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给植被生态保护和植物群落后期的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选择贵州茅台水源功能区典型植物群落样方57个,采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对茅台水源区植物群落分类、植物群落、物种与环境间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TWINSPAN分类将57个样方划分为11个群丛,并在样方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2)群落样方DCA排序表明,土壤水分和坡向是贵州茅台水源功能区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3)物种DCA排序表明,土壤水分和光照对植物分布起关键作用,排序轴对角线反映群落中物种在各群落类型中的替代关系。群落样方、物种DCA的排序结果揭示了物种的分布格局和群落的分布格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茅洲河流域湿地植被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茅洲河流域初步统计到湿地植物41科96属126种,TWINSPAN分类将52个样点分为6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影响群丛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生境的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3.
佛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佛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将研究区54个样地归并为23个聚组,结合实际生态学意义,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系统将研究区植物群落划归为7个植被型、24个群落,TWINSPAN数量分类较好地反映了群落分布随海拔和干扰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西北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以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四儿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外业调查选择每年的植物生长季节,从东、东北、西、西北4个方向沿着湿地-草原生境梯度布设4条样线,每条样线均超过1 km。调查内容包括植物盖度、生物量、密度、频度、高度等,以及土壤环境因子。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和DCA排序方法对四儿滩湿地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同时进行排序轴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秩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14个群丛。第一组为盐生沼泽植被,以湿生、盐生植物为主,代表群丛为芦苇+盐爪爪,主要分布在湿生带;第二组为草甸植被型,以湿生、中生植物为主,代表群丛为白刺+白草群丛,主要分布在湿地-草原交错带;第三组为草原植被型,以中生、旱生的赖草+新疆猪毛菜+苦豆子群丛为主,分布在草原旱生带。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全盐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全N、速效K、有机质等)均是影响植被沿湿地-草原梯度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湿地 草原不同方位间植被分布格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地形及放牧等。此外,该文还对重要值的完善与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对太原市崛围山人工植物群落的群落组成、结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TWINSPAN分类将崛围山45个样方划分为7个群丛,各群丛分别位于不同的海拔高度,并论述了各群丛的特征。分类结果反映了植物群丛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较好的验证,DCA排序轴反映了海拔和坡向的梯度变化,表明海拔和坡向是决定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浊漳河湿地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聚类分析可将浊漳河湿地植物群落划分为12个群丛:马唐群丛、狼尾草+稗群丛、香蒲+慈姑群丛、香蒲群丛、矛叶荩草+大蓟群丛、旋覆花+酸模叶蓼群丛、藨草+芦苇群丛、藨草+狼尾草群丛、水莎草群丛、鬼针草+野大豆群丛、水蓼+水芹群丛、红蓼群丛;DCA排序轴第1轴(横轴)主要反映了水质和人为干扰的情况,排序轴第2轴(纵轴)主要反映了土壤水分梯度的变化情况。TWINSPAN和DCA这2种方法对样地和植物种的分类、排序结果一致,能够有效分析浊漳河湿地植物种分布的差异性;在浊漳河湿地,中生和旱生植物群落占调查总数的34.3%,说明近年来浊漳河湿地仍在发挥其作用,但干旱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7.
山西果园秋季杂草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明霞  仝卉  李素清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7):699-703,711
通过野外调查,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分类和无趋势对应分析法(DCA)排序,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园秋季杂草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分析。根据TWINSPAN分类结果,并结合生态特性,将所调查的果园69个样方划分为12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TWINSPAN分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杂草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较好的验证。DCA排序进一步说明了群系的分布格局与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和海拔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组成果园杂草的种群对群落生境具有指示作用,能客观反映群落的生境特征。  相似文献   

8.
宁武废弃煤矿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山西宁武县废弃煤矿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生态关系进行研究,将该矸石山植物群落划分为7个群丛,其中5个群丛位于阳坡,分别以铁杆蒿、披碱草、小红菊、黄香草木樨等旱生植物为优势种;2个群丛位于阴坡,分别以老鹳草、苦荬菜、节节草等中生植物为优势种。样方和优势种的DCA排序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矸石山自然定居群落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条件和坡向,其是对植物种的分布起关键作用的环境因子,群丛的分布与优势种的分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宁夏东部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样地资料为基础,应用聚类分析、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以重要值为测度基础的聚类分析将研究地区65个样地植物群落划分为14个群系,23个群丛单位.PCA排序空间反映出各群落类型间的分异关系以及群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表明群落分布主要取决于土壤含水量和盐基总量的组合动态.  相似文献   

10.
