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国的茶园种植面积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来衡量,茶叶的总产量及经济效益理应更多更高,但长期来,我国茶叶的单产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茶叶的品质也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着我国茶叶的出口创汇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运用生态经济原理,建设新型的生态茶区,是充分开发茶区资源,保护茶区生态环境,提高茶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键,也是保证茶叶“以质取胜,以销促产”的发展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处在亚热带、温带地区,大部分的南方省区都产茶,长江以北也有一些省区的部分地区产茶。按照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态条件和茶叶生产特点可以分为四个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和江北茶区。江北茶区是我国茶树生长条件较差的区域。它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山东、皖北、苏北、河南和甘肃南部。这个茶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4℃~16℃,年降水量800~1100mm。茶树在冬季最易遭  相似文献   

3.
对东阳市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国强 《茶业通报》2006,28(1):27-28
1茶叶生产现状东阳市2004年茶园面积2827hm2,茶叶总产量1660t,茶叶总产值5620万元。北部、东北部主产茶区被列入浙江省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该茶区海拔在300m以上的山区、半山区,是传统的优质茶叶产区。茶叶是我市传统优势农产品,2002年开始东阳市委市府把茶叶列入本市农业六大主导产业,逐年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茶叶生产走上了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2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2.1区域优势明显,茶叶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的茶叶生产布局重点进一步向北部、东北部山区转移,产茶区域更加集中。目…  相似文献   

4.
安徽茶树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茶叶,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茶树生长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利发展茶叶生产。作者在原六十年代初期,研究安徽茶区气候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安徽地区茶树气候区划,用以揭示安徽各地种植茶树的有利、不利条件,并对茶叶产量、质量影响的程度等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茶叶生产连续获得了1958年和1959年两年大跃进,取得一条重要的丰产经验就是“早开采、晚封园”。我国有些茶区自然条件相仿,但由于开采和封园时间不一,因此其产量和质量也有高低。如杭州茶区采摘期长达230天(从3月下旬到11月下旬),单位产量连年跃进,收入也年年增加;而气候条件相似的安徽祁门茶区,几年来产量、质量也有提高,但由于采摘期短(只180天左右),其增产幅度则低于杭州。事实证明,延长采摘期,是使茶叶生产更大跃进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城乡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逐步走向繁荣。茶叶生产也不例外,国务院于1984年下达国发《74》号文件以后,茶叶流通和销售实行放开,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茶叶市场繁荣。首先,我国各地优厚自然条件下的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各地名茶的恢复和新名茶创制,尤如雨后春笋。全国各茶区创制的新名茶不下百余种。安徽宁国黄花云尖这朵名茶鲜花,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下开放的。宁国黄花云尖名茶是由宁国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宁国猪耳种的茶树芽叶制成的,猪耳  相似文献   

7.
<正>两宋茶叶消费对茶叶生产、茶叶市场、茶税茶利、军事国防、民族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1茶叶消费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向前发展虽然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茶叶消费能力、数量、质量千变万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宋代茶叶消费水平比唐五代时茶有较大提高,消费数量有所增加,对茶叶生产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1.1推动了茶区拓展,增加了茶叶产量需求创造生产,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正是由  相似文献   

