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桑绿茶加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传统的绿茶加工技术和现代绿茶加工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桑绿茶的加工技术中。从桑鲜叶材料的选取、鲜叶的摊青、切叶、杀青、揉捻、毛火、整形、提香等工序入手,对桑绿茶的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桑绿茶加工的技术关键指标,即:凉青以桑叶含水率70%左右为宜;桑叶气味应当由强烈青气味转为清香;杀青温度180—200℃,杀青时间3~4分钟,杀青叶含水率45%~50%;揉捻时间10~12分钟,空压6分钟,轻压4—6分钟;毛火采用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20~130℃左右,毛火3~5分钟,叶温控制在80℃,桑绿茶毛火干度达70%左右;整形锅温掌握在100℃,整形140分钟,分5次整形,每次整形时间为20~25分钟,出锅摊凉3—5分钟;提香温度约100℃,全程约为15分钟。提香后的桑绿茶应及时真空包装,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2.
不同杀青方式对夏秋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种不同杀青方式(微波杀青、蒸汽杀青、传统滚筒杀青)以及配套工艺改进在夏秋季大宗绿茶加工中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杀青绿茶在外形、色泽、汤色、叶底方向,明显优于传统杀青,但香气不如传统杀青,通过工艺改进,将微波杀青与炒二青配套使用,对香气和滋味品质提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紧细型绿茶的加工工艺林乐全,杜起洪(福建省大田县经作局366100)(福建省三明市经作局365000)紧细型绿茶俗称“小绿”.是相对于毛峰茶(大绿)而言的。从近年市场行情来看,其外形要求条索紧细略曲均齐色绿,内质汤色绿明滋味鲜醇,新茶的烘炒香、栗香要...  相似文献   

4.
蒸热杀青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杀青主要作用是通过高温作用,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酶促氧化,适当促进鲜叶中一些化学变化。除去青草气,改变叶绿素组织,使之形成绿色、绿汤。蒸热杀青即将鲜叶放在杀青机内进行“闷杀”,通过蒸热作用迅速破坏酶的活性,防止“红变现象”产生。一般情况下,应用蒸热杀青制成的绿茶,红梗红叶少,基本保持绿茶特有  相似文献   

5.
以赣茶2号为原料,采用相同的萎凋技术对鲜叶进行处理,分别采用微波、蒸汽、锅炒及沸水四种杀青方式对萎凋叶进行杀青,制作成婺源绿茶,并对成茶进行感官密码审评和常规理化指标检测。结论表明:微波杀青的茶样色泽翠绿稍深,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气尚醇带清花香,除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低于蒸汽杀青外其他含量均最高,品质表现最好;蒸汽杀青的干茶感官审评得分最高,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也较高;锅炒杀青无论是感官评分还是理化成分检测均较高,品质最稳定;沸水杀青综合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6.
讨论     
从试验结果看,杀青温度和炒坯温度对于名优绿茶品质形成效应极大,杀青投叶量虽有影响,但作用较小,仅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在扁形茶加工中选定名茶杀青机杀青,60型名茶多用机做形(青锅)后设制四种不同工艺(辉锅)加工作对比试验,对所制茶叶质量作感官审评,筛选出最佳辉锅方法。分析介绍正确使用操作方法和所制茶叶的品质风格。  相似文献   

8.
婺源县茶机研究所、婺源县茶叶机械厂共同承担研制的85型眉茶炒干机组,在根据江西省科委、省经委、省机械工业厅于1984年下达的“新一代眉茶炒干机组的开发研制项目计划”。包括四种作业机,6CSC~11型瓶式杀青、炒干两用机,6CR45~2型揉捻机,6CHS~6型热风发生炉配套烘干机,6CSC~80型双(三)锅炒干机。经过  相似文献   

9.
浅析绿茶制造中儿茶素的变化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茶属非发酵茶类。制茶中首先进行高温杀青,使酶蛋白变性失活,阻止发酵作用进行。制成的绿茶具有香清味醇和三绿(叶色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10.
前言杀青是形成绿茶品质起决定作用的工序。在杀青过程中,鲜叶大量失水,并伴随着强烈的热化学反应。杀青锅温的高低、投叶量的多少、鲜叶的失水快慢等,对名特茶品质形成影响极为明显。本试验针对杀青工艺对品质形成的效应,选用四个品种,采用两种杀青下锅温度和不同投叶量进行研究,结论是:高温杀青(不出现焦叶焦边为度)对干茶色泽和叶底明亮度有利;适温杀青有利于滋味和香气的形成。经过对于茶的理化分析和感观综合审评认为,杀青工艺采用180℃下锅温度,0.3~0.4kg投叶量,杀青程度以鲜叶减重率35~40%,失水速率掌握在4—5%/分,可作为名特茶制作较好的杀青工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前言在鲜叶原料一定的前提下,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制作过程中,其品质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为探讨多因子组合对名优茶品质和工效的影响,我们针对杀青温度和炒坯温度对名优绿茶品质形成的效应和杀青投叶量与工效的影响,在原有实验数据基础上,借助正  相似文献   