白芝兵  张洪江  任改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39-14843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对重庆四面山森林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等级分类将四面山50个调查样地划分为14类,代表14个群系,分类的结果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四面山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亚热带性质的次生植被类型。DCCA二维排序的结果与TWINSPAN分类结果较为一致,TWINSPAN分类所得到的14个群系在DCCA二维排序图上均有其相应的分布范围,但不同的森林植物群落间没有显著的分界界线。由海拔决定的土壤水分和温度的综合梯度是决定四面山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素,坡度和坡位对植物群落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大面积人工营造杉木林也对植物群落分布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盐分指标之间的关系,于2012年10月利用经典统计分析、变异分析等方法,开展了植物样地调查和土壤剖面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属于重盐土类型(含盐量>4.0 g·kg-1)。水平方向沿柽柳群落-碱蓬群落-芦苇群落-棉花群落演替,土壤盐分含量呈逐渐降低之势。垂直方向上:柽柳群落和碱蓬群落土壤盐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盐分表现出明显的表层富集特征;芦苇群落和棉花群落土壤盐分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盐分在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中大多属于中等强度变异性,但是,柽柳群落中的SO42-、芦苇群落中的Mg2+和Cl-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强烈的变异性,碱蓬群落中的CO32-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表现出强烈的变异性,棉花群落中的CO32-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强烈的变异性。在0~80 cm的土壤剖面土体中,K+、Na+、Ca2+、Cl-和HCO3-在前述4种植物群落中差异显著(P<0.05),而Mg2+、SO42-、CO32-则无明显差异。土壤中Cl-含量与土壤全盐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因此,控制或减少Cl-投入可能是一条减轻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合适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养分含量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黄河三角洲潮上带湿地为对象,通过采样、分析,研究了4种典型的植被群落下水盐梯度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沿植物群落演替方向,土壤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土壤盐分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群落的不同演替阶段.在这种水盐梯度下,植被群落的变化能够影响土壤养分含量,沿着植被演替方向,全碳与有机质含量随着演替方向呈先逐渐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土壤碳氮比((C/N)在植被演替中期相对较高;全氮含量沿着演替方向呈现增加趋势,硝态氮与铵态氮先增加后降低;全磷与有效磷随演替变化系数较小,演替中期各理化性质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各群落土壤C/N值均小于25.相关分析表明,全氮、有机质与有效磷两两显著相关(p<0.01),有效磷还与含水率显著相关(p<0.05),硝态氮、钱态氮和全磷未显示出与其他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含水率与pH值显著相关(p<0.05),且二者均与土壤盐分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生态农业系统功能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对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导思想和主攻方向的陈述,提出了可供该区选择的发展模式,旨在建立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复合系统,并确保农业生产系统内物流、能流和价值流的合理流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4.
刘伟  常军  李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5,(8):216-217,222
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在国际湿地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近些年来,该地区湿地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因此,以1985 ~2014年中的四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分布状况;分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各湿地类型的变化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湿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邓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69-7470
盐地碱蓬和地肤是适合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条件下生长的2种耐盐性植物,就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分析论述了其在饲用及人类生活中的经济价值,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生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江  段代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06-4607
综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生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高等抗盐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检索,对分布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生植物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对盐生植物用途进行归类分析.该研究为下一步调查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提供保障,同时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植被特征与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的土地现状和植被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总结了以土壤改良为重点的上农下渔、条台田整地改良、深松土壤、化学改良与种植耐盐牧草相结合的植被恢复技术的要点与使用范围,提出了在重盐碱荒地、光板地上通过白刺、柽柳造林进行植被恢复的技术,以及在稀疏柽柳地上提高植被覆盖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剖面类型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2、2003年和2006年采集的土壤盐分剖面分析数据,探讨了黄河三角洲不同土壤盐分剖面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2002年到2006年,该地区土壤盐分剖面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没有改变,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剖面类型总体以表聚型为主,这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风险大,必须进一步提高盐渍土的治理和合理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