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从鸡肠道分离出50株菌种,通过对菌种菌落培养特性、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出8株为芽孢杆菌。通过产蛋白菌株的筛选试验筛选出1株能够分泌蛋白的芽孢杆菌,该菌株可望成为外源蛋白高效分泌表达的宿主。  相似文献   

2.
仔猪消化道菌群变化与仔猪腹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健康和腹泻仔猪消化道内(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7个部位菌群取样后进行培养和分离鉴定,研究健康和腹泻仔猪间不同菌群关系的差异,揭示维持仔猪的正常消化代谢优势菌群的组成、比例和结构。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是健康仔猪消化道内数量最多的菌群,为优势菌群;韦荣氏球菌、肠杆菌、肠球菌在仔猪发生腹泻时明显增多,为有害菌群。有害菌群的增多抑制了有益优势菌群的生长,从而导致仔猪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3.
运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配合鸭源禽流感H9N2灭活病毒滴鼻免疫雏鸭,通过检测鸭呼吸道各组织中IgA和IgG抗体分泌细胞面积的变化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应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配合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3、5和7周,鼻腔、气管和气管叉组织中的IgA和IgG分泌细胞面积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单独H9N2灭活病毒免疫后的水平;应用CpG DNA配合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鼻腔和气管组织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面积有部分提高(P<0.05);而单独运用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IgA和IgG分泌细胞面积同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的配合下,禽流感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能够提高雏鸭呼吸道组织中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的面积,有效地增强呼吸道局部的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速离心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东地方分离株D41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筛选及克隆,成功地建立了6株可分泌抗IBVD41株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B5、B8、C7、D8、D9、G11。其中B8、C7、G11的稳定性最好,腹水McAb效价高达1010,无血清培养上清McAb(浓缩30倍)效价达4×104以上。6株杂交瘤细胞的特异性均很好。  相似文献   

5.
鸡、鸭消化道pH和消化酶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阐明鸡、鸭对营养物质利用率差异的原因,比较了8只公鸡和8只公鸭消化道内容物酸碱性及体内主要蛋白质消化酶、碳水化合物水解酶和脂肪水解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鸭消化道前段除口腔pH比鸡的高(P〈0.01),食管膨大部、腺胃和肌胃的pH均比鸡低(P〈0.05或P〈0.01),而后段消化道从空肠开始到直肠,鸭的pH均比鸡高(P〈0.05)。(2)鸡和鸭消化道内主要蛋白酶活性存在差异。鸭肌胃内容物中胃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总量都极显著高于鸡的(P〈0.01);鸭十二指肠、空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以及胰腺组织中胰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总量高于鸡(P〈0.05或P〈0.01);鸭空回肠内容物中糜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鸡(P〈0.05)。(3)鸭胰腺组织中脂肪酶相对活性极显著高于鸡(P〈0.01),脂肪酶总量显著高于鸡(P〈0.05);肠道内容物中脂肪酶的活性也大多数高于鸡。(4)鸡和鸭消化道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解酶活性差异没有很强的规律性,但鸭空回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的相对活性高于鸡(P〈0.01),盲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的总量显著高于鸡(P〈0.05)。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差异是鸡鸭对饲料养分消化利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REV参考毒株LTR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其扩增产物长度为314 bp,建立了PCR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经与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同步比较试验,发现结果吻合性较高,且PCR法的结果更为直观,易于判断,样品保存方便,重检也方便,当日即可完成,显示出了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H9亚型病毒WD株毒种的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鸡胚终点稀释法并结合ND抗血清中和法对禽流感H9亚型病毒WD株毒种进行了纯化。