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度对北方粳型超级稻沈农265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北方粳型超级稻沈农265为试材,运用播期塑造不同温度条件,采用田间气象生态系统全生育期实时测定水稻田间生长温度,研究温度对沈农265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沈农265的生育进程加快,拔节期和成熟期与对照(常规播种)相比,推迟幅度较小;全生育期平均日最低温度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即沈农265全生育期夜间温度越高,其产量就越低;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日较差与产量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即沈农265全生育期平均昼夜温差越大,其产量就越高;活动积温不足或日均温、日最高温、温度日较差过低是影响沈农265产量潜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干旱是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评估提前断水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找到适宜的断水时间,节约农业用水,本试验以常规粳稻‘沈农265’为材料,分别在齐穗后15,20,25,30 d进行断水处理,模拟后期无水可灌造成的干旱胁迫,研究其对‘沈农26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齐穗后15 d断水、齐穗后20 d断水、齐穗后25 d断水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根系伤流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SOD活性、根系IAA含量,显著增加了根系ABA含量,导致产量大幅降低,品质严重变差。齐穗后30 d断水的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伤流量、总根长、总根体积和根系总活跃吸收面积,但总根表面积、根系SOD活性、根系IAA、根系ABA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使得其产量和加工品质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提前断水会影响水稻根系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但在生产中可以考虑在齐穗后30 d断水,这样既节约水资源又不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优10号、天优122、五丰优128、两优培九和玉香油占等5个超级稻品种(组合)在广州地区早、晚季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稻与常规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明显差异,杂交稻有效穗数较多、千粒重较大,常规稻则每穗总粒数较多、结实率较高;此外,超级稻早季每穗总粒数和晚季千粒重对产量有最大的正直接效应,因此早季重点增加每穗粒数、晚季注重提高粒重是增加超级稻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超级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耐肥型和广适型超级稻叶面积指数、干物重和产量构成因素影响不同。耐肥型超级稻吉粳88以N200 kg/hm2、P100 kg/hm2、K120 kg/hm2时,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表现最好。广适型超级稻吉粳83以N100 kg/hm2、P750 kg/hm2、K90 kg/hm2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表现最好。耐肥型超级稻吉粳88以N250 kg/hm2、P100 kg/hm2、K60 kg/hm2时产量构成因素最好,广适型超级稻吉粳83以N100 kg/hm2、P75 kg/hm2、K90 kg/hm2产量构成因素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构建寒地超级稻的理性株型,对松粳9号、龙稻11、龙稻5号、龙粳21、龙粳31和龙粳20,6个寒地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寒地超级稻的单株分蘖和着粒密度差异不显著,是寒地超级稻的共性性状。株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穗长等性状品种间差异显著,但有规律可循。株高、千粒重和穗长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福建超级稻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福建省超级稻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选用福建省育成的经农业部认定的4个超级稻品种及对照品种"汕优63"为材料,分析超级稻品种产量与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及各构成因素在产量中的作用。结果表明,4个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水平达10t.hm-2左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产量构成的共同特点是每穗粒数极显著多于对照;产量与单个构成因素间无显著相关,其中与每穗粒数的正相关系数最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70.55%);产量与穗数、每穗粒数、粒重三者的乘积——库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超级稻品种高产的主导因素是具有大库容量,而大库容量主要依赖单位面积总粒数,单位面积总粒数的多寡则主要取决于每穗粒数。在栽培上,应在保持一定穗数基础上,注意培育大穗,以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7.
粳型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及超高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的超高产生产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粳型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协同演进规律及超高产特征。【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4个超级粳稻品种(武粳15、淮稻9号、徐稻3号和常优1号)为材料,对高产(8250—9750kg.hm-2)、更高产(9750—11250kg.hm-2)和超高产(11250kg.hm-2)3个产量等级群体的产量及其结构、群体库容量和群体库容的充实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由高产到更高产再到超高产,4个超级稻品种的群体颖花量不断提高(差异显著),而结实率、千粒重在3个产量等级间略有增减(差异不显著)。在安全成熟的情况下,群体颖花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群体颖花量的提高在由高产提高到更高产的水平上,主要依靠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而由更高产提高到超高产水平,则主要依靠足穗基础上增加每穗粒数。在安全成熟条件下,群体库容充实度在3个产量等级间因种略有增减,差异不显著,而群体库容实际充实量则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以足量大穗构成群体安全大库容(安全成熟的群体高颖花量),通过保持正常的充实度(即保证常年的结实率与千粒重),从而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是粳型超级稻的超高产特征。  相似文献   

8.
CHA杂种小麦生产发育及产量优势特性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CHA杂种及基本本为材料,探讨了CHA杂种小麦产量优势形成过程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不同组合优势性状及其大小,从而不同角度阐述了CHA杂种小麦产量优势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钾量对免耕超级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土壤肥力有不同的施肥量,为指导农户在免耕超级稻的种植上合理施用钾肥,达到科学施肥、实现节本增收的目的,进行不同施钾量对免耕超级稻生长发育、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浅铁沙子土的水田,免耕超级稻施k20量在7~21kg/667m^2的范围内,各处理间差异明显,以14kg/667m^2施用量的节本增收效果最高,比对照增产35%、节本增收206.1元。  相似文献   

10.
