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4种药物对中国花鲈苗种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为:硫酸铜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58mg/L(24h)、2.93mg/L(48h)、1.81mg/L(72h)、0.78mg/L(96h),安全浓度为0.36mg/L。杀虫威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5.11mg/L(24h)、15.81mg/L(48h)、11.20mg/L(72h)、9.36mg/L(96h),安全浓度为0.96mg/L。福尔马林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25.58mg/L(24h)、176.97mg/L(48h)、150.31mg/L(72h)、141.45mg/L(96h),安全浓度为32.77mg/L。聚维酮碘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27.00mg/L(24h)、145.50mg/L(48h)、113.11mg/L(72h)、101.84mg/L(96h),安全浓度为17.93mg/L。4种药物对中国花鲈苗种的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杀虫威〉聚维酮碘〉福尔马林。  相似文献   

2.
严美姣 《齐鲁渔业》2008,25(12):1-3
采用急性攻毒的方法,对暗纹东方鲀仔鱼进行硫酸铜、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和福尔马林等3种水产养殖常用驱虫药物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仔鱼对3种药物敏感的大小顺序为: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铜〉福尔马林;暗纹东方鲀仔鱼对硫酸铜合剂的敏感性最高,安全浓度小于0.05mg/L;对硫酸铜的安全浓度为0.21mg/L,24小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3mg/L和1.25mg/L。暗纹东方鲀仔鱼对福尔马林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浸洗浓度至少可达20mg/L。  相似文献   

3.
0.7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不明显,但76.8h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1.4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也不明显,48h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2.8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抑制作用迅速而明显,杀灭作用也显著;5.6mg/L以上硫酸铜能迅速杀灭裸藻。在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控制裸藻只宜用0.7mg/L以下浓度的硫酸铜,处理时间不能超过57.2h。  相似文献   

4.
丁(鱼岁)对几种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正友  安苗 《水利渔业》2004,24(4):36-37
用硫酸铜、高锰酸钾、强氯精、敌百虫对丁(鱼岁)进行药物毒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丁(鱼岁)对硫酸铜、高锰酸钾、强氯精、敌百虫的敏感顺序为:硫酸铜>高锰酸钾>强氯精>敌百虫,安全浓度分别是:0.32mg/L、0.64mg/L、1.05rng/L,丁(鱼岁)对敌百虫敏感性不强。  相似文献   

5.
海水池塘虾蟹贝健康养殖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曾志南  宁岳 《福建水产》2011,33(5):43-47
本研究对采用虾蟹贝健康养殖模式的海水池塘理化因子及生物因子进行调查,实验结果如下:海水池塘水温在(17.5±1.7)~(31.1±3.6)℃之间,比重在(1.022±0.001)~(1.024±0.001)之间,pH在(8.0±0.2)~(8.3±0.1)之间,透明度为52±7.9cm,溶解氧为6.76±0.18mg/L,无机氮为0.59±0.61mg/L,活性磷酸盐为0.019±0.013mg/L,底质硫化物为59.2±43.4mg/kg。池塘藻类种类数为23±5种,单位水体数量为(1.08±1.16)×10^5个/L,藻类优势种8种,其种群丰富度不高但保持相对稳定。日本对虾、远海梭子蟹和菲律宾蛤仔等养殖生物生长迅速且健康无疾病,其月均生长曲线表明该养殖模式是一种成熟、高效的健康养殖方式,可以进一步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小立  黄晶柱 《内陆水产》2004,29(12):28-30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对斑点叉尾鮰苗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3~25度条件下,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对斑点叉尾鮰苗种的半致死浓度(96TLm)分别为3.846mg/L、4.446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3846mg/L、0.4446mg/L。建议在斑点叉尾鮰的养殖生产中要谨慎使用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  相似文献   

7.
四种常用药物对华鲮鱼苗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进行高锰酸钾、硫酸铜、强氯精和孔雀石绿对华鲮鱼苗的息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硫酸铜、强氯精和孔雀石绿对华鲮鱼苗的96hLc50分别为:2.712mg/L、1.118mg/L、3.540mg/L、0.301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0.2712mg/L、0.1118mg/L、0.3540mg/L、0.0301mg/L。  相似文献   