将纯化的WD株毒种在SPF鸡胚连续传12代,对各代次毒种进行了毒价测定,选择一定代次的毒种进行了免疫原性试验及外源病毒检验。结果表明,WD株在鸡胚中连续传12代,其HA价稳定在1:512—1:1024,毒价在10^7.0-10^8.3 EID50/0.1mL;不同代次毒种不含外源病毒,免疫原性均符合要求。由此可见,毒种的纯化方法是有效的,将WD株毒种限制在12代内是可行的,并建立了该毒种的种子批。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部分禽用生物制品外源病毒检测的鸡胚检查法、细胞检查法和鸡检查法。鸡胚检查法应用SPF鸡胚检验;细胞检查法主要通过鸡红细胞吸附试验、禽白血病病毒ELISA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IFA检验疫苗是否含有外源鸡红细胞吸附因子、禽白血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并提出疫苗检验的判定标准,为各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新城疫疫苗的外源病毒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病毒夹心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以禽流感病毒(AIV)湖北分离株(H9N2亚型)提纯物为免疫原,制备出鸡抗AIV和兔抗AIV抗体,经用琼脂扩散法测得效价分别为1:32和1:16。以纯化的鸡抗AIVIgG为包被抗体,兔抗AIVIgG为第二抗体,建立了检测AIV抗原的夹心ELISA法。结果表明,鸡抗AIVIgG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μg/mL,兔抗AIV IgG的最适工作浓度为5μg/mL;对已知的阳性样品,用夹心ELISA法测得的病毒滴度比血球凝集滴度高16倍以上,且能检出其它亚型的禽流感病毒;与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痘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等无交叉反应,说明本方法有很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对14个鸡场送检的、患有呼吸道疾病或有腹膜炎、眼炎、产蛋下降、怀疑为禽流感感染的病鸡进行了检测,结果有7个鸡场为阳性。本方法的建立为禽流感病鸡群的临床检验提供了一种方便、敏感、快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间接法DOT—ELISA检测临床病料中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间接法DOT-ELISA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的诊断,以病鸡肾1:100的悬浮上清液进行了检测可以显示出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禽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禽流感病毒高通量快速检测的需要,建立了一种能够检测各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估,使用该方法与农业行业标准NY/T772—2013中的禽流感病毒RT-PCR方法同时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耗时短、特异性好,检测下限达10-4 ng/μL,与传统的RT-PCR方法阳性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实现对禽流感病毒的安全、特异、快速、灵敏、简单、高通量检测,从而弥补了现有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人和动物之间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发展迅速,文章就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从广东珠三角地区某鸡场采样,接种SPF鸡胚后分离到一株病毒,经HA和HI检验为禽流感病毒H9亚型阳性,命名为A/chicken/Guangdong/JL/2014(简称为JL)。HA基因测序后分析显示,JL株HA基因、蛋白与近年来国内流行的GX55等4.2.5分支H9亚型禽流感病毒相似性高,分别为90.9%~97%和93.4%~99.5%,而与国内常用疫苗株SS、F、SD696等4.2.3分支病毒相似性较低,分别为85.8%~88.1%和88.4%~89.1%,其中与RZ853株相似性最高,达97%。试验表明,分离的JL株属于4.2.5分支,与近年来国内流行株类似,与常用疫苗株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制苗所用毒种质量和稳定性,在对鸡痘鹌鹑化弱毒株病毒含量、病毒纯净性、特异性、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鸡痘鹌鹑化弱毒株种子批。将鸡痘鹌鹑化弱毒F278 E1(1966年6月3日冻干)通过鹌鹑连续传至4代(F282 E1)后,再经鸡胚传至14代(F282 E14)。传代毒种的鉴定结果表明:抽检的各代次的毒种均无细菌、支原体、外源病毒污染,且病毒含量检测稳定,均≥106.2EID50/0.2ml。将抽检的各代次的毒种制成活疫苗,免疫适龄鸡只后均能产生完全保护。因此,确定鸡痘鹌鹑化弱毒株基础种子代数为F282 E2~E6代,生产用毒种继代应不超过3代。种子批的建立,为鸡痘鹌鹑化弱毒株疫苗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52株定量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疫苗的效价检测和质量监控新方法奠定基础。