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豆“症青”现象是黄淮海流域大豆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最新研究发现,“症青”现象与点蜂缘蝽的发生为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点蜂缘蝽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多食性害虫,近年来,该害虫持续发生并呈蔓延趋势,对我国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着重介绍了该虫的分布与寄主、为害特点、生物学特性、环境因子的影响、综合防治方法,为深入分析大豆“症青”现象形成机制、开展大豆害虫点蜂缘蝽综合治理研究以及相关政策制定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大豆植株离体器官饲养对点蜂缘蝽若虫(Riptortus pedestris)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点蜂缘蝽为害大豆的主要器官,采用大豆离体叶、茎、花、荚饲养点蜂缘蝽,系统观测其若虫生长发育情况,测定这些器官的脂肪、总蛋白和总糖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分析营养成分含量与存活率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在24±1℃恒温下,以...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豆"症青"发生面积的逐步扩大,点蜂缘蝽已引起了大豆科研工作者与生产者的高度重视。为探讨高效的点蜂缘蝽诱捕技术,本研究于2019年8月份在安徽省当涂县用不同诱芯、诱捕器及其组合评价聚集信息素对点蜂缘蝽的诱捕效果。方差分析表明:诱芯、诱捕器及其互作间诱捕效果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缓释包诱芯1-2和PVC诱芯2-2显著高于橡胶塞诱芯3-x和空白对照。小船型诱捕器和双向倒漏斗型诱捕器显著高于通用桶型诱捕器和绿色粘虫板。PVC诱芯2-2、缓释包诱芯1-2和小船型诱捕器的组合效果最佳,但小船型诱捕器底部组件粘虫板会粘住点蜂缘蝽导致点蜂缘蝽死亡。缓释包诱芯1-2、PVC诱芯2-2和双向倒漏斗型诱捕器的组合效果次之,且其能诱捕到点蜂缘蝽完整活体,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试虫。对诱捕到的昆虫种类分析表明:试验期间诱到的蛾类昆虫相对较多,特别是橡胶塞诱芯3-x对蛾类有较强的引诱效果;不同诱芯、诱捕器都只诱到少量蜂类昆虫;绿色粘虫板较其它诱捕器粘到显著更多的瓢虫类昆虫。PVC诱芯2-2、缓释包诱芯1-2和小船型诱捕器、双向倒漏斗型诱捕器组成的4种组合能引诱到较多点蜂缘蝽,且其它昆虫较少,说明有较高的专一性,实...  相似文献   

4.
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明确结荚期大豆对点蜂缘蝽生殖力及种群发育的影响,为了解种群发生动态、预测预报及制定综合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24±1℃恒温下,采用离体豆荚饲养法,系统观测点蜂缘蝽存活和生殖等生物学指标,通过种群生命表分析,进一步探讨其种群生殖力及种群趋势.结...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点蜂缘蝽为害对大豆植株"症青"发生及产量损失的影响,采用人工罩网接虫法,设置6个密度处理,分别为每株0,0.5,1.0,1.5,2.0,2.5头,分别于盛花期(R2)、盛荚期(R4)和满粒期(R6)接点蜂缘蝽成虫,收获期系统观察大豆株高等主要农艺性状、"症青"症状(持绿叶片数)、主要产量性状及产量指标,分析接虫时期、接虫密度与上述各指标的相关性及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各时期接虫处理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程度均呈随接虫密度增加而加重趋势。其中,R2期株高增加不显著,且均无"症青"植株发生;R4和R6期株高、节间距和"症青"等指标均随接虫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荚数、粒数、产量等均随接虫密度增加而显著下降,各产量性状及产量损失率与接虫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植株持绿叶片数与接虫密度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即接虫密度越大"症青"现象越明显。相同密度不同时期接虫处理结果显示,R4期大豆植株"症青"和产量损失等受害程度显著高于R2和R6。同时,大豆植株"症青"发生程度与单株产量损失率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即植株"症青"越重其产量损失率越高。可见,点蜂缘蝽为害对大豆"症青"现象及产量的...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温度对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 Fabrici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实验在16、20、24、28和32℃共 5个恒温条件下,以鲜芸豆荚为寄主食料,测定了温度对点蜂缘蝽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条件下点蜂缘蝽不能完成生活史,32℃条件下成虫不产卵。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通过拟合方程得出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点蜂缘蝽卵期、若虫期、成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58 、15.98、15.27 ℃,有效积温依次为102.32、203.28和103.94日·度。在24℃条件下,成虫的单雌产卵量最高为87.39粒,是20℃的2.78倍,28℃的5.34倍;种群趋势指数值最大为I=14.30,是20℃的2.34倍,28℃的4.27倍。环境温度对点蜂缘蝽的存活率也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为点蜂缘蝽发生期预测及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宇  史树森 《大豆科学》2019,38(4):650-655
为探明大豆症青与蝽类害虫的相关性,解决目前黄淮海流域大豆生产上"荚而不实"型"症青"的问题,归纳总结最新研究进展,对"荚而不实"型"症青"与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等蝽类害虫为害的相关性做了简要剖析,结合大豆蝽类害虫的发生及为害特点,提出了当前大豆"症青"的防控策略。重点针对点蜂缘蝽等蝽类害虫开展统防统治和兼防兼治,控制越冬和早春虫源,抓住花荚期科学防治。以期为开展大豆"症青"发生及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的危害与防治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张玉华大豆根腐病是世界各大豆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减产10%,如果和其他根部病害混合侵染,则危害更重。一、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大豆根腐病分布广、危害严重,是我省目前应引起高度重视的主要病害之一。据...  相似文献   

