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是新乐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近几年,由于部分地块连年种植、栽培措施不当以及病虫对农药的抗药性,使部分地块花生病虫害逐年加重,特别是花生根腐病、茎腐病、果腐病以及蛴螬对花生的危害,严重影响着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江西花生低产原因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花生是江西省主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但花生种子混杂退化,出苗不全,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施肥不当,播种过稀以及红壤旱地土壤板结是导致江西花生历年低产的原因。分析了花生低产的原因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3.
花生又名落花生,被誉为"植物肉",花生的含油量很高,达到50%左右,因此在很多地方都有种植花生,但花生种子混杂退化,出苗不全,施肥不当以及不合理的耕种制度导致花生低产,本文分析了花生低产的原因,并提出了高产栽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花生是阜蒙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近年,由于部分地块连年种植,病菌在土壤中积累太多,加上栽培措施不当以及病害对农药产生抗性,致使花生叶斑病、疮痂病,根腐病、茎腐病、病毒病等病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辽西地区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一些地方由于种植技术滞后,产量一直徘徊在每亩200~250千克,一些无种植经验的农户,由于病虫草害防治不力,肥料搭配不当,产量只有每亩100多千克,部分田块甚至绝收。防治花生病虫草害,合理施肥,夺取花生高产稳产,已是花生种植的当务之急。笔者从事花生高产种植栽培研究数年,积累了一些花生高产种植经验,现就花生病虫草害防治综述如下,供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完全隔根、部分隔根和不隔根3种处理,测定木薯与花生的地上部干质量,氮、磷、钾含量,根围土壤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细菌与真菌总量,以完全隔根处理中的木薯和花生作为相应的单作,分析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中的木薯、花生的偏土地当量比、侵占力、偏养分吸收当量比、养分竞争比率、实际产量损失、实际土壤酶活性损失以及实际土壤细菌总量与真菌总量损失的差异。结果表明: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的木薯和花生偏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实际产量损失均大于0,不隔根处理的木薯偏土地当量比和实际产量损失均显著大于部分隔根处理的,而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的花生偏土地当量比和实际产量损失无显著差异;不隔根与部分隔根处理的侵占力和养分竞争比率均大于0;木薯和花生的偏氮、磷、钾养分吸收当量比均大于1,不隔根处理中木薯偏磷吸收当量比和磷竞争比率均显著大于部分隔根处理的;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的木薯与花生实际土壤脲酶活性损失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损失均大于0,且不隔根处理的显著高于部分隔根处理的;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的实际木薯土壤细菌和真菌总量损失均大于0,而实际花生土壤细菌和真菌总量损失均小于0,且不隔根处理的显著高于部分隔根处理的。说明木薯与花生的根系之间存在着促进型的互作效应,其根本原因是根围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花生品种退化、病虫危害、栽培技术不当等方面分析了花生低产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花生产量的途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花生地下害虫的危害是阻碍花生面积扩大的首要因素,防治方法不当是影响花生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选择改善地下害虫防治方法是推动花生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从高毒、低毒、无公害农药的演变到现在的物理防治,不断提高花生的产量与品质,促进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花生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花生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常年连作、施肥方法不当与肥料单一、播种粗放、连年自育种且种子不处理、地膜薄且质量差,并从合理耕地与施肥、精选良种、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破膜放苗、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以期指导花生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0.
在花生下针期叶面喷施花生三保露,研究其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花生下针期叶面喷洒花生三保露750 g/hm2,可有效抑制病害,使植株健壮生长,控制花生旺长,起到一定的增产作用,并可避免花生生长期因使用化控药剂不当而造成花生皱缩不长,小果僵果,减产及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单株结果少的原因 1.1品种选择不当。一般丛生型花生品种单株结果少且集中,普通型蔓生花生品种单株结果多。应根据种植季节和种植形式选择适当品种,并注意花生的提纯复壮。  相似文献   

12.
不除草,花生田就要减产10%-30%,严重的甚至达50%以上.可为了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盲目加大除草剂用量。又会造成花生产品药残问题目趋严重.致使我国花生出口屡屡受限。花生田除草剂该怎么用,用多少,山东省农科院的一项研究制定出3种花生田常用除草剂的合理使用准则。  相似文献   

13.
春播花生高产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是高产作物,增产潜力很大,国内外花生667米2产都有突破800千克的报道.由于栽培管理水平不当,我国春播花生产量一直停滞不前,单产在150千克上下徘徊.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春播花生高产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花生品种泉花551和玉米品种闽甜208为供试材料,研究花生、玉米间作不同行比对花生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玉米间作对不同行比花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均有影响,花生与玉米间作采用2∶1行比的经济效益较高,每667 m2可达2635元,较单作花生、单作玉米分别增加47.92%和24.74%。  相似文献   

15.
阜蒙县自引进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曾出现过亩产850斤的高产典型。根据调查,全县花生覆膜栽培比裸地栽培每亩增产花生200~250斤。从近几年调查情况看,花生覆膜栽培增产不均衡,绝大多数再现增产增收,但也有部分则再现增产不增收,我认为影响花生覆膜栽培创高产的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6.
花生黄曲霉素综合防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良 《现代农业》2010,(10):33-33
黄曲霉是强烈致癌物。 黄曲霉菌污染是影响我国花生出口的关键因子。阜新生产的花生虽然污染少或没有,但在生产中如果农艺措施不当也易产生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17.
花生是兰考县的三宝之一,也是兰考县的主要粮油作物。近几年,花生田地下害虫尤其是蛴螬的危害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着花生的产量。花生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秸秆还田腐肥的应用、防治措施不当等为蛴螬提供了较为合适的生长资源和条件,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类、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花生田间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同水肥管理条件下,通过比较多效唑、烯效唑、缩节胺和全能胖墩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调控用量对花生品种豫花15号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化学调节剂、适宜调控用量,调查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烯效唑和缩节胺能抑制花生主茎高度和侧枝伸长,对防止花生徒长和倒伏,促进花生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有较好的作用;在花生盛花期喷施适量多效唑和烯效唑,对控制花生徒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提高荚果质量、增加产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喷施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对抑制花生地上部分生长、提高单株果重和产量都有较好效果,667米2喷施40克烯效唑处理产量最高,667米~2鲜花生产量为680.64千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花生田蛴螬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本县花生田蛴螬发生的主要因子是花生常年连作、适宜的农田环境、耕作粗放、秸秆还田面积大和农民防治意识淡薄及防治不当等,并提出了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丰富的油分。由于荚壳质地松脆,容易开裂和吸湿,所以耐贮性差。如果仓贮管理不当,很容易变性,影响种子的生活力和商品花生的食用品质。因此,做好花生种子的冬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