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梢红鲌体侧鳞片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梢红鮊体侧各区鳞片在形状大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其中D区鳞片长度变异系数最小。C、D、E、F四区鳞片与A、I两区的鳞片差异明显,D区最为显著。前部区域鳞片的形状在鱼体生长过程中有改变现象。鳞片的左、右半径相等或很接近,但随着鱼体的生长,前、后半径的比值也随之逐渐变大。各区鳞片的纵、横径长度都与体长呈直线相关,其中D区的相关系数最大,用该区鳞片纵径长度平均值推算体长,效果更佳。鳞片上的年轮特征为:切割型、双切割型、破碎型和切割破碎型。  相似文献   

2.
对五岳水库青梢红鲌的生物学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肠道充塞度从0-3级依次为18%、54%、16%、12% ,未发现有达到4-5级的,(2)雌雄性比为1:1.6;(3)性成熟系数为1.02(雌)和0.70(雄);(4)体重与体长的回归关系式为W=0.0180×L2.8998 (R2=0.941);(5)体长和龄径的关系式为Y=8.0478+0.4770X (R2=0.6226);(6)肥满度平均为1.433,1-4龄分别为1.451、1.420、1.489、1.494;(7)体长与年龄的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 = 20.380×( 1–e–0.5600 ( t +1.034 ) ) (R2 = 0.9995)。体重与年龄的von Bertalanffy方程为:Wt = 112.643×( 1–e– 0.5600 ( t +1.034 ) )3 (R2 = 0.9996)。拐点年龄为2.588龄。  相似文献   

3.
饲料蛋白质含量对翘嘴红Bo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报道了饲料蛋白质含量对翘嘴红Bo生长的影响。试验分别用5种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饲养平均体长8厘米、平均体重2克的2龄翘嘴红Bo30天,以观察饲料蛋白质含量对翘嘴红Bo生长的影响。5种试验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0%、36%、42%、48%、54%。(1-5组)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54%的范围内,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翘嘴红Bo的生长比速、饲料效率都相应提高。第4组较前3组提高较多,而第3组较第4组变化不明显。蛋白质效率1-4组呈递增趋势,第5组开始下降。因此,我们认为翘嘴红Bo实用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48%-54%之间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兴凯湖兴凯Bo渔业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在兴凯湖档壁镇对兴凯Bo进行渔业生物学调查,共采集兴凯Bo203尾。捕捞群体体长由15.3-26.3cm组成,平均为20.6cm;体得由50-270g组成,平均为125g;年龄组成为2^ - 7^ 龄;体长体重相关关系为W 0.005L^3.312,r=0.983,n=45;性比为1:1.5(♀:♂);相对生殖力8.3-127.5粒/g,平均为62.7粒/g;绝对生殖力750-30000粒,平均为10765粒;成熟系数雌群0.56%-7.88%,平均为4.48%;雄群0.60%-1.88%,平均为1%;肥满度系数雌群为1.2-1.6%,平均为1.4%;雄群0.8-1.3%,平均为1.0%;种群数量2001年约160t。兴凯湖兴凯Bo的资源呈明显下降状态,亟待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5.
6.
杨干荣 《淡水渔业》1977,(11):23-25
在鱼类生物学基础的研究和水产资源调查等工作中,对鱼类年龄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因此准确地鉴定和划分鱼类的年龄组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主要通过对低龄团头鲂鱼种鳞片上的环纹观察,以探讨与其生长的相互关系。曾对86尾团头鲂鱼种全长以及鳞片的鳞长、环纹数等之间相互关系的讨论,经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可说明团头鲂鱼种鳞片上的环纹增长与外界环境(饲辩、水质、养殖方式……等)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在98%以上,说明对鳞片上的环纹等的研究是探索鱼类生长特性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淡水渔业》1976,(10):F002-F003
近年来由于长江鲥鱼产量亳动较大。迫切要求查明原因。正确鉴定年龄,是讲究鲥鱼资源变动、生长、繁殖,生活习性等必不可缺的基础工作。国内曾对鲥鱼做过调查,但多限于一般生物学研究,而年轮特征的专门.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只得尝试,并用鳞片上的年轮进行了大量的年龄鉴定工作。现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但因鲥鱼平时栖息在海洋里,只有每年4—8月才进入长江作生殖洄游,因此在取材上,  相似文献   

9.
用鳞片鉴定鱼类年龄时,以前学者大多是利用鳞片上环片的式样和排列等不同标志作为年龄特征的。如丘古诺娃(1952)提出(鱼鲁)鱼鳞片上的年龄标志是秋季生长中排列紧密的环片和春夏季生长中排列稀疏的环片两者之间的分界线;陈佩薰(1959)认为梁子湖鲤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九年,我参加了湘华鲮生物学研究的调查,并承担了湘华鲮的年龄与生长这部分工作。通过对湘华鲮鳞片的观察,发现湘华鲮鲮片上的年轮与一般鱼或家鱼不同,环纹不是疏密相间的排列,而以几种不同的特征,形成了湘华鲮特有的年轮。并与池养已知年龄的湘华鲮作了对证。  相似文献   

