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梅芽和叶片为试材,研究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花芽生理分化开始前可溶性糖含量与花芽分化率的相关系数较大;淀粉含量的高低可能不是成花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许伟东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99-100,103
以杨梅芽和叶片为试材,研究了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赤霉素和矿质元素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GA3含量与Mn和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K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其它元素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对东京野茉莉花芽发育期间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花芽发育期间,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而淀粉、蛋白质、磷、钾含量总体下降,镁含量逐渐增加,ABA/GA3比值明显高于ABA/IAA、IAA/ZR、ABA/ZR的比值,有利于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4.
切花秋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与顶芽相反,呈现先积累,经短暂平稳期后逐渐减少的趋势。花芽分化开始后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的比值均增大。【结论】高水平的CTK和ABA与菊花花芽分化相关联。在花芽分化初期,顶芽中低浓度IAA、GA3,以及叶片中高含量的IAA、GA3关系到菊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在花芽分化后期,顶芽中GA3和IAA的积累关系到花冠形成。从激素平衡来看,维持高比率的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有利于菊花的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银杏Ginkgo biloba雌花芽分化的生理机制,用酶联免疫等方法对银杏雌花芽分化期间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和矿质营养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雌花芽在生理分化期(花芽诱导期),花芽中赤霉素(GA1 3)和脱落酸(ABA)质量摩尔浓度下降,玉米素(ZRs)、异戊烯基腺嘌呤类(iPAs)质量摩尔浓度出现峰值,ZRs/GA1 3,ABA/GA1 3及iAPs/GA1 3的值也出现峰值。随着形态分化的开始,ZRs和iPAs的质量摩尔浓度、ZRs/GA1 3和iPAs/GA1 3的值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雌花芽中的ABA质量摩尔浓度、ABA/GA1 3的值在高于雌叶芽的水平上波动。银杏雌花芽分化过程中,雌花芽叶中钾和淀粉质量分数均高于同期雌叶芽叶的质量分数;而雌花芽叶全氮的质量分数基本低于同期雌叶芽叶全氮水平;在生理分化期中雌花芽叶内磷质量分数均高于叶芽叶质量分数。说明银杏雌花芽分化过程中,ABA,ZRs,iPAs及钾和银杏雌花芽的诱导及分化密切相关。图11参16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板栗雌花芽临界分化期和雄花芽形态分化期可溶性糖、蔗糖、淀粉、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和积累水平。结果表明,生理分化期雌花芽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的变化似抛物线,形态分化期的雄花芽含量呈直线下降;2类芽淀粉含量均呈"S"型变化,交叉后雄升雌降;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态势,中后期雌花芽上升幅度比雄花芽大。雌花芽临界分化结束时,可溶性总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雌花芽极显著高于雄花芽,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雄花芽。2类花芽分化时均需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基础,雌花芽更高,且相互竞争和制约。  相似文献   

7.
板栗雄花芽临界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从玉  陈在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80-681,684
[目的]研究鄂栗1号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E-Chestnut Number One)雄花芽临界分化期内雄花芽和叶芽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方法]以6年生鄂栗1号板栗为试材,在雄花芽临界分化期内测定雄花芽和同期叶芽中5种内源激素(ZT、ABA、IAA、GA3和Eth)的含量变化。[结果]板栗雄花芽临界分化期内,雄花芽中ZT和GA3含量低于同期叶芽,而IAA、ABA和Eth含量高于同期叶芽。[结论]该研究可为了解板栗雄花芽分化的生理基础,探索控制雄花芽分化、促进雌花分化的方法提供指导,同时为板栗开花授粉、提高产量、化学调控及合理的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铁炮百合花芽分化及发育的机理对于生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其花芽分化及发育的机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中叶片和茎内的内源多胺(腐胺,精胺、亚精胺)和部分内源激素(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中,腐胺(Put)、精胺(Spm)、亚精胺(Spd)含量均增加,以Put最为明显;叶片中Put含量在花原基分化期下降,外花被和雌蕊原基形成期含量较高,茎内Put含量除外花被原基形成期外与叶片内Put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叶片和茎内Spd含量与Spm含量变化相似,花芽发育后期Spd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雄蕊原基形成期Spm含量最高(59.94nmol·g-1FW);除雌蕊原基形成期,叶片和茎内变化赤霉素(GA3)与脱落酸(ABA)含量变化一致,雌蕊原基形成期GA3含量较高,雄蕊原基形成期ABA含量较高.可见,Put和总多胺含量的下降、相对低浓度的GA3和ABA有利于花原基分化,高水平的Put、GA3和ABA促进花芽的发育;Put、Spd和GA3含量增加有利于雌蕊原基形成,而Spm和ABA则有利于雄蕊原基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利用芒果花枝短截后剪口芽在当年还能再次进行花芽分化并开花结果的现象,研究了花芽再次分化过程中叶片叶绿素、蔗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截后花芽分化期间,叶片叶绿素含量整体上高于对照,呈先升后降再升高的趋势;蔗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葡萄新梢内源激素含量与幼树丰产性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美国引进的克瑞森、皇家秋天和红宝石无核葡萄新品种在山东表现出不同的丰产性能。本研究从花芽分化临界期葡萄新梢内源激素的角度,探讨3个品种幼树丰产性能与新梢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势强、花芽分化差、3年生不能丰产的幼树,新梢在花芽生理分化期的IAA、GA3、ZR+dZR和iPA的含量较高;生长势相对较弱、花芽分化好、3年生能丰产的幼树,新梢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表现出较低的IAA、GA3、ZR+dZR和iPA含量。砧木嫁接能降低新梢内源激素的含量,提高葡萄幼树的丰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3个葡萄品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个葡萄品种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寻葡萄花芽分化及发育的生理机制.[方法]在葡萄花芽分化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巨峰、维多利亚、赤霞珠等3个葡萄品种花芽内4种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s)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结果]3个葡萄品种在花芽分化过程中IAA含量均表现为先降低到后期又略有升高;GA3含量在花芽分化期间表现为逐渐减少,到后期降至一个极低水平;ZRs含量均表现为前期降低、后期有较大幅度升高;维多利亚和赤霞珠的ABA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巨峰的ABA含量表现为前期升高后急剧下降,3个品种的ABA含量后期均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结论]巨峰、维多利亚、赤霞珠葡萄的花芽分化需要较高水平的ZRs、低水平的GA3和较低水平的IAA.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蝴蝶兰‘绿熊’在催花过程中的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以2年生健康成熟的‘绿熊’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花芽分化期、抽梗期、着苞期和开花期内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催花15~45天(花芽分化期),IAA和GA开始大幅度降低,在45天时达到了花芽分化时期内的最低值;在抽梗期内IAA和GA开始迅速升高并在催花95天时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各时期的IAA和GA含量;催花195~240天(开花期)内两者均降低。ABA和ZR在催花15天(花芽分化期)时开始显著上升;抽梗期内ABA的含量下降,而ZR变化不显著;着苞期和开花期内两者均上升,ABA和ZR催花240天(开花期)时达最高值,分别为催花0天(花芽分化期)时的3.2倍和2.97倍。研究认为,内源激素变化对‘绿熊’的花芽分化花器官发育起着十分显著的调控作用,低浓度的IAA、GA和高水平的ABA、ZR有促进‘绿熊’花芽分化的作用,高浓度的IAA、GA和ZR有利于‘绿熊’花梗的伸长。  相似文献   

