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目前,由于基因突变或变异,禽流感病毒已有16个HA(15个已经定型)亚型和10个NA(9个已经定型)亚型。AIV基因有8个节段,为单股负链RNA,编码10个病毒蛋白。近年来,由于发现M2蛋白有高度保守性,许多学者开始广泛研究M2蛋白。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1株黑天鹅源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演化特征,对2021年从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送检的黑天鹅样品中鉴定出的1株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A/Wild swan/China/Beijing0201/2021)的全基因组进行扩增、克隆与序列测序,并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遗传演化及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显示,该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株属于clade2.3.4.4b进化分支,其PB2、PB1、PA、HA、NA、NP、MP、NS基因均与H5N8亚型AIV的相应基因片段具有较高同源性,且与2020-2021年越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柬埔寨、法国等地的H5N8毒株密切相关。氨基酸位点分析显示,该毒株HA蛋白裂解位点呈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且出现S137A、T160A、T192I、S227R氨基酸突变,158位缺失糖基化位点,这些位点的突变均能够增强H5亚型禽流感病毒对人源唾液酸受体结合的能力;该毒株的PB2蛋白、NP蛋白、M1蛋白和NS1蛋白均存在多个可以增强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复制能力和致病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研究结果可为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进化规律研究及...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基因组由8条单股负链RNA组成,编码10种蛋白,8种结构蛋白和2种非结构蛋白,文章对AIV基因组编码的蛋白及其功能进行了概述,可为AIV预防和治疗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病原禽流感病毒(AIV)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形、杆状或长丝状。典型的禽流感病毒粒子在电镜下呈球形,直径为80~120纳米,平均100纳米。流感病毒为负链单股RNA病毒,基因组是分节段的,由8个片段组成,共编码8种结构蛋白和2  相似文献   

5.
2021年本实验室从发病野鸟组织样品中分离到一株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命名为A/black-headed gull/Tibet/1-2/2021(H5N8),简称为BH Gull/TB/1-2/2021(H5N8)。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基因组测序并经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HA蛋白的裂解位点为PLREKRRKR↓GLF,符合高致病性AIV(HPAIV)的分子特征。在遗传进化上HA基因属于2.3.4.4b分支,外部基因与部分内部基因(PB1、PA、NP、NS)均与2020年~2021年分离到的H5N8亚型AIV相应基因的同源性最高,且处于同一分支;PB2基因与一株H9N2亚型AIV PB2基因同源性最高,为99.25%;M基因与近两年流行的2.3.4.4b分支H5N1亚型AIV同源性最高,且处于同一分支,推测该病毒为一株重组病毒。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与2.3.4.4分支H5-Re8、2.3.4.4b分支H5-Re14疫苗株抗原性相近。不同哺乳动物细胞系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该病毒可在哺乳动物细胞系中有效复制,但其在A549中的复制效率高于其在MD...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能致死禽类、鸟类,还能致死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已鉴定出很多关于禽流感病毒致病哺乳动物的分子标记。目前,普遍认为HA基因和聚合酶复合体是禽流感病毒致病哺乳动物的主要基础,而发挥着抗病毒作用的NS1和PB1-F2基因也能影响病毒的致病性。另外,病毒的复制效率以及刺激宿主先天性免疫应答的能力也与病毒的致病力密切相关。本文对目前已知的位于HA、NA、PB2、PB1、PB1-F2、PA、PA-X、NS1、NP、M1和M211个基因上能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致病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及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研究近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禽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 ,呈球形或丝状 ,抵抗力不强且有多种血清亚型。病毒粒子含有 8个独立RNA片段、几种病毒内部蛋白质和表面蛋白质以及外层脂质膜。 8个RNA片段分别编码HA、NA、NP、M1M2、PB1、PB2、PA、NS1和NS2共 10种蛋白质 ,其中HA在病毒吸附和穿膜过程中以及决定病毒致病力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抗原漂移、抗原转变、RNA重组和缺损性病毒颗粒的产生等方式使其毒力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ILT-PCR)技术分别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African Starfling/England-Q/983/79(A.S/E.Q)(H7N1)的8个基因片段即PA、PB1、PB2、NS、NP、M、HA、NA基因,将其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并将克隆到的8个基因片段与GenBank发表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克窿到的8个片段均包含相应的病毒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架;HA、NA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A.S/E.Q符合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的特征;与我国H7N2亚型AIV分离株A/chicken/Hebei/1/02的序列比较发现。A/chicken/Hebei/1/02的HA、M、NP、PB1、队基因与A.S/E.Q同源性最高,说明我国北部分离的AIV起源于A.S/E.Q。  相似文献   

9.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和传播,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进一步揭示该病毒的致病机制,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扩增禽流感病毒A/Chicken/Shanghai/1/2006(简称SH1)的PB2、PB1、PA、HA、NP、NA、M、NS 8个基因片段,并分别克隆至PLLB双向表达载体上。采用8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转染48 h后加入TPCK胰酶作用2 h,将上清液和细胞一同接种9~11日龄SPF鸡胚,并检测其血凝效价。经序列比对,拯救获得的病毒rSH1的8个基因片段序列均与亲本病毒SH1的序列相同。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为该病毒的致病机理和传播机制研究等奠定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一株天鹅源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演化规律,本研究对2016年从山西省疾控中心送检天鹅样品中分离到的一株H5N8亚型流感病毒(A/swan/Shanxi/6/2016)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及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为Clade 2.3.4.4分支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PAIV);BLAST分析显示该分离株的NP基因与H3N8亚型AIV的NP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而其它基因节段则分别与来自其它国家的H5N8亚型AIV的相应基因节段同源性较高,进一步选取与各基因节段核苷酸同源性较高的病毒株作参考序列构建其系统进化树,推测该分离株为一株重组病毒株。特殊氨基酸位点分析显示,其具有典型的禽型受体结合位点和典型的人型受体结合位点。并且M1蛋白、NS1蛋白和PB2蛋白具有H5N1亚型AIV对鼠致病性增强的分子标志,提示该株野鸟源流感病毒可能具备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本研究对H5N8亚型AIV的综合防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