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指出了山水人文旅游综合体重视生态保护价值和生活功能属性、强调文化精神内涵,是一种特色化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以建德市严东关景区规划为例,在传统旅游综合体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三生融合理念、适宜于山水人文特色的综合体发展策略,并以此探讨了旅游综合体构建的理论和方法,以期促进个性化旅游综合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蔚县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蔚县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分类体系,对蔚县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蔚县旅游资源丰富,共有8个大类、21个亚类和36个基本类型,并确定了主要旅游单体资源137个,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在树立文化旅游主题、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推广文化旅游形象、优化文化旅游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蔚县文化产业与旅游资源开发相融合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南粤古驿道与文化旅游已成为发展重点和热点,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研究对推动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剖析古驿道与研学旅游相关研究及融合发展交互关系的基础上,选取广州钱岗古道为研究对象,针对古道沿线资源和保护发展困境,以研学旅游为切入点,提出拓展多元需求的研学群体、打造空间复合的研学旅游基地、完善功能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发展古驿道“文化+旅游”产业链、复原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营造类型多样的主题活动游线 6 个方面的古驿道保护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城市文化旅游是指以城市文化为依托而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城市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城市旅游开发的灵魂,脱离城市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旅游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的城市旅游.因此,我们要挖掘城市的文化来发展旅游,以城市文化为发展城市旅游的凭借,以文化兴旅游,以文化兴城市.  相似文献   

5.
对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系列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城市文化旅游是指以城市文化为依托而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城市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城市旅游开发的灵魂,脱离城市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旅游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的城市旅游。因此,我们要挖掘城市的文化来发展旅游,以城市文化为发展城市旅游的凭借,以文化兴旅游,以文化兴城市。  相似文献   

6.
金仕琴  王桂英  董彬 《绿色科技》2019,(11):261-262
指出了全域旅游是新时期以旅游业发展为主要优势的一种新型发展方式,是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一场变革。全域旅游是发展的新模式新战略,是旅游的新形态新品牌,更是区域内全方位、系统化的全面发展优化提升。在充分研究黔东南开发的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黔东南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存在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开发优势。从文化创建、交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以期为黔东南的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基于对文化旅游的理解和对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实践研究,探讨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模式和路径,以更好地发挥文化元素的旅游价值,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促进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葛牌文化旅游古镇为例,从古镇规划建设思路、发展定位、游憩系统结构等方面对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进行探讨,以期为古镇提出操作性强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指导以旅游为引导的新型文化旅游古镇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开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文化,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是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增长点。论文引入文化的三分法,把乡村旅游文化的内涵界定为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3个层次,并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中可利用的3个层次的文化素材的具体内容。同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与保护乡村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其发展策略应引起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当今我国已跨入关注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国民休闲时代,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然而当前旅游业面临着多方面的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深化空间治理。文章以长白山文化和旅游规划为例,从文化和旅游规划中的旅游发展模式、空间布局思路和旅游产品类型3方面展开讨论,剖析当前旅游业发展和文化和旅游规划中出现的传统旅游模式与生态保护的冲突、布局分散类型趋同、内部竞争缺乏整合、季节流量影响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发展模式转型、空间结构转型、产品类别转型3方面对策,以期对休闲时代的文化和旅游空间规划和产品转型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全域旅游的角度,梳理新兴县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现状。以新兴县六祖镇水湄村为例,阐述了水湄村旅游发展存在着文化资源利用不足,乡村特色体验景观缺乏和自然资源破坏的现状问题。通过对水湄村文化、自然资源深入挖掘,根据乡村景观资源的综合特征,提出以"红色文化参观、民俗风情体验、田园风光游览"三线并行的景观设计文化策略,形成以体验为导向,"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生态资源相结合的混合开发模式,期望打造全域背景下六祖镇差异化的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2.
云南旅游观赏竹类和竹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云南是"世界竹类的故乡",但竹文化旅游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它既是竹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旅游学有待开辟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竹子的旅游观赏和审美价值、云南旅游观赏竹类、民族竹文化、竹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由于竹子具有较高的旅游审美和园林观赏价值、云南竹类资源之丰富和民族竹文化之奇妙,竹文化旅游在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建设中将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应引起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13.
周玉 《技术与市场》2022,(8):181-183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完成提供极大的助力。从困扰乡村旅游的现实痛点出发,提出了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对目标客户进行清楚定位、突出核心吸引物、促使交通“双循环”更加顺畅以及完善配套设施等助力我国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桂东南旅游资源特色及其旅游文化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文化发展成为近年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旅游资源文化的正确定位和开发层次是提升旅游产品档次的关键。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特色是侨乡风情文化、喀斯特———丹霞地质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和名人历史文化等。文章首先阐述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进而论述旅游资源文化的内涵,然后深层次挖掘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提出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是福建省旅游主要目的地,但是现有旅游线路存在类型单一、主题模糊、冷线路多、热线路少等诸多不足,影响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发挥。在全面分析武夷山旅游线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武夷山旅游线路创新策略:突出“世界双遗产”主题,开辟旅游新线路;旧线翻新,注入新意;以热(线)带动冷(线),巧妙组合;线路区域合作等,把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组合包装成高品位的旅游线路产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贵州主要森林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并合理区划以指导产业发展,于2006至2008年对贵州全部21个国家森林公园与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共调查2 741个资源单体,其中自然景观类共计1 338个,人文旅游资源类共计1 403个,结果表明贵州主要森林旅游资源分属于8个主类、29个亚类、124个基本类型,基本涵盖了全国的各类旅游资源类型。根据各森林旅游区的地形、气候特征及旅游资源特征,将贵州森林旅游资源区区划为6个Ⅰ类(级)区和10个Ⅱ类(级)区。研究表明贵州森林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呈现出类型齐全、喀斯特特点突出、生物与气候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资源相得益彰等特征,对贵州主要森林旅游资源类型特征与科学区划的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引导贵州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吴章文 《湖南林业科技》1993,20(3):42-46,41
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因素和条件称为旅游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湘乡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古迹众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社会经济发达,是一个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旅游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目前园林旅游模式发展中存在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缺乏品牌特色、园林旅游配套设施条件薄弱、人造景观形式趋同、地方人文文化底蕴不足等主要问题,探析新形势下的园林旅游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张娟  张晓松 《绿色科技》2013,(6):274-276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者素质的提高,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文化旅游正进入发展热潮时期,贵州的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介绍了贵州的民族文化及其优势,分析了贵州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并描述了贵州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3月15日,2019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汉源县第八届“阳光花海.康养圣地”旅游文化月系列活动,在汉源县花海果乡4A级旅游景区隆重开幕。活动以“阳光花海.康养圣地”为主题,依托百公里百万亩果蔬走廊丰富的农旅资源,充分展示汉源“攀西阳光第一城”的独特自然人文资源。旅游文化月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汉源“阳光花海.康养圣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高质量推动“大美汉源.区域中心”建设,彰显汉源新风采,塑造汉源对外开放新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