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5.
灵丘县位于大同市东南部 ,总面积 2 7.3万 hm2 ,其中土石山区占 87.6 % ,海拔多在 5 5 0 m~ 2 2 34m之间 ,年平均气温 7℃ ,年平均降水量 4 5 0 mm。境内群山林立 ,气候温和 ,适宜多种乔木、灌木的生长。全县有林面积 10 .6万 hm2 ,其中油松 3.2万 hm2 ,大多为纯林。从 1974年开始发生油松毛虫 ,面积逐年扩大 ,危害愈来愈重 ,化学防治已无法控制虫害的发生蔓延。 1981年秋 ,该县建立生物防治车间 ,开始了人工繁殖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连续 4年生产、释放赤眼蜂 ,防治效果显著。同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终于降服了危害10年的油松毛虫 ,这… 相似文献
6.
赤眼蜂的繁育与释放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蜂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可寄生在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半翅目所属24个属220种昆虫的卵内。该技术是一项生物防治害虫技术,是利用赤眼蜂对害虫虫卵的寄生从而控制害虫数量、达到防治目的,防治效果可达到70%以上,是大面积防治玉米螟和松毛虫及其它各类较为理想的措施。该技术包括赤眼蜂不同产品、放蜂量和最佳放蜂时期及方法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8.
我县近年来松林遭到赤松毛虫的危害较重。为了有效的防治,近两年来利用春蚕繁育赤眼蜂防治亦松毛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春蚕和赤松毛虫生活史差异与分析据观察,春蚕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作茧化蛹,7月上旬出现成虫,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赤松毛虫于7月上旬开始作茧化蛹,7月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江苏林业科技》1978,(2)
我室自1974年开始应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试验工作。五年来在反复观察赤眼蜂的生活习性,掌握赤眼蜂繁殖技术的基础上,对培育壮蜂,提高林间寄生效能,改进繁蜂放蜂技术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初步结果整理于下。 一、松毛虫赤眼蜂主要生活习性观察 1.孤雌生殖 1977年将积温200℃发育已可辨别雌雄的松毛虫赤眼蜂蛹,剖开寄主卵取出雌蛹54头,分装54指形管,羽化成虫时,供新鲜柞蚕卵让其产卵寄生。观察结果:有52头雌蜂产卵寄生,占观察数96.3%;子代数合计4614头,平均88.7头,100%为雄性;共羽化289头,羽化率6.3%。说明孤雌生殖只能产生雄的后代,且大都不能羽化。 2.交尾习性 雄蜂有多次交尾能力,观察1头自寄主卵羽化出孔的雄蜂,2小时内交尾达10次。1977年将刚自寄主卵羽化出孔的雌蜂,一头装一指形管,供新鲜卵让其寄生,共观察32头,子代羽化后检查:平均子代数65.8头,雌占85.3%,说明赤眼蜂出孔前在寄主卵壳内可以交尾。 3.产卵习性 就观察29头雌降,羽化后平均经历1小时37分钟即开始产卵;产卵经 相似文献
13.
赤眼蜂是抑制松毛虫较为理想的一种卵寄生蜂。1978年5月19日,我们从省林科所运回赤眼蜂卡250张,在本所松林内施放200张,在花桥公社乙塘大队施放50张,放蜂面积共约1000亩。由子缺乏经验,没有掌握第一代松毛虫产卵盛期,效果不够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延长米蛾卵及广赤眼蜂产品的保质期,本文研究了米蛾卵和广赤眼蜂在不同温度下及冷藏不同天数后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7℃是保存米蛾卵和广赤眼蜂的适宜温度;广赤眼蜂在7℃条件下冷藏后,其羽化率与CK(89.07%)相比,冷藏7 d、14 d、21 d和28 d的羽化率分别为90.36%、81.17%、59.48%和33.86%;米蛾卵在7℃条件下冷藏后,繁育的广赤眼蜂的羽化率与CK(87.58%)相比,冷藏7 d、14 d、21 d和28 d的羽化率分别为85.43%、82.40%、52.64%和43.08%。冷藏对广赤眼蜂的羽化历期、发育状况无显著影响,对雌雄性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用已经审定的弥渡县云南松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混合种子实生繁殖的苗木嫩枝作为穗条做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浸泡和蘸根试验。经过L9(33)正交浸泡试验,极差最大的是因素A(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其次是因素B(浸泡浓度),极差最小的是因素C(浸泡时间),最好的组合是A1B1C1,即50 mg·kg~(-1)ABT 1号生根粉浸泡30 min,平均扦插生根率达到79.6%;蘸根试验中,ABT 1号生根粉各种处理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NAA各处理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IBA各处理差异不显著。扦插成活后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