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崔贵君  曹岩 《水利渔业》1994,(2):43-44,29
在大绥河水库越冬鲤鱼种14箱,计21336kg,与池塘越冬3.06ha,鱼种28861kg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网箱越冬鱼种成活率81.09%,鱼池鱼种成活率27.09%,网箱越冬费用仅为池塘越冬费用的22%,表明前者能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降低用,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淡水鲳室外越冬及越冬鱼种的运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鳗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属大型热带经济鱼类,其生活临界水温下限为12℃,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不能自然越冬,各地都需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越冬。主要越冬方式有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外越冬又有利用温泉和工业余热水越冬两种方式。1987年以来,我场一直利用合肥发电厂余热水进行淡水娼的越冬保种并获得成功,总结出一套淡水娼室外流水越冬保种技术和管理经验。针对越冬鱼种保种密度大,越冬后鱼种体质弱,致使运输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加强越冬鱼种后期的强化培育及低温处理等工作,对提高越冬鱼种运输成活率有着重要的作用。l淡…  相似文献   

3.
穆棱市马桥河镇地处高纬度严寒地区,养鱼生产起步较晚,特别是鱼种生产一直受着水温低、鱼类生长期短等因素的困扰,处于规格小、单产低的落后局面,严重影响了养鱼生产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我们于2006年在永安鱼种试验场开展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鱼种出池规格为65-152g,平均亩产达312kg。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鱼种是养鱼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渔业生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更是下一年渔业生产的物质储备。只有培育出优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才能提高鱼种抗病力和越冬成活率,才能为发展生产,促进渔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个别鱼种越冬场点鱼种越冬成活率不高,死鱼的现象屡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越冬管理不善,缺氧死鱼,造成越冬成活率低的原因外,还有鱼种带病越冬和鱼种体质差,肥满度低,  相似文献   

5.
高新梅 《内陆水产》1996,(12):15-15
如何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来年春时才能卖出。所以,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成为鱼种场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套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越冬前要加强鱼种...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九年——一九八О年冬我们在牛其卜水库搞了鱼种网箱越冬试验,成活率达96%以上,初步肯定了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本试验是上次试验的继续,目的是探索鱼种在水库网箱中越冬的具体方法,从而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鱼种越冬是渔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根据各地实践调查,鱼种越冬成活率不高,一般在50-80%,有的甚至还不到30%。究其原因:一、鱼种规格小,大都体长不超过10厘米,体重不足25克。由于体内贮存营养少,往往经不住漫长的越冬消耗,鱼体逐渐虚弱萎瘪致死。二、放养密度大,一般亩平都超过3万尾。由于鱼种多、耗氧量大、饵料消耗也大,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利用六面体封闭式鱼种网箱,于1979年12月13日~1980年5月7日,进行了冰下网箱越冬鱼种的试验。6个网箱(总面积为192平方米),共越冬鲢、鳙、草鱼种48,000尾,平均成活率22%,最高成活率为39.6%。根据试验,我们认为,越冬网箱面积在28~66米~2比较合适。网箱架设地点选择背风向阳,水面宽敞,冰面上车辆来往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我区鱼种生产基地和养殖专业户培育的鱼种在越冬期间成活率很低,有的个别鱼池内鱼种规格偏小,体质很差,在水下全部死光,也有的鱼池鱼种在越冬期体质消耗很大,小规格鱼种体质消耗15%~20%,甚至25%~30%,大规格鱼种体质消耗10%~15%。这些...  相似文献   

