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山茱萸具有重要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本文分析了山茱萸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了山茱萸常见病虫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总结了山茱萸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征以及开发利用价值,并阐述了其深厚的文史内涵,提出了山茱萸在园林绿化中的多种应用途径和开发形式。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是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山茱萸果实别名枣皮、药枣,以果肉供药用,具有补肝益肾、涩精敛汗的功能,药用和滋补价值高。西峡县的山茱萸分布较广,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山茱萸之乡"。根据笔者的生产经验和调查情况,现就西峡县山茱萸栽  相似文献   

4.
王芳 《吉林农业》2010,(6):106-108
山茱萸的药用保键价值非常高,市场需求量大,产量高、投资小,一次种植,收益周期长,深受山区人民的欢迎。文章就如何在陕西省佛坪县培育无公害山茱萸和如何防治山茱萸的病虫害做论述。  相似文献   

5.
山茱萸果实去核入药,又名山萸肉、药枣、枣皮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功效。主治腰膝酸疼、耳鸣眩晕、阳痿遗精、神经衰弱、经血不调等病症。经现代医学研究试验表明:山茱萸具有抗癌、抗艾滋病毒的功效,还可配制成各种保健品和药酒。由于山茱萸肉药用保健价值较高,市场需求量大,售价上扬。亩种植山茱萸111株,每5-7kg鲜果加工成品1kg,市场现价每千克30多元,亩收入高达4700多元。栽培山茱萸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的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各方面分析了山茱萸在园林中的利用价值,并就其在以后的园林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 山茱萸,又称枣皮、药枣、蜀枣,去核后的果实称山萸肉、萸肉,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及观赏价值都很高。采用无压条法无性繁殖山茱萸可使山茱萸提早结果,速生丰产。其特点是,压条生根前所需水分、养分,由母株  相似文献   

8.
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效果,是我国珍贵的传统木本中药材,医药用途十分广泛;在园林中常作绿化树种。在栽植过程中若任其自然生长,产量低。修剪是提高山茱萸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通过修剪调整树体形态,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可调节山茱萸生长与结果、衰老与更新及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促使山茱萸早结果、多结果、稳产优质、增加经济效益。为广大药农提高山茱萸的种植效益,介绍了山茱萸的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9.
唐大立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1):133-135
系统地介绍了山茱萸的特征特性、经济价值及栽植中的选地整地、水肥调控、整形修剪和防止大小年等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西峡县是山茱萸最适宜的生产区之一,山茱萸栽植面积超过15万亩,总产量1200t,是山区主要经济收入之一。通过多年的栽培管理,利用种子繁殖山茱萸苗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每年繁殖、出圃实生山茱萸成品苗达千万株。笔者根据调查,现对山茱萸苗木的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是山萸科(Cornaceae)植物,又名山萸、药枣、肉枣、红子、蜀枣等。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中医称为山萸肉、山茱萸、萸肉、枣皮。其性味酸涩,有滋补肝肾、固肾涩精的作用,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材~([1])。由于药用保健价值很高,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投入少、效益高,山茱萸的种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邢台西部山区为发展经济,将山茱萸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张和  李桃 《陕西农业科学》2018,(11):101-104
山茱萸是我国传统珍贵木本中药材,医药用途广泛,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山茱萸在生产过程中,管理粗放,虫害猖獗,降低了山茱萸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药农收入偏低,缺乏生产积极性,加上对虫害认识不清,不会用药,或者滥用药,造成严重污染,增加农药残留,制约了山茱萸产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对山茱萸常见虫害的认识及其科学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浙江地区生长的山茱萸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分析对花序发育及开花结果的整体过程进行动态观察,明确山茱萸花序发育和花芽分化的物候时期,比较不同时期的组织内部解剖结构及外部形态特征。本研究为山茱萸的栽培管理和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为影响山茱萸繁殖成功率和结实率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区山茱萸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采集地点山茱萸多糖含量的差异,为山茱萸基于多糖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山茱萸道地产区浙江和河南的实生单株完熟果实,利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山茱萸单株果实中多糖的含量,比较同一采集地点不同单株及不同采集地山茱萸多糖含量。[结果]河南山茱萸多糖含量为4.70%~17.25%,平均含量为9.80%,变异系数(CV)为30.70%;浙江山茱萸多糖含量为3.78%~17.60%,平均值为8.45%,CV为32.90%。不同采集地点山茱萸多糖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河南山茱萸多糖平均含量高于浙江产区,但浙江产山茱萸群体变异较河南产区更大,更具选优潜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标准培育山茱萸高效林,可提高山茱萸单位效益。介绍了伏牛山区山茱萸高效林培育技术,以期指导该地区山茱萸的栽植。  相似文献   

16.
山茱萸的应用价值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用、食用、园林应用、经济价值等方面介绍了山茱萸的应用价值,并从育苗前准备、培育壮苗、选地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花、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介绍了山茱萸自然灾害的种类以及山茱萸不同器官和组织受害表现,并提出不同自然灾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山茱萸是我国常用的传统大宗中药材,市场需求量较大。目前山茱萸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影响了山茱萸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优良种质筛选及新品种选育、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种子繁殖、定植、定植后的管理、采收及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山茱萸优质栽培技术,为优质山茱萸药材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炮制对山茱萸中药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考察了炮制对中药山茱萸药效成分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山茱萸炮制前后其药理作用发生变化的相关物质基础。[方法]结合试验研究与文献综述,分别对山茱萸生品、酒蒸品中各类药效成分的含量进行考察。[结果]山茱萸酒蒸后苷类成分的含量均有所下降,而有机酸类成分、多糖类成分、与肝肾有关的药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有所增加。[结论]山茱萸炮制前后药理作用的差异与其物质基础密切相关。山茱萸临床入药是否进行加工炮制应取决于其具体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药业基地山茱萸进行对比观测试验,找出山茱萸适宜生长的气候指标。利用洛南景村中药材生长基地的山茱萸发育期观测数据和实地小气候观测资料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在实际观测、调研、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山茱萸适宜生长的气候生态指标和生育期内主要气象灾害及指标,为政府部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及有效管理山茱萸这一需求量大的大众药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