMF)数据进行NCBInr数据库检索,结果鉴定了18个蛋白质。比较发现,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种子的成熟(如伴豆球蛋白)、逆境胁迫反应(如抗坏血酸过氧化酶)、细胞分裂(如Skp1)和蛋白运输(如钙网蛋白)等。研究表明,种子发育过程十分复杂,所鉴定的蛋白质,可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大豆种子发育进程中蛋白的积累和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春播和翻秋种子采用干燥器、冰箱等贮藏条件及种子回潮法研究贮存效果及寻求提高种子发芽率的简易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种子在不同的贮存条件下,经过一段贮存时间后,发芽率存在明显差异。翻秋种子优于春豆种子,低温贮存优于干燥器贮存,更优于纸袋贮存。贮存后的种子从贮存器取出后裸露于室内常温下回潮6d、20d,大部份品种的发芽率比当天从贮存器取出立即做发芽试验的高,提高幅度与贮存条件、种子来源有关,干燥器贮存的春豆种子提高的幅度最大,翻秋种子提高的幅度为最少。  相似文献   

6.
大豆种子脂肪和蛋白质形成及积累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恒善  梁振富 《大豆科学》1990,9(3):191-197
以 8个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豆品种为试材,探索了大豆种子脂肪和蛋白质形成与积累规律。结果是:在种子成长过程中,大豆种子干重呈递增的曲线。脂肪相对含量是:中晚熟品种在开花后13~23天迅速增加,脂肪形成高峰在开花后33~36天,以后多数品种稍有下降,少数品种下降后稍有回升。脂肪绝对含量呈递增的曲线。熟期相同的品种,凡在初期脂肪含量高者,成熟时亦高。 蛋白质相对含量呈“前急、后缓”的下降曲线,少数品种下降后又稍有回升。中熟品种在开花后17~37天下降陡度大。蛋白质绝对含量呈“前急、后缓”的递增曲线。同熟期品种,凡初期蛋白质含量高者,成熟种子亦高。 脂肪与蛋白质含量不仅在成熟种子呈负相关,而是始终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豆种子抗老化鉴定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遗传差异相对较大的皖豆24、皖豆25(杂交品种)及合豆3号的种子,在温度为40℃、湿度为85%的条件下老化处理4、8和12 d,研究加速老化过程中不同基因型大豆种子成苗率、发芽率、电导率及单株幼苗干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速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下降;加速老化处理8 d,3个品种的各项鉴定指标均发生改变:品种的成苗率、发芽率及单株幼苗干重显著降低,电导率明显升高,且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变化在品种间具有一致性,电导率、单株幼苗干重的变化和成苗率品种间一致性较差;成苗率和发芽率的相关性最高(r=0.972**)。利用国家大豆微核心种质中的91份资源对老化鉴定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在温度为40℃,湿度为85%条件下老化8 d的种子发芽率及老化指数与在自然条件下老化15个月的发芽率及老化指数极显著相关(r=0.943**,0.716**)。综合分析认为,温度为40℃,湿度为85%条件下老化处理8 d,以种子发芽率为活力鉴定指标可作为大豆种子抗老化性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豆种子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为了研究在萌发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本试验对大豆种子吸水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蛋白酶活性、肽酶活性、蛋白水解产物(氧基酸和肽含量)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的变化呈现慢-快-慢的规律,转折点分别是萌发12h和萌发27h。虽然种子在萌发期间内的可溶性蛋白、氧态氮及肽含量均高于未萌发的大豆种子,但其变化规律不同:可溶性蛋白峰值出现在9~12h之间,而氨基酸及肽的含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始终处于增加的趋势。另外,蛋白酶和肽酶活性在萌发33h之前活性的变化非常小,萌发39~72h时活性急剧加强,萌发72~96h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高效分析嗪草酮在夏大豆青豆(带荚)、青豆秸秆、大豆、大豆秸秆中的残留安全性,本研究建立了QuEChERS样品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评价70%嗪草酮水分散粒剂在夏大豆上一年六地残留的安全性.夏大豆青豆(带荚)、青豆秸秆、大豆、大豆秸秆经QuEChERS前处理技术同步实现乙腈提取,PSA和C18净化,再经质谱多...  相似文献   

