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共调查不同年龄体重的猪3800头,其中体重10-30kg猪1500头,30-60kg猪l200头,60kg以上育肥猪800头,成年母猪300头,按20%比例耳静脉采血化验。选择红细胞感染率在50%以上的患病猪1171头,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用附红细胞体注射液、长效土霉素、血虫净、血虫净配合长效土霉素和远征霉素进行治疗。同时将猪附红细胞体耳静脉感染家兔,并将感染兔的全血接种健康兔且同未接种健康兔同笼饲养,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达80%以上,发病率为47%,以小兔最高。应用血虫净配合远征霉素或长效土霉素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60kg以上成年猪治愈率最高。猪附红细胞体可以通过血液传染给家兔,同笼接触饲养也可传染。  相似文献   

2.
猪附红细胞体对家兔的感染及治疗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试验选健康兔 9只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耳静脉注射患附红细胞体的猪全血 ,并用感染兔的全血接种对照组兔 ,且混笼饲养。试验组兔感染后 ,分别用血虫净、配尼霉素、磺胺 5 甲氧嘧啶等治疗。结果表明 ,猪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家兔 ,兔感染后 ,也可以再感染同种动物。耳静脉注射是直接的传播途径 ,接触也可以传播 ,临床上应用血虫净和 5 甲氧嘧啶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去年八底,河北省抚宁县某养殖户送来濒死猪1头。半天后死亡,根据其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对病猪群检测,该猪场还有16头猪感染,感染率达53.3%(16/30)。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和药物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血虫净,盐酸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均有效,但以血虫净配合盐酸土霉素效果较好。为验证其致病性,将保存的含猪附红细胞体的血液接种子健康猪3头,结果导致发病,感染猪临床表现与自然发病猪相似。地感染猪的血液进行镜检,根据视野中感染红细胞数目计算出红细胞感染率。又通过对感染猪血液部分血液学指标测定的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可使猪红细胞数目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脆性增高。猪附红细胞体不但可以引起猪发病,而且还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而引起人的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途径和临床常用的几种药物对猪附红细胞体的治疗效果,本试验利用几种常用药物对新疆石河子150团某猪场24头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的仔猪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每组治疗的6头患病猪中,青链霉素治疗组仅有2头痊愈,长效土霉素治疗组有5头痊愈,1头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为20%,强力霉素治疗组6头均痊愈,贝尼尔治疗组有5头痊愈,1头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为60%,表明除青链霉素外。其他三种药物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强力霉素治疗效果略优于长效土霉素和贝尼尔。另外,本试验还采用5种不同感染途径对小鼠进行感染试验.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组、伤口感染组、口服组、呼吸道感染组和皮下接种组的感染率分别为94%、91%、90%、78%、23%.表明附红细胞体可通过上述5种途径感染动物。小鼠感染后第30天血液镜检结果表明,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降低了70名~80%,表明本试验分离的附红细胞体致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用四环素、长效土霉素、原虫净、三氮脒对长沙市某规模猪场48头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只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上述四种药物都能抑制和杀灭附红细胞体病原,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原虫净在红细胞感染率和治疗有效率方面要优于四环素、长效土霉素和三氮脒。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京鑫养猪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于2003年6月份对全场猪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本场猪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达90%以上,为此,选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头,分别用血虫净0.25ml/kg,金光1号0.2ml/kg,复方914A0.3ml/kg,附红弓清0.3ml/kg,肌肉注射;阿散酸拌料200g/t。结果显示治疗附红细胞体病最有效的药物是复方914A,其次是血虫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安徽省的流行情况及各药物的治疗效果,我们对安徽十二个县市的326份猪血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非常高,表现正常的猪群阳性率达86.96%,发病猪群和康复猪群阳性率分别为95,92%和92,86%。红细胞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从5%-98%不等,80%以上的阳性猪红细胞被感染强度超过50%。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贝尼尔效果最好,治愈率达74.29%,但所有药物彻底杀灭附红细胞体的能力均不强,治愈后易复发。表明附红细胞体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8.
对宁夏区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发病区和非发病区(黄河灌区、中部干旱区、南部山区)的3个不同气候类型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的不同与吸血昆虫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发病区、黄河灌区、中部干旱区和南部山区(六盘山阴湿地区)猪的感染率分别为100%、71.67%、36.67%和51.57%。发病区与非发病区差异极显著(P〈0.01);发病区、黄河灌区在昆虫活动季节与昆虫越冬季节的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中部干旱区、南部山区昆虫活动季节与昆虫越冬季节的差异不显著(P〉0.05)。体外药敏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证明,庆大霉素、长效土霉素、强力霉素、地霉素、贝尼儿、青蒿素、磷酸伯胺喹啉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皆有效,尤以磷酸伯胺喹啉、青蒿素和强力霉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京鑫养猪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于2003年6月份对全场猪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本场猪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达90%以上,为此,选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头,分别用血虫净0.25ml/kg,金光1号0.2ml/kg,复方914A0.3ml/kg,附红弓清0.3ml/kg,肌肉注射;阿散酸拌料200g/t。结果显示治疗附红细胞体病最有效的药物是复方914A,其次是血虫净。  相似文献   

10.
以血液直接涂片和染色镜检法为检查的主要手段,对安徽各地的兔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各地普遍存在兔附红细胞体的感染与发病,调查的41家兔场均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感染率为83.33%~100%)。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贝尼尔+强力霉素的治愈率为92.7%;贝尼尔+土霉素的治愈率为85.4%,联合用药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安徽兔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调查与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血液涂片直接和染色镜检法为检查的主要手段,对安徽各地的兔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各地普遍存在兔附红细胞体的感染与发病,调查的41家兔场均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感染率为83,33%-100%)。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效果较好,贝尼尔+强力霉素的治愈率为92,7%,贝尼尔+土霉素的治愈率为85.4%。  相似文献   

