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可改良土壤性质、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争抢农时季节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3.
以玉米秸秆还田为研究对象,在宁夏同心县河西镇农场村进行了持续4年的秸秆还田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宁夏耕地地力培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有效降低土壤容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对碱解氮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弱;对土壤容质量和有机质的影响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但全氮和碱解氮与还田量关系不大;玉米累积产量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秸秆还田量达到600 kg/667 m~2时土壤容质量显著降低,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也较高,玉米籽粒累积产量最高;当秸秆还田量达到800 kg/667 m~2时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与600 kg/667 m~2差异不大,因此,综合本研究结果及宁夏干旱地区玉米秸秆生物量,宁夏干旱地区玉米秸秆还田量以600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4.
连续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5年连续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化肥或不施化肥前提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均较为明显,土壤全氮,速效磷含量也有提高;而速效钾含量虽比秸秆不还田处理提高,但比试验前有所下降,因此,连续秸秆还田还须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才能满足作物高产需求,达到土壤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就是把秸秆切碎后直接撒在地表或深翻到地下。秸秆直接还田能节省劳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若还田方法不当,也会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因此,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必须注意以下6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索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培肥效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设秸秆还田+施肥、秸秆还田+不施肥、秸秆不还田+施肥、秸秆不还田+不施肥4个处理,通过定期取样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对土壤容重、有机质等理化性状进行分析,定期调查玉米生长动态指标,最后测产和考种。[结果] 秸秆还田区与不还田区相比较,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增加。反映出秸秆还田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长和增加产量等方面有着显著效果,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具有稳产、高效、环保等优点,是一项较佳的培肥地力和增产措施,可在大方县玉米种植地区加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连续3年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7,(24)
为了解多年秸秆还田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本研究在上海市郊区奉贤、金山和崇明3个区典型地块中,连续3年对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进行监测,检测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容重、有机质、p H值和CEC值。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养分有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4.37%,速效钾平均提高了4.55%,全氮平均提高了3.59%,秸秆还田后土壤容重值降低了5.79%。土壤固碳(C)量为2 062.06 kg/hm~2,秸秆还田后增加的土壤固定N量103.10 kg/hm~2,N肥减施量为5.16 kg/hm~2。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水稻秸秆还田后,小麦产量比对照产量增加4.5%,对作物增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秸秆还田试验、示范,改良土壤,增加作物产量,从而推出适合本地区的秸秆还田配套技术,形成更加科学完套的秸秆还田新措施。一般秸秆还田量应控制在2250~3000kg/hm2,并以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堆砌翻压还田为好。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作物秸秆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索文献获取秸秆腐熟还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信息并形成数据集,并对不同作物秸秆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均可培肥地力,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且明显增加后茬作物产量。不同作物秸秆腐熟还田优势各异,水稻、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比直接还田优势最为明显,其次是小麦秸秆;油菜秸秆腐熟还田比直接还田没有明显优势。因此水稻和玉米秸秆采用腐熟还田更具推广优势。 相似文献
13.
试论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4 ~1998 年在三种不同土壤上的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在于:(1)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如有效孔隙度增加58 % ,容重降低10 % ,田间持水量提高72 % ;(2) 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如有机质年均提高022 ~032g/kg 。其最终结果是提高了作物产量,试验的三年六季作物,小麦增产181 % ,水稻增产109 % 。 相似文献
14.
15.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农作物的茎、叶、头粉碎还田,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可减少虫源,还可减少环境污染。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作物收获后,用机械将秸秆粉碎翻埋或整秆编压还田,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编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的优点。不仅抢农时、抢积温,解决了及时处理大量秸秆就地还田及避免腐烂焚烧带来的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粘接、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使大量废弃的秸秆变废为宝。据测算,机械化秸秆还田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38%、全氨含量增加0.090%、全磷含量增加0.003%、全钾含量增加1.674%。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东北玉米集约化生产区秸秆资源利用和培肥土壤,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置常规栽培(对照)、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和秸秆翻埋还田,采用常规方法探索半干旱地区玉米秸秆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栽培方式(对照)土壤容重最大,为1.38g·cm~(-3),其次为覆盖还田、翻埋还田和旋耕还田,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3.00%、8.06%和7.46%。0~20cm土层,吐丝期翻埋还田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旋耕还田高12.20%、7.35%和16.30%;成熟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8.52%、17.64%和22.63%。20~40cm土层,吐丝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4.90%、13.73%和15.82%;成熟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4.98%、14.66%和17.82%。覆盖还田处理的行粒数最大,其它还田方式略低。不同方式秸秆还田各处理间玉米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年平均产量最高为秸秆翻埋还田,较对照提高9.6%。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秸秆还田对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2017-2020年在潮土、砂姜黑土、棕壤3种土壤类型下分别开展秸秆还田试验研究,定位监测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和作物产量状况。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较,3种不同土壤类型秸秆还田处理土壤容重均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土壤pH和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不明显;与对照处理相比,3种不同土壤类型秸秆还田处理小麦、玉米产量均显著提高,但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棕壤试验点的增产幅度最高,砂姜黑土次之,潮土最低。 相似文献
18.
19.
北京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及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北京市2个项目区县3年玉米秸秆还田土壤培肥与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3年土壤有机质增加1.69 g/kg,提高12.85%;容重降低0.12 g/cm3,降低7.79%,且容重降低与秸秆还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788;土壤氮磷钾养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全氮提高15.85%、全磷和有效磷提高8.58%、21.82%、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分别提高16.2%、17.5%、10.33%。玉米秸秆还田可提供有机质749.49 kg/亩、全氮7.70 kg/亩、全磷0.99 kg/亩、全钾15.82 kg/亩,相当于减施尿素16.74 kg/亩、普钙5.50 kg/亩、硫酸钾31.63 kg/亩;土壤固碳146.9 kg/亩,相当减排二氧化碳538.8 kg/亩;固氮7.35 kg/亩,相当减施纯氮0.37 kg/亩;下茬作物冬小麦平均增产23.5 kg/亩,增产率6.36%。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秸秆还田适宜模式,于2016年在连作玉米田设深翻秸秆还田(DR)、旋耕秸秆还田(RR)、深翻秸秆还田施用腐熟剂(DR+D)和旋耕秸秆还田施用腐熟剂(RR+D)4个处理,以旋耕不还田(CK)为对照,研究不同还田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RR+D和RR分别较CK增产24.56%和28.00%,DR和DR+D产量与CK无显著差异。RR+D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表层(0~10 cm)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幅94.56%),其他处理表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各秸秆还田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不同土层土壤酶的活性。综合来看,该地区以旋耕秸秆还田施用腐熟剂模式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