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球为暖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估计中乐观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术界在对示例全球变暖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 估计中存在乐观倾向。这次以变幅大、速度快为特点的人为的气候变化,决定了它对人类社会弊多利少。既然承认它是一种大规模的环境灾难,又如何会对农业生产有利?一个地区气候的改善,并不同时带来社会因素的改善;不能期待一个原先缺粮区能很快自给有余,取代原有产粮区。  相似文献   

2.
农业与全球变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温室气体的农业人为排放源,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农业上可采用的降低温室气体的技术及适应气候变暖的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代生态农业》2009,(3):153-154
【法国《巴黎人报》1月5日文章】题:气候变暖的五大影响: 1.气温:温度计将错乱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人类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气温升高。就21世纪而言,较乐观的设想预计全球气温将,升高1.4摄氏度,最悲观的设想则认为,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关中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增温为主的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关中地区1983—2016年的站点气象要素、粮食产量统计数据和跨部门影响模型比较计划(Intersectoral Impact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ISIMIP)中4个全球气候模式2021—2050年降水、气温输出结果,采用突变分析、趋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从粮食单产、气候产量和气候生产潜力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主要粮食产地之一的陕西关中粮食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1983—2016年,关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05℃·a~(-1)(P0.01),其中,最高气温的上升起主要作用;年降水量则以~(-1) mm·a~(-1)的速率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2)关中地区多年平均粮食单产为3 599 kg·hm~(-2),且逐年波动上升,速率为57.17kg·hm~(-2)·a~(-1)(P0.001)。关中多地的气候产量与气温呈正相关,气温的升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关中气候产量的增加,但并不显著(平均增加率为0.85 kg·hm~(-2)·a~(-1))。渭河关中地区多年以来的气候生产潜力为7 000~12 000kg·hm~(-2),受气温波动的影响,1995年后的平均气候生产潜力高于1995年之前,是整个研究时段气候生产潜力呈现增加趋势的主要时期。3)未来30年里(2021—2050年),关中地区在RCP2.6情景下的平均气候生产潜力略高于RCP6.0情景,但前者的生产潜力呈逐年下降趋势,后者则表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关中地区的作物对气候资源的利用空间还很大,且气候变化对关中粮食产量具有促进作用,但此正向作用并不是持续不变的。  相似文献   

6.
《当代生态农业》2009,(3):151-152
在2001年的报告中,IPCC称全球变暖“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而这次报告则称这种可能性超过了90%。IPCC还预测,到210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1.1—6.4摄氏度,海平面会升高18—59厘米。  相似文献   

7.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26(6):84-84
<正>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显著的影响,将导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对天水市国有林区林业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1971-2000年天水气候及林业产值变化分析,得出影响天水市国有林区林业产值的主要气象条件是4-8月降水量和≥0℃积温;建立了天水林业气候产值的数学模型,得出了适宜天水林业生长的水热匹配规律,水热匹配指标为R年≥0.12∑T年≥0℃.  相似文献   

9.
气候波动对海伦市粮食产量影响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粮食生产具有不确定性特征,气候波动是影响粮食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风险分析方法,基于海伦市22个乡镇1978~2007年大豆和玉米产量的统计资料,以相对气象产量作为农作物受气候波动影响程度的指标,采用非参数信息扩散方法中正态扩散模型,对各乡镇大豆和玉米产量不同减产程度出现的概率进行了计算,进而获得各乡镇大豆、玉米单产受气候波动影响的风险度。在此基础上,基于海伦市气象站逐日降雨量和气温资料,按照气候干燥度将所有年份分为偏干旱年份、正常年份和偏湿润年份,分别计算不同水热耦合年份下各乡镇粮食产量受气候波动影响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大豆和玉米极端减产年出现的概率高于极端高产年;北部大豆减产风险小于南部,玉米在总体上呈现出和大豆减产概率空间分布相反的趋势;在不同水热耦合年份中,海伦市旱田农作物生产风险具有空间差异性,其中大豆生产风险空间分布与河网相关性较玉米高。  相似文献   

10.
11.
民勤荒漠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荒漠区是地球上极其重要的气候区之一,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同样值得关注。本文以甘肃省民勤荒漠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1961-2009年的气温、降水、空气湿度、风速和日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09年,民勤荒漠区年平均气温增高幅度高于全国水平,低于东北地区和西北干旱区水平,尤其春、冬季增温明显;当地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年平均风速和年日照时数的变化均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但其变化阶段并不完全一致;年极端最高气温的波动显著增大,荒漠气候的不稳定性在增强。年平均风速为减小趋势,年空气相对湿度的波动为减小趋势,并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年平均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土壤侵蚀态势初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对地质时期强土壤侵蚀发生期与气候期对应关系存在截然不同的三种看法,而对现代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侵蚀影响加大的看法则基本一致。在分析影响土壤侵蚀因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侵蚀产生影响的直接因子是降雨量,未来全球气候变暖仍存在不确定性;前人基于全球气候变暖的降雨变化研究结论是降雨变化不属全球同步性而存在区域差异,全球气候变暖的降雨变化具不确定性,因此土壤自然侵蚀量的增或减与气候变化的真正关系仍具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暖对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GISS等大气环流模式,得到在co_2倍增时辽宁省温度、降水的输出结果,初步确定了co_2倍增时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季内的可能气候情景,具体估算了≥10℃期间积温和持续日数以及主要粮食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气候变暖对辽宁省种植制度、品种布局和产量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co_2倍增后,各地复种指数增加,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复种面积可能扩大;(2)作物品种将有较大的调整,种植制度不变地区将可能种植更晚熟品种;(3)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将有所增加,增产幅度为5%~24%。  相似文献   

14.
15.
两类ENSO事件对四川地区粮食产量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40年来10次ENSO事件发现,首先开始于中太平洋增暖和东太平洋增暖的两类ENSO事件,对当年及次车的四川地区粮食产量有不同影响,第1类对应于增产和正常景,第2类对应着当年的减产以及次车的增产和正常年景。第2类ENSO事件造成当年四川地区严重干旱或4月的温多雨,盛夏的高温少雨导致减产。此结果对四川粮食产量预测研究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全球变暖影响下农作物气候适宜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简介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气候适宜性影响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 ,对动态模拟和控制试验所得结论给予评述 ,并针对目前气候影响评价与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明显变暖,使全球大气环境、气候带、洋流和气温等气候因子发生巨大变化。随着气候变暖,各种天气系统的活动也更强烈、更频繁,干旱、洪涝、高温、冷冻害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增加。受这种特殊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暖对小麦蒸散和产量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分与小麦生长关系的模拟模式,估算了气候变暖后小麦不同发育阶段农田蒸散量的可能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时小麦生长中后期实际蒸腾量和总蒸散量明显减少,将导致干物质下降,产量减少,产值降低,并需额外增加灌溉,从而使农业生产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20.
大气中CO_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上升,将使全球范围的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本文讨论了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水、热资源及作物光合作用、农业病虫害等问题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应的农业对策,提出今后应加强农田防护林的建造,抗旱耐高温新品种的培育,旱作农业的发展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