8.
滁州茶叶品质因不同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异,从对皇甫山、老加山、花山、下蜀系黄土区的茶叶理化审评分析,发现品质好的茶区森林覆盖率高、阔叶林多,空气湿度大、雾日多、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土壤偏酸、肥力高、通透性好的茶区,茶叶产量高、品质好。据此,提出了改善品质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为发掘利用北方古老茶区地方资源优势,丰富国家资源宝库;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益茶叶生产服务。陕西省茶树种质资源圃,由西乡县茶叶试验站、汉中地区茶叶技术工作站承担,经四年实施,已在西乡县茶叶试验站建成。该资源圃占地8.73亩,已征集保存省内外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茶叶一直是广德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受到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茶叶技术人员根据形势要求,积极推广各项适用技术,茶产业得到持续发展。然而我县也和其他茶区一样,自新中国成立至今,茶叶生产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茶叶产销形势与技术推广任务都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五个茶叶品种光合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茶树资源最佳利用与茶叶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出发,对皖南茶区生产上常见的5个茶树品种的光合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有5个供试茶树品种中,福鼎大白茶、槠叶齐的光合作用优势明显,光合能力强,可以作为本区茶叶生产上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一、茶叶生产责任制的现状由于茶园管理和初制加工的生产性质不同,其责任制形式也有所区别。如果茶叶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健全和完善,就能较好地解决茶叶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合理地处理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茶园管理方面,目前我省茶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省茶区普遍建立的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对调动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茶叶生产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这种经营形式目前在许多地方,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主要是茶叶经营规模与茶叶商品生产的发展已不相适应。我们知道,茶叶生产具有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商品性、技术性强和需要一定的资金、专门的设备和厂房、专业人员和广阔的市场等特点。它要求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在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本区属岳西县重点产茶区之一,地处皖西大别山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1983年全区生产干茶2,175担,占全县总产的19.13%。茶叶是商品,在我国茶叶出现暂时滞销的情况下,调研剖析茶叶的消费状况,市场潜力,进而搞好产、供、销,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为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提供大别山老茶区这方面的信息,最近,笔者对所在的主薄区群众饮茶情况、消费水平,作了一个粗浅的调查。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北方无公害大棚茶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北气候的差异,使北方茶叶生长期短,产量低,经济效益也较低。但是根据北方茶区气候的特点,充分利用北方日照长,生产绿茶品质优的优势。通过采用冬暖式大棚生产技术,提早茶叶开采时间,大幅度提高了北方茶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江苏茶尺蠖抗药性评估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在江苏茶区的危害较为严重,尤其是宜兴茶区,危害猖獗,对茶叶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其原因除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外,化学防治效果下降,对茶尺蠖种群发展缺乏有效控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多年使用菊酯类农药致使茶尺蠖种群产生抗药性造成的。为进一步明确江苏茶区茶尺蠖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以及对常用药剂的敏感程度,及时开展经济有效的抗性治理,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笔者对江苏主要茶区茶尺蠖对敌杀死、天王星、赛丹的抗药性进行了测定,并初步提出了治理对策。1材料与方法1.1试虫采集与饲养根据不同用药历史选定代表性试虫采…  相似文献   

17.
茶园生态是茶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分,是研究茶树群体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既包括茶树生态,也包括土壤生态。良好的茶园生态系统,应该具备和谐的结构和高效而经济的物质、能量的传输和转换,既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弹性波动,又可以发挥最佳的生产效率,为人类提供高产、稳产,优质的茶叶产品。  相似文献   

18.
泾县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国家级生态县"。汀溪茶区位于泾县东部传统尖茶产地,是尖茶类名优茶汀溪兰香的核心产区。当地政府和茶叶企业借助优越的生态环境与悠久的产茶历史,深入挖掘和丰富茶文化内涵,合理开发和利用茶区景观资源,配合"水墨汀溪"、"皖南川藏线"等旅游景点建设,努力把兰香生产基地打造成为生态旅游与茶文化体验度假景区,使之集生态观光、生产体验和品茶推介三大主题功能于一体。  相似文献   

19.
在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中,推进茶树种植良种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茶树良种是茶叶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具有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增强抗逆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调节茶季劳动力,充分发挥制茶设备效能等多方面的作用。紫阳是一个古老的茶区,已有二千多年的茶树种植历史。长期的自然演化和人工栽培,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通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资源,被誉为我国北方茶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天然基因库。自建国以来,茶叶科技工作者在良种繁育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85年,紫阳种被推荐为全国推广的21个有  相似文献   

20.
方守家 《茶业通报》2007,29(4):189-190
近几年来,随着茶叶产业外部消费群体对茶叶品质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广大茶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对茶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着茶业增效、茶农增收这一主题,茶叶产业发展面临新情况。宁国市依托良好的茶叶生态资源条件,根据茶叶市场需求,在推进茶叶品牌、市场和产业化三项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好了这些问题,将会推动全市茶叶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