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花  乌兰 《农村科技》2009,(10):50-51
目前,我区主要分布的驴品种有两个,一个是吐鲁番驴,另一个是疆岳驴。吐鲁番驴是1911-1925年引进的关中驴作父本,新疆驴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后培育出的一种体型较大的杂种驴,经过长期的选种选配而形成的新疆优良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2.
我国主要驴品种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检测了新疆驴、凉州驴、云南驴、关中驴、庆阳驴、佳米驴、德州驴、晋南驴 8个驴品种 2个血液蛋白质位点 ,并用座位平均杂合度、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度量了 8个群体的遗传变异程度。结果显示 ,新疆驴、凉州驴、云南驴的平均杂合度较高 ,分别为 0 .6 14 ,0 .6 0 1和 0 .4 9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较多 ,分别为 2 .96 ,2 .85和 1.99。这 3个品种受人工选择影响小 ,遗传多样性好 ,而关中驴等 5个大、中型驴平均位点纯合度较高 ,受人工选育影响较大。用最小距离法对 8个驴种 2个血液蛋白质多型座位基因频率进行聚类的结果显示 ,8个驴品种分为 2大类 ,新疆驴、凉州驴和云南驴聚为一类 ,其中新疆驴和凉州驴的遗传距离最近 ;关中驴与晋南驴最先聚到一起 ,接下来与庆阳驴、德州驴、佳米驴依次聚到一起。这一结果与品种历史、生态地理分布以及驴种的传播路径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全国毛驴数量最多的省区,新疆驴(疆岳)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引进陕西关中驴与新疆当地驴杂交的基础上经长期选育而培育成功的一个优良毛驴品种。该品种  相似文献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全国毛驴数量最多的省区,新疆驴(疆岳)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引进陕两关中驴与新疆当地驴杂交的基础上,经长期选育培育成功的一个优良毛驴品种.  相似文献   

5.
王晓彤 《农村百事通》2011,(21):41-42,81
新疆喀什的岳普湖县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毛驴之乡”,全县驴存栏量达6万头。岳普湖人经过几十年的精心培育.培育出地方名优驴品种——疆岳驴。疆岳驴在南疆不仅是农民走亲访友、拉草运粮的工具.而且是产肉、产奶和产阿胶的优良畜种。  相似文献   

6.
<正>新疆驴为小型驮用驴,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在新疆北部也有分布。耐粗饲,适应性强,能忍耐吐鲁番盆地夏季的酷暑炎热,也能适应高寒牧区冬季-40℃的严寒,能在马、牛等不能利用的草场上放牧。新疆驴一般体格矮小,体质  相似文献   