8.
福尔马林、敌百虫、硫酸铜对苏氏圆腹白芒仔鱼的急性毒性实验。在水温28—30℃下,福尔马林对苏氏圆腹[鱼芒]仔鱼24h和48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8.3mg/L和83.9mg/L,安全浓度为18.3mg/L;敌百虫24h和48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7mg/L和3.7mg/L,安全浓度为0.26mg/L;硫酸铜24h和48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8mg/L和0.22mg/L,安全浓度为0.04mg/L。其仔鱼鱼苗对所选用的三种药物的敏感顺序为:硫酸铜〉敌百虫〉福尔马林。  相似文献   

9.
刺参吐脏再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山东地区的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lxmicus)为研究材料,将体长10~15cm的刺参,通过注射KCI(0.35mol/L)诱导吐脏。采用组织学方法对刺参吐脏和再生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刺参吐脏后便开始再生,吐脏后的第2天可观察到呼吸树主干及分支结构。腹部肠系膜在吐脏后逐渐增厚,第5天可观察到肠上皮与肌肉组织,再生出具有功能的新肠管的时间大约为2周。本研究旨为刺参再生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刺参的养殖生产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浓度的5-羟色胺(5-HT)溶液诱导刺参幼虫附着变态,处理不同时间后,计算附着变态率。结果表明:使用浓度为0.001、0.01、0.1和1mmol/L的5-HT溶液诱导刺参幼虫12和24小时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刺参幼虫附着变态率。以浓度为0.1mmol/L的5-HT溶液诱导刺参幼虫24小时效果最好,附着变态率提高12.8%。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文昌鱼对亚硝酸盐(NO2^-)的耐受极限以及在NO2^-胁迫条件下文昌鱼的体重及磷酸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文昌鱼在(25±1)℃温度条件下耐受NO2^-96h的LC50为262.98mg/L。在水体NO2^-不超过0.34mg/L时文昌鱼酸性磷酸酶(ACP)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在浓度为0.24mg/L时碱性磷酸酶(ALP)受显著促进作用(P〈0.05);当水体NO2^-大于12.07mg/k时,文昌鱼ALP和ACP活性均随水体中NO2^-浓度的增加受到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水体浓度达33.44mg/L时,文昌鱼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受抑制作用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流水呼吸室法和静水呼吸室法测定了叶尔羌高原鳅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白天(7:00-21:00)平均耗氧率为0.1389mg/(g·h),夜间(22:00-6:00)平均耗氧率为0.1799mg/(g·h)。其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均体重为7.66g,耗氧率为0.1560mg/(g·h),窒息点为1.2105mg/L;均体重为20.30g,耗氧率为0.1201mg/(g·h),窒息点为1.1314mg/L;均体重为47.60g,耗氧率为0.0925mg/(g·h),窒息点为1.0937mg/L。其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水温20℃,耗氧率为0.1260mg/(g·h),窒息点为1.1805mg/L;水温25℃,耗氧率为0.1603mg/(g·h),窒息点为1.3109mg/L;水温29℃,耗氧率为0.2231mg/(g·h),窒息点为1.5816mg/L。研究结果为养殖生产中合理放养、水质管理、饵料投喂和活鱼运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乙腈为含氰的有机化合物(甲基腈),对水域中鱼类有极强的毒杀作用。2006年对受其污染的安达市富来湖5处水样进行了检测和鱼类存活试验。检测方法是:异烟酸一吡唑啉酮比色法。氰化物浓度分别是:安01#0.018mg/L;安02#0.019mg/L;安03#0.067rag/L;安04#0.042mg/L;安05#0.009mg/L。均超出GB/T7486.1987标准≤0.005mg/L标准量。其中污水放口最高,超标134倍。鱼类在三组水样中情形不同:原水样的A组安05#内,鱼类存活18h。加入渔业用漂白粉的B组鱼反应剧烈,存活时间明显缩短,除B组安05#外均不超过1h。加入渔业用硫酸铜的C组(0.7mg/L),鱼类存活时间均超过12h,最长的C组安05#96h成活100%。  相似文献   

