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们在《论“自然式盆景”》一中,对其生成的思想根源作了历史性的分析,以及自然式盆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辩证地给予说明,并且对它的艺术特征、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里我想就自然式盆景的基本要素、艺术品质及创作技法作进一步的论述,意在对自然式盆景有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方志鹏 《花木盆景》2003,(12B):16-17
在当代盆景界,上至名家巨匠,下至后学稚子,都是以追求符合自然规律的“自然式”盆景为创作目标。“自然式”盆景已形成一股主导潮流。对“自然式”的追求,给盆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盆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盆景艺术由边缘艺术或“准艺术”走向高等艺术的必由之路。笔作为一名盆景爱好,在与盆景友人的交流、创作实践和对盆景理论的学习当中,获得了一些一知半解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3.
《花木盆景》2014,(3):15-17
园主裴清友,南阳市盆景艺术协会副会长,业余从事盆景创作二十余年,不求高、精、尖,只求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好的心态,能够修生养心而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遂成“知春园”。裴先生盆景创作以自然为师,结合内心感悟,作品多师法自然,因势赋型,造型各异,  相似文献   

4.
王念奈 《花木盆景》2003,(6):16-17,6
平晓红先生专业从事盆景艺术创作已将近廿载,尤其对杂木类树桩盆景创作情有独钟,深有体会,且颇有造诣见解。他的盆景创作思想是崇尚自然,以自然界的树木形态为创作的第一借鉴参考资料,并大胆加以施艺创新,  相似文献   

5.
《花木盆景》2008,(10):1-1
盆展是展示盆景创作成果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化盛宴,也对盆景的创作有示范和导向作用。一般说来,艺术品的展览就是艺术美的展示和艺术创作手法的比拼。但是,盆景艺术不是一般的艺术,盆景作品也不是一般的艺术作品,所以盆展不但要尊重一般艺术品展监的要求,充分展示盆景艺术的美,还要考虑到盆景艺术的特殊性,做到艺术美与健康美、自然美及环境保护相得益彰,把盆景艺术的欣赏和创作引导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道路上来。这里所说的健康,就是要尽量避免和减少病态,提倡有生机和活力的美;所谓自然,就是要尽量减少人工制作痕迹,提倡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6.
我国盆景艺术创于汉代,盛于唐宋,传至世界各地至今,有史可究已过千年之久,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它把大自然的美,经过人们的艺术构思,创作融合于盆盎之中,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感染,是大自然风景的缩影,它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且以诗情画意见胜。  相似文献   

7.
尤建玉先生在花木之乡长大,从小就对花卉盆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中国传统盆景艺术有较深的研究。为提高盆景制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他不断冲电,丰富自己的艺术素养,经常参与各项盆景观摩交流活动。其制作的盆景作品构图新颖、古朴自然、动静相宜,在作品表现形式上善于师法自然、不拘陈式,作品中既能体现传统盆景艺术精髓“诗情画意”,又融入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参悟,把人生的各种境界表现在盆景之中。在制作手法上灵活多变,技法细腻,对盆景形式美和内在美有自已独到的见解。(尤建玉盆景作品另见第58、59页)  相似文献   

8.
胡光生 《花木盆景》2007,(10):12-13
朱祥勇先生,1967年生,安徽合肥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合肥市盆景协会理事,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杰出盆景艺术家u0他钟爱盆景艺术事业,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盆景的研究与创作。师从安徽盆景艺术大师朱秀文先生,在前辈梁永贵会长的悉心爱护下,多年来在杂木类盆景研究上颇有建树,作品以“端秀”见长,尤其是近几年来在松柏类盆景创作上,将杂木的“端秀“与松柏的“气韵“充分相融合,形成了“端庄、清秀、飘逸、大气“的作品风格。其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市大奖。  相似文献   