13.
以勒杜鹃(Bougaivillea glabra)为材料,研究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和碳氮营养的变化,为勒杜鹃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勒杜鹃花芽分化前期L姐和GA3含量降低,ABA、ZT含量的升高;花芽分化中期GA3、ABA含量继续上升,ZT略有下降;花芽分化末期,ZT/IAA、ABA/IAA、ZT/GA3、ABA/GA3比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在初花期时ZT/IAA、ZT/GA3呈现下降趋势。勒杜鹃花芽分化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总氮含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4.
KClO3诱导龙眼成花及其叶片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KCIO3诱导龙眼树在4—8月份进行花芽分化并开花,在诱导成花过程中测定了结果母枝叶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树用KCIO3进行成花诱导处理,60d左右开花,添加CTK对促进龙眼成花效果更明显.KCIO3处理后结果母枝叶片淀粉含量在诱导过程中呈下降的趋势,在形态分化开始时,淀粉的含量达到了最低值;总糖含量在生理分化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果糖含量的变化更明显,在生理分化期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蔗糖的含量在处理后先升后降.对照树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不明显.KCIO3诱导处理后,成花母枝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在生理分化期迅速增加,形态分化后逐渐下降,而对照树蛋白质含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KClO_3诱导龙眼成花及其叶片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KClO3诱导龙眼树在4-8月份进行花芽分化并开花,在诱导成花过程中测定了结果母枝叶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树用KClO3进行成花诱导处理,60d左右开花,添加CTK对促进龙眼成花效果更明显.KClO3处理后结果母枝叶片淀粉含量在诱导过程中呈下降的趋势,在形态分化开始时,淀粉的含量达到了最低值;总糖含量在生理分化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果糖含量的变化更明显,在生理分化期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蔗糖的含量在处理后先升后降.对照树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不明显.KClO3诱导处理后,成花母枝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在生理分化期迅速增加,形态分化后逐渐下降,而对照树蛋白质含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施用6-BA对春石斛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研究了施用6-BA对春石斛品种花芽分化及ZT、IAA、 ABA、 GA3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浓度为1 000 mg/L 6-BA,极显著地提高了春石斛花芽形成个数和单株花芽形成率,并促使花芽分化的进程提前;施用1 000 mg/L 6-BA提高了花芽内ZT的含量,降低了GA3和ABA的含量,花芽形态分化前IAA含量降低,而后IAA含量升高; 施用1 000 mg/L 6-BA提高了春石斛花芽内ZT/GA3、ZT/IAA、ZT/ABA的比值,降低了ABA/IAA的比值,这可能促进了花芽的分化和形成。   相似文献   

17.
长春花叶片内源激素及黄酮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内源激素及黄酮与长春花花芽分化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了长春花幼苗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及黄酮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春花幼苗叶片IAA、GA3、ZR的质量分数均在第一个花芽分化时降低,而ABA质量分数升高,表明内源激素均与第一个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叶片ABA/ZR、GA3/ZR、IAA/ZR、ABB/IAA和ABA/GA3也是在第一个花芽分化时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说明向生殖生长转变时叶片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关系.叶片黄酮质量分数在第一个花芽分化时期明显下降,部分黄酮通过枝输出消耗于第一个花芽分化.幼苗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黄酮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