7.
南疆驴资源的开发利用赵政,李旭(塔里木农垦大学,阿拉尔,843300)新疆驴是我国优良的小型驴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农村,现约有84.6×104头,占新疆驴总头数的引%以上。其中,和田、喀什地区占新疆驴总头数的66.4%。驴在南疆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庆阳驴的品种形成、品种特征、生产性能及养殖现状,提出了庆阳驴产业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就庆阳驴资源的保种和合理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据全省畜禽品种资源普查,列入《甘肃省畜禽品种志》的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有30多个,其中马(驴)类品种有5个:河曲马、岔口驿马、山丹马、庆阳驴、凉州驴。作者就马(驴)地方种质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作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中国8个地方驴种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为分析我国驴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方法】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采用PCR扩增,用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显色,对中国8个大、中型驴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A)。利用DISPAN软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结果表明,24对微卫星座位在8个驴品种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NVHEQ18为中度多态外,其余23对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8个驴种的平均PIC(0.6940)、h(0.7119)和E(3.94),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大型品种关中驴、晋南驴、广灵驴、德州驴和中型品种庆阳驴聚为一类,中型品种泌阳驴、淮阳驴和佳米驴聚为另一类,各驴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一致。【结论】24对微卫星座位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个驴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重要植物种质资源信息查询系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原始材料,是国家和人类的宝贵财富。掌握种质资源,可以培育新的作物和优良品种,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药物来源和工业原料。北京市开展的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北京市范围内的植物有2400多种。为实现北京市重要植物种质资源信息数据的便捷查询和共享,本文采用动态Web数据库策略,执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设计了基于Internet的北京市重要植物种质资源信息查询系统,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共建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2.
野生玫瑰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野生玫瑰采用扦插繁殖法,结果表明,适宜扦插方法为全光雾插法,用外源激素20mg/L IBA浸泡插穗基部20h,以珍珠岩:沙子1:1作为基质,于夏季采穗,进行嫩枝扦插,生根率可达73.48%.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云南野生甘蔗血缘后代45个材料的黑穗病抗性鉴定,一是了解云南"YN"系列新血缘亲本抗黑穗病性状遗传效应;二是验证"异质复合分离理论"假说指导抗病育种的科学性。结果显示:(1)有27个材料为1级高抗,3个材料为2级抗病,共30个,占67%;而对照种ROC10和桂糖11号分别为6级、7级感病。表明在传统感病种质基础上导入云南野生种质血缘,能够获得野生血缘高抗黑穗病遗传基础,从中选育的"YN"系列优良亲本能够产生高抗黑穗病杂种优势。(2)在27个1级高抗材料中,有11个属于自交系后代,表明"异质复合分离理论"假说的"自交超亲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地选育出高抗黑穗病的超亲遗传变异亲本,其后代抗病性杂种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14.
切花菊育种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育种方法上,有性杂交育种目前仍是切花菊育种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常规育种与基因工程技术手段结合的复合育种途径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还对切花菊育种原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切花菊优良性状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丝轴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a)属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世界性土传病害。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研究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方法,评价了96份玉米自交系对丝黑穗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高抗型占13.5%;抗病型占13.5%;中抗型占21.9%;感病型占27.1%;高感型占24.0%。在不同种质类群自交系中,Mo17类群的全部抗病,自330类群、旅大红骨类群和PB类群抗病的较多,Ried类群和其他类群抗病的次之,PA类群和唐四平头类群中抗病材料缺少。  相似文献   

16.
蜡梅开花结实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蜡梅开花形成的种实是繁殖苗木的最基本的材料.种实在果托内达到形态成熟时,由于果皮及种胚发育等原因,致使处于休眠状态.休眠的种实必须采用层积处理,播种时才能提高场圃发芽率  相似文献   

17.
棉花抗虫新杂交材料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转基因Bt抗虫棉为供体亲本,以一组高产,抗病或抗虫品种(系)为母本杂交培育了一批抗虫杂交新材料,结果证明以无蜜腺棉与Bt转基因品系杂交获得的杂交种在产量,品质和抗虫性方面表现最好,是一种理想的抗虫新材料。  相似文献   

18.
采集云南野生齿瓣石斛(Dendyobiumdevonianum)果实,在种子无菌萌发和组培快繁的基础上,利用前期研究形成的试管苗,用倍性育种技术,在短期内培育出多倍体植株,阶段性实验结果显示,多倍体石斛在形态上、气孔直径上以及染色体数目上有明显的改变,此研究将为中国兰花育种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26个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及12个野生近缘物种为材料,检测了抗性基因分子标记yr24-1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2个抗性材料中有10个能扩增出特异性目标条带;4个感病材料中有2个能扩增出特异性目标条带;野生近缘材料中3种硬粒小麦均能扩增出特异件目标条带,暗示了这些材料中可能含有Yr24目标基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玉米高产构成因素分析,结合育种实践,着重探讨了高产、高配合力中早熟玉米自交系选育问题,明确指出:(1)玉米种质基础的拓宽是玉米选系材料创新的基础;(2)籽粒排列紧密程度是选育高配合力自交系的关键;(3)组配组合时,结合杂优模式,不为杂种优势模式所束缚,广配组合,进行杂交种产量比较观察,多点鉴定,慎重“破格升级”,缩短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