10.
为了大力推广网箱养鲤,需要培育出大量的合格的鲤鱼种。但在我国“三北”地区,由于冬季结冰越冬池塘数量有限,如果不解决大面积大批量鲤鱼种越冬问题,那么推广网箱养鲤也会成为一句空话。1981-1983年我场曾利用网箱在水库进行了鲢、鳙鱼种越冬试验获得成功。随着网箱养鲤的发展我们于1985年进行了网箱越冬鲤鱼种的试验。在总结1985年网箱越冬鲤鱼种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防治鱼病是鱼种越冬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鱼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鱼种越冬期问,比较常见的疾病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2003~2006年,采用室外土池网箱、室内水泥池及海区网箱3种方式进行鮸鱼鱼苗越冬和鱼种培育试验,鮸鱼鱼苗越冬成活率可达60%以上,从越冬后的鱼苗培育至体重50 g左右的鱼种,成活率在90%以上.从越冬培育至体重50 g左右的鱼种,成活率可达54%以上.总结了3种方式的养殖管理方法、特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李泽相 《内陆水产》2001,26(11):14-14
1培育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越冬前期就应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吃食性鱼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如谷芽、麦芽、营养全面的商品饵料;而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长,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其次是调节好池塘水质,使水体有充足的溶氧,以达到提高鱼种的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在相同的水体条件,肥满度相同的鱼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相同条件下,鱼种规格相同时,肥满度大即鱼种体肥膘壮,越冬成活率也高。2为越冬鱼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2.1鱼塘条件选择用作鱼种越冬的池塘,应具备水源充…  相似文献   

14.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1,26(1):32-32
鱼种在进入冬季后,随着水温的下降,其新陈代谢作用逐渐减弱,食欲也相应减退,体质变得较虚弱,易遭敌害生物的攻击和致病菌的侵袭,严重影响了池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因此,如何保证亲鱼顺利越冬,是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成功经验。1培育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越冬前期就应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吃食性鱼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如谷芽、麦芽、营养全价的商品饵料,而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物,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其次是调…  相似文献   

15.
王兴礼  邵世秋 《内陆水产》2000,25(12):17-17
随着淡水渔业的迅速发展,鱼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如何使鱼种安全越冬,为翌年的渔业生产提供质优、量足的鱼种,已成为影响水产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鱼种网箱越冬,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易于管理,成活率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养鱼户的欢迎。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越冬场地的选择 为了搞好网箱越冬工作,首先应选择好网箱的越冬场地。在选择越冬地点时,必须对水域进行调查了解,如水深、历年冰层厚度和水交换量等。对于水交换频繁的区域不宜作为沉箱场所,因为长时水流,使鱼体消耗能量过多,影响越冬成活率。一般在大水域中选择水…  相似文献   

16.
养殖鱼种在山区低水温的生长期相对较短,鱼种越冬期较长,越冬成活率较低,而从外地调运鱼种运输成本高,成活率低。我们通过三年时间,以鱼种池塘为生产条件,进行了鱼种培育增产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共计6口,分别为3亩的3口,4亩的2口,  相似文献   

17.
培育体质健壮、规格齐大、品种齐全的优质鱼种,是搞好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因此,提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提高越冬鱼种的成活率呢? 一、抓住秋季的强化培育秋季鱼种大量摄食,除维持它的正常生长外,还要积累大量的营养以供越冬消  相似文献   

18.
侯传宝 《内陆水产》1995,(10):16-16
秋季怎样给鱼种催肥追膘鱼种生长较差、体质瘦弱、规格偏小,则越冬成活率低。对此,可在秋季进行催肥追膘。秋季对鱼种催肥追膘,可采取下述措施。一、控制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水。是鱼类生活的环境,水质不好,鱼种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为了保证鱼种正常生长,一定要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越冬期冰下鱼种气泡病的发病情况、症状、防治方法以及池塘条件及管理措施对气泡病发生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并认为气泡病是越冬后期鱼种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越冬后期鱼种大量滋生水霉和目前鲤鱼种越冬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倪立珠 《水产养殖》2012,33(3):51-52
为了提高越冬鱼种的成活率,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综合洪泽县当地鱼种越冬的经验,对提高鱼种越冬作一简述,以供参考。1鱼种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1.1越冬水体严重缺氧一般情况下,越冬水体严重缺氧是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池塘缺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池水清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