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肥、土壤肥力和采收期对小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土壤肥力、氮肥施用量、采收时期、光照对小白菜生物量、硝酸盐累积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氮水平下小白菜生物量与生长天数呈极显著直线回归关系 ,不同收获期的施氮处理与小白菜生物量呈极显著二次抛物线关系。施氮 2 2 5kg·ha-1可使小白菜获得最高产量 ,而经济最佳施氮量为 15 0kg·ha-1处理。中、低肥力土壤无氮肥处理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分别为 2 16 0± 72 8和 10 4 9± 799mg·kg-1,施氮 75 0~30 0kg·ha-1使 2种土壤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提高 2 3.5 %~ 30 .1%和 14 0 .5 %~ 185 .1% ;小白菜生长天数与硝酸盐累积量呈极显著直线关系 ,中肥力土壤上植株硝酸盐累积速率 (b值 )为低肥力土壤的 3.2 1~ 4 .4 9倍 ,并以施氮 2 2 5kg·ha-1的累积量为最大。施氮量与小白菜硝酸盐累积量之间呈显著二次回归关系 ,硝酸盐最大累积速率 (b1值 )出现在 4 0d(中肥力土壤 )和 4 5d(低肥力土壤 )。连续阴天后 ,光照 2d ,小白菜硝酸盐含量降低 10 .5 %~ 2 5 .5 %。施氮明显降低小白菜Vc含量和低肥力土壤上小白菜可溶性糖及氨基酸含量 ,延后采收明显提高小白菜Vc、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氮肥施用量对遮阳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遮阳条件下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50kg/hm2时,小白菜的产量达到最高,硝酸盐含量较低,且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等营养成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各种因素,小白菜的最佳施氮量为150kg/hm2。  相似文献   

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与钙配施对小白菜品质、体内钙形态及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适宜的钙水平可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并降低硝酸盐的含量。施用钙肥后,除Res—Ca外,小白菜体内全钙及其它5种形态钙的含量均显著增加。综合考虑各项指标,3种施氮方式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影响的优劣顺序为:硝态氮、铵态氮配施(1:1)〉单施硝态氮〉单施铵态氮;适宜的施钙浓度为600mg/kg。硝态氮、铵态氮(1:1)配施+钙600mg/kg的配施方式,可在提高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增加其体内的全钙含量。  相似文献   

