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青海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冬、春季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度大,在寒冷的冬春季采用小拱棚提高地温、改善小气候,生产冬春季不宜生产的蔬菜,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小拱棚茄子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前20-30d,产量提高30%,经济效益较高。现将具体栽培技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金安 《长江蔬菜》2021,(17):30-31
胡萝卜营养丰富,可生食、熟食、煲汤,营养价值高.一般在秋季露地栽培,供应冬、春季节.但春季上市的胡萝卜,一般经冬季贮藏,品质及食用口感下降.随着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发展,探索出小拱棚栽培技术,其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较高的实用技术,采用提早播种、地膜覆盖及小拱棚栽培,使胡萝卜提早至5月中下旬上市,缓解蔬菜淡季矛盾,产量和经济效益可观.经过2年多的探索和总结,早春小拱棚胡萝卜栽培技术在开封市得到大面积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寒冷地区蔬菜生产经济效益通过对蔬菜大棚多层覆盖材料、覆盖方法的筛选,探索塑料农膜大棚、小棚内温湿度变化规律,以及结合大庆地区的气候特点,记载适应寒冷地区塑料大中棚早春生产的各类蔬莱的生物学特性,确定出简易农膜小拱棚一年利用五次以上覆盖的新栽培方式及其生产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济南小拱棚结球甘蓝春季早熟栽培马厚强(济南市槐荫区蔬菜局250023)用塑料薄膜阳畦育苗,小拱棚栽培,进行结球甘蓝的春季早熟生产,投资少、效益高。但甘蓝在低温条件下容易春化而导致未熟抽薹,栽培措施不当也易给生产造成损失。济南地区经过长期的实践,使这种...  相似文献   

5.
小拱棚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拱棚茄子的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前15-30天,产量提高30%,经济效益较高,一般(亩)收入5000~6000元,较露地茄子增收1500-3000元。为指导农民生产、增加菜农收入,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4 小(洋)南瓜的栽培方式和季节安排小(洋)南瓜具有耐寒和低温伸长性较强等特性、可进行冬春早熟栽培、春季早熟栽培、一般露地栽培和秋季栽培。冬春栽培应用大棚覆盖及多层保温设施,早春栽培可用小拱棚半覆盖栽培,秋季栽培后期应覆盖薄膜保温。不同栽培方  相似文献   

7.
吴淑红 《蔬菜》2013,(1):17-18
利用小拱棚进行小葱越冬生产,操作方便,产品可在春节期间上市,产量和效益均较高,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生长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小葱越冬小拱棚高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8.
进行春种胡萝卜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与地膜覆盖的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加塑料小拱棚栽培的比地膜覆盖栽培的收获期早11 d,增产32.19%.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生育期提前,出苗率提高,抽薹率下降,内质根膨大期处于适宜的生长季节.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栽培的每1 hm2产值达30 479元,收益增加60.88%,故生产上宜推广地膜覆盖加盖小拱棚栽培,既增产增收,又为复(套)种提供了更长的生育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冬春季节正值天气寒冷的时候,此时瓜类蔬菜育苗需在大棚或小拱棚内进行。如要繁育优质壮苗,必须加强棚室管理,科学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因子,促使尽快出苗和苗齐苗壮。现将培管要点介绍如下:1温度管理瓜类蔬菜播种完后,苗床地温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土温过低,易出现烂籽等现象。所以,在寒冷的季节播种时,最好采用酿热温床、电热温床,或进行临时加温等措施(如加地膜、小拱棚、晚上盖保温材料、温室  相似文献   

10.
以栾树为试材,采用采种及种子处理、播种地的选择与整地播种、春季覆盖小拱棚及覆盖前的处理等方法,改善栾树的育苗方法,提高栾树苗的质量,缩短育苗时间.结果表明:栾树育苗可以通过秋播春覆小拱棚的方法延长1 a生苗的生长期,从而使园林用的栾树苗的质量提高,缩短园林栾树大苗的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农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薄膜,但利用率很低,增加了生产成本,如果提高农膜的利用次数,就可以收到降本增效,事倍功半的效果。现将一膜多用的3种方法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1先做小拱棚,再作地膜适用于春季种早熟作物。先将塑料薄膜用作小拱棚,落下后当地膜  相似文献   

