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两宋 3 2 0年中 ,除有两次大的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茶叶商品经济呈现萎缩外 ,总的趋势是进入比较成熟和繁荣的阶段。北宋初期 ,各个经济区近代型商业城市普遍发展。土地租佃制与工匠雇佣制的推行 ,人身依附关系的减轻 ,使得生产关系比较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人民种茶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北宋初期 ,在商税上实行恤商政策。两宋为了财政的需要 ,一方面对茶实行专卖。但另一方面为了战争的需要 ,又不能不依靠、利用商人 ,所以在茶利的分配上 ,国家、商人、茶农三者之间矛盾重重 ,宫廷内部也争论不休 ,这是宋代茶法频繁改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宋代茶叶市场体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05,27(1):22-23
我国唐代已形成网络型的全国茶叶市场.宋代茶叶贸易在唐代基础上形成了更为稳固的产销市场,市场层次更分明,市场容量更大.全国茶叶市场可分东南七路产地市场,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销地市场,川峡四路及西部和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产销地市场,以永兴秦凤、熙河为中心的西北诸路及西夏、吐蕃地区销地市场.  相似文献   

3.
正宋代饮茶十分普及,"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皇帝嗜茶,文人士大夫嗜茶,僧侣嗜茶,平民百姓也普遍饮茶,饮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所谓"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饮茶兴盛突出表现在茶馆的兴盛上。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饮茶大盛,汴梁(开封)、临安(杭州)大街小巷,茶  相似文献   

4.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10,32(1):35-37
宋代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重要扩张时期。以辽、金、夏为代表的周边市场和以朝鲜、日本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得以拓展。为适应茶叶外销的发展,官府对茶马贸易、榷场贸易、海路贸易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经营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5.
通商法是宋代重要的茶叶市场管理方法之一。通商法茶叶市场管理体制的确立,反映了茶叶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体现了时代的强烈呼声。在通商法茶叶市场管理体制下,官府对茶叶市场的管理从主要依靠计划、行政手段转移到主要依靠财税手段,因而对茶园户、茶商、官府本身都发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宋代茶园的茶叶商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10,32(5):44-46
宋代的茶园主要有小农茶园、专业户茶园、寺院茶园、国营茶园。这些茶园均程度不同地参与了茶叶的商品生产,或者为茶叶商品交换提供了货源。比较而言,民营茶园是茶叶商品的主要提供者,尤以专门从事茶业生产的园户为代表。小农茶园是宋代最主要的茶叶生产方式,其次才是专业户,寺院只向市场提供少量茶叶,国营茶园基本模式是自产自销。  相似文献   

7.
毛杰 《福建茶叶》2016,(4):341-342
税收为历朝历代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茶叶税收在宋代更是成为其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为了促进茶叶税收的增长,宋代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茶叶政策来加强对茶叶的经营管理。本文从宋代最基本的茶叶政策着手论述了宋代茶叶政策的特点,并从历史角度简要分析了宋代茶叶政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卖引法是宋代主要的茶叶市场法律管理方法之一。与此相适应,宋代建立了以户部——太府寺——榷货务都茶场为核心的茶事管理体制,对茶叶市场进行严密管理。这些管理机构分工不同,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榨取茶利的目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对世界茶文化有深远的影响,而在宋代茶叶的生产规模开始不断扩大,从客观方面评论,其带动了宋代茶艺的发展和繁荣。在宋徽宗的很多作品当中,都体现出了茶文化的发展情况,其不遗余力地倡导了茶艺向更高更精致的方向发展,其中点茶的发展,标志着宋代茶艺的成熟,以此为基础,在以后又发展出了一系列的茶艺概念,对以后的茶艺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10,32(10):29-31
茶叶走私贩私,自古有之,宋代尤甚。无论是通商法、禁榷法还是卖引法等茶法下,茶叶走私贩私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泛滥成灾。遍布各地的"茶寇"是茶叶走私贩私活动公开化的突出表现,成为宋朝突出的社会现象。为了维护官府对茶利的榨取,宋朝对茶叶走私贩私等扰乱市场行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严厉打击,收到了一定成效。所谓私茶,通常是指非官有或违禁贩卖的茶叶。  相似文献   

11.
宋代的茶馆     
郭丹英 《茶叶》2001,27(3):58-59
茶馆,唐宋时称茶肆,茶坊,茶楼,茶邸.明代张岱(陶庵梦忆)始提到茶馆的名称,是以饮茶为中心的综合性群众活动场所. 唐代已有茶馆,但并不普及.宋代是茶馆的兴盛期,宋都城的大街小巷,到处是茶肆林立.为什么宋代的茶肆会如此兴盛呢?  相似文献   

12.
福建是我国茶叶主产地之一,种茶历史悠久.宋代是福建茶叶生产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具有茶叶产区广、产量高、专业化程度突出、品种多、品质高、影响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14.
许咏梅 《茶叶》2018,(2):65-71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重要的茶叶贸易国之一。本文采用国际市场势力的测度方法:进出口差比与进出口价格差比、市场占有率、产成品的出口额与价格控制力对2006-2016年间中国茶叶出口的国际市场势力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茶叶出口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其中,绿茶具有较大的国际市场势力,红茶不具有国际市场势力,乌龙茶的国际市场势力近年来有所下降,普洱茶的国际市场势力逐年增长,花茶则呈现波动态势。文章最后提出了重视茶叶生产,重视茶叶出口商的行为规则,发挥绿茶和特种茶的比较优势,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卫生水平,加大宣传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茶叶出口国际市场的势力。  相似文献   

15.
宋代的水稻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公元10~13世纪)是中国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朝代,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无论是天文、数学、地学、兵器、造船、印刷术、医药、建筑、纺织、冶金、瓷器等领域或行业,都有可观的成就。农业生产也不例外,特别是水稻的生产(以及蚕桑)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北方的粟麦,使水稻的生产从此更为巩固和进一步得以发展。介绍了宋代水稻的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16.
17.
刘绍熹  刘帅 《玉米科学》2022,30(2):183-190
从临时收储政策到“价补分离”政策,玉米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为了测度我国玉米在国际进出口市场上是否存在市场势力,本文利用“看市定价”模型,基于理论和实证视角分析玉米支持政策变化前后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回归结果表明,在实行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后,汇率对我国玉米进出口价格的影响显著,政策对我国玉米进出口价格的影响为负向。在玉米“临储政策”改革后,我国的玉米进出口价格下降,同时在玉米出口市场上呈现出较弱的市场定价权。因此,我国仍需从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玉米生产品质、持续推动政策实施以及完善玉米种植保险等方面入手,增大可获取利润的空间,从而获得更有利的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18.
戴杰  姜丽  伊宏伟 《福建茶叶》2016,(3):353-354
茶画是中国古代描绘茶事活动的绘画品类。宋代盛起的陶瓷业以及斗茶文化的发展普及,推进了茶画的发展。研究宋代茶画的艺术特征,能够对宋代绘画体系和宋代人的生活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民族艺术形态的形成与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苇菡 《福建茶叶》2023,(10):185-187
宋代因其特殊的社会结构与时代风尚,在茶文化方面发展出不同于唐代煮茶法的点茶法,本文试图探讨宋代独特的点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表达的审美意蕴及点茶过程中的审美体验,说明点茶背后蕴含的宋代特有的“玩”的美学趣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唐朝时期,我国的茶文化开始正式形成,其强大的国力以及繁华的街道与安然的生活引得无数外国人慕名而来,将中国的文化与物质产品引入本国。本文在论述了宋代茶文化的典型元素后,又对朝鲜半岛的茶文化传播历史进行了概述,并最后对宋代茶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