4.
广东叶菜测土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氮素指标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全省不同地点,不同肥力水平的菜田设置以小白菜和菜心为代表的叶菜田间施肥试验,对施氮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叶菜相对产量等一系列试验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求取相应的数学模型,初步建立广东叶菜基于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土壤有效氮养分丰缺指标和不同氮素肥力土壤的推荐施氮量指标.结果表明:(1)建立叶菜土壤有效氮丰缺乏指标的数学模型为y=39.433ln(x)-111.68,R=0.746;建立了叶菜推荐施氮量的数学模型,菜心:y=-4.8477ln(x)+32.77,相关系数R=0.670:小白菜:y=-6.3802ln(x)+38.062,相关系数R=0.811.(2)根据所选数学模型求取相对产量为50%、50%~75%、75%~95%、>95%的叶菜土壤有效氮丰缺范围分别为<60 mg/kg、60~115 mg/kg、115~190 mg/kg,>190 mg/kg.(3)当土壤碱解N含量<60 mg/kg时推荐的每667 m2总施氮量菜心为13.3 kg、小白菜为12.4 kg;在60~115 mg/kg时推荐的每667 m2总施氮量菜心为10.4~13.3 kg、小白菜为8.6~12.4 kg;在115~190 mg/kg时推荐总施氮量菜心为7.6~10.4 kg、小白菜为4.9~8.6kg;>190 mg/kg时要控制每667 m2总施氮量菜心不能超过6.5 kg.、小白菜不能超过4.9 kg.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白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小白菜基于产量的适宜施氮量是180kg/hm~2,而基于卫生品质的适宜施氮量≤90kg/hm~2。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方法对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氮水平条件下(5,10,15,20mmol/L4个氮浓度梯度,分别用N1、N2、N3和N4表示),采用水培方法研究新鲜和漂烫的小白菜在室温和冷藏条件下的硝酸盐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低氮水平N1和N2,在室温条件下,新鲜小白菜硝酸盐含量随放置时间基本不变,而冷藏条件下,有所增加;高氮水平N3和N4条件下,无论是室温还是冷藏,新鲜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均呈先微增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室温放置48h时,N3、N4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分别下降16.8%和23.0%,而冷藏放置48h时,分别下降21.2%和18.0%。②低氮水平N1和N2条件下,无论在室温还是冷藏漂烫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基本不随放置时间而变化;高氮水平N3和N4条件下,其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室温放置48h时,N3、N4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分别下降5.2%和33.1%,而冷藏48h时,分别下降10.0%和27.9%。③冷藏新鲜和漂烫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均高于室温含量。④在N4、N3、N2、N1处理中,新鲜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分别是漂烫小白菜的2.43倍、3.08倍、10.04倍、2.78倍。漂烫可显著减少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培的方法,对不同营养液配方种植的小白菜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浓度为4 ̄8mmol/L时,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小白菜鲜重和硝酸盐含量,但维生素C含量反而减少。提高营养液配方中磷、钾含量,对小白菜产量的增加及硝酸盐含量的降低影响不大,但有利于提高小白菜的维生素C含量。建议小白菜无土栽培基质种植氮浓度为8mmol/L以上,磷、钾浓度也要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8.
温室内无土栽培条件下,以不同施氮量种植菠菜和小白菜的实验结果表明:施氮量的多少影响着硝态氮累积的高低。同时,施氮量的增加能提高产量。在同等氮素条件下,两种蔬菜在硝态氮的含量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氮肥对小白菜生长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25-18827
[目的]研究氮肥对小白菜(Brassica rapa L.)生长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小白菜生物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小白菜的生物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氮肥施用量达0.20 g/盆后,再增加用量增产效果已不明显;小白菜中硝酸盐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直线上升,而对照的硝酸盐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小白菜中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小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缓慢上升,但各处理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标。[结论]该研究可为小白菜种植时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特性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差异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阐述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探讨玉米高产节肥的适宜施氮量。本研究采用春玉米‘中单509’,在5个施氮水平下,测定不同生育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在开花期达最大值;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等均以施氮量为135.00 kg/hm~2时达最高;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施纯氮量在135.00 kg/hm~2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通过试验建立了施氮量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施用适量的氮肥有利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氮硅配施对不结球白菜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华王为材料,设施纯N_0 kg/hm~2、50 kg/hm~2、100 kg/hm~2、200 kg/hm~24个施氮水平(N_0~N_3)以及0 kg/hm~2、138 kg/hm~2、276 kg/hm~2、552 kg/hm~24个施硅(Na_2SiO_3)水平(Si_0~Si_3),对不结球白菜的氮、磷、钾和硅吸收量、叶片色素含量、光合速率、体内硝酸盐含量、Vc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不施氮水平下,硅显著提高了不结球白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而在施氮处理下,施硅显著降低了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例如N_2Si_1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比N_2Si_0处理的硝酸盐含量降低了21.7%;适宜的氮硅配施可提高不结球白菜叶片的产量、光合速率及Vc含量,还可降低不结球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不结球白菜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设计,通过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常规(常灌)和根区局部交替灌水(交灌,水量为常规的70%)条件下,低氮(015 g·kg-1土)和高氮(030 g·kg-1土)、低镉(1 mg·kg-1土)和高镉(3 mg·kg-1土)互作对小白菜产量、镉吸收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氮素供应水平可减轻镉对小白菜生长的抑制作用,高氮与高镉互作可促进小白菜生长,低氮与交灌耦合能降低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和积累量。综合来看,无论外源镉水平高低,在低氮水平下,采用交灌方式更有利于小白菜的生长,而且能降低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和积累量;而在高氮水平下,则宜采用常灌处理。  相似文献   

13.
小白菜氮肥总量控制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白菜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小白菜植株中全氮量随着施用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氮含量过高易于集成硝酸盐。因此,在小白菜种植过程中不宜施过量氮肥,施纯氮150kg/hm2为适宜仙游县小白菜栽植的推荐用量。  相似文献   