9.
大豆根潜蝇发生危害与防治顾成玉(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大豆根潜蝇是大豆主产区重要害虫之一,从70年代以来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993年全省普遍发病,被害株率70~100%,给大豆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掌握大豆根潜蝇的发生规律,明确影响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几年大豆蓟马在讷河市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大豆蓟马的生态特征及生活习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大豆蓟马的防治技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油菜田鸟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害已经成为油菜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详述了油菜田鸟害发生特点,提出了防鸟措施:人畜驱鸟,架设防鸟网,撒毒饵诱杀,采用闪光带技术驱鸟,声音驱鸟,化学驱鸟剂等。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明确黄蓟马在大豆寄主上的生物学特性,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观察描述了黄蓟马各个虫态的形态特征、世代发育、主要习性及其对大豆植株的危害特征.结果 表明:黄蓟马的变态类型属于过渐变态,整个发育期包括卵、若虫、伪蛹、蛹、成虫5个阶段.若虫2个龄期的体色和体长有明显差异.成、若虫主要在大豆叶片上取食为害,呈现出较明显的昼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寒地大豆霜冻害演变特征,利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59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6年逐日日最低气温资料和大豆发育期资料,基于作物霜冻害等级气象行业标准,采用数理统计和墨西哥帽小波法分析大豆乳熟期轻、中、重霜冻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并统计分析研究区各站霜冻害发生年份的产量增(减)状况。结果表明:1971-2016年,黑龙江省西北部、三江平原西北部及牡丹江半山区等地为寒地大豆乳熟期霜冻主要发生区域。大豆乳熟期轻度、中度、重度霜冻害在1971-1980年发生范围最广、发生频率最高,2011-2016年发生范围及频率最小。寒地大豆乳熟期霜冻害发生存在3~5年短期振荡周期和20年左右的中期振荡周期。1971-2016年,霜冻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以负效应为主。对典型站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乳熟期霜冻害出现日期越早对产量的负效应越大。霜冻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为霜冻等级及出现日期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对寒地大豆安全生产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2~2015年,在良垌镇、新民镇、青平镇、石颈镇、河唇镇的不同类型果园,定期调查荔枝第一次生理落果至采果期结束的落地果实,采集回室内观察。结果表明:廉江市荔枝蒂蛀虫发生世代数和主害代稳定;不同荔枝品种发生期及受害时间差异较大;不同荔枝品种虫口密度及受害程度差异大;虫口密度和种群数量变动与荔枝花果期密切相关。建议采取荔枝园间伐回缩技术,改善荔枝园生态环境等农业措施及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于成虫羽化高峰期和卵孵化高峰期喷施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四川省丘陵地区间作大豆根腐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选用两种根腐病防控药剂对间作大豆进行处理,分析不同防治药剂、方式及时间对根腐病防控效果及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所有药剂处理均能显著抑制根腐病的发病率,降低病情指数,其中噁霜·锰锌拌种效果最为明显,使发病率由78.7%下降至38.7%,病情指数降低0.1...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黑龙江省东部典型白浆土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产环境特点,采用大区对比法开展不同栽培方式(大垄、小垄、平播和正常垄)对白浆土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育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硬度影响较大,其中平播处理土壤容重增加幅度最大;土壤硬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另外,不同处理对大豆生育性状影响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17.
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对大豆真叶中异黄酮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测定大豆真叶异黄酮含量的变化,探讨大豆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与大豆真叶异黄酮含量之间的化学诱导关系。结果表明:蚜虫取食诱导的异黄酮合成反应速度较快,而机械损伤处理诱导的异黄酮合成反应速度相对较慢;蚜虫取食引起大豆真叶内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苷元含量的同时增加,而机械损伤处理提高黄豆黄素苷元含量却降低了大豆黄素苷元含量;蚜虫取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异黄酮含量的增加,而机械损伤处理只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异黄酮含量的变化。因此,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所诱导的异黄酮含量变化的规律不同,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所诱导的大豆抗性不是完全对等的。  相似文献   

18.
大豆种子寄藏真菌通过侵染大豆种子、叶、茎、豆荚和花,寄藏于大豆种子的种皮、胚和胚乳等组织中,直接影响种子萌发或降低幼苗活力,导致大豆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严重影响大豆的生产。文章介绍了大豆寄藏真菌的种类,重要寄藏真菌拟茎点菌属(Phomopsis spp.)、尾孢属(Cercospora spp.)和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pp.)的研究现状,寄藏真菌的检测方法和防治技术,对于大豆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