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摸清不同品种鸡种蛋在孵化中失水量及其影响失水量的关系,如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和失水量对雏鸡出雏、初生重的影响,从试验中探讨其规律性,以利加强孵化过程中的管理,提高孵化率。为此,于1984年5月在广西农学院养鸡场进行此项试验。一、试验方法品种:肉鸡——红布罗(商品代)蛋鸡——来航、罗斯(商品代)  相似文献   

2.
放养鸡的程序一般为雏鸡→育雏室培育→野外散养→成鸡→出栏。一、雏鸡培育为了提高鸡成活率,购入雏鸡后先在鸡舍内进行育雏。(一)品种选择放养鸡要选择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鸡种,地方品种更佳。雏鸡来源一是用收购种蛋孵化;二是买入雏鸡。  相似文献   

3.
<正>雏鸡群居性强、胆小易惊、对外界适应能力差。雏鸡较其他生长阶段的鸡更难饲养管理。然而,育雏阶段饲养管理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雏鸡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而且还影响成年鸡的生产性能,如果育雏阶段管理不好,在生产过程中就会有大的隐患,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因此,抓好鸡的种蛋孵化及育雏管理的各个环节,对提高养鸡场经济效益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邳州市贺元种鸡场固始鸡孵化中却发现固始鸡的出雏并不象迪卡鸡出雏那么集中,出雏经历时间相对较长。出雏时间不一致的雏鸡在性别比例上是否相同?初生重、增重、饲料消耗、成活率等有何影响?为此进行探讨。一观察方法1种蛋的来源及称重孵化种蛋来源于邳州市贺元种鸡场,每天下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优化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开窗封口方法,检测其对鸡胚孵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将种蛋孵化至HH14阶段,在钝端开一小孔进行胚胎外源DNA显微注射,然后分别用医用胶布、医用胶布+石蜡膜两种方法进行封口,继续孵化至出雏。检测孵化第7、14和21天的鸡胚成活率、孵化率及初生体重。结果表明,胶布封口孵化率高于胶布+石蜡膜,两组孵化率虽然显著低于正常种蛋孵化率,但优于传统封口方法。两种封口方法对雏鸡初生重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研究为转基因鸡制备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开窗封口方法,为提高转基因鸡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探索紫外线照射种蛋对孵化率、育雏成活率的影响,笔者于1984年8—10月进行了种蛋的紫外线照射消毒的孵化和育雏试验,通过试验证明,紫外线照射种蛋三分钟,其入孵蛋孵化率比甲醛加高锰酸钾消毒高6%;8日龄雏鸡成活率比甲醛、高锰酸钾消毒高3.22%,每孵化6万枚种蛋可节约消毒费18.23元。因此,种蛋的紫外线照射三分钟消毒,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值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蛋重对初生雏、青年鸡的体重及其后的产蛋成绩有明显的影响。作者为了查明种蛋大、小同孵化雏的育成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试验1:分别收集了青年鸡28周龄和老龄鸡65周龄的种蛋,并按蛋生大、中、小分为54g、59g 和64g 3个区。雏鸡在0~8周用幼雏料,育成期的8~18周用大雏料。试验统计了育成成绩、饲料报酬、体重发育等生产指标。比较大、中、小蛋的化学成分得出,蛋黄中的脂肪与蛋白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输氧对拉萨白鸡种蛋和藏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选用5世代拉萨白鸡种蛋、尼木藏鸡种蛋、山南藏鸡种蛋进行孵化,于孵化过程及孵化结束时测定各品种鸡种蛋的相关孵化指标。结果表明:与输氧条件下相比,拉萨白鸡种蛋和尼木藏鸡种蛋在不输氧条件下的蛋重、初生重和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均更高,而山南藏鸡种蛋在不输氧条件下的蛋重、初生重和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均较低;拉萨白鸡种蛋、尼木藏鸡种蛋、山南藏鸡种蛋在输氧时的入孵蛋孵化率比不输氧时分别高29.40%、35.01%、14.72%;拉萨白鸡种蛋、尼木藏鸡种蛋、山南藏鸡种蛋在输氧时的受精蛋孵化率比不输氧时分别高31.55%、39.49%、11.91%。综上表明,缺氧是高原优良种质资源鸡种蛋孵化率低的最主要的因素,该研究为今后提高高原环境下种蛋的孵化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养鸡生产中,育雏是关键的一环,雏鸡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鸡业的经济效益。笔者归纳了影响雏鸡成活率的诸因素,以供养鸡生产者及专业户参考。 一、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种蛋品质不良。在种蛋紧张的情况下,往往选择种蛋把关不严,把一些蛋重过小、薄皮蛋、砂皮蛋常用来孵化。孵化出的雏鸡质量低劣,成活率很低。因此必须结合生产实际,按不同品种严把选择种蛋关。②孵化期湿度不稳。湿度偏高时常见腹部膨大,腿软无力,不易破蛋,往往卵黄吸收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光照对鸡的生长发育、性成熟、产蛋率、受精率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对种蛋孵化效果的作用,目前尚未定论。为研究人工光照对种蛋孵化率、雏鸡初生重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供试种蛋选用生长期为39周,产蛋期为9周、产蛋率88%的罗曼父母代种鸡所产种蛋8370枚,随机均分成两组进行孵化,试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激光灼刻在受精鸡蛋表面灼刻后对受精鸡蛋的影响,试验比较了激光灼刻后受精鸡蛋的孵化率、健雏率及雏鸡初生重。