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受人民网的邀请,3月2日晚7时,"中国梨都"砀山县委书记朱学亮做客人民网北京总部《人民访谈》栏目,畅谈《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造水果产业名县》,详细介绍了砀山县利用酥梨优势,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的经验和发展方向。小梨子大经济,小小的梨子带动了砀山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砀山县全面实施品牌战略、订单对接、深化水果加工、  相似文献   

2.
2008年对于安徽省砀山地区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7~8月连续40多天的阴雨导致砀山酥梨炭疽病大暴发,致使砀山地区几十万亩果树受灾减产90%左右,给砀山县的水果支柱产业造成了重创,给果农造成了10多亿元的重大损失。此次病灾事件也引起安徽省及砀山县的高度重视和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中央电视台7套来砀山作了专题采访和报道。在砀山果区严重受灾的情况下,安徽省砀山果园场却通过发挥农垦组织优势、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成功地打赢了一场砀山梨保卫战,有效地控制了梨炭疽病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砀山县因盛产驰名中外的砀山酥梨被誉为"中国梨都"、"酥梨之乡",酥梨产业带动了砀山县水果产业的发展。该研究从政府工作的角度分析了砀山县水果产业化发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实现产业化的路径:从基础和源头抓起,在增强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实现突破;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在壮大水果加工龙头企业上实现突破;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在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上实现突破;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着力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4.
李晓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98-10199,10204
安徽省砀山县因盛产驰名中外的砀山酥梨被誉为“中国梨都”、“酥梨之乡”,酥梨产业带动了砀山县水果产业的发展.该研究从政府工作的角度分析了砀山县水果产业化发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实现产业化的路径:从基础和源头抓起,在增强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实现突破;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在壮大水果加工龙头企业上实现突破;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在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上实现突破;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着力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砀山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为其成为"世界梨都"夯实了重要基础。作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砀山县由最初的荒漠古道逐步演变为绿波连天、花果飘香的"水果基地"。可以说,砀山县在农业发展方面潜力特别大。鉴于此,本文将目光聚焦于砀山县,对其生态农业发展条件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根据砀山县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几种合适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就如何推动砀山生态农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砀山县水果加工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4省7县交界处,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盛产水果,尤以盛产砀山酥梨闻名遐迩,是安徽省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耕地面积6万hm2,其中果园面积4.67万hm2,年产各类水果15亿kg;从事水果加工的企业年设计加工能力达12亿kg. 2008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相似文献   

7.
<正>我叫仇世涛,是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的桃农。砀山县大棚油桃,是继砀山酥梨、红富士苹果之后,又一大水果产业支柱。目前,我们葛集镇水果种植面积约8万亩,其中,仅桃树就达到了4万亩,全镇各村均有分布。在政府每亩投入1500元的支持下,我家种了4亩大棚桃。在大棚盖膜前,我使用雷  相似文献   

8.
2008年秋季,在安徽砀山县许多农村果园里,一堆堆病果随处可见,一车好一点的病果只能卖0.1元钱1千克,不要说生产成本,就连采摘运销的费用都收不回来,梨农的心都要碎了。而在这个县的利华水果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9.
砀山梨产业是砀山水果产业的重要支柱,也是皖北地区特色农产品和水果产业的一个重要品牌和形象。由于物流发展滞后,物流成本高、产业效益低的问题长期存在,砀山梨产业面临发展瓶颈。文章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从砀山梨物流系统构建的宗旨、原则,物流节点、物流运作系统及物流子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砀山梨物流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砀山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工作创新,推进了砀山梨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正>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的最北端(北纬34°25′,东经116°21′),属黄河故道地区,有400多年的栽培梨树历史。其中砀山酥梨栽培面积4000公顷,总产量达4775万公斤。酥梨果实硕大,黄亮美观,皮薄多汁,味香浓甜,特别是果肉酥脆而驰名中外。1985年酥梨出口1617吨,产值达22万多美元。酥梨总产值占砀山县农业总收入12%以上,成为砀山县一大经济支柱。在1985年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评及信息交流会上,砀山酥梨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  相似文献   

