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1992年,先后对新组合V10进行了组合比较试验、全国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制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V10丰产性强,纤维品质优良。比黄壳早增产30%左右,比芦竹青增产25%以上;年平均纤维细度在1800—1900公支之间。V10杂种优势明显,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制种简单易行,种子产量高,是可以迅速推广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产优质苎麻新组合V10的几个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1992年,先后对新组合V10进行了组合比较试验,全国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制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V10丰产性强,纤维品质优良。比黄壳早增产30%左右,比芦竹青增产25%以上,年平均纤维细度在1800-1900公支之间。V10杂种优势明显,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制种简单易行,种子产量高,是可以迅速推广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3.
采种甜菜挖心、打薹尖是一项人工解除种株顶优,促进块根部分侧芽发育成花枝而达到改变种株花枝类型、创造丰产枝型的有效增产措施。试验表明,挖心、打薹尖的越冬母根大小与单株产种量均呈直线回归关系,是一组斜率相同的平行线,但其回归截距有显著、极显著差异,打薹尖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挖心处理的单株产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597农场4分场位于三江平原的三角地带,属于大陆性气候.自1987年开始种植甜菜,每年种植面积在5000亩以上,3年平均亩产2吨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甜菜生产已成为我场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增加。我们的丰产栽培经验是:一、甜菜是深根系作物,80%种植地块选择秋起垄、深松、深翻的麦茬地,因此在春旱条件下,比春起垄地平均增产20.74%;二、根据我场的自然气候条件,最适宜的播期为5月上旬,这样,  相似文献   

5.
有资料报导,甜菜种子经稀土拌种、静电处理、增产菌拌种等,均对甜菜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增糖效果,为了探讨在内蒙古巴盟临河产区甜菜的增产措施,2001年我们在达拉特旗进行了稀土拌种、静电处理种子、增产菌拌种及相互组合的8个处理田间比较试验,以从中筛选最佳处理组合,供生产上推广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稀土拌种、静电处理种子、增产菌拌种3个处理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稀土拌种处理比对照增产5.95%,静电处理种子较对照增产5.21%,增产菌拌种处理根产量基本与对照持平;在3个措施的组合中,静电处理的种子拌上增产菌…  相似文献   

6.
前言 为改变目前用畜力起挖甜菜的落后生产方式和解除人工削缨的繁重体力劳动负担,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甜菜丰产丰收,调动广大农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我所1974年开始研制甜菜收获机。 在研制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一些同类机械,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到78年止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试制过四次甜菜分段收获样机;研制出4TQ—2型甜菜切  相似文献   

7.
采种甜菜母根窖藏方法探讨栾法芳,臧传江,单丽芳,刘少军(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中心)山东省是我国采种甜菜南繁区之一,1980年以来为东北及内蒙古等地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甜菜种子。多年来,由于母根窖藏方法不当,有大量的母根发芽、生根,严重影响了甜菜种子的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育出与国外引进品种具有竞争力的国产甜菜新品种,采用导入野生甜菜的高产及抗病基因、病地与非病地的双重胁迫轮回选择、甜菜母根分割、根形筛选等多种遗传改良技术,成功选育多个优良甜菜亲本品系.2004年以母本4N03408×父本2N03210按行比3:1比例配制甜研312杂交组合(代号04362),种子混收,是多胚三倍体杂交品种.该杂交组合特色是父母本均利用杂交一代,突出双交种的杂种优势.2007-2008年参加省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省生产示范试验,2010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在全省8个点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43014.0kg/hm2,比统一对照甜研309增产13.7%;平均含糖率17.7%,略高于对照0.1度;平均产糖量7621.6kg/hm2,比对照提高14.6%.该品种达到了高糖、丰产、抗病的育种目标,适应种植地区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甜菜主产区.该品种已转让种子企业独家经销,是黑龙江甜菜产区近几年唯一推广的国产品种.  相似文献   

9.
在河西走廊自然条件下多年试验结果证明:采用覆膜栽培方式可使甜菜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与露地栽培方式比其增产幅度为21.6%~35.5%,平均增产率达26.8%,增加经济效益7935.2元/hm2。  相似文献   

