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文河  骆抗抗 《水产科学》2008,27(6):293-296
利用北部湾渔船调查数据,运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广西北海拖网渔船的11个基本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简化观测系统,减少变量个数,揭示拖网渔船的捕捞能力与渔船基本因子之间的联系。将影响拖网捕捞能力的众多因素归并为渔船作业能力、综合捕捞技术、渔船老化程度、出航率4个公共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因子对拖网作业渔船捕捞作业能力总影响力达84.7%,它们在拖网捕捞作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渔船作业能力(36.740%)、综合捕捞技术(24.388%)、渔船老化程度(15.772%)、出航率(8.014%)。评价出每艘渔船在4个公共因子上的优缺点,并探索渔获量与因子综合得分的关系,为渔业管理部门细化拖网渔船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福建灯光围网作业捕捞能力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渔业生产过程中影响捕捞能力发挥的因素很多,给捕捞能力的估算造成困难。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灯光围网捕捞能力发挥的13个指标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将影响灯光围网捕捞能力发挥的诸多因素归并为渔船作业能力、综合捕捞技术、作业天数、水下灯功率等4个公共因子;它们在围网捕捞作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渔船作业能力因子、综合捕捞技术因子、作业天数凶子、水下灯功率因子。本研究还计算和讨论了各样品的因子得分,通过各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可对各样品的捕捞能力发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渔业生产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头足类资源开发是国际水产界研究的新课题。作者通过国外几年来的实践,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捕捞技术水平。本文主要就捕捞头足类的渔业属具结构、设计试验及其捕捞特点进行概述分析,供同行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闽中地区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捕捞作业调整思路是当前海洋渔业研究领域的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作者结合闽中地区海洋捕捞作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大闽中地区海洋捕捞作业结构的调整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网板单拖是一种作业简单、灵活、效率高的过滤性渔具,在1974年,由英国籍的法国人 Vigveron Dahl 氏发明,故又称 V.D 式拖网。目前,美国、法国、葡萄牙、荷兰等世界发达渔业国都普遍采用。我国仅在闽南以南沿海广泛使用。为了调整近海,开发外海,提高捕捞生产的效益,改变近海传统生产的连年滑坡,浙江苍南县于1991年引进网板单拖(尾拖),在浙南外海,经改进试捕取得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95—2007年水产统计资料和近期海洋捕捞作业结构,应用Schaefer和Fox数学模型得出汕头市拖、围可持续产量和最适捕捞力量,并提出汕头近海近期捕捞结构和捕捞力量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7.
海洋捕捞作业调整思路是当前海洋渔业研究领域的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作者结合闽中地区海洋捕捞作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大闽中地区海洋捕捞作用结构的调整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舟山拖虾作业现状及其发展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明方  黄传平 《海洋渔业》1996,18(4):167-169
一、近几年拖虾作业的回顾 拖虾作业是我市一种传统作业,但过去都以毛竹作桁杆,分布在内港作业,规模很小。8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鱼类资源的衰减和无缝钢管这一新型桁杆材料的推广应用,一批机帆船对拖网纷纷进行作业调整,改用桁杆拖虾,转捕资源基础良好的虾类资源。由于拖虾作业投资省,见效快,劳力组合少,渔场辽阔,捕捞对象种类多,资源丰富,又没休  相似文献   

9.
董剑涛 《海洋渔业》1988,10(1):24-25
<正> 随着近海经济鱼类资源下降,机帆船拖虾作业应运而生.定海县从1979年开始发展拖虾作业,到1986年已有8年时间,投入拖虾作业生产的船只最多时有162只,经8年的生产实践,拖虾作业具有三大优越性.一、适应当前近海资源变化现状。目前舟山渔场鱼类衰退,夏汛已形不成渔汛,而近海虾类资源却相对比较丰富,资源也较稳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桁杆拖虾作业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信敏 《海洋渔业》1994,16(1):22-23
<正> 福建省海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水质肥沃,海洋生物繁多,渔业资源潜力大。八十年代前,福建省海捕虾产量多来自定置张网作业,虽然沿岸内湾个别渔村有季节性的捕虾活动,但渔具渔法落后,产量低。1982年,霞浦县三沙镇5艘机大围,学习江、浙省先进的桁杆虾拖网具,在闽东渔场浅捕,取得初步成效。由于该渔具具有对中小型虾类适渔性好,适用于各级马力、不同类型的渔船,在不同水深、底形平坦的渔场作业,投资省,成本低,收效快,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1.
