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硫酸铜防治鱼类小瓜虫病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瓜虫(Khthyophthiriasismultifliis)寄生于鱼的鳃、体表,其胞囊呈白色,故小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小瓜虫病对饲养鱼类的危害主要在鱼种阶段,长江流域一带的流行季节在4~6月(水温15~25℃),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鱼种死亡率可达60%~70%,严重时达80%~90%。用硫酸铜杀灭小瓜虫,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结论大致上都持肯定意见。然而,国内有些权威性水产专业书刊突出强调防治小瓜虫病不能使用硫酸铜,否则不但无效,而且会刺激小瓜虫胞囊形成,促使虫体繁殖,加快病情恶化。这一说法流传甚广,影响不小。事实究竟如何?笔者通过多年调查,实地试验,感到…  相似文献   

2.
海水小瓜虫生活史及白点病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集约化海水养殖过程中,很多寄生性原虫都能很好地生长繁殖,其中,海水小瓜虫是致病性最强的原虫之一。海水小瓜虫学名为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是一种遍生性(周身遍布纤毛)纤毛虫,通常寄生于热带、亚热带海水鱼类的体表和鳃上,形成针头大的小白点,所以生产上俗称“白点病”。该寄生虫会引起鱼的活动异常、上皮增生、呼吸困难以及机械损伤,继而带来病菌的继发感染。在自然情况下,野生的海洋鱼类很少受到海水小瓜虫的严重感染,因为宿主的聚集密度不够,虫体的繁殖量不足以达到严重感染的程度。然而,在水泥池、室内的水族箱或渔排的网箱等高密度鱼类养殖场所,虫体就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而致病。  相似文献   

3.
用硫酸铜防治鱼类小瓜虫病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硫酸铜防治小瓜虫病的效果众说不一。有人认为,用硫酸铜杀灭小瓜虫不但无效,反而促使其繁殖。作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用药量未达到小瓜虫的致死浓度(Min.LC88≥0.288mgCu++L-1),其次是硫酸铜的药物浓度往往受到环境(水的温度、硬度、pH值、有机物含量)的影响,从而导致药效减弱。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须作必要的计算,以求得合理的用药量。采用螯合铜或复配增效剂是提高铜盐杀虫效果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4.
周燕侠  彭珊 《科学养鱼》2007,(12):53-54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海水养殖业,产量超过千万吨,在我国沿海的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但随着我国海水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病害种类越来越多,危害也日益严重。其中网箱养殖海水鱼类一再暴发的海水小瓜虫病给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地打击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如2007年10月中旬,在广东省饶平县柘林湾暴发海水小瓜虫病,湾内超过一半的渔排网箱都受到病害侵袭,损失惨重。2007年10月下旬,福建省连江县养殖海区养殖的大黄鱼、真鲷暴发海水小瓜虫病,共约有2万余箱大黄鱼、真鲷死亡,占当地养殖鱼类总量的50%,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因此,应正确认识海水小瓜虫病的病原、发病原因、发病机理,有针对性地在养殖生产与日常管理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此类灾害性的病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在集约化水产养殖中,养殖业常常面临寄生性原虫的困扰,其中小瓜虫是致病性最强的原虫之一。小瓜虫是一种遍生性(周身遍布纤毛)纤毛虫,通常寄生于淡水鱼类的体表、鳍和鳃上,形成小白点,所以在生产上称之为“白点病”。在自然水体中,鱼类的聚集密度不高,水质环境较好,小瓜虫不易大量繁殖,因此,野生的淡水鱼类很少受到小瓜虫的严重感染。然而在水泥池、室内的水族箱或渔排网箱等高密度鱼类养殖场所,  相似文献   

6.
7.
8.
9.
匙吻鲟小瓜虫病的观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匙吻鲟Polyodonspathula隶属于匙吻鲟科Polyodon tidae,主要分布于美洲北部,我国从1990年开始从美国引进。通过10多年的引进与推广,在受精卵孵化、仔鱼培育、苗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不少地方已开展了人工养殖。但在匙吻鲟苗种培育过程中,有些地方发生了小瓜虫病,致使苗种大量死亡,造成严重损失。现将我们1998年和2000年进行的小瓜虫病的观察与防治总结如下。1 基本情况匙吻鲟苗种系从美国引进受精卵,在实验室内经孵化、仔幼鱼培育而成。养殖容器为长方形(90cm×50cm×70cm)和圆形(直径135c…  相似文献   