11.
12.
13.
陈万青  赵维谦 《水产学报》1986,10(3):289-304
用黄海鲬鱼的耳石和鳞片相对照,对其年龄进行了鉴定。分析了不同年龄组的体长和体重分布。分别计算出雌雄各龄组的体长与体重、鳞长与体长的关系式,并用幂函数关系和直线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和比较,鲬鱼生长适合于V.Bertalanffy生长方程。还分析了其阶段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4.
池养海南红Bo对水产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海南红Bo鱼苗对11种水产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兴棉宝、孔雀石绿〉硫酸铜〉硫酸铜〉鱼虫净〉鱼菌清〉漂白粉〉敌百虫〉亚甲基蓝〉甲醛〉生石灰〉食盐。确定了各种药物对海南红鱼苗的最低致死浓度的范围和中间忍受限根据TLm计算出各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关于鱼类鳞片出现和复盖过程的研究,据报导国外已有人对自斑狗鱼Esox Lucihs(Franklin和Smith 1960),大眼蛳鲈Stizostedion vitreum(Priegel 1964),六棘刺盖太阳鱼Pomoxis annularis (Siefert 1965),鲤鱼Cyprinus carpio(Mc Crimmon和Swee 1967),暗斑刺盖太阳鱼Pomoxis nigromaeulatus(Cooper 1971)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厦门杏林湾鲻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厦门杏林湾鲻鱼鳞片年轮可作为年龄鉴定依据。鳞片边缘增长率a的周年变化,表明鳞片年轮每年形成一次,新年轮主要在10-11月间出现。已计算出鲻鱼体长与鳞长、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3龄鱼以前属于幼鱼生长阶段,体长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较大,生长指标较高;3龄鱼以后则进入成鱼生长阶段。其生长适合于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位于2龄至2.5龄之间,其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曲线能反映生长过程的变化特征,合理捕捞的生物学指标应以生长转折点较为适当,限制捕捞1龄和2龄的港养鲻鱼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鱼类鳞片的发生发育过程,以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斑马鱼(Danio rerio)为实验对象,结合形态学和组织学方法,对这两种鱼的鳞片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团头鲂和斑马鱼分别在出膜后24 d和39 d开始出现鳞片,鳞片首次出现时的体长分别为16.3~19.7 mm和8.5~9.2 mm。鳞片分别于出膜后44 d和47 d,体长达到23.9~24.6 mm和12.1~12.5 mm时覆盖完全。团头鲂的鳞片最先出现于鳃盖后缘侧线处,随着体长的增加,沿着侧线向尾部逐渐覆盖,侧线下方的覆盖速度快于侧线上方。相比之下,斑马鱼的鳞片最先出现在尾柄侧线处,随着体长的增加,鳞片沿着侧线向头部逐渐覆盖,其水平覆盖的速度快于垂直覆盖的速度。组织学结果表明,团头鲂和斑马鱼鳞片的发生主要经历了形态发生早期、形态发生晚期、分化早期、分化晚期和折叠期,共5个时期。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团头鲂、斑马鱼的体长和日龄均与鳞片的覆盖率有相关性,其中体长与鳞片的覆盖率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北部湾斑鳍白姑鱼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斑鳍白姑鱼(Pennahia pawak)鳞片年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斑鳍白姑鱼的年龄判定与生长特性.采用自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北部湾海域底拖网、流刺网和钓具作业的斑鳍白姑鱼渔获样本,共计626尾.结果认为斑鳍白姑鱼鳞片的年轮显示为空白型窄带,边缘增长率MGI计算结果表明,年轮主要在9-11月形成,为1年1个周期;性腺成熟指数(GSI)表明,繁殖期为4-8月份,年轮形成于繁殖期之后.本研究利用最大似然法估算了von 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和Generalized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生长参数,ARSS检验得出雌雄生长在4个生长方程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IC、AIC差值和BIC检验得出Logistic生长方程为最适生长模型,主要参数分别为:渐进体长L∞=220.32 mm,生长曲线的平均速率K=0.58,初始年龄t0=0.905.斑鳍白姑鱼在3龄之前生长迅速,之后生长趋于减缓.为保护产卵补充群体和合理开发利用北部湾的斑鳍白姑鱼资源,以及考虑实际渔业生产状况,建议以2龄的体长146.53 mm作为最小开捕体长标准.  相似文献   

19.
白姑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雅竹  钱世勤 《海洋渔业》1989,11(4):158-162
<正> 前言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属暖水性底层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日本海,是我国机轮拖网的兼捕对象.50年代末期,白姑鱼的年产量仅100~200吨,占机轮拖网海洋捕捞总产量的0.02%左右;近年来白姑鱼的年产量却上升  相似文献   

20.
池沼公鱼的生物学及移植放流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玉浩  李毂 《鲑鳟渔业》1990,3(1):60-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