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信息》2012,(15):34-37
荷兰是欧洲一个人口1600万的小国。十多年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在世界农产品净出口额的排行榜上,荷兰一直仅次于美国。研究发现,这里没有包括园艺类产品和渔业产品。这些产品荷兰都有大量的净出口,而美国则有客观的净进口。以1996-1999年4年的平均数为例,加上这两类产品后,荷兰的净出口值接近176亿  相似文献   

2.
荷兰园艺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来看,荷兰是一个小国;但荷兰确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园艺产业强国。荷兰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是园艺和畜牧产品,从1989年起,其农业净出口保持在世界第二的地位,仅次于美国。荷兰园艺产业主要包括花卉、蔬菜、水果生产。近年来,荷兰园艺产品贸易量持续稳定在世界总量的20%左右。花卉每年出口60亿美元左右,占花卉总产值的80%多,其中鲜切花出口额约占花卉出口总量的50%,占世界鲜切花市场的60%左右;2002年蔬菜生产总量16万t,其中50%左右出口;水果生产总量62.12万t,其中20%左右出口…  相似文献   

3.
三月份我国出口菜籽油1.74万吨,今年1 ̄3月份累计出口菜籽油2.89万吨,出口国家为荷兰,预计今年我国将会从菜籽油净进口国家变为净出口国家。最近两年欧盟生物柴油产量快速提高,对菜籽油需求持续强劲。油世界预测2006/2007年度欧盟25国油菜籽产量将提高至1630万吨,同比增加90万吨,但仍大大低于中国菜籽产量。2005年下半年我国开始对欧盟出口菜油,全年共出口2.2万吨,其中出口德国1.2万吨,出口荷兰0.9万吨。(摘自:南京粮网)预计我国将从菜籽油净进口国家变为净出口国家  相似文献   

4.
崔林 《北京农业》2013,(10):38-39
<正>位于欧洲西北部的荷兰面积4万平方公里,大概只有河北省的1/4。人口有1636万(2007年数据),只相当于我们国家一个大城市的人口数量,其中农业劳动力约只占总就业人口的3%。而就是这样一个欧洲小国却是个农业"大国"。十几年来,在世界农产品净出口额的排行榜上,荷兰占据了重要地位,农产品总出口也一  相似文献   

5.
《饲料博览》2006,(4):38-38
三月份我国出口菜籽油1.74万吨,今年1~3月份累计出口菜籽油2.89万吨,出口国家为荷兰,预计今年我国将会从菜籽油净进口国家变为净出口国家。  相似文献   

6.
1992-2008年,我国苜蓿为净出口国;及至2008-2016年,我国逐渐由苜蓿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对此,本文分析了这一变化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却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农业出口大国,每年的净出口额300多亿美元。事实上,荷兰农业的先天条件跟我国农业多有相似之处,但荷兰却走出一条高效农业的道路,荷兰是如何做的?]资源短板下的荷兰高效农业人们常用"小国大业"来形象地描述荷兰的经济特征。荷兰本土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但其农牧产品却以优质、高产闻名,鲜花和种子的出口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荷兰"寸土寸金",冬季漫长,发展农牧业有诸多不利因素。不过荷兰人的勤劳和聪慧在很大程  相似文献   

8.
<正>荷兰,这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人口1600万人,相当于我国的上海市;国土面积4万多平方千米,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就业人口的3%,农产品净出口超过美国高居世界第一,这与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密切相关。荷兰高度发达的产业化经营是其农业最主要的特征,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的专业化。荷兰的农业企业大多是私营家庭农场,多数采取了专业化的生产方式,生产高度专业化,完全从市场和效益出发确定生产和经营,市场高度  相似文献   