针对IBV核蛋白(N)基因,设计特异的H52株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和TaqMan-MGB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后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探讨荧光定量RT-PCR与EID50方法测定病毒含量的相关性,并通过体外转录技术对病毒基因拷贝数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特异性强,与其他禽源病毒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可检测到5.60×101拷贝/μL的病毒核酸,与常规PCR相比,敏感性高10倍;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为0.9%~3.2%;与EID50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0.934,两种方法在检测H52株病毒效价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本研究建立的TaqMan-MGB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适合于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52株病毒含量的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禽白血病J亚群病毒(ALV-J)在家禽体内各个器官的分布。根据ALV-J NX0101毒株基因5 258—5 510bp的碱基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反应,扩增产物为253bp,将该产物连接T载体作为Real-time PCR反应的标准品,利用SYBR Green I染料进行Real-time PCR反应,建立了标准曲线,并进行反应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然后用已建立的方法对人工感染ALV-J的SPF鸡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胸腺、法氏囊、腺胃进行3次重复检测,将Ct值带入标准曲线公式得出各个组织的病毒拷贝数。试验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线性关系R值均为0.991 4,检测极限约为81拷贝质粒DNA,比RT-PCR灵敏100倍以上;特异性分析表明只有ALV-J能检测到特异性的熔解度峰值;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通过比较数值以得出胸腺ALV-J基因含量是最高的,肺脏、脾脏、法氏囊含量也比较高,心脏拷贝数最低。自然感染发病鸡各器官ALV-J基因均高于人工感染ALV-J的基因含量。本研究所建立的ALV-J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周期短,初步探讨了禽白血病J亚群病毒在畜禽体内各个器官的病毒分布。这为以后禽白血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黄鳝消化道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肠卷石蜡法 ,对幼鳝和成鳝的消化道全长作纵切片 ,HE染色显示消化器官组织结构 ,嗜银法显示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结果显示 ,黄鳝消化道为一直形管道 ,主要由食管、胃、前肠和后肠组成。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与哺乳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基本上由 4层组成。但食管上皮为含有大量杯状细胞的复层上皮 ,除胃体部外 ,其余器官内均缺腺体。本研究还显示了各器官连接部的结构变化。上述器官内均有散在分布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 ,表明黄鳝消化道还是一个主要的内分泌器官  相似文献   

18.
从2003年10月至2004年6月,在河北、辽宁、山东等地区鸡群中大规模发生以神经症状、肠道出血为主的流行性疾病。本文对从河北省某AA肉鸡场的病死鸡中分离的病毒毒株,经过实验室的系统鉴定,证实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且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和中和,不能被AI(H5亚型与H9亚型)标准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抑制;该分离株的毒价为109.3ELD50/0.1ml,MDT为57.6h,ICPI为1.89,IVPI为2.62,回归试验鸡的临床表现与自然病例基本一致。试验结果证明,该毒株属于嗜神经型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并命名为Q-BS株。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同群中蜂雄蜂精液及工蜂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SBV)的感染情况,寻找CSBV交尾传播的间接证据,利用RT-PCR方法对云南省蒙自市东村的3个中蜂群雄蜂精液及工蜂样本的CSB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个蜂群的工蜂均被检测出携带CSBV,相对应的本群雄蜂精液样本也被检测出携带CSBV,二者呈正相关关系,雄蜂精液样本的平均感染率达到93.33%。结果表明,雄蜂精液是CSBV的携带者,为CSBV的交尾传播提供了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贵阳市某种羊场的山羊进行消化道寄生虫检查,结果表明,该羊场山羊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率达100%。寄生种类有线虫、吸虫、绦虫、球虫,分别是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夏伯特线虫(Chabertia)、乳突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papillosus)、仰口线虫(Bunostomum)、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钝刺细颈线虫(Nematodirus spathiner)、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槽盘吸虫(Ogmocoty)、莫尼茨绦虫(Moniezia)、曲子宫绦虫(Helictometra)、艾美耳球虫(Eimeria)等,为多种虫混合感染。根据调查结果采取了相应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