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兰的果树育种波兰位于波罗的海和喀尔巴阡山脉之间,北纬49°。地处温带,冬季较冷,据skierniewice的气象资料,平均每两年有一次冬季最低温度达到或低于-20℃,每10-15年发生一次冬季严寒的天气,温度可降至-30℃以下。在波兰栽培的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2.
根据开展果树和浆果育种工作五十来年的情况,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园艺科学研究所附近的德雷斯登举行。社会主义友好国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苏联、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100名果树育种学家出席了学术讨论会,共提出40篇报告。苏联推选了8名科学工作者参加会议。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园艺科学研究所是经常组织学术讨论会的东道主。在这个研究所里育种占据着重要地位,已培育出30多个果树和浆果的优:良品种──苹果、李子、草毒、穗状醋栗,这些优良品种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中。同时…  相似文献   

3.
波兰苹果栽培@杨克钦@杨振锋@马智勇¥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波兰苹果栽培杨克钦杨振锋马智勇(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波兰是继英国、荷兰之后广泛推行苹果矮化或半矮化密植栽培的国家之一,也是首先在苹果生产上采用化学疏果方法成功解决苹果大...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技术在果树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技术在果树抗性育种中的应用邵宏波,初立业,姜恩来果树是经济价值很高的作物.每年果树由于其自身抵抗力弱,遭到病虫害和其它边境干扰造成的损失达到总产量的30%左右(Tumer等1987),因而探讨果树抗性育种一直是果树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果...  相似文献   

5.
胚抢救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胚抢救技术在果树早熟、无籽、三倍体类型育种及获得远缘杂种、阻止胚早期退化和缩短育种周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胚抢救技术在果树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绩作了综述,并对胚抢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适宜的培养时期、营养及环境条件作了简介,同时初步提出了果树胚抢救技术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果树》2004,(3):61-61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是国家级果树科学研究机构。建所40多年来,始终站在全国果树科研和生产的前沿,追踪国内外果树发展动态,致力于果树资源、育种、栽培、生理、病虫害防治、贮藏加工、生物技术、信息资料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部分科研成果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并逐  相似文献   

7.
波兰的草莓生产和育种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兰受波罗的海的影响,属于湿润的海洋性气候,非常适合草莓种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波兰的小浆果类特别是草莓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2002年草莓总产量达到20.5万吨,栽培面积为6.39万公顷,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目前主栽品种为“森加·森加那”、“鲍拉”、“杜卡特”等。生产的草莓83%用于冷冻出口和加工,国内市场鲜食占12%,出口鲜草莓占5%,主要向美国、加拿大和德国出口。最近几年,波兰除了加强加工草莓育种之外,在鲜食草莓育种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育种现状波兰草莓育种的主要目标是培育适应波兰气候条件,尤其是耐冬季低…  相似文献   

8.
《园艺学报》2001,28(2)
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物学实验室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九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隶属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该实验室现有教授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有博士后经历的6人。 该实验室坚持果树营养及生长发育调控、果树根系生物学及数模、新技术砧木育种资源研究等三个方向。果树营养及生长发育调控研究方面,在多年研究碳、氮营养和水分胁迫果树生长发育影响机理及节水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近年注重藏营养的积累再利用和定向诱导、提高品质的代谢模式和逆境干扰、品质与区域环境的关系、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以及信息物质对性状表达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果树根系生物学及数模方面,重点开展根系生态型周年动态及营养空间、离子吸收动力学、激素信息物质合成、界面效应、介质转化以及果园土壤和生态环境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新技术砧木育种资源方面,侧重果树资源标记生物学的研究,并以砧木育种资源方面,侧重果树资源标记生物学的研究,并以砧木育种为主要目标开展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核果育种。 实验室现有价值3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近五年争取到科研经费1300余万元。实验室全体同仁热忱欢迎国内外果树学方面的学者前来进行合作研究、做博士后研究以及学术交流,衷心希望立志园艺方面的学生报考该实验果树学硕士、博士研究生。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邮编:271018 电话:0538-8242238  相似文献   