12.
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RPMI1640和小牛血清按不同比例混合作为体外培养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基础培养基,同时以去掉红细胞上自然感染的附红细胞体后的红细胞泥作为培养附红细胞体的寄生载体,进行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培养结果表明,以RPMI1640与小牛血清按6:4比例混合,同时选用兔红细胞泥作为载体的培养效果最佳,接种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的猪、兔阳性红细胞后24h生长达到高峰,感染率分别为40.2%和31.0%,而采用猪红细胞泥作为培养载体时红细胞感染率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邵东某饲料有限公司猪场饲养368头良杂猪,体重均在35~65kg,于2002年5月31日不同程度的发病,发病率100%,自用磺胺-6甲、新诺明、地塞米松、血虫净、先锋霉素、558、青霉素治疗均无明显效果,至2002年6月9日死亡67头,死亡率18%。邵东县雨市镇云山村养猪大户宁某饲养185头猪,体重均在35~70kg,于2002年7月2日开始有183头猪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为98%,宁某用558、磺胺-6甲、青、链霉素、安乃近治疗,疗效不佳,至2002年7月9日死亡23头,死亡率为13…  相似文献   

14.
报道附红细胞体病对于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采用不同药物对患病公猪、母猪、哺乳仔猪和培育猪的治疗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 ,对患病公猪交替注射长效土霉素或血虫净 ;对患病母猪在临产前 3 0天注射长效土霉素 ,每周 1次 ,连续 4~ 5次 ;对患病仔猪或培育猪投喂阿散酸或土霉素 ,是治疗该病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疗效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感染情况较明显的哺乳母猪和中小猪作为试验对象,选择对附红细胞体敏感的药物(血虫净、磺胺对甲氧嘧啶钠、土霉素、金霉素、甲硝唑、强力霉素)分组进行疗效试验。用药后3、5、7天分别检查猪的血象情况与试验前比较,观察附红细胞体血象感染强度,分析药物疗效。其中血虫净用药后,附红细胞体感染血象观察为Ⅲ的(血象观察红细胞感染达50%以上即严重感染)占总试验猪只数比例有所下降,用药前100%,用药后3、5、7天分别是20%、40%、40%,说明了血虫净对附红细胞体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以同样方法分析,磺胺对甲氧嘧啶钠100%,20%、40%、20%;土霉素与金霉素合用92.86%,42.86%、71.43%、28.57%;甲硝唑100%,40%、40%、100%;强力霉素44.44%,11.11%、55.56%、50%。以上结果表明,血虫净、磺胺对甲氧嘧啶钠、土霉素与金霉素合用这3组药物对附红细胞体病有一定疗效,但均不能根治。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镜检法检测屠宰生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共检测血样397份,检出阳性血371份,感染率为93.45%,说明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极高。同时,抽查3头母猪及其新生仔猪各5头,采用耳尖采血调查垂传播,结果2头猪所产5头仔猪所产5头仔猪均检出附红细胞体,1头未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母猪所产5头仔猪也未发现附红细胞体,这对生趣传播提供了有国和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病属于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是指家畜血液中的血浆或红细胞表面存在附红细胞体,对猪的红细胞产生一定的破坏,导致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不断减少,降低红细胞携氧功能.通常猪附红细胞体具有较强的低温抵抗力,对强力霉素和干燥敏感,在引种时要做好选育和饲养管理等工作,从而增强猪体抵抗力,有效预防附红细胞体病.本文就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家畜血液中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破坏猪的红细胞,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红细胞携氧功能降低,出现系统缺氧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笔者对诊断为猪附细胞体的病猪采取了以下治疗措施,收到较好效果。(1)用血虫净,按每100千克体重0.5克,1天1次,连用3~5天。(2)强力霉素,按每100千克体重2克,1天1次,连用3~5天。(3)土霉素,按每100千克体重2克,1天1次,连用3~5天。(4)咪唑苯脲,按每75千克体重0.15克,1天1次,连用2天。在用咪唑苯脲之前先用地塞米松5毫克/支,1~3支头。用药3~5天后根据病猪症状对症治疗。病猪若皮肤…  相似文献   

19.
配制三种浓度的血虫净、盐酸土霉素、中药制剂及其两两相互组合三个复方共 1 2种药物方剂组 ,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例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 ,血虫净 中药制剂组疗效最佳 ,经治疗 6d后红细胞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他组( P <0 .0 5或 P <0 .0 1 ) ,且死亡率为零 ,治疗愈率达到 1 0 0 % ;中药制剂组红细胞感染率、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余组 ( P <0 .0 5或 P <0 .0 1 ) ,而治愈率、有效率低于其余组。证明中草药与西药合用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近几年报道较多的猪病。其确诊方法以鲜血压片见红细胞变形或附有“虫体”。以及血浆中有“虫体”为主要依据。该试验将患附红细胞体病猪60头分为6组。分别用得米先、长效土霉素、附红优、锥灭定、贝尼尔及青霉素 链霉素做治疗试验。另将健康猪50头分为5组,在饲粮中分别按每吨量加土霉素碱粉1500g、阿散酸200g、磺胺嘧啶粉2000g、洛克沙胂150g,连续饲喂30天,并设空白对照组,进行药物预防试验。在进行药物治疗试验和药物预防试验前、试验中及试验结束后,均做多次鲜血压片检查,结果各组猪红细胞变形及“虫体”始终存在;在各阶段此类变化无显著差异,但均有时高时低现象,故认为鲜血压片法不宜作为诊断附红细胞体病的依据。所用治疗药物均未显示有特效作用。用药物预防的各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病。全部按时正常转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