10.
大豆种子中嘌呤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检测不同高氯酸浓度和水解温度对大豆种子的水解效果,检测不同流动相对鸟嘌呤、腺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4种成分的分离效果,建立了稳定准确的大豆种子中多组分嘌呤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100℃条件下,35%(v/v)的高氯酸处理60 min时豆粉水解效果最佳;使用Welch Ultimate Polar RP18(4.6 mm×250 mm,5.0μm)色谱柱以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2.9)作为流动相时,4种嘌呤在0.05~25 mg·L~(-1)浓度范围内均可完全分离且响应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相关(r0.999 9),相对标准偏差为2.97%~6.25%,加标回收率为89.19%~110.97%。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大豆应答逆境胁迫的相关成果进行总结归纳,综述了大豆抗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大豆抗逆蛋白质组学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大豆抗逆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继存  黄新阳  王妙  孙石 《大豆科学》2012,31(3):492-494
有性杂交是目前大豆育种的主要途径,但大豆存在花器小,人工去雄授粉易伤柱头,伪杂种率高,杂交成活率低等不利因素。为了改进大豆杂交相关工作环节,提高杂交效率,采用整体去雄技术在大豆盛花期早晨的不同时间段去雄及早晨与下午去雄后用新鲜叶片包扎与不包扎处理,在不进行人工授粉前提下,根据结荚情况来分析伪杂种产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及不同包扎处理情况下,大豆去雄后不授粉均存在伪杂交现象,但去雄后包扎处理伪杂交较低;早晨去雄不授粉的时间越早伪杂交越低;不管包扎与否,下午去雄均比早晨去雄伪杂交低;去雄不授粉包扎处理时,不管下午还是早晨去雄,包扎均比不包扎伪杂交低。因此,黄淮海区域大豆早晨用整体去雄技术进行有性杂交是可行的,但去雄时间应在6∶30之前,并要以下午去雄为主,去雄后最好用新鲜叶片包扎处理。  相似文献   

13.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4):393-396
Abstract

The growth characters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soybean plants that developed from seeds stored for various periods at 5°C and 40% relative humidity, but having 80% or higher germinability were examined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newly harvested seeds (new seeds). The seedlings at one month after sowing from the very old seeds (stored for 10 years and 7 months) showe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from the new seeds, but not those from the moderately old seeds (stored for 2 years and 7 months) or the old seeds (stored for 7 years and 7 months). In the plants from the old seeds, the mean emergence date, flowering date, maturing date, length of the main stem, yield components, seed yield, and inspection-grade or protein content of seed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plants from the new seed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plants from the very old seeds, the mean emergence date, length of main stem, yield components and seed yiel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plants from the new seeds. We concluded that the seeds of soybean stored for 2 years and 7 months, or 7 years and 7 months having a germinability of higher than 80% are practically useful, and show normal growth characters and productivity. Howeve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seed storage for over 10 years had inferior grain yield.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大豆种子脱粒过程中的损伤机理,首先对大豆种子脱离过程中脱粒钉齿单个子粒碰撞的周期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然后对3种碰撞参数进行混合水平全因子分析;最后建立碰撞过程的理论模型,结合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和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力最大值出现在靠近撞击部位的种子内部,撞击结束后大豆种子内部有残余应力存在;齿形和撞击截面面积对过程中的最大应力有显著影响;与直齿情况相比弓齿情况下最大应力减小,同时得到随着撞击截面面积的增大最大应力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法提取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恩铭  李惠华  常强  王伟  徐剑 《大豆科学》2011,30(4):680-682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均有影响;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50~60℃,超声提取时间30 ~40 min,料液比1∶8~1∶12.  相似文献   

16.
QuEChERs-LC-MS/MS快速分析稻谷中12种农药残留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腈作为提取剂,通过QuEChERs方法净化,LC-MS/MS检测稻谷中12种农药残留量。通过对比选择50 mg无水硫酸镁、50 mg PSA、20 mg C18作为QuEChERs净化方法的吸附剂,采用0.1%甲酸和2 mmol/L乙酸铵混合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LC-MS/MS检测。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线性范围良好,R0.99,加标回收率为70.3%~118.5%,相对偏差小于20.0%。可见,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还能最大限度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环保节能,能满足稻谷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以及确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化控剂在杂交大豆制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核不育系ms6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9为材料,研究了9种化控试剂单品及其复合使用对杂交大豆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爱多收可显著提高大豆不育系结荚率和结实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8.3%和21.4%,且爱多收具有专一提高母本产量的作用.将不同化控剂复配使用,以含有爱多收为主要成分的复配剂(爱多收+硼酸钠+磷酸二...  相似文献   

18.
大豆硬实形成机制与破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实是种子休眠类型之一,在豆科作物中最为常见。种皮缺乏透性是硬实大豆形成的主要原因。种子硬实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大豆生长后期的环境条件以及贮藏条件等。硬实的处理方法机械划破种皮、温度处理、干湿交错处理和化学处理等。在种质保存过程中还可对种子硬实特性加以利用,发挥坚硬种皮的保水作用。  相似文献   

19.
Snea253生物种衣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防放线菌Snea253菌株发酵液为主,配合其它微生物菌株制备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于播种后30~35 d计数大豆根外胞囊数量、土壤中胞囊数量和根内线虫数量,研究了Snea253生物种衣剂对大豆胞囊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A(复配菌株Snea253+Sneb207+元素组合+助剂)在康平和大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