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检测大豆异黄酮5种组分(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大豆苷和黄豆黄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且测定了大豆各组织和不同时期胚的异黄酮含量.色谱条件: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mm×4.6mm,5.0 μm);流动相:甲醇-水(30∶70,v/v);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54nm...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食用大豆会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报道层出不穷,这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报道中肉类、水产类和豆类食品的嘌呤含量,发现大豆虽然含有较多的嘌呤(约1 800 mg·kg~(-1)),但适当的加工方法可以将其降低至安全范围以内(85~1 100 mg·kg~(-1))。综合国内外医学和健康领域中关于食用大豆是否对人体尿酸水平有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认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应当禁止食用大豆的观点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刘云  朱丹华 《大豆科学》2005,24(4):320-322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大豆胚芽中的α-VE含量,比较了两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样品中α-V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胚芽中α-VE含量为36.60~46.10mg/100g样品;样品预处理时,超声离心法比皂化离心法处理,测得样品中α-VE含量高出8.29%~15.39%;样品预处理过程中加入抗坏血酸比不加抗坏血酸,测得α-VE含量要高出2.21%~9.16%.  相似文献   

4.
大豆属于高嘌呤食品,为了降低整粒大豆的嘌呤含量,本研究采用不同条件浸泡大豆,高氯酸水解法提取大豆中的嘌呤及其化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来测定其含量,研究浸泡条件对整粒大豆中嘌呤及其化合物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浸泡条件为氯化钙用量4%(g∶mL)、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2.5 h,料液比1∶5(g∶mL)处理后,整粒大豆总嘌呤的去除效果最好,从1.645 mg·g~(-1)下降到1.199 mg·g~(-1)。浸泡法去除的主要是小分子量的嘌呤类物质,大分子量嘌呤类物质不易从大豆中溶出,此法处理后的大豆营养成分损失较小,且整体感官较好。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离并测定了大豆中异黄酮各组分含量,建立了快速、有效的分离、检测异黄酮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异黄酮的最适提取时间是2-3hr;最适检测波长为260nm;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标准样品Daidzin和Genistin作为异黄酮的检测标准是准确的;提取和检测温度对异黄酮组合含量有很大影响,在80℃或更高的温度条件下,丙二酰基结合体可水解为相应的甙或甙元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大豆种子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是评价大豆油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油酸含量受隐性等位基因ol控制,在种间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亦对其影响明显。本文对大豆油酸含量的不同种质间差异、遗传特点、性状间相关性以及环境因子对其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总结,以期为大豆科技工作者开展高油酸大豆遗传改良、区域规划及栽培管理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促进大豆油脂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种子性状广义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 5个大豆亲本组成的 10个杂交组合F1、F2 及其亲本 ,以朱军和Weir( 1994 )提出的二倍体种子性状广义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对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各种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的种子直接加性和显性效应及植株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其中以种子直接加性效应更为重要 ,占总遗传效应方差的 81.4 % ,其次是种子直接显性效应 ,占 8.9% ,合计达 90 %。植株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方差虽然显著 ,但仅占总方差的 5.8%。种子直接×母体植株加性和显性互作效应很少 ( 0 .0 83 7和 - 0 .0 3 15) ,均不显著。 5个亲本中 ,种子直接和母体植株加性效应估值正负及大小有显著的差异。如亲本吉林 2 6和吉林 2 8号 ,种子直接加性效应为正值 ( 1.2 3 54和 1.2 4 74 ) ,并且显著 ;而母体加性则很小 ( 0 .2 194和 0 .0 0 92 )。各亲本的种子与母体的加性和显性效应表明 ,种子的加性和显性效应估值 ,亦通常大于母体植株的加性和显性。  相似文献   