12.
羊肚菌人工种植近年来才在华北地区取得成功,并有少量规模化种植.华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降水偏少,春秋季短促,年平均气温5~20℃.羊肚菌菌丝生长最佳温度20~24℃,在华北地区适宜暖冬、暖春种植,暖冬、暖眷气温相对较高,温差较大,能有效刺激菌丝体形成.偶遇适宜年份产量好,效益高;冬、春季节寒冷的年份,则产量明显减少,甚至绝收.因此,受天气影响较大,产量极不稳定,该地区目前并不适宜大规模化种植和跟风种植.林地小拱棚栽培羊肚菌模式,充分降低了种植成本和种植风险,遇见暖温天气的年份667m2投入约2500元,可取得约6万元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我国长江流域春季松花菜栽培经常遭遇倒春寒,造成的"早花"现象,导致散球,栽培中要精心育苗,在春季早期必须要提高地温,发大棵,定植在拱棚或者大棚内。如果种植面积大,没有小拱棚条件的,可以利用地膜作小高畦栽培或窄畦栽培。  相似文献   

14.
拱棚春大白菜是填补春季淡季蔬菜供应的重要手段。详细介绍拱棚春大白菜生产的拱棚建设、品种选择、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环节关键技术,以期为北方地区拱棚春大白菜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熊文真 《果农之友》2014,(12):20-20
葡萄修剪分为冬剪和夏剪。冬剪一般应在自然落叶后至翌年春季产生伤流前30天进行(寒冷地区要在埋土防寒前完成);夏剪指生长季节的修剪。  相似文献   

16.
正春季早熟番茄是安徽省番茄栽培主要的茬口之一,对市场番茄周年供应起到重要的作用,其种植效益高,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但早春番茄生产易遭遇冷害,目前早春大棚番茄种植多在立春(2月4日左右)后定植,5月下旬开始成熟上市。针对安徽沿江地区具有冬春季节弱光多湿、冬季受江水影响气温相对较高、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的气候特点,采用简易高效的保温覆盖技术、改造保温拱棚及番茄吊蔓骨架,优化整畦方式和定植密度,形成大中  相似文献   

17.
育苗移栽能使蔬菜提早上市,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冬春季天气寒冷、温度低、光照弱,培育适龄壮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防止烂种 果菜类蔬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1~20℃,叶菜类为0~4℃。早春利用冷床、塑料拱棚育苗时,苗床地温往往达不到某些果菜类蔬菜种子发芽的要求,播种后若遇连阴雨雪天气,会因床土过湿,温度过低而发生烂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莴苣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东台市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市)之一,近年来,该市郊区一些菜农在冬春季应用竹木结构的简易塑料拱棚加地膜覆盖等保护设施,实现了莴苣反季节高效益栽培。2007年335hm2莴苣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30~40d,667m2产量3500kg左右,产值逾3000元。现将无公害莴苣双膜覆盖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塑料小拱棚具有构造简易、成本低、操作和管理方便、通风透光性好等特点,前期温度低时可起到增温保温的作用,后期防雨,可明显减少厚皮甜瓜在多雨地区病害的发生和烂瓜现象,如果品种适宜,栽培管理跟得上,同样可以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这种栽培形式容易管理,操作简单,经济效益较高,是目前多雨地区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实用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根据长沙地区春季的气候特点和小拱棚栽培的需要,应选择适宜春季小拱棚栽培的耐阴、耐湿的厚皮甜瓜早熟品种,如湘蜜3号等优良品种。2育苗提早育苗,提早定植,开花期错开雨季,使果实发育…  相似文献   

20.
广西沿海地区长豇以冬春季、春季栽培为主,95%农户采用小拱棚避寒栽培技术,90%田块实行长豇豆-水稻一年两茬水旱轮作模式,但在当地长豇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生产成本连年增加、规模化程度低、劳动力科学素养偏低、采后处理不规范、栽培技术的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困难、产品价格变化大等问题,需要对症下药。目前,广西沿海地区长豇豆生产上急需引进高产、商品性好和耐贮运的新品种。通过对广西沿海地区长豇豆生产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建议,推荐了能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潜力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