12.
从可溶性糖含量、水分含量、硬度、石细胞大小及分布等方面,对采自砀山县10个乡镇的砀山梨进行了果实食用品质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砀山产砀山梨的可溶性糖含量为11.30%~13.70%,水分含量为85.22%~87.29%,硬度为8.29~10.73kg/cm~2,石细胞最大直径为389.7~566.9μm,石细胞分布面积比为1.493~3.760。10个乡镇砀山梨食用品质稍有差异,相较而言,良梨产砀山梨可溶糖含量最高,相对更甜;果园场产砀山梨硬度最大,最为酥脆;良梨、果园场产的砀山梨果肉肉质较细、渣少。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度砀山酥梨王启动大会在安徽砀山召开"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3月5日,正值惊蛰节气、春耕伊始之际,由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安徽经视《第一时间》主办、安徽金正大公司承办的"金正大示范田我是高产王"——2017年度砀山酥梨王启动大会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隆重召开。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砀山县1200名梨农前来参加。  相似文献   

14.
砀山县水果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过积极采取措施,狠抓水果质量安全,砀山县水果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该文介绍了砀山县水果质量安全现状、采取的措施,并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决策 为了尽快改变金平县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农村经济增收缓慢的问题。县委、县人民政府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县情于1998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金平县“二五五五”可持续产业绿色产业规划》和《金平县水果生产实施方案》,规划到2005年发展香蕉1.33万公顷,龙眼0.47万公顷,荔枝0.2万公顷,使全县水果产业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的支柱产业,以此带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实现人……  相似文献   

16.
安徽砀山县是水果之乡,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成功脱贫,也形成了典型的砀山梨产业集群。通过新增加了"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的新钻石模型来分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总结出农业产业链短、种植和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品牌认可度低等不足,并从政府、企业、农户和个体经营者三个层面提出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自我科学文化水平等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玉刚 《中国农垦》2005,(11):38-38
安徽省砀山果园场位于安徽省砀山县境内的黄河故道上,建于1955年11月24日,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是砀山酥梨的原产地和主产区。目前全场总面积2016公顷,其中优质果树面积1200公顷,主栽品种有砀山酥梨、黄金梨、黄冠梨、圆黄梨、红香酥梨、早美酥梨及黄桃、油桃、葡萄等。果园场现有职工近2000人,科技人员412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35人。下辖10个生产分场,年产各类优质水果3000多万公斤,是全国最大连片果园之一。经过50年的发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砀山县素有“梨都”之称,以盛产酥梨闻名于世,70多万亩果树覆盖着全县3/4的耕地。就在5年前,砀山酥梨在水果市场还走俏得很,那时梨农每户每年赚几万块钱是比较普遍的,让周边省份的百姓看着都眼红。然而,近几年砀山酥梨的市场行情却每况愈下,梨农的眉头一天天地皱了起来。那么,砀山酥犁何以跌入低谷,又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春,我们走进了宣汉县明月乡大狮坪,不仅被这里香甜的梨子、兴旺的水果产业所吸引,更被这里纯朴的民风、群众勤劳向上的精神和其乐融融的气氛所感动。为此,宣汉县茶果站特对明月乡大狮坪社水果产业“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总结,认为大狮坪人坚持不懈地抓好水果管理和品改,做水果活,念水果经,发水果财,奔水果路,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12,(10):41
绥中是水果产业大县,盛产各种果品,其中有一种水果,只有产在绥中才最酥脆、最多汁、最香甜,它就是久负盛名的绥中白梨。古人对其评价甚高,一听便知:"天下水果属白梨,爽口爽心又利气。产地关外第一县,白花安梨属第一。"这里所说的"白梨"即绥中白梨。绥中白梨,学名秋白梨,属于中国北方梨中最古老的品种。在绥中栽培历史悠久,追根溯源可至唐代。《新唐书·渤海传》载:"果有九都之李,乐游之梨",乐游即辽西渤海辽东湾一带。清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