9.
《花木盆景》2014,(5):18-18
朱宝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江苏南通人,生于1914年,因病于1994年9月13日在南通逝世。享年81岁。朱宝祥自12岁开始学艺,在盆景艺术领域辛勤耕耘近70个春秋,一生致力于通派盆景艺术发展,并在传统“两弯半”造型上,总结出“满、残、清、奇、古、怪”的选材六字诀,推出独树一帜的“贴骨棕”棕法。在盆景创作中,他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敢于创新,创作出《源远流长》、《听涛》、《金蛇狂舞》、《五本同源》、《峰峦叠翠》等盆景精品。他还十分注重通派盆景艺术理论研究,对通派盆景艺术特色与剪扎技艺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1989年,建设部城建司、中国园林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联合授予朱宝祥先生“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正>竹石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一种,以竹石为主要材料,经艺术加工使竹石二者取长补短有机融为一体,相映生辉,在盆中体现竹石景观的自然美、创作技艺美、内涵美。1竹石盆景的艺术表现1.1生境美竹石盆景是一种还原自然的艺术品,是以活的竹子为素材,具有生命活动特征,必须注重外形生态自然美,包括竹子杆、叶、植株姿态的形质美、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汉时就有了盆景,可说是历史悠久。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至今出现了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水旱盆景、动式盆景等各类盆景。各类盆景又有许多艺术形式,而又以树木盆景出现的艺术形式最多,诸如云片式、游龙式、三台式、掉拐式、六台三托一顶式、风吹式……以上诸式,现在称为“规则式”。另有不可名状的“自然式”。  相似文献   

12.
陈乐葆先生是江苏常州人,其性豪爽,人耿直,沉淀丰富,幽默风趣。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接触盆景艺术,二十余年来他深深地被这一古老的文化所陶醉。为了探寻盆景艺术真谛,他跋山涉水,寻觅盆景桩材;游历名山大川,找寻自然给盆景创作的灵感:拜师访友,切磋交流,足迹遍布华夏大地,其友也随之广布海内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盆景是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通过造型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何谓艺术,《新华字典》“艺术”条目一解:“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术”条目中解:“技艺”。也就是说,盆景艺术是通过种种技艺进行造型,依自然天趣,创自然情趣,又还其自然天趣(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4.
盆景艺术,做为一种艺术创作,不仅需要有较为扎实的创作基础,还要求创作通过一种形式来表露出来。形式美也是盆景的创作来自于自然,高于自然,但也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根据自然形式来创造,这就要求盆景的创作必须具备较强的自身化修养和艺术的创作水平,从而通过充分表现出作所追求的创作个性,对于一盆成功的盆景作品,我们必须具备怎样的心理来观察欣赏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争议呢,这就是每个鉴赏的不同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15.
彭建 《花木盆景》2006,(1):16-17
近些年来,走访了一些名家名园,并多次参观全国各种盆景展览,欣慰中国盆景艺术知识普及较快,发展速度迅猛,正以特有的民族个性和风格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欣慰之余,也深感有些作品漠视自然、浅化时代,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缺乏热情,作品表现乏力。即使一些比较贴近自然和社会的作品,也面临模式化的困扰,缺乏新的创作思想和新的表现形式。还有一些作品则停留在桩体“技艺”上,忽视盆景“神  相似文献   

16.
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徽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徽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吴锦胜 《花木盆景》2004,(12):30-30
清代汤怡纷在《画鉴析览》中写道:“山为体,石为骨,树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这段话不仅道出了鉴赏国画及绘画的原理,并且也符合盆景制作与欣赏的要求。盆景创作过程和盆景的盆面装饰同样是重要的,在盆景艺术创作中,点石、铺苔,点缀配件等,不仅可以协调重心,使盆面层次分明,更重要的是赋予盆景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从而不难看出盆景的盆面装饰艺术在整个盆景创作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国盆景以崇尚自然为基调,创作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体现了对中国艺术传统和创作规律的自觉回归,对传统规则式盆景的否定、超越,并在对其它如台湾、日本等不同盆景艺术的吸收借鉴中逐步走向成熟。崇尚自然的审美倾向在岭南盆景艺术中表现尤为突出,孔泰初与素仁作为岭南最杰  相似文献   

19.
盆景艺术创作,与其它任何艺术不同。因为盆景是一种鲜活生命艺术,受一定的时、空和物种素材制约。且它的创作周期长,不可能像绘画一样:只要“腹稿”拟定,即一挥而就。至于山水树木构图,只要是对中国画稍有研究的人,懂得“以形写神”、“计白当黑”,就可在白纸上任意泼墨挥毫,绘出千姿百态的树木、山石、水体来。而创作盆景,尤其是创作富涵诗情画意如《前程似锦》一样的写意盆景,就不同画树形那么简单了。  相似文献   

20.
从盆景艺术创作的角度看,有许多原则属于艺术规律的范畴。例如盆景的创作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相统一,造型新颖,个性鲜明,具有诗情画意,要立意为先、按意先材、情随意定、景随情出,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