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探讨结合遗传差异和育种目标进行小麦育种中亲本选配的问题。提出了亲本选配的组合质量指数法:CPI=D~2/SSD。CPI(Cross Performance Index)即组合质量指数,D~2为亲本间遗传距离,SSD 为由这些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群体平均与育种目标的加权离差平方和。CPI 大的组合优于 CPI 小的组合。作者还提出了一种计算复交组合亲本间遗传距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通过结实率与遗传距离,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发现:利用籼粳分类性状计算出的遗传距离(D_3~2)可以预测杂种后代的结实率,对克服籼粳杂交后代结实率低使优势难以利用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遗传距离对后代的杂种优势预测效果因性状而异,多元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呈曲线关系;y=-18.173+8.570x-0.692x~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单株产量优势有增加的趋势,超过这个范围,杂种优势随遗传距离增大反而有下降的可能。综合结实率、杂种优势和遗传距离(D_3~2)的分析结果表明:选择遗传距离(D_3~2)在4.0~9.0之间,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进行桥梁育种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以山东省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推广的优良品种及其亲本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时期杂交组合的选配特点。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杂交育成品种的亲本都是选自不同的类群。近期品种一般是多个性状的改良指数较大,品种综合性状显著改善,综合改良指数 CI 值逐渐提高。杂交亲本间遗传距离 D~2与育成品种的 CI 值呈二次曲线关系,(?)=-3.7801X~2+55.5907X-165.1575。  相似文献   

7.
小麦育种中杂交亲本选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西藏小麦育成品种的系谱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育成品种杂交系谱构成及其应用情况的比较研究,分析总结了西藏冬春小麦杂交育种亲本选择与组配的经验与教训,并就冬春杂种,推广品种的杂交地位,吸收外来种质,墨西哥小麦的利用,亲本选配,组合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尤其对突破小麦杂交种徘徊的途径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多元分析在春小麦杂交亲本选配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应用多元分析方法,以北方春小麦区35份品种(系)为材料,对杂交亲本作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第一主成分为穗部性状因子;②根据主顾分值筛选杂交亲本的结果同田间观察的结果一致;③选配杂交组合应在类群间进行。  相似文献   

11.
小麦高世代品系中再选择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个小麦高世代品系中进行再选择。单株选择,随机区组设计,分系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法估计了该二群体中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度和遗传进度,从而探讨了再选择的方法和效果。应用多元正态分布的近似计算,估测了多个性状综合选择时,所需的基础群体规模,为作物育种中的多性状遗传进度研究和群体规模估计提出了新的设想。 通过本文对两个小麦高世代品系的具体分析计算得出,南农82-4品系的产量三因素可在有700-1500株供选基础群体下,通过纯系选择,在保持原有单株穗数水平上,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获得2.5%-5%左右的相对遗传进度。南农2101品系在有2000-3000株左右的供选基础群体下,通过纯系选择,在保持该品系原有产量水平上,使赤霉病抗性、开花期和穗上发芽率获2.5%-5%、2.5%-5%和7.5%-15%的相对遗传进度。  相似文献   

12.
小麦激光后代遗传变异和选择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新扬州鸡开产日龄、30 0日龄产蛋数和 30 0日龄蛋重 3个性状的遗传参数与 6组经济加权值求解出 6个约束选择指数及其预期遗传进展、预估准确度和指数的遗传力 ;通过实际记录模拟选择和预期遗传进展分析。结果表明 :在IA、IB、IC、ID、IE 和IF6个约束选择指数中 ,IE 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七个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指标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小麦穗部赤霉病扩展至穗轴的速度作为赤霉病抗扩展性的主要指标,以穗轴发病为界,将麦穗赤霉病扩展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计算前期日扩展率和后期日扩展率。前后两期日扩展率无相关,任何一个过程的抗性减弱都使病级加重。不同品种的病害扩展进程存在差异而可分别利用。各发病阶段的抗性也都表现出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符合加性一一显性模型。  相似文献   

15.
保种与选育有机结合是解决我国丰富的畜禽品种遗传资源保存的一个重要的有效手段。本文探讨在保种目标性状明确的情况下,如何利用通用选择指数灵活方便地制定选择标准,以达到保种与选育相结合的目的。并以良种细毛羊的选育为例,确定了在保证羊毛质量不下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来源评定个体的综合育种值,达到尽量提高羊毛产量的目的。此外,探讨了在保种目标的约束下主攻净毛量等,以及当保种性状也需改进时的选择方法,为保种与选育相结合探索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提高小麦出粉率的间接选择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9个小麦种质籽粒性状和出粉率间关系的分析表明,角质度、千粒重和容重与出粉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角质度对出粉率的标准偏回归系数(0.57)明显高于后两者.但在角质度一定时,容重与出粉率无关.比重、角质度、蛋白质含量、粒厚系数和腹沟宽等因素对容重有明显影响.千粒重与籽粒体积为高度正相关(0.9943),而与容重(-0.0961)和角质度(0.0064)均无关.因此,在育种早代角质度和千粒重似可作为间接选择指标,以有效地提高小麦品种的出粉率.  相似文献   

17.
小麦籽粒灌浆性状的轮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5年,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对小麦籽粒灌浆持续期和灌浆速率进行轮回选择。结果表明,3轮选择增益显著,每轮平均增益GFD为4.77%,GFR为8.21%,对GFD和GFR的选择彼此间呈负响应,两者的相关系数r=-0.9120。在灌浆期亚群中,退化小穗数和穗粒数间接增益较大。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选择压下对抗穗发芽白皮小麦种质资源的综合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2在南京种植了399份材料,考察了生育期,每穗粒数,千粒重,赤霉病穗率,白粉病级,籽粒皮色,穗发芽率,株高8个农艺性状。计算了遗传参数,相关系数,并采用多维正态分布函数计算法估算了8个性状分别在经验标准,±0.25个标准差,±-个标准差3种选择压下的理论入选率。按经验标准选择的结果表明:1991年实收的218份材料中,扬州90T-27入选;1992年实收的369份材料中,北农大20  相似文献   

20.
太谷核不育小麦主要性状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个太谷核不育小麦基础群体C0(由10个高蛋白亲本及4个丰产亲本的太谷核不育株等量混合组成)进行三轮单性状集团选择。结果表明:百粒重、穗粒数和蛋白质产量的直接选择效应显著,平均每轮比C0分别增加8.2%、10.1%和11.7%。百粒重和穗粒数的选择效应相互抵销,因此,二者的选择均未使单株产量显著增加。株高、单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3个性状的直接选择效应不显著,但相关遗传进度分析表明,它们的直接选择仍然有效,在某些地区可以考虑用穗粒数和株粒数来间接选择单株产量。试验结果还表明,蛋白质产量的选择引起单株产量的显著增加,且对蛋白质含量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蛋白质产量可能是单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改良的有效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