12.
婺源县茶机研究所和武口茶场,利用山区水电资源,采用远红外发射技术,在原以木柴为燃料的锅式炒干机炉灶上,改进为远红外电热制茶,实行以“以电代柴”。经过三年来的实践,完全达到绿茶初制炒干温度标准。这种电炒锅结构简单,造价不高,操作和维修方便,清洁卫生,安全可靠,效益比较好。兹将其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桑叶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功能性成分之一,研究基本加工工艺条件以及杀青方法和处理时间、炒干时间等因素对制作桑叶绿茶中DNJ含量的影响,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桑叶绿茶中的DNJ含量。采用微波加热、蒸汽加热和滚筒加热杀青,均可以使桑叶茶中的DNJ含量提高80%左右(P0.05)。其中,采用微波杀青(1 350 W)150 s,蒸汽杀青2 min,滚筒杀青(255℃)30 s,桑叶茶中的DNJ含量均可达到最高值。后续加工工艺中,揉捻和曲毫流程对桑叶茶中的DNJ含量无显著影响;在125℃加热炒干提香处理15 min后,桑叶茶中DNJ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但250℃加热炒干提香15 min,对桑叶茶中DNJ的破坏较大。试验结果表明:杀青方式及加工时间、加工温度等都会导致桑叶茶中DNJ的含量发生变化,应采用适宜的加工方式、加工温度及加工时间,以保证桑叶茶中DNJ含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垂绿”新品种选育初报倪伯荣(浙江省杭州市茶科所)杂交育种是茶树选种的重要方法之一。我所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用福云杂交种初选优良品系,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工授粉,至1993年已初步选育成抗性较强、优质、高产的红绿茶兼制新品种“垂绿”,兹将选育经过和初步结...  相似文献   

15.
婺源县武口茶场是我省最大的一个国营茶场。七十年代初,我场几座茶叶初制厂都是用锅式杀青机,劳动强度大,燃料消耗多,耗电量大,炒锅易“结疤”,杀青叶焦边焦点较严重。1992年,我们在总结锅式杀青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参考有关技术资料,自己设计,制造加工出6 CZS70  相似文献   

16.
绿茶是我国生产的主要茶类之一,历史悠久、产区广、产量多、品质好、销区稳,这是中国绿茶生产的基本特点。绿茶利用高温杀青经做形(或揉捻)、干燥等工艺而成,具有“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桑叶经过工艺加工也可以制成绿茶,即桑叶绿茶。  相似文献   

17.
具体方法是:将棉籽油在锅内烧开,再把粉碎的干红辣椒放入油内(一般100克棉籽油炸10克红辣椒粉),快速搅匀,待油炸成红色即为辣椒油,凉后备用。使用时,将患部附近的毛拔去,先用5%的热来苏尔水(50℃左右)浸泡半分钟(患部在四肢)或用10%的热来苏尔直...  相似文献   

18.
汀溪兰香产于泾县汀溪乡大坑村。此地山高林密 ,海拔在 5 0 0m至80 0m之间 ,土壤肥沃 ;日平均温度15℃至 2 0℃之间 ,年降雨量 14 0 0~170 0mm。晴天早晚遍地雾 ,阴雨成天满山云。茶树长势旺盛 ,采茶季节 ,山花烂漫 ,芬芳熏染之独特小气候。1 汀溪兰香的品质特性汀溪兰香属于尖茶类 ,外形成燕尾状 ,锋苗舒展、翠绿显毫 ;兰花香型 ,香高持久 ,滋味鲜醇 ;甘爽耐泡 ,汤色清绿 ,鲜亮明净 ;叶底匀整 ,嫩绿肥壮 ;深受消费者喜爱。 1992年被评为省级名茶 ,同年在首届全国农村博览会上荣获铜牌奖 ,1995年再获澳门举办的国际新发明博览会优质产品奖。2 汀溪兰香制作工艺2 .1 鲜叶采摘与管理  一般以一芽二叶初展为采摘标准 ,芽叶要求匀、净、壮、鲜 ,不采紫叶、病虫叶、冻伤芽叶等。采叶时强调提手采摘 ,竹篓盛装 ,力求保持芽叶新鲜 ,采回的鲜叶及时轻放 ,薄摊于洁净的竹匾或竹帘上 ;摊放地点要洁净、通风凉爽。摊叶 8~ 10h ,中途轻翻几次 ,至芽叶自然萎软 ,色泽转暗 ,清香微露时炒制。2 .2 杀青  杀青做形同锅进行。将专用炒茶锅擦干净 ,保持锅壁光滑 ,当锅温达到 1...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任门诊工作多年,曾用“油炒盐”治疗马、牛、猪脓肿共9例,均获良效。现简介如下。操作方法:取豆油或花生油1份,食用精盐3份。先将盐放锅内炒3~5分钟,再加油炒5分钟后冷却待用。术者先将脓肿部  相似文献   

20.
素负盛名的“婺绿”除品种优良,栽培精细外,与在茶叶初制中掌握高温杀青,小桶快揉、分段干燥和低温长炒的工艺是分不开的。目前,“婺绿”约占全省茶叶产量的三分之一,认识其初制要点,对改进制茶工艺,提高毛茶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