10.
刘靖  王芹 《中国糖料》1999,(3):51-53
影响新疆石河子地区杂交制种甜菜种子产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留储母根质量差、栽植方法不正确、制种田的种植管理及收获不科学等。提出增加杂交制种种子产量的有效途径,一是培育健壮的采种母根;二是严格选留采种母根;三是搞好采种母根的窖藏期管理;四是加强采种株的田间管理,严格制种程序,做到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河西地区甜菜套种制种菜心高效丰产栽培技术。3年的实践表明,甜菜套种制种菜心比单种甜菜增加收入8150~10144元/hm~2,平均增收9144.7元/hm~2。具有很的好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原平县东野庄村民周中仁,1985年繁殖甜菜种子1.05亩,获种子325公斤,平均亩产309.5公斤,比全村平均亩产206.5公斤增产102.8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197公斤增产112.5公斤,创山西省甜菜种子单产历史最高纪录。经采种站收购检质,实际发芽率95%,千粒重22克,达到部颁一级标准。亩收入619元。在与各种经济作物竞争中,名列第一。为在当地区繁殖甜菜良种,开辟了良好的前景。周中仁夺得甜菜种子高产主要抓了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3.
采种甜菜种子产量的高低与移栽密度、田间管理等人为因素有一定关系,同时较大程度地受到播期早晚的制约。要提高甜菜制种产量,就要在摸清该地常年的气候规律的条件下,合理安排播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气象因素对甜菜生长发育的优势,达到预防和控制不利因素的目的。本试验试图在前两年试验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入的观察、探讨,以期为提高大面积甜菜产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荷兰甜菜多粒品种ADV0420引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二倍体新品种ADV0420是荷兰安地公司选育的雄不育二倍体多粒种,由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试种。在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生产试验中,根产量66.95t/hm2,比对照增产24.7%,含糖率16.162%,比对照低0.362度,产糖量10.815t/hm2,比对照增加22.2%。达到了内蒙古自治区丰产型甜菜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15.
1987年依安县试验种植了地膜覆盖甜菜1809.8亩,结果平均亩产1600多公斤,比同条件下的直播甜菜增产42.4%,含糖提高0.38度,亩产糖增加45.9%。分析其增产原因有:①覆膜可提高土壤温度,因此可比直播的提前6天出苗,可延长生育期12夭,增加积温120℃,日照增加50.3小时;②由于地膜覆盖可提墒、保水,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为甜菜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生长势强,平均株高较直播增加10厘米,叶片数较直播平均  相似文献   

16.
基本情况 我区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80年试验以来,发展较快。赤峰试验结果,覆膜比未覆膜的亩增产1400斤,增长32.3%,含糖率亦有所提高。1982年巴盟在六个旗县对甜菜进行膜栽试验,面积17.93亩,平均单产9085.8斤,比对照亩增产4071.8斤。1982年赤峰五三公社18亩甜菜试验田,覆膜的亩产5517.4斤,比对照增产33.5%。在各点小面积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1983年发展到七盟二市扩大示范,面积达4000多亩,除少数未按栽培技术要求操作者外,都显示了增产、增收效益,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巴盟地区1983年甜菜地膜覆盖面积达2903亩,平均亩产达8500斤,含糖率比对照高0.5—0.9%,其中有323.5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444.7斤,比对照5625斤增产3464斤;临河县乌兰乡立新六社典型户乔玉玺覆膜甜菜9.1亩,平均亩产10249.6斤。赤峰五三公社覆膜甜菜520亩,在大旱之年平均亩产5071斤,比对照亩增产41.5%;呼市白庙子公社39亩示范田覆膜甜菜,平均亩产8721.6斤,比对照增产36.7%,含糖增0.4%。  相似文献   

17.
钛微肥拌种对甜菜种子发芽的影响侯士忠,隋建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24团)钛微肥用于甜菜拌种、叶面喷施其增产增糖效果已有报道。为了把这一多元液体微肥引进本地甜菜原料生产中,于1996年进行了钛微肥不同浓度拌种对甜菜种子发芽影响试验。试验用钛微肥由中...  相似文献   

18.
山东维坊市采种甜菜原地保护越冬栽培技术通常8月25日前后育苗,11月上、中旬盖膜,并在苗床北侧设立防风障,改善苗田小气象,于旬揭膜,定植时间可放宽到3月上旬至下旬,与窖藏春栽采种甜菜比,增产率可达25%以上,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经过地膜覆盖甜菜试验结果,认为:地膜创造甜菜生长前期高温条件,人为地改善了光、热、水、气、肥综合生态环境和营养条件,促进了甜菜种子早萌发、早出苗、茎叶生长快、块根发育好,并提供  相似文献   

20.
优质早熟品种龙粳19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彬 《中国稻米》2007,13(5):21-22
采用有性杂交和系统育种技术路线培育的优质、丰产、抗病、耐冷新品种龙粳19号,其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两年区试平均产量7289.2kg/hm2,比对照增产4.6%,其中最高点达到8833.0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863.3kg/hm2,比对照增产10.6%;经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指定单位鉴定,人工接种和自然感病鉴定条件下,抗稻瘟病达到中等以上水平;耐寒性较强。优异种质的收集、鉴定、利用是选育多优集成新品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