9.
影响苹果离体培养叶片分化不定芽的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影响苹果离体培养叶片分化不定芽的因素丁爱萍,王洪范(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果树具有童期长和基因高度杂合两大特点,使其传统的有性杂交育种成效较低。生物技术的应用为果树育种开辟了新途径。利用转基因技术已获得近百种植物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0.
我国果树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综合有关文献对主要果树多倍体的现状、果树多倍体育种的途径及其取得的成就、果树多倍体的鉴定、果树多倍体育种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果树多倍体育种的途径主要有利用对自然变异的选择获得多倍体、利用人工诱变获得多倍体、利用有性杂交培育多倍体、利用胚乳培养获得多倍体和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培育多倍体;对多倍体的鉴定可以从形态特征、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和染色体数目观察等方面来考虑;在今后的果树多倍体育种中应注意确定合适的倍性作为育种目标、重视多倍体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应用、重视对多倍体嵌合类型的分离纯化、注意利用现代新技术提高育种效率、要加强对多倍体育种中有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果树》2004,(5):61-61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是国家级果树科学研究机构。建所40多年来,始终站在全国果树科研和生产的前沿,追踪国内外果树发展动态,致力于果树资源、育种、栽培、生理、病虫害防治、贮藏加工、生物技术、信息资料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部分科研成果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60Co-γ射线是目前辐射诱变育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辐射源。综述了60Co-γ射线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包括诱变后的表型、辐射材料、辐射剂量、育种成果、突变体机理研究等,探讨了60Co-γ射线在果树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60Co-γ辐射技术与杂交育种、植物组织培养、鉴定技术、功能基因组学结合提升育种和分子机制研究效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布里亚特果树浆果试验站的沙棘育种赵军,吴晓岩译布里亚特果树浆果试验站创建于1949年2月,总土地面积620公顷.并有40名科技人员、科研工作的主要方向:果树浆果作物的育种、品种研究、生产工艺的完善.在1985~1992年列入国家品种的有:苹果6个、沙...  相似文献   

14.
AFLP技术及其在果树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遗传标记形式,是DNA分子碱基序列变异的直接反映。分子标记不受内外环境、发育阶段和组织器官的影响,数量极多,多态性高,与基因表达与否无关,且操作简单,检测迅速,因此在农业科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果树基因组高度杂合,而且具有童期,因此遗传育种的难度较大、周期长、效率不高,分子标记在果树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果树遗传育种的效率。果树上常用的分子标记方法有RFLP、RAPD、AFLP、SSR和ISSR等。  相似文献   

15.
果树真菌病害对果品生产造成严重危害,长期以来科技工作者们致力于植物抗病机制研究并利用育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以提高果树抗真菌病害能力。现就果树抗病的分子机制、抗真菌病害基因资源的挖掘思路、果树外源遗传物质转化的方法、转基因技术在果树抗真菌病害育种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今后果树抗真菌病害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保存多样性的果树种质资源对育种、生产十分重要。我国作为世界果树起源中心之一,果树资源丰富,产业发展迅速,利用现有条件,加强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力度,为后期育种打好基础。该研究主要阐述了种质资源作为果树育种的基础和原始材料,可以直接作为栽培品种用于生产或在育种过程中作为亲本使用。同时具体介绍了目前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3种主要方式(原生境保存、迁地保存和离体保存),进而分析了我国种质资源保存过程中存在的种质资源流失严重、缺乏系统的保存体系、种质资源库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果树科研组一行三人,于1982年6月28日至8月27日,在波兰果树花卉研究所(下称果树所)进行合作研究,并对波兰果树生产和科研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波兰果树生产情况简介如下: 波兰地处北纬49~55°之间,属温带气候。年均气温6~8℃,1月平均气温在-1~-6℃,绝对低温达-40℃。每10~15年有次周期性大冻害,造成果树严重减产、死亡,因此,许多地方不能栽培桃树和葡萄。主要果树为苹果、樱桃、草莓、树莓、醋栗等,其次为洋梨、桃、杏、李、榛子、核桃等。其中苹果1979年产105万吨;草莓近20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穗状醋栗15万吨,树莓3万吨,均居世界首位。 苹果主产区在波兰中部及东南部。新建果园以旭、红玉、金冠、新红星、邦克劳弗特等品种较多。多采用矮干(50~60厘米)、密植(行距4~6米,株距1.5~4米)篱壁形和纺锤灌木形栽植。目前,科研单位正大力提倡和推广矮化密植栽培,计划至1985年矮砧苹果树占总面积60%。  相似文献   

18.
肖蕊 《河北果树》2016,(2):46-47
正实生树童期长、结果晚是果树育种周期长、见效慢的主要原因。为此,多年来,许多育种工作者为了缩短果树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通过改进栽培技术和应用化学促控剂等措施,做了大量缩短果树童期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本研究选用TDS生长调节剂,对2年生桃实生树进行处理,观察其对结果率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20339份果树种质资源性状鉴定和评价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了中国果树种质资源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在Zmin内检索和打印出用户所需果树种质资源的来源和主要性状,并对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总体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图形和图像技术建立了果树品种系谱溯源和追踪、染色体自动识别、同工酶电脑分析和果树种质资源电子地图系统,为进一步利用果树种质资源开展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提供了现代化分析工具。该系统于1995年12月在北京通过国家科委验收,井人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为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人员、果树育种和果树生产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20.
《落叶果树》2006,38(4):F0003-F0003
刘庆忠,山东省莒南县人。1963年6月生,1987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工作;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育种研究室主任,山东省果树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山东省农科院百名科研学科带头人。1995年1月至1998年4月和2002年4月至2004年3月在美国农业部Beltsville农业研究中心果树实验室、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病理学实验室作访问学者。2000年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2001年荣立三等功1次,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留学归国专家”,2003年获“山东省留学归国创业奖”、“山东省千名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