在试验前期通过改变激光灼刻机的速度、功率寻找出在鸡蛋表面最适的灼刻参数,将试验种蛋按确定参数灼刻后与对照组种蛋一同放入孵化箱内。经过21 d孵化后,分别计算两组种蛋孵化率、健雏率及雏鸡初生重,以此判断激光灼刻对受精鸡蛋的影响。结果显示:参数设定为2 000 mm/s、8 W灼刻效果最好。一定参数下,激光灼刻的受精鸡蛋孵化率、健雏率及雏鸡初生重与未经激光灼刻的受精鸡蛋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激光灼刻对受精鸡蛋的孵化率、健雏率及雏鸡初生重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高孵化率和大小合乎市场要求的雏鸡,育种公司通常孵化下限重量的种蛋。蛋重随鸡龄的增长而增加。虽然,蛋重对胚胎和雏鸡大小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但亲本周龄对胚胎发育和出壳重的影响尚未见报导。已证实大龄鸡产的蛋出壳时间比小龄鸡要早,这是由于大龄鸡的蛋孵化头2天胚胎发育较快的缘故。本研究目的是弄清蛋重和亲本周龄对胚胎大小、发育及孵化期长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雏鸡死亡原因甘肃省榆中县种鸡场岳建文据多年的饲养实践,雏鸡死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应从以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一、胎胚发育不良种蛋营养不良、孵化温湿度掌握不好、种蛋污染均可引起。二、压死育雏室温度太低使雏鸡挤堆或接种疫苗雏鸡受惊吓...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收集固始鸡配套系父母代、安徽地方鸡种——淮南麻黄鸡父母代鸡所产合格种蛋各300个,种蛋编号,并测定每个种蛋的重量,然后人工孵化。出雏时,雏鸡编翅号,并记录初生重。常规饲养管理。分别于4、6、8周龄早晨空腹测定所有试验鸡体重。均匀度表示为鸡群平均体重上下10%范围内的鸡只数占鸡群总只数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探讨显微注射剂量对鸡胚孵化和转基因效率的影响。将SB转座子介导的转基因载体分别设置为20 ng、50 ng和100 ng,通过显微注射技术注射至14HH鸡胚血管,继续孵化至出雏。检测孵化第7、14和21天的鸡胚成活率,出雏率、初生体重和性腺阳性率。结果表明,50 ng剂量组鸡胚性腺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且各剂量组间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强度差异不显著。各剂量组之间种蛋成活率、出雏率和雏鸡初生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研究为鸡胚显微注射剂量优化提供参考,对提高转基因鸡制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鸡、鸭种蛋进行同机孵化,即在同一孵化条件下进行试验,测定其在同一孵化条件下的孵化效果;同时对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受精蛋和白蛋失重进行了测定。将鸡、鸭种蛋清洗、消毒后装入孵化机进行孵化,采用变温孵化,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翻蛋1次/2 h,孵化中后期对鸭种蛋进行凉蛋处理,每隔3 d对鸡、鸭种蛋的重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孵化结果进行测定。鸡、鸭受精蛋失重率分别为10.84%、11.12%;鸡、鸭平均每天失重为0.60%、0.41%,鸡、鸭种蛋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96.8%、86.0%,健雏率分别为97.3%、96.5%。鸡、鸭种蛋进行同机孵化是可行的,蛋重对失重率有一定影响,鸡、鸭种蛋失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初生雏鸡(鸭)失重及雏鸡增重规律的试验研究党佩珍(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50100)王丽琴,旭明(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我们的研究结果已经查明:雏鸡出壳重与种蛋重呈高度正相关;种蛋重与孵化期中各阶段蛋重亦里高度正相关,随着孵化天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雏鸡早期死亡直接影响育雏成活率和养鸡的经济效益,引起雏鸡早期死亡的原因有:雏白痢、球虫病、脐炎、维生素缺乏、脱水、挤压、啄癖、消化不良、温度差异过大、种蛋品质较差造成的弱雏等。现将防止雏鸡早期死亡的措施介绍如下。1.雏白痢多是由于种蛋传播的。因为没有对种母鸡进行白痢检疫,而造成种蛋可能带菌,用带菌的种蛋孵化出的雏鸡便可成为雏白痢病鸡。因此,种母鸡要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育雏温度与开食时间对雏鸡卵黄吸收与增重的影响,选用同一来源,正常孵化,同时出壳的健康白色来航初生雏540只,随机分为9组,试验期为5周。采用二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开食时间因子为雏出生后12、24、48小时三个水平;育雏初始温度因子为29、32、35℃三个水平;开食前随机剖解雏鸡10只,测其初生卵黄重(6.05±1.52克),由笫三日龄开始,每隔12天为一期,各组屠宰4只  相似文献   

20.
种蛋正常孵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重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为探讨孵化过程中种蛋的失重与孵化效果的关系,我们对孵化生产中纯种来航鸡种蛋的失重情况进行了测定试验。 随机抽取孵化生产中纯种来航鸡种蛋220枚,编号统计后同机孵化,每两天称重一次(精确到0.01克),共称重10次。经入孵后第六天照检,取出无精蛋19枚,在孵化的第6天和18天检查死胚情况。根据全期种蛋的失重大小分三组分别统计分析出雏情况和胚胎死亡情况。 结果表明,从入孵到孵化18天全期平均失重率为11.74%,但受精蛋在每一时期的失重速度并不相同,从开始入孵到第8天种蛋失重率逐步上升,8~12天失重速度逐渐变慢,而后又随孵化天数的增加失重率逐渐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