福建底拖网捕捞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方水美 《水产学报》2004,28(5):554-561
根据2002年福建闽南地区双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结合相关的渔捞记录,应用DEA法,分析了福建各地,市底拖网的捕捞能力和闽南地区不同作业方式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各地、市实际拥有底拖网的渔船数量、功率和吨位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悬殊,1999年和2001年最低的仅为19.4%、19.9%;全省底拖网平均“能力利用度”偏低,1999年和2001年分别为64.3%、67.5%,全省底拖网作业仍然存在渔船的投人数量过多、功率和吨位偏大的问题;因捕捞方式不同,影响捕捞能力的因子有所不同,但投入功率和作业天数都是影响双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捕捞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考虑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转换为“能力利用度”时,其前提条件是计算采用的因子必须一致。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在考虑计算投入因子的数量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采用DEA法可获得各种投入要素下捕捞能力变化的信息,结果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2.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船拖网作业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长春 《福建水产》2012,34(4):302-308
根据2009—2010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船拖网作业监测调查资料和生产统计数据,阐明单船拖网作业的渔业地位、渔场分布、网具类型,着重分析该作业渔获种类组成及主要捕捞对象的资源动态。结果表明:单船拖网作业产量位居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各种海洋捕捞作业的首位,大吨位、大功率渔船数量连续多年不断增长;渔具型式以有翼单囊网具为主;部分渔船使用的拖网网囊尺寸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带鱼、二长棘鲷幼鱼损害现象较为严重;秋季8—10月蓝圆鲹和鲐鱼群体绝大多数个体可达到最小可捕规格。调查研究结果还表明,2002年以来单船拖网渔业资源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生命周期短、营养级较低的蟹类、枪乌贼类、乌贼类和虾类资源渔获比重显著增长;原优势种类绿布氏筋鱼资源已出现严重衰竭;二长棘鲷资源量逐年减少,渔获群体明显趋向小型化、低龄化。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刺网作业捕捞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2年福建省沿海流刺网作业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应用DEA法,首次分析了福建省不同地市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和不同生产水域三重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荻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刺网作业的捕捞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2000和2002年,全省刺网作业的平均“能力利用度”分别为63.8%和48.9%,地市间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显著,最低仅为18.6%和9.7%;刺网作业投入的网具数、船数、功率、作业天数、吨位和网具规格,对该作业捕捞能力的发挥有较重要的影响;相同的调查样本和数据,决策分析取向不同,计量结果亦有不同,比较、决策参考意义也不相同;CPUE与DEA法的计量,采用投入网具数和作业天数计量要比采用投入功率和作业天数合理些。但采用DEA法,更能综合反映多种投入要素下刺网作业捕捞能力变化的信息,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0年2月、5月、9月和11月对舟山渔场禁渔线以外海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捕获鱼类80种,隶属于13目,49科,59属,其中以鲈形目最多(30种)。Simpson多样性指数(C)、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呈现出9月以后逐渐升高、随后下降、5月基本达到最低点的趋势,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在5月较高,表明5月鱼类种类丰富度较高。资源生物量曲线(ABC)的结果受优势种影响较大,2月质量优势度曲线位于数量优势度曲线之上;5月质量优势度曲线与数量优势度曲线相交;9月和11月数量优势度曲线位于质量优势度曲线之上。营养级-平均体质量关系曲线斜率的绝对值5月最小,9月最大,表明经过伏季休渔以后,9月鱼类平均体质量有所增加,特别是高营养级鱼类,而经过持续捕捞以后,至5月鱼类平均体质量整体降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渔场拖网渔业资源利用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长江口渔场20世纪90年代的拖网生产资料,分析该渔场拖网生产的渔业资源种类及优势种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渔获物以底层鱼类为主,但是中上层鱼类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按照资源稳定状况,渔获物分为三种:1、资源状况较稳定的,如带鱼、小黄鱼、银鲳、梅童鱼;2、资源状况波动较大的,如鳓鱼、黄姑鱼、白姑鱼、海鳗、刀鲚、大黄鱼等;3、小型低值鱼,主要代表鱼种为黄鲫和龙头鱼。这些资源的稳定与否除了受高强度的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外,在一定程度上与该物种对环境变化和外界压力的调节能力以及生命周期长短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桁杆拖虾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捕捞作业方式,主要用于开发沿海渔场虾类资源.桁杆拖虾作业方式引进舟山后,迅速成为舟山海洋捕捞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2013年5-11月通过实地调查,对舟山地区桁杆拖网的捕捞对象、渔具结构、操作方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当前舟山桁杆拖虾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底杂鱼及蟹类等副渔获物所占比例大,数量和重量占总渔获12.12%和66.58%;使用电脉冲惊虾仪等违法作业仍然存在;网目规格普遍小于国家标准.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加装分隔网片,改善网目结构,加大执法力度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福建省选择29个拖网作业单位(样品)、11个作业因素(变量),用对应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判断福建拖网捕捞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了解作业单位(作业船)之间和作业单位与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前影响福建拖网作业的主导因素是网具结构,其次是渔船的主机功率和作业天数。据此,建议从适当增大网口网目尺寸和网口周长、增加船舶主机功率和延长作业天数等方面入手,提高拖网作业单位捕捞效率。本文还通过分析平面变量与样品聚点图,将福建拖网作业分成4个类群,通过分析各类群与各作业生产因素的亲疏关系,进一步了解各类群的特点,可对生产单位和管理者调整拖网作业、优化生产资源配置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单拖作业最佳船数投入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省单拖作业1990~2002年连续13年的统计数据,用渔船数作为投入变量,拟合出福建省单拖作业生产函数为Y=-1E-05x3+0.1124 x2-228.14x+196 555.用边际理论分析福建省单船拖网作业不同管理目标条件下,渔船数的最佳投入量.结果表明,如果以获得渔船最佳使用效率为目标,福建省单拖船数应保留在3 747艘;如果以获得最大产量为目标,福建省单拖船数应保留在6 283艘.如果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福建省单拖船数应保留在5 409艘.目前,福建省单拖船数保有量已超过最佳效率和最佳获利的船数,必须尽快减少作业船数.综合本研究结果和其他方面的因素,建议福建省单拖船数保持在3 500~4 000艘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1~2006年浙江省单拖渔业典型性调查数据和2005~2008年的单拖作业监测资料,从浙江省单拖捕捞力量和产量分布、渔获对象和资源密度变化及经济效益、劳动力组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浙江省单拖作业船数保持在2200艘左右,产量在40×104t左右,单船净利润存在年间波动,以2005年最高;单拖作业渔场分布较广,渔获物以头足类和中下层鱼类为主;近年来经济鱼类比例下降,而其它低值鱼类比例上升。文章最后提出了当前浙江单拖渔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