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粱品种资源抗丝黑穗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丝黑穗病是土壤传染的病害。生产实践证明,药剂或栽培措施的防治,有不易实现,不够经济,以及防治效果不够理想或造成污染等局限性。据国内外研究,丝黑穗病在各地的严重为害,主要是由于种植了感病品种,当改种抗病品种后,病情立即减轻。因此,引入抗源,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高粱丝黑穗病的重要途径。为此,从1979年开始进行了高粱品种资源抗丝黑穗病鉴定研究,本文是四年来的鉴定结果。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一、生物胁迫因素对高粱生长的影响生物胁迫主要指各种虫害、病毒、杂草等影响和抑制高粱生长的因素。丝黑穗病是遍布世界各地的重要高粱病害,发病率经常在15%~20%,高者达80%,造成高粱严重减产,因此我们在这里着重谈谈高粱丝黑穗病的控制措施。通常人们在生产上主要采取轮作倒茬、药剂拌种、选育抗病品种等措施控制病害,其中,选育抗病品种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如何选育具有持久抗病性的品种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选育抗病品种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传统的方  相似文献   

3.
正高粱的病虫害虽有很多种,但丝黑穗病是影响我国高粱高产的主要病害,以东北和华北地区危害最为严重。1977年海城县平均发病率12.2%,减产约1.95万吨;1994年阜新市高粱丝黑穗病林爆发,为历史罕见:发病面积5.8万公顷,发病率达15~20%,高达80%以上,减产损失严重达5.4万吨。1为什么有的高粱长乌米(丝黑穗病)高粱长乌米是因为土壤中有丝黑穗病菌,萌发产生双核侵染丝,后期侵入幼苗并蔓延,在花序内发病。高粱感染丝黑穗  相似文献   

4.
高粱丝黑穗病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丝黑穗病是遍布全世界的重要高粱病害,是影响我国高粱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高粱产区每年都有发生,发病率有时高达70%,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综述了高粱丝黑穗病对高粱生产的影响、病原菌及其生理分化、我国抗病杂交种选育历程、抗性遗传机制及抗病育种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选育抗病品种并在生产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粱丝黑穗病是由土传病菌——丝轴黑粉菌引起,其是遍布全世界的重要病害,也是影响我国高粱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上应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的最重要途径。对病原菌及其生理分化、抗性遗传及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抗病基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选育抗病品种和丝黑穗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曲明福 《现代农业》2009,(12):25-25
高粱黑穗病是高粱重要病害之一,在朝阳县经常发生。由于高粱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年限延长,高粱丝黑穗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如果播种期地温偏低或因干旱延迟出苗,则容易感染黑穗病,严重地块病株率达10%-15%,直接影响下一年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7.
高粱黑穗病是高粱上的一类重要病害,种类很多.发生普遍、危害较重,有高粱丝黑穗病、高粱散黑穗病和高粱坚黑穗病三种症状,在高粱的种植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防治,避免产生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高粱抗丝黑穗病育种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粱丝黑穗病在我省发生历史较久,根据正式记载,1933年东北各地平均发病率为27.3%,1953年东北南部严重发病区发病率高达60%左右。近年来高粱丝黑穗病发病率稍有下降,但损失仍相当严重。1977年海城县平均发病率为12.2%,减产约3900万斤;1978年辽中县平均发病率为15%,减产2700万斤;台安县有15万亩高粱发生丝黑穗病,轻的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9.
我县玉米丝黑穗病较为严重,导致玉米产量降低,减少了农民收入。主要是土壤菌多、施用了未腐熟的带菌粪肥、种子抗性弱、种衣剂不合理使用等一些发病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手段,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使用种衣剂等,以有效控制丝黑穗病。分析了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为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粱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 reiliana(K■hn)Clinton]、高粱蚜[Melanaphissacchari(Zehntner)]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是中国高粱主产区经常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据调查,高粱丝黑穗病常年发病率为4~5%,严重时达50~60%。高粱蚜每隔3~5年便有一次大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丝黑穗病是高粱、玉米的重要病害,而轮种是防治高粱、玉米丝黑穗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高粱、玉米上的丝黑穗病菌属同一个种,两个作物上的丝黑穗病菌能否相互侵染,防治时两种作物能否轮种,已成为亟待明确的问题。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得出的不同结论,作者认为玉米丝黑穗病菌能否侵染高粱,值得进一步验证,因此,采用感病性不同,和种植面积较大的高粱品种,进行了玉米丝黑穗病菌接种高粱的试验。一、试验材料高粱丝黑穗病菌:用本院育种所高粱研究室试验田的菌种。  相似文献   