9.
荷兰农业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却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农业出口大国,每年的净出口额300多亿美元。事实上,荷兰农业的先天条件跟中国农业多有相似之处,但荷兰却走出了一条高效农业的道路,荷兰是如何做的?中国能复制吗?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2,(20)
从投资角度分析,在理想状态下,农业也是非常有前途、获利相当高的产业。以美国为例,1个农民能养活98个本国人和34个外国人,美国的广义农业其产值约占整个经济的20%以上,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部门。法国农业食品工业则几乎是汽车工业的2倍,食品工业占法国出口总额的70%左右;荷兰农产品净出口额仅次干美国。在这些国家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1.
<正>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却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农业出口大国,每年的净出口额300多亿美元。事实上,荷兰农业的先天条件跟中国农业多有相似之处,但荷兰却走出了一条高效农业的道路,荷兰是如何做的?中国能复制吗?1、资源短板下的高效农业人们常用"小国大业"来形象地描述荷兰的经济特征。荷兰本土面积仅4万多  相似文献   

12.
1995-2009年中国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翻番,但是进口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出口,贸易格局逐渐由净出口变为净进口.家禽和生猪等传统优势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下降,肉类产品进口快速增长,羊毛、生牛马皮和奶粉等产品的进口居高不下,中国畜产品供给依赖进口的趋势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我国加入WTO以来的大豆贸易月度数据,采用季节调整、单位根检验等方法,研究美国大豆加工量(主要指压榨量)、出口量及其库存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美国大豆当月净出口量与我国大豆当月进口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主要因为美国大豆净出口行为与我国大豆进口行为存在一定的时滞,滞后2期的美国大豆净出口量增加1 t,可导致2个月后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加0.24 t;美国大豆压榨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因为各国大豆压榨需求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且其对我国大豆进口也存在一定时滞性。美国大豆及其豆制品的库存量会限制美国大豆出口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我国大豆进口。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有巨大的有机产品市场,2010年有机食品(包括饮料)销售额达到267亿美元(其中果蔬类产品占38%),较2009年增长5.8%,占美国全部食品销售额的4%。《美国有机食品市场分析报告》预测,2014年有机食品销售额将达到420亿美元。美国现有通过认证的有机作物种植基地32万hm2,占全美作物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玉米贸易及产业安全状况的评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超  肖逸秋 《农业展望》2010,6(12):32-36
近年来,中国玉米贸易由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状态,玉米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尽管目前中国玉米产业在整体上没有受到国际贸易冲击的迹象,但根据应用Baseline模型预测的结果,未来几年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有可能会出现净出口与净进口的交替,且玉米出口潜在影响地区间粮食调剂。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玉米产业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是未来的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产业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豆进出口与豆油、豆粕进出口关系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孝忠  乔娟 《农业展望》2007,3(12):28-32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验证了大豆净进口与豆油、豆粕净出口之间。以及豆粕、豆油国内供应量与大豆净进口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豆粕净出口与大豆净进口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豆油国内供应量与大豆净进口也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中国有可能成为国际大豆产业转移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玉米进口贸易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君 《农业展望》2011,7(6):47-50
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中国玉米长期供大于求,处于净出口状态,2010年首次从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影响中国玉米进口激增的主要因素在于玉米供需形势偏紧,国际玉米市场低迷,进口玉米价格出现阶段性明显优势。未来中国的玉米净进口或成常态,但进口规模将受到制约,目前的进口量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难以形成对国际粮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产业信息     
《中国农资》2012,(22):26
<正>2015年我国农药制剂产品需求将达到230万吨到2015年,我国对农药制剂产品的需求将以5.3%的年增长率上升到230万吨。按价值计,农药制剂产品的需求价值将以每年7.1%的增长率增长至600亿人民币。该市场增长将主要由农业生产的扩张所推动,主要表现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水果蔬菜生产的扩大。近年来,国内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价格也更具竞争优势,农药制剂出口将有望以每年5.2%的增长率增长,净出口量预  相似文献   

19.
在界定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的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及主要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净进出口指数法对种用玉米、玉米原料及其粗加工产品、配合饲料及畜产品、玉米深加工产品1975~1999年期间市场竞争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就中国加入WTO后,对上述四大类产品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荷兰的农业知识网络中国农业科学院刘俊杰荷兰人多地少,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净出口国。每个劳动力创造的净产值和净创汇都高居世界前列。除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完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等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高度完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