北移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冬小麦品种北移 1号在原种植地 (太谷 )与北移区种植地 (应县 )两地生育差异的比较分析表明 ,冬麦北移后生育期的表现为冬前生长期短、返青拔节期短、拔节至抽穗期短、越冬期长、抽穗至成熟期长的‘三短两长’特点 ,致使营养生长有效期极大地缩短 ,营养生长至生殖生长的过渡期也相应缩短 ,而生殖生长期明显延长 ,导致株高降低、节间变短变细变实、强度明显提高 ,虽然单株分蘖几乎很少成穗 ,单株绿色营养面积也很小 ,但在较高的水肥与合理密植条件下 ,由于单茎穗粒重高、经济系数大 ,仍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北方粳型超级稻沈农265根系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粳型超级稻沈农265为试材,秋光为对照,采用盆栽方法,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二者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沈农265在根数、总根长、根体积、根重、单株根系氧化力、伤流速度、总吸收面积、活性吸收面积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从根系的生长动态看,两品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生育中后期,沈农265的根系较秋光更庞大,代谢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菌剂肥对超级杂交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两优959为供试水稻,设计了0、150、300和450 g/667m2 4种不同施用量处理,考察微生物菌剂肥对超级杂交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常规施肥+300 g/667m2微生物菌剂肥的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其单株平均分蘖数多了2.4个,有效穗多了11.05%,产量增加了10.3%。这说明微生物菌剂肥在超级杂交水稻生产上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粳型超级稻沈农265田间优适配置及其群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粳型超级稻沈农265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田间行穴配置,研究北方粳型超级稻田间优适配置及其群体特征.结果表明,宽窄行稀植(40.0+26.6)cm×13.3 cm是粳型超级稻沈农265相对优适的田间配置方式,其群体特征表现为茎蘖生长稳健、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具有较高的单位面积颖花数和实粒数,同时拥有适宜叶面积指数下的高粒叶比、高位平衡下的库源结构和较高生物产量下的高收获指数,其营养器官的物质转运率和对产量的贡献率也显著高于其他配置.此外,成穗率和粒叶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高成穗率和高粒叶比二者谐同成为高产群体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生理生态特征及超高产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水稻有序摆栽和点抛超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及机制,探索水稻超高产轻简化栽培途径。【方法】本试验通过塑盘旱育摆栽、点抛、撒抛3种栽插方式及与机插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比较,从活棵发苗、分蘖发生、光合物质生产、后期根系活性、群体透光率和抗倒伏性等方面,探究了水稻有序摆、抛栽的生理生态特征及超高产机制。【结果】有序摆栽和点抛群体起点质量好,发棵快,各生育时期群体叶面积、光合势、粒叶比、物质生产积累与转运均显著或极显著优于撒抛,且后期通风透光性好,群体衰老慢,保持较强的物质生产能力,抗倒伏性强,产量高。【结论】有序摆、抛栽群体起点质量高,活棵快,各时期生长优势显著,产量潜力大,是实现水稻超高产轻简化栽培的精良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水稻育种发展的概况及高产育种所取得的经验,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研究与育种实践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超级杂交稻最佳的N肥用量,试验用中浙优一号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处理,比较各处理对中浙优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N肥或单一施用N肥,不施P、K肥,产量均较低,在P、K肥使用量固定的情况下,随N肥用量增加,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施纯N量为180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并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当N肥用量过大,使用量超过纯N 240 kg/hm2时,产量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旱稻(旱香1号)和水稻(粮香3号)的产量及生育特性的影响,为新疆旱稻种植的适宜灌溉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覆膜滴灌栽培模式,以旱稻和水稻为研究对象,水稻为对照,设置5个灌水量,分别为 375 mm(W1)、525 mm(W2)、675 mm(W3)、900 mm(W4)、1 125 mm(W5),研究滴灌覆膜下不同灌溉量对旱稻和水稻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不同灌水处理下,旱稻和水稻随灌水量减少生育期延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产量、WUE等呈下降趋势。675 mm(W3)处理下旱稻产量及WUE显著提高,分别为4 506 kg/hm2、0.67;1 125 mm(W5)处理下水稻产量最高为7 485 kg/hm2,WUE为0.67。当灌水量大于675 mm后增加灌溉量旱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且旱稻在 675 mm(W3)灌溉量时比水稻产量高60.45%、水分利用效率高61.19%。旱稻各灌溉下产量平均值比水稻高11.24%、水分利用效率高10%、节水22.2%。【结论】 新疆干旱区种植旱稻受水分限制小,在节约水资源、提高产量的同时,新疆旱稻种植的最优灌水量为675 mm。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超级杂交晚稻不同生育阶段氮素亏缺与补偿效应,以五丰优T025为材料,通过盆栽方式,分别于幼苗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及乳熟期进行不施氮,后一生育阶段等量和加倍恢复供氮处理,考查产量及其构成、干生物质量及分蘖、氮素的吸收与利用等。结果表明,分蘖期不施氮明显减少了超级杂交晚稻的分蘖数和茎、叶、穗部器官干生物质量,以穗器官最明显;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不施氮使超级杂交晚稻单株产量显著降低,而幼苗期及抽穗期后缺氮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小;分蘖期缺氮显著降低了超级杂交晚稻单株有效穗数,幼穗分化期缺氮对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影响大;超级杂交晚稻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分蘖及干生物质量均存在一定的氮素亏缺补偿效应,各指标补偿效应的大小及补偿有效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未发现结实率存在明显的氮素亏缺补偿效应,而千粒质量补偿效应也极小;分蘖期至抽穗期,尤其是幼穗分化期保证氮素的充分供应,控制籽粒乳熟后氮肥的使用对超级杂交晚稻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氮肥吸收效率(NUPE)、氮收获指数(NHI)、氮肥生理利用率(NPE)、氮肥偏生产力(PFP)可起到优化的效果;总体上,超级杂交晚稻氮素亏缺的敏感期为分蘖期至幼穗分化期,补偿有效临界期为抽穗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