12.
高粱抗丝黑穗病分子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丝黑穗病是高粱品种审定考虑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尽管接种能有效鉴定和培育抗丝黑穗材料或品种,但高粱抗丝黑穗病基因和分子机制还不清楚,限制了该抗病基因在育种和材料抗性鉴定中的应用。文中简要综述了高粱丝黑病遗传及基因定位,探讨了高粱丝黑穗病抗病分子机理,并介绍了高粱抗丝黑穗病全基因关联分析初步结果。高粱抗丝黑穗病基因克隆与分子标记鉴定有利于提高高粱丝黑穗病抗性材料鉴定的可靠性和精准性,提升抗丝黑穗育种效率,也将为高粱抗丝黑穗病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赵会 《河南农业》2014,(5):61-61
一、生物胁迫因素对高梁生长的影响生物胁迫主要指各种虫害、病毒、杂草等影响和抑制高粱生长的因素。丝黑穗病是遍布世界各地的重要高粱病害,发病率经常在15%~20%,高者达80%,造成高粱严重减产,因此我们在这里着重谈谈高粱丝黑穗病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清田间多样的高粱黑穗病症状与病原种类间的关系,将采自我国北方高粱生产田中不同症状的高粱黑穗病菌,通过病菌培养性状与r DNA ITS序列分析,研究病菌种群多样性。结果表明:虽然高粱黑穗病症状差异很大,但病菌冬孢子萌发特点、菌落形态特征等无明显差异,且与高粱丝黑穗病的致病菌丝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Kühn)LangdonFullerton]的特点相符合;供试菌株r DNA-ITS序列(序列号:KC986979)与Gen Bank中的丝孢堆黑粉菌(S.reilianum)的序列相似度达99%;田间高粱黑穗病的不同症状均由丝黑穗病的致病菌——丝孢堆黑粉菌侵染所致,并非属于其他黑粉菌种类。高粱黑穗病症状差异的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吴伟 《农村科技》2007,(5):35-35
由于高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年限延长,高粱丝黑穗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着高粱的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粱抗丝黑穗病的遗传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黑穗病是高粱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高粱生产区每年都有发生,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由于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Yeiliana clinton〕有明显地分化现象,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因此导致原来抗病的种质退化。70年代我国推广美国 Tx3197A 系统杂交种,当时因 Tx3197A 对丝黑穗病菌1号小种免疫,曾组配了一批抗性优良的组合,后来由于小种的变化,Tx3179A 由免疫逐步演变成高感。由 Tx3179A 组配的杂交种也就由免疫、高抗变成高感。例如1977年海城县高粱丝黑穗病发病率达15%,最多达30%,损失粮食达250万公斤,1978年辽中县高粱丝黑穗发病率达15%,损失粮食达1350万公斤,1979年高粱五重点产区营口县丝黑穗病发病率为11.5%,锦州市为17%,鞍山市为12%,朝阳地区为5%。80年代初,引用推广 Tx622A,重新获得抗性,使高粱生产推进了一步。随着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玉米丝黑穗病是以土壤带菌传病为主和幼苗侵染的特点,除利用抗病品种外,还要注意减少初侵染源和促使幼苗提早出土.  相似文献   

18.
高粱黑穗病是威胁高粱增产的主要障碍之一。铁岭地区近几年丝黑穗病(乌米)发病率约占10%左右。对于高粱黑穗病除了抓综合防治外,对有效低毒药剂拌种也做了反复实验。两年实践证明,五氯硝基苯或“五赛”混合粉剂拌种,在严格操作和改进方法的条件下,对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省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上世纪70年初开始推广玉米杂交种,多数杂交种不含抗玉米丝黑穗病基因,导致玉米丝黑穗病大流行,使玉米生产遭受损失。对此,玉米丝黑穗病,列为重点攻关项目。我国玉米育种科研人员,通过收集筛选基础材料,对抗病基因进行转育,选育出一批抗性好的抗病品种,到80年代,由于推广使用抗病品种,玉米丝黑穗病基本上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高粱黑穗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黑穗病是威胁高粱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种类很多,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的有高粱散黑穗病、高粱坚黑穗病和高粱丝黑穗病。故介绍了这3种病害的病原特征、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提出在正确识别病害的基础上,做到科学、有效的防治,是减轻损失、增大收益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