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本文结合舒城县营造油茶林的实践,阐述了油茶生长发育特性、造林技术、幼林管理和成林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对营造高产油茶林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舒城县营造油茶林的实践,阐述了油茶生长发育特性、造林技术、幼林管理和成林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对营造高产油茶林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茶的科学修剪是促进油茶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幼林的修剪是油茶植株定型成林的基础;成林的修剪是促成油茶高产的技术措施;只有适时得法地进行修剪,科学地集约经营管理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4.
油茶育苗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苏莲花 《热带林业》2006,34(4):35-37
介绍五指山市油茶的发展前景,阐述油茶的形态特征、用途与生物学特性,总结油茶采种、育苗、造林、幼林抚育管理与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今后发展油茶种植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油茶根腐病是油茶林的新病害,植株自发病至死亡为2~3年,其病菌为根际土壤习居菌,喜酸性和较低温度,病菌侵入植株的途径主要是伤口,潜育期20d左右.防治本病的关键是保护幼树根颈部及主根不受伤害,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此外,用熟石灰在根际处与表土层拌匀覆盖和用多菌灵、退菌特等杀菌剂及时进行防治,并辅以营林技术措施治理,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宁化紫色土侵蚀区油茶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油茶幼林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保措施的施用限制了油茶幼林的生长;水保措施的施用明显提高了地表植被覆盖度;水保措施的施用明显减少了径流量和泥沙量,其中C2模式(鱼鳞坑种植油茶+种植圆叶决明)的效果更为明显;水保措施的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C1模式(草带+鱼鳞坑种植油茶+种植圆叶决明)促进养分的累积,而C2模式则降低土壤养分含量。总的来说,C1模式是一个值得在紫色土强度侵蚀区推广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优良品种油荼杂优闽1进行引种栽培,林地套种大豆、木薯、地瓜等农作物,能促进油茶幼林生长。结果表明,油茶苗木栽培之后,苗木成活率可达98.6%。油茶林木经过3年的经营管理,抚育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树木生长迅速,林木生长良好。3年的油茶树木平均树高1.05m,冠幅1.22m。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油茶幼林林下经济作物高效间作模式,对花生、大豆、黄菊这3种经济作物进行油茶幼林林下间种试验,并对油茶幼树树体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油茶幼林林下间种均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树树体的生长,其影响顺序分别为间种花生间种黄菊间种大豆,建议推广油茶幼林间种花生模式。  相似文献   

9.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修剪是保证油茶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本文在阐述油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油茶幼林、成林以及低产林的修剪技术,为油茶的丰产栽培和低产林改造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幼林间种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eck) Merr.]对油茶林生长指标的影响,并对间种金钱草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新造林地间种金钱草对油茶幼林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对油茶幼林间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卢武军 《绿色科技》2020,(5):151-152
指出了油茶是木本油料类树种,为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油茶产业的发展可为农民增收,在构建发达林业体系方面意义明显。同时,为保证油茶丰产,在栽植过程分别从选地和整地、定种育苗、幼林抚育、成林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其科学栽植、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保证,以期提高油茶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油茶种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保护粮食耕地,促进山区综合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国土绿化程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的油茶栽植技术已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不断优化油茶的栽植管理技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此,从林地整理、起苗造林、幼林管护、成林管护、病虫防治5个方面对油茶栽植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为提高油茶栽植管理技术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比较油茶幼林套种黄花菜和油茶纯林栽培的生长结实和投入产出差异,结果表明,在其他经营措施一致的情况下,油茶套种黄花菜4a后树高、地径、冠幅、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数均高于纯林,其中树高、地径、单株结果数分别达到1.66m、3.52cm、142个,增加了9.89%、14.66%和33.96%,显著促进油茶生长结实差异。套种黄花菜,可收获花、花粉和根等产品,不仅经济效益好,且生态价值高,是适宜丘陵红壤地发展的油茶幼林套种的良好生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间种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黄豆、花生、红薯和烟叶4种农作物于油茶幼林内进行间作,研究不同间种模式对油茶幼树树体生长的影响,并对间种不同经济作物的油茶幼林林地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种可促进油茶幼林的生长,其中间种黄豆效果最好,树高增加了0.11 m,地径增加了0.04 cm,冠幅增加了0.21 m~2,花芽数增加了20个/枝。间种可增加油茶幼林的经济效益,其中间种烟叶效益最高,经济产出为48 960元/hm~2。综合来看,油茶幼林间种的经济作物宜选择较矮小、具根瘤固氮菌的花生、黄豆。  相似文献   

15.
金寨县地处皖西大别山北坡,气候和水肥等各项条件都较适宜油茶的发育和生长。境内有大面积油茶林分布,主要是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大集体时发展起来的。全县现有油茶成林约6万亩,近几年新发展油茶幼林基地2万亩。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旱灾对油茶林造成的损失,采用现场抽样调查与评价方法,调查了2013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湖南省重点油茶产区的苗圃、新造林、幼林和自然林的高温干旱受灾情况,提出了湖南油茶产业应对高温干旱天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幼林低产改造、成林低产改造及老残林低产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油茶低产的问题,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滇南高山峡谷地区立体小气候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集约管理和粗放管理2种模式在不同海拔条件下油茶幼林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滇南高山峡谷区立体小气候对油茶幼树的生长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集约管理条件下,海拔1 500 m地段的油茶幼林,其平均地径、株高、春梢生长量分别比海拔1 600 m地段的增加了64%、28%、67%.集约管理与粗放管理相比,地径、株高、春梢生长量分别增加了37%、44%、128%.但海拔对粗放管理的幼林影响较小.建议在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设计时充分考虑因海拔变化而导致的小气候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更好地做到因地制宜,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油茶(Camellia oleifera)种植前期资金投入大、经济效益见效慢的问题,开展油茶幼林套种茶叶试验,对油茶幼林套种茶叶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油茶主要病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标准样地调查法对湖南省主要油茶产区(耒阳、常宁、浏阳)的不同类型油茶林的油茶病害进行了逐月调查。调查显示,危害湖南省油茶种植的病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根腐病等7种主要病害,这些病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有明显的季节性。通过对苗圃地、新造林、幼林、成林、采穗圃、老林和低改林等不同类型油茶林的对比调查,总结了不同类型油茶林的病害发生特点,为及时准确防治油茶病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