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龙令洌 《中国林业》2011,(24):24-24
近几年来,以“杉木之乡”著称的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贵州省锦屏县,树立了“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文化是旅游的根基和支撑,没眼球形成不了旅游,没文化底蕴的旅游就失去了源头活水”的工作理念,将文化外宣认知提升到更深层面,在打造隆里古城、三板溪风光和以文斗、瑶白等重点民族村寨风情景观三大景点景观的同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民族文化挖掘,积极打造“本色文化”(锦屏文书与人文历史、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绿色文化”(生态林业)、“红色文化”(红军长征过锦屏)品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参与性强的体验旅游。以卓筒井古镇为对象,通过对该镇历史文化的分析,提出了以盐井文化为主题的体验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文商旅融合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势。在当前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是一个区域发展的精髓,旅游是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表现,经济则是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文商旅的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的良性发展。以金华市的诸多古村落一体化发展为例,以文促旅,以旅兴商,在深入挖掘金华市古村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历史文化建设,打造乡村品牌,创设商业环境,有效地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以金华市的寿溪村、山头下村、俞源村以及寺平古村的文商旅融合为例,从加强金华乡村文化创意建设、促进金华乡村特色经济发展、强化金华乡村印象品牌树立、发挥党建引领金华乡村发展以及协调村落短板经济互补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实践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为浙江省其他古村落文商旅发展和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龚英  王慧 《绿色科技》2021,(7):173-175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们对旅游有了更高层次的需要。旅游纪念品作为常见的旅游商品,是提升旅游目的地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带给旅游者美好回忆的重要资源。通过对泰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分析,提出了可从戏曲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应用角度来重点打造泰州市系列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5.
竹子历来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主要植物用材,其特有的形状、颜色、姿态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云南昆明市西山区“楠竹公社”竹子公园是一个以竹景观和竹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公园。文章详细介绍了竹子公园的功能分区、竹种选择、竹种栽植和管护技术。文章认为,该竹子公园集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竹文化知识传播、竹制品展示为一体,既充分考虑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又重视人文精神,展现竹文化内涵;竹子公园的建设对于云南昆明地区现代林业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生态建设、绿色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旅游翻译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其翻译质量的提高对于维护我国旅游形象和传播我国旅游文化尤为重要。运用关联理论,探讨了在“文化走出去”语境下我国旅游文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系列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城市文化旅游是指以城市文化为依托而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城市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城市旅游开发的灵魂,脱离城市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旅游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的城市旅游。因此,我们要挖掘城市的文化来发展旅游,以城市文化为发展城市旅游的凭借,以文化兴旅游,以文化兴城市。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以竹文化为导向的旅游类型不断涌现。老厂乡是云南玉溪市下属的一个乡,属贫困地区,该乡有丰富的竹子资源,且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在该地发展竹文化旅游业,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对玉溪市老厂乡竹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老厂乡竹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邓保青 《绿色科技》2013,(11):238-241
指出了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新兴的产业,并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旅游与文化互为载体,互相促进,二者应协调发展,以冕宁县茶药村为例,分析了灵山寺旅游景区的开发对其周边地区的造成的经济、文化等影响,并提出了对灵山寺旅游景区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森林旅游是伴随20世纪70年代世界环境认识运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产业。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坏森林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各国游客欢迎和重视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旅游。开展森林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走向自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开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文化,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是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增长点。论文引入文化的三分法,把乡村旅游文化的内涵界定为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3个层次,并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中可利用的3个层次的文化素材的具体内容。同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与保护乡村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其发展策略应引起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城市文化旅游是指以城市文化为依托而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城市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城市旅游开发的灵魂,脱离城市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旅游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的城市旅游.因此,我们要挖掘城市的文化来发展旅游,以城市文化为发展城市旅游的凭借,以文化兴旅游,以文化兴城市.  相似文献   

13.
桂东南旅游资源特色及其旅游文化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文化发展成为近年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旅游资源文化的正确定位和开发层次是提升旅游产品档次的关键。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特色是侨乡风情文化、喀斯特———丹霞地质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和名人历史文化等。文章首先阐述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进而论述旅游资源文化的内涵,然后深层次挖掘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提出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4.
陈雨微  朱军 《绿色科技》2019,(9):255-257
指出了我国文化旅游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也在不断产生新内容,其中夜景经济的兴起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树立了夜景经济相关概念,分析了夜景经济在我国文化旅游中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北京故宫夜景经济产生的全国带动作用,结合目前夜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通病,尝试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文化旅游夜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一菲 《绿色科技》2012,(12):220-224
指出了目前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旅游控规")的编制主要参考城市控规,着眼于对土地使用的控制指标,历史文化城镇的旅游控规也概莫能外。然而,与城市规划相比,旅游规划的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和体验效果,其规划不应仅限于对旅游区域内的土地要素控制,更应对区域内活动行为要素加以约束。在借鉴国内外对旅游控规及历史文化城镇旅游规划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河南新密古城旅游控规实践,提出了"土地控制与行为控制并重"的历史文化城镇旅游要素控制框架,并初步尝试构建了相应的控规技术规范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浙江安吉是“两山”理论发源地,位居“中国十大竹乡”之首,竹文化在安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基于近年来安吉竹产业及生态旅游发展实践,研究了“竹文化+”生态旅游的安吉现象。研究表明:竹文化提升安吉生态旅游的竞争力,生态旅游为竹文化注入新动力,“竹文化+”生态旅游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但还存在着竹文化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竹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不紧密、产业深度开发不足等问题。为促进竹文化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必要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竹文化挖掘整理工作,重点培育以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企业、景点,实现全域融合发展,串点连线全域特色旅游,实现安吉“竹文化+”生态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  相似文献   

17.
杨秀翠  刘燕 《绿色科技》2014,(4):293-295
指出了“负责任旅游”是人们对“大众旅游”的弊端深入认识的研究结果,它要求旅游的所有参与者要考虑自身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文化的影响,采取负面影响最小化的旅游方式,使当地居民和环境获得最大收益。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旅游开发初级阶段,面,临着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问题,在分析大山包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用“负责任旅游”理念对大山包旅游开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李文河 《绿色科技》2015,(4):325-327
指出了近年来 ,湛江的旅游业借助于湛江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和红土文化旅游资源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但是目前湛江的海滨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仍然较低 ,发展不完善.其中 ,海滨旅游资源存在资源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准确定位、缺乏科学管理等问题 ;红土文化旅游资源存在缺乏市场推广、缺乏整合发展、缺乏配套设施、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 ,这导致品牌效应差、产业效益低 ,部分红土文化更是面临失传的危险.针对这些问题 ,在明确海滨和红土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提出了将海滨和红土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的方式 ,通过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整合多种资源 ,实现海滨和红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互补 ,互为促进 ,建设独具地方特色的综合性旅游线路 ,打造湛江旅游品牌 ,彰显湛江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基于对文化旅游的理解和对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实践研究,探讨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模式和路径,以更好地发挥文化元素的旅游价值,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促进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古蜀道之一的洋巴道,在中国历史上的军事、经济、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加之洋巴道所处的地域资源优势,具有潜在的旅游景观开发价值。通过对洋巴道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资源的梳理,提出以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构建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景观带构建的策略和方法,实现多元良性互动发展,提升旅游景观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沿线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