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最南端的徐闻县,是我国主要香蕉生产商品基地之一,2003年香蕉种植面积16万多亩(1.67万公顷),收获面积14万亩(0.934万公顷) 总产达35万吨。近几年来推广香蕉果实套袋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香蕉产量和质量,无公害优质果大幅度提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是今后香蕉生产中重点推广的先进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丘陵坡地香蕉抗旱高优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漳州市是我国香蕉主产区之一,香蕉现有种植面积2·5万公顷,产量70多万吨,由于洲地(或水田)蕉园连年种植,土壤肥力衰退,病虫害日趋严重,种植效益不断下降。近几年来,随着大田作物的调整和轮作,香蕉种植逐渐向丘陵坡地发展。目前,漳州市丘陵坡地香蕉面积约0·8万公顷,667m2产量21  相似文献   

3.
香蕉属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南北纬30°之间的印度、巴西、厄瓜多尔、中国、菲律宾,2003年总种植面积313.4万公顷,总产量8658万吨,其中以印度最多。我国香蕉重点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台湾等热带地区,2003年总面积25.55万公顷,总产量590.33万吨,分别占世界的7.8%和6.9%,名列世界第4位,其中广东面积产量最大,分别是12.58万公顷和301.8万吨,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农业经济主要产业。其栽培要点如下:1选好地种植香蕉的土地,以地势广阔平坦、交通方便、排灌良好、通风透光,土层深厚肥沃,中性或稍偏酸性的壤质土为宜。避免在低洼积水和瘠…  相似文献   

4.
浦北县是广西香蕉生产大县,为促进香蕉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每年均有0.13万公顷的香蕉进行轮种换种更新,需要种植无病健康的组培苗.为确保组培苗移植大田后能正常生长,达到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目的,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香蕉组培苗大田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办蕉园办成香蕉"大王" 邢福民是广东省徐闻县大水桥农场职工,县政协委员.从1985年起承包耕地办果园,大种香蕉,总计种蕉面积113.3公顷,年产香蕉4000多吨,产值500多万元,纯收入200多万元,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经营,被誉为香蕉"大王".  相似文献   

6.
五华县地处粤东山区。月平均气温低于17℃的时间(香蕉生长停滞温度)共有3.5个月,冬季最低温度在0~5℃,属香蕉栽培的次适宜区。五华县农业局自2000年冬季以来,连续3年,采用塑料大棚反季节培育香蕉大苗,大田种植大苗栽培技术获得成功。共栽培香蕉133.3hm^2,果实于11—12月采收,每公顷产量达到45t。  相似文献   

7.
香蕉是世界四大鲜果之一,在世界鲜果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约占全球水果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其产量及贸易额仅次于柑桔,位居第二位.香蕉对粮食有着巨大的替代作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香蕉主产国,也是世界上栽培香蕉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香蕉是世界出口最多的鲜果之一。2006年世界香蕉鲜果出口量超过1410万t.出口额达50亿美元。就鲜果而言,香蕉出口率最高,全球约有1/4香蕉用于出口,苹果出口率仅11%.柱果为3%。全球香蕉出口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香蕉进口国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国家,  相似文献   