8.
大豆皂甙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对大豆制品中各类皂甙的定量分析是研究大豆皂甙药理作用的基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差示折光(HPLC-dRI)检测法测定单糖链大豆皂甙的含量.色谱条件为:ODS-AM-303色谱柱(YMC,4.6 mm×250 mm,5μm),柱温40℃,合0.1%三氟乙酸的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mL min-1.Ba、Bb、Bd、Be、αg和βg分别在2.24~11.2、2.35~11.8、1.58~7.92、2.01~10.1、1.38~6.88和1.62~8.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5%、93.8%、94.1%、95.8%、93.4%和94.2%,RSD为3.22%、3.18%、4.01%、3.53%、4.07%和4.28%.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大豆皂甙样品中各类皂甙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大豆种子包衣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种子包衣效果显著任柏栋(黑龙江省绥化市种子公司)地下害虫是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害虫,分布广、危害重,轻者造成缺苗断条,重者毁种,贻误农时,造成减产。在诸多常规防治措施中,因效果差,有效期短,而达不到良好的防治目的。种子包衣是一项新兴的种子药剂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大豆低聚糖粉中棉子糖和水苏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HPLC)。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RID),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arbohydrate柱(4.6mm&;#215;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V:V),流速1.0mL/min,柱温30℃。实验结果表明:棉子糖和水苏糖分别在1~10mg/mL、1~10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5、0.9971;2种糖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7%、1.81%(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8%、96.0%。该分析方法适用于大豆低聚糖粉中棉子糖和水苏糖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玉米品种黄化苗丁布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辉  黄京华  王艳  刘青  杨柳 《玉米科学》2008,16(2):046-049
丁布是玉米植株中一种重要的抗菌、抗病虫的次生代谢物。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品种的黄化苗进行丁布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的玉米品种的黄化苗中都含有丁布;相同株型间不同品种间丁布含量差异显著,含量高的为正大619、聊玉18、中农大67、黔单22、泰玉11和鑫丰6号,普通玉米黄化苗中丁布的含量比甜糯玉米含量高。正大619、聊玉18、中农大67、黔单22、泰玉11和鑫丰6号可以作为育种家培育高抗性玉米品种的材料,是提取丁布标准品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法(HPLC)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大豆产区的180份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检测其籽粒总维生素E含量及各组分含量,进而分析维生素E总含量及各组分含量间的相关性,选用代表性大豆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维生素E积累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种质资源籽粒维生素E积累是从R5期开始,初期积累量呈上升趋势,R6期积累量开始大幅度减少,但从R6至R8期积累量又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在R8期积累量趋于稳定。经筛选合丰50和L-21为高维生素E含量品种,黑秣食豆和茶秣食豆为低维生素E含量品种,代表性大豆品种籽粒维生素E含量差异主要体现在R6~R7时期,该时期最终决定代表性大豆品种最终维生素E含量,这为研究高维生素E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高维生素E相关基因位点和候选基因的挖掘奠定了表型鉴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继存  黄新阳  王妙  孙石 《大豆科学》2012,31(3):492-494
有性杂交是目前大豆育种的主要途径,但大豆存在花器小,人工去雄授粉易伤柱头,伪杂种率高,杂交成活率低等不利因素。为了改进大豆杂交相关工作环节,提高杂交效率,采用整体去雄技术在大豆盛花期早晨的不同时间段去雄及早晨与下午去雄后用新鲜叶片包扎与不包扎处理,在不进行人工授粉前提下,根据结荚情况来分析伪杂种产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及不同包扎处理情况下,大豆去雄后不授粉均存在伪杂交现象,但去雄后包扎处理伪杂交较低;早晨去雄不授粉的时间越早伪杂交越低;不管包扎与否,下午去雄均比早晨去雄伪杂交低;去雄不授粉包扎处理时,不管下午还是早晨去雄,包扎均比不包扎伪杂交低。因此,黄淮海区域大豆早晨用整体去雄技术进行有性杂交是可行的,但去雄时间应在6∶30之前,并要以下午去雄为主,去雄后最好用新鲜叶片包扎处理。  相似文献   

14.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4):393-396
Abstract

The growth characters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soybean plants that developed from seeds stored for various periods at 5°C and 40% relative humidity, but having 80% or higher germinability were examined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newly harvested seeds (new seeds). The seedlings at one month after sowing from the very old seeds (stored for 10 years and 7 months) showe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from the new seeds, but not those from the moderately old seeds (stored for 2 years and 7 months) or the old seeds (stored for 7 years and 7 months). In the plants from the old seeds, the mean emergence date, flowering date, maturing date, length of the main stem, yield components, seed yield, and inspection-grade or protein content of seed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plants from the new seed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plants from the very old seeds, the mean emergence date, length of main stem, yield components and seed yiel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plants from the new seeds. We concluded that the seeds of soybean stored for 2 years and 7 months, or 7 years and 7 months having a germinability of higher than 80% are practically useful, and show normal growth characters and productivity. Howeve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seed storage for over 10 years had inferior grain yield.  相似文献   

15.
大豆种子蛋白质组样品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黄13大豆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苯酚甲醇醋酸铵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尿素硫脲法进行了蛋白质初提与复提,并利用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Nano LC-MS/MS)分析比较了尿素硫脲法初提和尿素硫脲法初提后苯酚甲醇醋酸铵法复提的样品,以及一维电泳预分离的尿素硫脲法初提样品,旨在构建能有效提高蛋白质提取率和鉴定率的样品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尿素硫脲法初提结合苯酚甲醇醋酸铵法复提的蛋白得率最高,分别达到29.18%与4.08%;尿素硫脲法初提与尿素硫脲法初提后苯酚甲醇醋酸铵法复提样品中共鉴定到2 246个蛋白质组,初提和复提样品之间差异十分明显;每次独立制备的尿素硫脲法初提样品平均可鉴定到1 167个蛋白质组,经一维电泳预分离后平均可鉴定到1 868个蛋白质组。研究表明,采用适当的蛋白质样品制备和预分离方法,能有效提高大豆种子蛋白质的提取率和鉴定率。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普通大豆品种(系)异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超声波法对吉林省26份普通大豆品种(系)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HPLC测定.建立了一种HPLC测定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异黄酮各异构体在50~1000μmol·L~(-1)范围内线性系数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0.9999;检出限为1.09~2.06 mg·L~(-1),定量限为3.25~6.46 mg·L~(-1);异黄酮各异构体同收率为97.11%~103.31%;相对标准偏差(RSD,n=7)分别为2.03%~4.32%.该方法线性范围广,线性关系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适合于大豆及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测得吉林省261份普通大豆品种(系)中的异黄酮含量范围1.46~4.97 mg·g~(-1),超过4 mg·g~(-1)的品种(系)有23个,占测定品种(系)总数的8.81%.  相似文献   

17.
大豆脂肪酸组分的快速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了大豆脂肪酸快速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不需从原料中提取脂质,直接将磨碎原料中的脂质皂化、甲脂化后,利用色谱柱HP519091 J-413,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出峰时间依次为6.57、7.83、8.73、8.86、9.06 min。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快速、操作方便、节省药品;即使在较低的杂交世代样品很少,用普通法不易提取脂质时,此法也能顺利地完成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