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优质双低油菜,是指品种的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且产量和抗性等性状都是较优秀的一类油菜品种。由优质双低油菜加工而成的菜油是优质菜油,优质菜油的芥酸含量低,且人体易于吸收,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油。双低油菜的用途很多,除了用作优质植物油的加工,其饼粕  相似文献   

2.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适应优质油菜发展需要,以湘油11号为母本,湘油10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经多年选育,育成了高产高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湖南省区试中平均产量为1878.9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境产15.7%,增产效果极显著。育成品种油中芥酸含量为0.52%,饼中硫苷含量为20.29μmol/g,种子含油量41%左右。该品种为目前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中综合性状特别优良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是上海郊区唯一的越冬油料作物,随种植业结构调整,上海的油菜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00万亩左右。但常规油菜品种的菜油中芥酸含量高达45%左右,亚油酸和油酸含量1低,使菜油营养价值欠佳;饼粒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高达100μmol/g以上,因对家畜有害不能作蛋白饲料喂养畜禽。为提高油菜产品品质,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研究工作,在先后育成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和“沪秀青”,又低油菜品种“沪油12”和油菜“沪油14”的基础上,又育成高产、适应性广、较抗(耐)油菜菌病和病毒病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5”。  相似文献   

4.
秦优7号为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甘蓝型“双低”优质杂交油菜,属半冬性品种,子粒芥酸含量为0.36%,硫甙含量22.57μmol/g,含油量42.36%。菜籽质量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双低”油菜籽一级(NY/T415—2000)。  相似文献   

5.
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双低油菜多数为甘蓝型杂交油菜,是常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结实率可达10~30%,高的可达40~80%。品种间串花杂交将严重降低品质,据东台福康保健油有限公司分析表明,同样是“宁杂1号”双低油菜种子种植的田块,其商品油菜籽芥酸含量可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达到双低标准的双低油菜籽,二是芥酸含量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6.
“沪油16”是采用品种(系)间杂交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种子含油率41.22%、芥酸含量为0.71%、硫苷含量为20.62μmol/g。该新品种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菜籽产量达2387.3kg/hm^2,比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增产11.4%。沪油16适应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双低油菜是指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1.0%,同时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双低油菜因其优质(不仅油品是高营养保健油,而且饼粕无须脱毒就可直接饲喂畜禽等)将取代双高油菜和单低油菜。  相似文献   

8.
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5%、菜籽饼粕中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新品种,与普通油菜相比,芥酸含量降低90%以上,硫甙含量降低70%左右。双高是指高产、高含油率。“沪油15”是上海市农科院育成,其芥酸和硫甙含量分别为0.28%和19.01μmol/g,含油率达41~42%。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总水田面积27.5437万亩,是一个以粮  相似文献   

9.
双低油菜品种湘油13号选育及品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选育双低油菜新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湘油11号为母本,湘油10号为父本,育成了双低油菜品种湘油13号,湘油13号种子含油量达40%,芥酸1.35%,硫代葡萄糖苷26.1μmol/g,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该品种冬前长势强,生育期中熟偏早,抗性好,产量高而稳,适合湖南和江西等长江中游地区栽培,199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双低”优质油菜是指低芥酸、低硫苷的油菜品种,发展“双低”优质油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双低”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许多农户与油料加工企业签订了“双低”优质油菜的订单种植。为保证油料品质,在生产中达到“优质”高产目标,应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研究工作,在先后育成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和“沪秀青”,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14”和“沪油15”的基础上,又育成高产、适应性广、较抗(耐)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6”。  相似文献   

12.
高产抗病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双油9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油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株形高大,一次有效分枝多。在2004年和2005年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333.85 kg/hm2,比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11.04%,达到显著水平,最高产量达到3205.20 kg/hm2。在2006年河南省油菜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762.10 kg/hm2,比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9.33%,最高产量3258.75 kg/hm2。经分析,双油9号芥酸平均含量为0.08%,硫甙含量25.53μmol/g,优于国家规定的双低优质油菜标准;含油量较高,41.75%。适合黄淮流域冬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贡油6201”是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杂黄籽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中熟两用系“BZ222AB”与双低优质中熟恢复系“7(50)R”杂交、鉴选出的高油、高产、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19~2021年度参加四川省科乐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87.88kg/667m2,平均芥酸含量0.598%,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5.34μmol/g(饼),平均含油量50.2%,籽粒褐色。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2)510169。该品种含油量和产量均较高,在四川平坝、丘陵冬油菜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赣油 1 7号”是以双低品系“83-64-1”(“马努 /甘油 5号”)为母本 ,“甘油 5号 /川油 8号”的选系“9A0 3”为父本 ,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耐病的甘蓝型中偏早熟双低油菜新品种。江西省和长江中游区域试验结果均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2 .1 %以上 ;硫甙含量为 2 1 .4μmol/g(饼 ) ,芥酸含量为 0 .44 % ,含油量达 39.94% ;成熟期比对照早熟 1~ 2d,适于稻稻油三熟和油菜花生及油菜棉花两熟种植。该品种于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中油杂二号”是中国油料所育成的低芥酸(0.90%)、低硫甙(20.70umol/g)、高含油率(41.45%)、高产优质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同年引进汉中市试种,经连续两年市区试和大田生产示范,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2002年秋季我们特安排“中油杂二号”移载密度试验,为实现我市油菜生产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春雷 《农家顾问》2010,(11):32-34
1.如何选择油菜品种?种植油菜选择优良品种是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广大农户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如何选择优良品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选择"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是指低芥酸、低硫苷的油菜品种(含量分别不超过1%和30微摩尔/克)。由于芥酸含量低,  相似文献   

17.
夏播甘蓝型油菜“双高,双低”品种云油20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油20号(原系91Ⅱ006),采用澳大利亚甘蓝型春油菜"双低"(低芥酸、低硫甙)品种Wesroons,经夏播连续4次自交分离,定向选育而成.1997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张左生 《新农村》2000,(8):11-11
5月10日,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在湖州市南浔镇召开了省“双低三高”(低芥酸、低硫甙,高产、高出油率、高效益)油菜开发现场会,会议考察了“双低三高”油菜丰产现场和品种试验田,交流了经验,并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双低三高”油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双低三高”油菜的发展与经验“双低三高”油菜的推广,使全省油菜生产有了新的发展,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优质油菜通常是指“单低”或“双低”油菜(即低芥酸油菜和低硫甙油菜)。1.品种选择。以推广应用“双低”油菜品种为主,重点选用合适的花育系列、油研系列和湘油系列等品种,全生育期为120天左右,与本县三熟制相应。2.把握节令、适时播种及移栽。我县油菜可在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20.
“沪油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采用双交法育成的高产、抗病甘蓝型双低油菜,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种子含油量42.43%,芥酸含量0.38%,硫甙含量19.01μmol/g。“沪油15”于2000年、2001年分别通过上海市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申报农业新品种保护,并被农业部推荐为我国“十五”重点推广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