9.
浦北是广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县.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超过8666.7公顷。为提高香蕉品种和产品质量,该县每年均进行666.7公顷以上的品种改造,选择高产、优质、高效的香蕉组培苗种植。香蕉组培苗具有品种纯正,适应性强,速生快长,同步苗群体一致,抽蕾齐一,提早成熟,蕉质好,产量高,不带病毒和病苗等优点。植后加强管理,8—10个月就可收获。“威廉斯B6、8818”、“巴西”、“台湾八号”等品种,一般株产25~80千克,在同等条件下要注意害虫及蚜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徐闻县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西南部、属热带南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具有发展香蕉产业需要的光、温、气、热等条件。近几年来香蕉产业迅猛发展。种植面积达300万公顷。产量50.4万吨。产值约5亿元。香蕉是徐闻县重要经济作物。占农业总产值30%左右。是我国重要香焦商品基地,被农业部授予“中国香蕉第一县”荣誉称号。但是受传统管理的影响,栽培技术滞后,对香蕉需肥规律,科学施肥技术把握不准.造成土壤状况恶化,果实品质下降。因此,香蕉实行平衡施肥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非洲香蕉及大蕉生产目前正面临香蕉枯萎病和香蕉束顶病两种病害的严重威胁。如果这两种病害得不到有效控制.非洲香蕉产业必将遭受重创,继而对以香蕉和大蕉为主食的成百上千万非洲人的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12.
香蕉组培苗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香蕉组培苗生产的技术及流程作系统介绍;分析和探讨了香蕉工厂化育苗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香蕉种苗的质量与生产效益,提供了一套工厂化生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 柏斌)针对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日前,国家香蕉产业体系香蕉病虫害综合防控岗位、国家香蕉产业体系河口综合试验站在云南省元江县农业局组织下,举办了“香蕉生产技术培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版纳综合试验站站长周昆华、病虫害综合防控岗位成员郭志祥、郑凤萍等在培训会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元江县农业局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香蕉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香蕉生产的现状。香蕉(Musa spp.)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全球香蕉年产量约1亿吨。香蕉是世界许多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仅在非洲和亚洲,就有大约5亿人靠香蕉为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西浦北县大力推广香蕉实施标准化生产,使该县香蕉果品质量、商品率、档次品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07年全县水果总产量达47.9万t,比实施前的2004年水果总产量增长38.77%。果品商品率达93%以上,优质果品率达83.5%,分别比实施前提高了26.6%和20.5%。2007年11月,该县香蕉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组的考核验收。立足实际,科学制订发展规划2005年,浦北被列入全国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后,该县成立了香蕉标准化示范区领导小组,具体由县质监局、农业局和水果局等单位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该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的建设,并与各镇政府及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签订香蕉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局面,为香蕉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平和县的香蕉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形成数十里连片蕉园,驰名省内外的香蕉新基地。现有种植面积5300多公顷,年产逾16万吨,平均38~45吨/公顷。这是凭借自然优势和总结推广独特的栽培模式,即采用年年植蕉,一年一熟制的栽培方法,彻底改变传统的宿根蕉演替结果的栽培方法;把收获期调整在冬春季,蕉果淀粉糖积累水平高,催熟后风味浓、品质好;而在蕉果收获后又把蕉茎及残叶压埋于沟内,使为害香蕉的病虫源在更新定植前的清园中得到有效的清除,大大降低病虫危害的损失。其主要栽培技术有以下几方面。1.适时种植:3~4月定植。此期气温回…  相似文献   

17.
香蕉产业是海南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是海南农村经济的支柱。香蕉的种植和销售必须实现产业化经营。这是海南省委书记杜青林近日在海南香蕉主产区之一儋州市举行的全省香蕉生产现场会上指出的。 2000年,海南省香蕉种植面积达到了3.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了20%,年产量超过了50万吨,产值12亿元。专家认为,海南具有发展香蕉生产的气候、土壤和品种优势,海南香蕉丝毫不比进口蕉逊色。但由于该省目前在基地建设、采摘收购、保鲜、包装及运销队伍建设方面相对滞后,使得海南香蕉在市场上还难以与进口蕉竞争。 杜书记强调说,香蕉业要成为海…  相似文献   

18.
香蕉高效安全商品化生产技术可减少香蕉机械损伤,进一步提高产量、果实内外观品质和商品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生产技术在广西浦北县香蕉标准园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效果明显,并在全县蕉区全面推广实施。实施该技术后,香蕉主要产区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3 300kg,比常规管理每667m2增加产量180kg,商品果率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组培技术生产香蕉苗被认为是帮助农民大规模种植香蕉的好方法。迄今为止,香蕉苗特别是高产抗病毒香蕉苗的大量短缺制约了农民商业化大规模发展香蕉生产。马来西亚马六甲生物技术公司采用组培技术在解决农民香蕉苗需求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于2007年开始采用组培技术进行商品化香蕉育苗。  相似文献   

20.
香蕉防寒防冻技术及冻后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原产于热带地区,整个生育期要求高温多湿,忌低温。当气温降到5·0℃时,蕉叶受冷害发黄,若持续时间长,地上部受冷致死;如遇阴雨天气,气温虽在4·5℃左右,也会烂心致死。短期受冷害虽不会全株死亡,也影响其生长,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平和县地处福建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香蕉栽培历史悠久,现已建成福建省最大的香蕉商品生产基地,荣获“全国热带南亚热带作物(香蕉)名优基地”和“中国香蕉之乡”称号。2005年全县香蕉种植面积0·7万公顷,产量23·8万吨,产值4亿多元,因此,香蕉已成为平和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然而,农业区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