14.
开展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指导该地区推广应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肥料"一减一增"对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有机肥含量的增加,小白菜的产量先降后增,纯施有机肥的处理小白菜产量最高,比对照极显著增产32.04%;增施有机肥可改善小白菜的品质,特别是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显著,比对照降低55.6%~97.8%。增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硝态氮含量降低,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高于对照。说明有机肥对提高小白菜产量、改善小白菜品质、改良和提质土壤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试验后土壤中养分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土壤酸化,建议采用配方施肥方法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水平下施钼对烤烟生理特性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豫烟1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施钼对烤烟生理特性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下施钼结果不同,低氮水平下施钼对烤烟各生育期生物量及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施钼能显著增加烤烟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重及生育前期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施钼对生育后期烟叶NR含量的增加和NO-3-N含量的减少作用随氮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不同氮水平下施钼均能明显增加烟叶钼含量和钼积累速率,钼积累速率在生育期内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低氮水平下施钼对烤烟增糖降碱提钾作用显著,改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中氮水平下施钼各种化学成分差异不显著,高氮水平下施钼显著降低了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钾氯比,显著增加了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6.
硫酸钾镁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棕壤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肥料及用量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sis)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硫酸钾镁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CK+硫酸钾(K1)、CK+硫酸钾镁(K2)和CK+硫酸钾+硫酸镁(K1M)各处理水平下,小白菜鲜重比对照(CK)分别提高14.70%~80.97%、52.16%~69.54%、12.89%~54.21%,硫酸镁(M)处理下小白菜生长受到抑制。各用量下K2处理小白菜产量、单位养分产出及产投效益最高。2施钾可明显促进小白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VC的积累。当施钾低于0.30 g/kg时,K1、K2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且与K1M之间差别不大。施镁可提高小白菜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K1MK2K1M,VC含量为K1、K2处理显著高于K1M处理。小白菜植株硝酸盐的积累受施肥量的影响较小,而随施肥种类变化差异较大,与CK相比,施钾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施镁却促进硝酸盐的积累,钾、镁共存时硝酸盐积累量较大。3施钾能促进小白菜植株对钾的吸收,抑制对钙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在常年性菜地露地栽培条件下,连续3年采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白菜产量、氮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N 118.95 kg/hm2,小白菜氮吸收量、产量和增产效益均最高,表观氮利用率也较高,且显著高于习惯施氮处理;氮肥推荐用量为当地习惯施氮量139.95 kg/hm2减少15%,即施纯N 118.95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肉鸭粪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小白菜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好氧堆肥、异位发酵床、黑膜厌氧塘3种方式腐熟的肉鸭粪肥等氮量替代30%、50%和70%化肥下,小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38 d的生长期内,配施肉鸭粪肥可显著提高小白菜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黑膜厌氧塘处理的鸭粪肥30%替代化肥对提升小白菜鲜质量,菜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效果最优;肉鸭粪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相较纯化肥处理可使小白菜中硝酸盐含量下降31.4%~41.1%。配施肉鸭粪肥30%替代化肥处理,小白菜地上部重金属As、Cr、Cd的含量均未超出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安全限值;而当好氧堆肥处理后的肉鸭粪肥替代比例为50%和70%时,菜叶中Pb含量超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各肉鸭粪肥替代化肥处理均未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但增加了土壤中抗生素的种类,且主要以氟甲砜霉素为主。研究表明,肉鸭粪肥等氮量部分替代化学氮肥施用有助于增加小白菜产量,提升小白菜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其硝酸盐含量,对小白菜和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较小,但会增加土壤中抗生素的种类,综合结果表明黑膜厌氧塘处理的肉鸭...  相似文献   

19.
施氮对水稻植株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对水稻植株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桂朝2号和叠加占为试验材料,以总氮、蛋白氮、叶绿素氮、可溶性蛋白氮、Rubisco-N、游离氨基态氮为指标,研究施氮对水稻植株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总氮、蛋白氮、叶绿素氮、可溶性蛋白氮、Rubisco-N、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提高。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重施穗肥时其含量较高。但施氮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对Rubisco-N和游离氨基态氮影响明显。不同施氮水平下两个品种早晚季无论是抽穗期还是成熟期Rubisco-N和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水稻植株早晚季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植株总氮含量与蛋白氮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结论]该研究为阐明氮肥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调节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对白浆土培肥及玉米增产的优势作用,设置4个不同施氮水平(140、175、200、225 kg/hm~2),研究了玉米"二比空"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对玉米产量及白浆土全氮、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栽培模式下,随施氮水平增加,玉米产量逐渐增加。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在提升玉米产量方面比玉米单作更有优势。在玉米单作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白浆土全氮含量峰值出现的时期由成熟期提早至抽雄期,有机质含量由消耗转为积累,在供试最大施氮量(225 kg/hm~2)条件下,白浆土碱解氮含量的损失程度也最大。玉米间作紫花苜蓿条件下,白浆土全氮含量的峰值则出现在抽雄期;与拔节期相比,玉米收获后,除施氮量为200 kg/hm~2时白浆土有机质含量降低12.0%外,其余施氮量均可使白浆土有机质含量增加;施氮量为175 kg/hm~2时更有利于降低碱解氮的损失;施氮量较低时(140 kg/hm~2),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促进白浆土全氮含量的消耗,而施氮量提高后,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相应地降低白浆土全氮含量的损失。在施氮量为140、175、200 kg/hm~2时,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够减小玉米拔节期至抽雄期白浆土有机质含量的降幅,而在更高施氮量(225 kg/hm~2)下,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使抽雄期白浆土有机质含量较拔节期提升13.9%。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在各个生育时期,无论单作还是间作紫花苜蓿处理白浆土中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速效钾含量随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高的规律;在玉米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模式下,施氮200、225 kg/hm~2可使白浆土有效磷含量得以累积;在玉米间作紫花苜蓿模式下,施氮175 kg/hm~2可极大地促进白浆土速效钾含量的消耗,施氮量降至140 kg/hm~2则可使速效钾含量得到最大程度累积。综上,相同施氮水平,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在提升玉米产量方面比玉米单作更有优势;较高施氮水平可有效降低玉米间作紫花苜蓿下白浆土全氮含量的损失,同时增加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在此模式下,施氮175 kg/hm~2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碱解氮的损失、促进速效钾的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