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鸭疫里默氏菌病是危害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是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疾病。2 0 0 1年 7月我县的城关、吾隘两镇清水河肉鸭项目的养鸭户的鸭仔发生此病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我站分别于 2 0 0 1年 6月 2 5日、7月 5日、7月 2 8日从贵港、南宁引进 3批鸭苗共 2 0 1 36羽分发给 90户农户饲养 ,其中从贵港引进头两批没有注射鸭疫里默氏菌油乳苗。农户饲养一周左右小鸭出现症状 ,起初鼻窦肿大 ,少量出现脚软 ,2— 3天后死亡。在 2 0 1 36只鸭苗中有 986 4只发病 ,死亡 2 56 2只。发病率为48% ,死亡率为 2 5 9%。各农户之间的发病及死亡…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8周龄雏鸭,其特征是内脏浆膜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形成所谓“四炎”,即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脑膜炎。1流行病学鸭疫里默氏菌主要侵害鸭,各品种鸭均易感,以2~6周龄雏番鸭最易感。耐过鸭生长、发育受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福建以每年10月份到次年5月份为本病高发季节,这可能与气候变冷,保温条件差等有关。感染鸭死亡率的高低取决于鸭的品种、日龄、鸭疫里默氏菌毒力的强弱、饲养水平的高低、卫生条件的优劣以及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4.
1 发病症状 某个体大型养鸭场,在2000年底鸭群突然大批发病死亡,发病死亡时最小的为8日龄,最大的为45日龄.病鸭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食欲下降或废食,共济失调,鼻孔有粘液性分泌物堵塞,呼吸困难,有的咳嗽、打喷嚏,眼四周有分泌物,死亡前常表现为角弓反张,四肢痉挛.该批雏鸭共2500只,死亡1386只,死亡率为55.4%,损失极其惨重.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是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规模养殖的禽群一旦染疫发病常以高死亡率给养鸭生产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养鸭业的头号杀手.笔者长期从事养殖生产技术推广,对于规模场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菌病是感染家鸭、火鸡和多种其他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2周龄~3周龄的雏鸭,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脚蹼等途径感染,呈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干酪样输卵管炎等病理变化。目前已成功地研制出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来控制此病。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鸭疫里默氏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诊断,防治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某鸭场发生了一起20日龄雏鸭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嗜睡、缩颈、拉稀及神经症状为特点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变观察及病原分离鉴定为鸭疫里默氏菌和鸭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针对分离菌作药敏试验,用对分离菌敏感的药物治疗及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鸭疫里默氏菌可以引起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中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而火鸡、鹅、鹌鹑以及鸡感染发病比较少见.本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主要病变特征.致病性大肠杆菌亦可引起类似上述病理变化的禽类传染病,临诊上难以区分.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其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曾称鸭疫巴氏杆菌),是现代养鸭业中造成严重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发展,本病呈上升趋势,且本病易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相混淆,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该病的发病日龄一般在12-40日龄,发病率5%-90%,死亡率为5%-80%,严重时会全群覆没。我服务中心曾诊断多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最近一例的发病和诊断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 4月 ,武汉青山地区某个体养鸭场发生一起 1 5日龄幼鸭腹泻 ,精神不振 ,共济失调 ,鼻眼分泌物增多 ,剖检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以及偶有败血症病变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细菌分离鉴定 ,确诊为鸭疫里默氏菌( RA)。由于鸭疫里默氏菌病在武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感染所致的鸭、鹅、火鸩和其它多种禽类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以2~4周龄小鸭最易感,死亡率可达30%~90%[4].我们对2009年1~3月份怀疑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例,进行分离鉴定,并对病鸭群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 1月,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某养鸭户40日龄鸭群30%以上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喜卧不动,部分有神经症状,4d内陆续死亡30余只.  相似文献   

13.
张昌华 《中国家禽》2007,29(23):47-48
2007年3月我县养鸭户刘某,21日龄的幼鸭1000只发病,表现蹲伏,腿软不愿走动,共济失调,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眼鼻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下痢,拉绿色或黄绿色稀粪,每天死亡10~15只不等.户主曾投过土霉素、硫酸阿米卡星进行治疗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蓑羽鹤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成  陈钟鸣 《中国家禽》2007,29(16):36-37
1 发病情况   江苏省某动物园繁殖中心现有蓑羽种鹤8只(4对),幼小蓑羽鹤21只.2006年4月20日,一窝10日龄的6只小蓑羽鹤相继发病,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废绝;双眼潮湿有明显的眼圈;鼻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呼吸急促,有的张口呼吸,拱背缩颈;排绿色稀粪,喙和蹼发绀,2天后出现两肢发软,跛行或卧地不起,行走打晃,转圈,倒退,前仰后翻,翻倒后仰卧不易翻转;神经失调,呈角弓反张状态.4天后死亡2只,7天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5.
鸭疫里默氏杆菌(RA)感染是家鸭、火鸡等鸟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也称为新鸭疫、鸭败血病、鸭疫综合征和传染性浆膜炎。该病特征性病变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本病死亡率高,感染鸭消瘦,淘汰率高,给养鸭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河南商丘一肉鸭养殖场疑似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为确定其病原,无菌采集病死鸭的大脑、肝脏、脾脏、肺脏等组织,依据常规PCR检测方法进行低致病性禽流感H9(AIV-H9)、鸭坦布苏病毒(DTMUV)、鸭呼肠孤病毒(DRV)、新城疫病毒(NDV)等鸭群常见病毒病的核酸检测,利用血清琼脂平板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玻片凝集鉴定分离菌株血清型,PCR检测鉴定后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并进行3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显示,AIV-H9、TMUV、DRV及NDV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初步排除这4种病毒的感染。无菌挑取发病鸭肝脏及脑组织于血清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培养,发现培养基中呈现针尖大小、半透明的菌落。取纯化培养的菌液进行PCR扩增显示,扩增出338 bp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A)特异性条带,血清型鉴定结果为RA血清7型。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可在临床上被成功复制,能够表现出明显的传染性浆膜炎临床感染症状。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该血清型RA对头孢克肟、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林可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高度敏感。综上所述,造成该肉鸭场疾病感染的病原为血清7型RA,建议使用头孢菌素类等高敏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2007年3月,我市一养殖厂的4000余只肉鸭于8日龄开始发病,10日龄病情突然加重,次日来我站就诊时已死亡近500只。笔者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大肠杆菌病。经治疗,除200余只重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该场前后养了几批鸭,均没有免疫接种雏鸭肝炎病毒苗。本批鸭进舍前饲养棚未做彻底消毒,只喷洒少许消毒剂,且饲养密度较大。附近养鸭户曾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畜主曾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土霉素等治疗,但未见效果。2临床症状病鸭精神沉郁,缩颈,翅下垂,粪便呈青绿色;运动失调,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患病鸭群7只病死雏鸭进行了剖检,无菌采取鸭心血、肝脏、脾脏等病变组织,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分离到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和4株大肠杆菌。初步确定这起雏鸭死亡的原因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细菌分离培养、培养特性鉴定和生化试验,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症.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