10.
鲤鱼白云病和小瓜虫病并发症防治鲤鱼白云病、小瓜虫病流行较广,池塘养鱼、流水养鱼、河沟养鱼等形式,鲤鱼种均可患病。白云病的流行水温是11—14℃,而小瓜虫最适繁殖水温为15—25℃。笔者于1992年4月16日至5月27日在盐城市郊区水产养殖场发现白云病...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在广西柳州市沙塘园艺场水产公司淡水白鲳鱼种越冬池内先后发生过小瓜虫病和斜管虫病,由于发现得早及治疗措施得当,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只有在发生斜管虫病时死了几尾鱼种,过程如下:一、小瓜虫病症状及治疗1.症状:11月13日上午在喂鱼时发现白鲳鱼种不摄食,而前两天鲳鱼种都抢食较狠,经观察,发现鱼种成堆在池角集中,鱼不时跳出水面,鱼体不断地和增氧机缆绳磨来擦去。捞出两条鱼种,刮取体表粘液和鳃上粘液在10×4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两鱼的鳃上和体表都带有不同数量的有明显香肠形大核的小瓜虫。2.…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采用0.0750ppm小瓜虫没1号治愈金鱼、鲤鱼小瓜虫病新方法,施药后48h在鱼体未找到活体 小瓜虫。小瓜虫没1号对金鱼的安全浓度为0.0999ppm。  相似文献   

13.
何学海 《水产养殖》2021,42(8):39-40
简述了小瓜虫病对鱼类养殖造成的危害.提出在池塘和网箱养殖模式下小瓜虫病的防治措施.包括清理池塘、定期对网箱消毒、严格执行检疫和隔离程序、杜绝外源性输入和交叉感染、加强鱼类的免疫和抗病能力等,尝试用天然植物提取物防治鱼类小瓜虫病.  相似文献   

14.
网箱养殖翘嘴红鲌小瓜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约化水产养殖中,养殖业户常常面临寄生性原虫的困扰,其中小瓜虫是致病性最强的原虫之一。小瓜虫学名为多子小瓜虫,是一种遍生性(周身遍布纤毛)纤毛虫,通常寄生于淡水鱼类的体表、鳍和鳃上,形成小白点,所以在生产上称之为“白点病”。该寄生虫会引起鱼的活动异常、上皮增生、呼吸困难以及机械损伤,继而带来病菌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5.
欧洲鳗的小瓜虫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洲鳗小瓜虫病流行广,对苗种的危害尤为严重。水温、水质以及药物的使用对小瓜虫表一定影响。绿色鱼药敌瓜虫的有效浓度为5mg/L,它和食盐合用可增强其药效。  相似文献   

16.
槟榔防治小瓜虫病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子小瓜虫为纤毛虫纲,膜口亚目,凹口科,小瓜虫属。其幼虫钻入鱼体表上皮层或鳃组织间刺激周围的上皮细胞增生,剥食吸收上皮细胞及血球营养造成寄主烦躁不安最后死亡。由于其特殊生物学特性,容易形成胞囊,能抵御外界不利环境及一般药物作用,所以难以找到理想的药物进行治疗。治  相似文献   

17.
康惠 《内陆水产》1985,(3):34-34
在夏花培育和鱼种越冬期间常发现有的鱼身上和鳃部长着许多白点,将长有白点的鳃组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不一会就可看到小如针尖的白点在水中不停翻滚,这些小白点是小瓜虫的胞囊。  相似文献   

18.
19.
将乐县鱼种场,自1972年9月11日起发生了多次草、鲢、鳙鱼种的小瓜虫病(系多子小瓜虫)。病鱼体色发黑,背部肌肉消瘦,背脊突出呈刀刃状,满身遍布白点,特别是鳙消瘦更为厉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