14.
四种常用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四种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硫酸铜、敌百虫和福尔马林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80mg/L、1.34mg/L、4.97mg/L、19.86mg/L。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在金鱼疾病防治中,高锰酸钾要慎用,福尔马林不宜作为遍洒药物用,敌百虫和硫酸铜是理想的鱼病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15.
热带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对人工废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海南热带海水养殖系统的底泥中筛选得到1株对人工废水净化效果明显的菌株L S‐1305,通过对菌落形态、16S rDNA、生理生化试验,鉴定该菌株为弯曲芽孢杆菌。研究了弯曲芽孢杆菌LS‐1305在人工废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性试验,并将密度为(2.5±0.3)×105 cf u/m L的弯曲芽孢杆菌L S‐1305活菌接种至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721.5±1.8) mg/L、(67.33±0.58) mg/L、68.56±2.08) mg/L的人工废水中,不间断充无菌空气培养48 h。最终建立了该菌株在人工废水中随时间的生长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凡纳滨对虾安全,该菌株对人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1.61%、86.21%、87.22%。弯曲芽孢杆菌L S‐1305具有显著改良海水养殖水体的潜在应用前景,为今后开发适合海南地区海水养殖环境的热带芽孢杆菌微生物制剂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初始体重为20g左右的刺参幼参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的EM菌使用方式(G0:不使用;G1:养殖池泼洒;G2:蓄水池泼洒)及不同的换水量(0.5,1.0,1.5倍)对其生长及养殖水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EM菌及增加换水量均可显著提高刺参的增重率及成活率(P〈0.05),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P〈0.05),且G2使用方式优于G1使用方式;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总氮、活性磷酸盐、总磷在使用EM菌和增大换水量后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45天时,使用方式及换水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养殖水质无显著影响(P〉0.05),但实验90天时,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养殖水质(P〈0.05)。综上,建议在刺参池塘或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在使用EM菌的同时,可适当减少换水量,且以蓄水池直接泼洒使用为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湛江市东海岛对虾养殖场虾池水质的pH值、溶解氧(DO)、氨氮、化学需氧量(COD)和无机磷(DIP)进行连续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池水质pH值为7.8—9.0,溶解氧浓度为6.23—10.34mg/L,氨氮浓度为0.038—0.112mg/L,无机磷浓度为0.017~0.042mg/L,化学需氧量浓度为8.23—14.57mg/L。应用单项指标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其化学需氧量超出富营养化阈值,需要对水体进行增氧等措施,降低水体有机物负荷等,其它指标基本适合对虾养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龙须菜对水体Cu2+、Cd2+的去除效率及其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龙须菜对水体Cu^2+、Cd^2+的去除效率及其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显示,龙须菜对水体低浓度(0.05mg/L)Cu^2+、Cd^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9%和93.1%;对较高浓度(0.5mg/L)Cu^2+、Cd^2+的去除率分别为55.24%和86.15%;水体较高浓度(0.5mg/L)Cu^2+会导致龙须菜叶绿素a、b和藻红素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而高浓度(2.5mg/L)Cd^2+不会导致色素含量的显著下降;龙须菜对环境中Cu^2+的生理响应浓度也明显小于Cd^2+,藻体SOD活性出现峰值且MDA含量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的浓度水平分别为Cu^2+0.05mg/L及Cd^2+0.5mg/L。龙须菜更适宜作为对海水Cd^2+污染进行生物修复的植物。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将室外土池培育(简称土池苗)和室内工厂化培育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简称工厂苗)放养在室外池塘和蓄水池的网箱中,比较了越冬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测定了水质变化。经113d的越冬后,土池苗和工厂苗体重分别增加了79.2%和93.0%;土池苗(92.09%)的成活率比工厂苗(82.18%)高12.3%。蓄水池中的幼参体重增加了110.0%,成活率为10.2%。实验期间,蓄水池和土池中水温分别变化在.2.0℃~10.2℃和1.70℃~6.81℃;溶解氧量变化在2.51mg/L-7.21mg/L和6.75mg/L-15.19mg/L;土池水中溶解氧和氨态氮的含量随水温的“高-低-高”而呈“低-高-低”和“高-低-高”的变化;底栖硅藻的生物量变化在1.20mgim2~1553.56mg/m2之间,优势种为舟形藻(Navfcula sp)和新月拟罄形藻(Nitzschiella closterium).文中还讨论了海参室外土池或网箱越冬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u^2+、Cd^2+(Megalobrarn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Zu^2+、Cd^2+其中Cu^2+对厚颌鲂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54mg/L、0.38mg/L、0.27mg/L、0.23mg/L;Cd^2+对厚颌鲂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32mg/L、8.34mg/L、6.36mg/L、4.44mg/L;Zn^2+对厚颌鲂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1.95mg/L、17.56mg/L、15.33mg/L、14.62mg/L。Cu^2+、Cd^2+、Zn^2+对厚颌鲂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6mg/L、0.849mg/L、3.372mg/L。Cu^2+、Cd^2+、Zn^2+两两共存时对厚颌鲂幼鱼96h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