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药子宫灌注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兽医临味上的常见病。它往往由于奶牛分娩时助产人员技术不熟练,产科器具消毒不严,奶牛流产、胎衣不下、手术损伤,或清官、输精器具不沽,以及尿粪槽、牛床长期不消毒等原因造成的。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方法有多种,但常因治疗次数多、疗程长、费用高,且效果不理想而造成奶牛场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我们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试用中药制剂治疗奶牛急、慢性子宫内膜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是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贵阳市乌当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近50例,取得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病因 奶牛养殖户日常消毒措施不到位,圈舍消毒不严;助产时不注意相关部位及器械的消毒,人工授精时消毒不规范;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内膜炎引起奶牛不孕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每年美国因奶牛不孕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英国报导不孕牛中约95%是由于子宫内膜炎引起,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占不孕牛的60.1%-92.0%。Barbu等(1980)报道,产后不孕的牛中约有70%患有慢性或隐性子宫内膜炎。在国内,瞿自明等1983-1985年对北京、上海、南宁、兰州等16个城市41个奶牛场调查了9754头适龄奶牛,有1684头发生子宫内膜炎(17.26%),占不孕牛的68.34%:东北地区奶牛场的奶牛子宫内膜炎占奶牛病的20%-30%。2006年笔者对青海某养殖小区产后不孕的91头奶牛进行调查,发现有74头是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占不孕的81.31%。奶牛子宫内膜炎造成大量奶牛不孕,缩短了奶牛的使用寿命,不及时正确治疗,将延长奶牛的产犊间隔,甚至被淘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多年临床治疗,就如何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谈谈自己的体会,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奶牛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奶牛养殖者应予以重视。 1 病因 1.1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主要发生在产后。由于分娩和助产过程中产道受到损伤,或因胎衣不下、子宫脱、流产、子宫复旧不全等而使子宫受到感染,引起子宫急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胎衣在产后12h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而滞留在子宫内的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该病治疗不当时,很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乳腺炎和败血症等疾病,甚至死亡。不少奶牛因胎衣不下长期滞留于子宫中而导致不育不孕,最终被淘汰。  相似文献   

6.
奶牛胎衣不下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在分娩后,胎衣完全排除出的正常时间不超过12h,超过12h不排出或部分排出,即可认为是胎衣不下或胎盘滞留。此病在奶牛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高产奶牛,并往往引起子宫内膜炎和其他产科疾病,久治不愈,致使发情推迟和屡配不孕,影响奶牛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7.
1牛场布局不合理
  一些奶牛场产奶牛、临产牛、犊牛在一个圈内饲养,而没有将他们分开饲养。一些奶牛场,在奶牛临产前将其拴系在牛圈外。有的牛场不设奶牛休息舍区,让奶牛在运动场内随意运动和休息。由于奶牛只能在运动场内休息,许多运动场内被雨水和粪尿浸泡成厚厚的软泥,奶牛在里边走动非常困难,奶牛只好卧在污泥之上。这使奶牛极易发生乳房炎,也极易引发肢蹄疾患。同时,由于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奶牛产奶量不高,这既增加开支,又得不到高的产奶量,还可能使奶牛提早淘汰,其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很严重。因此,应科学合理地设计整个牛场布局,让产奶牛、临产牛、犊牛等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房舍和活动空间,奶牛采食、饮水、运动、休息都有固定的场所,给奶牛营造了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胚胎移植是将一头奶牛生殖道内未着床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另一头生殖状况相同牛的生殖道内,使其正常发育到分娩。是提高奶牛品种质量,增加奶牛数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得到应用。但在胚胎移植实践中由于技术环节把握不准或者方法不得当的原因.胚胎移植成功率并不高,现把胚胎移植技术要点综述如下.以供广大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奶牛子宫炎发病情况调查及综合性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危害奶牛业健康发展的常见产科疾病,也是奶牛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为了掌握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与现地防治措施,从而有效控制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保障奶牛饲养业的健康发展,作者统计分析了1990-2003年黑龙江省垦区海林农场、8511农场、855农场、庆丰农场等6个农场的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资料,同时结合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现地饲养管理状况,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特点、发病规律、防治措施,提出了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导致奶牛不发情,发情不规律,多次配种不能正常受孕的常见生殖系统疾病,该种疾病不仅会影响奶牛养殖产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奶牛的泌乳量,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该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并论述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科慢性、脓性、常发性疾病,是导致奶牛不孕症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牛群扩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宫内膜炎除造成奶牛不孕外,还影响产奶量,增加饲养成本,提高淘汰率,给养牛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奶牛业的发展。自2011年以来,在临床上应用复方中草药制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胎衣不下一般是指奶牛在产后12~24h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是奶牛常见病之一。据资料报道,我国一般奶牛场中,该病发病率为10%~25%,一些奶牛场尽可达40%;经调查本省散养户中也高达30%。胎衣不下往往引起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从而影响发情周期和受胎率,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13.
奶牛子宫内膜炎常发于奶牛分娩后数天之内,若不及时治疗常转为慢性,最终导致长期不孕,严重影响牛奶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机理、临床症状与防治的研究进行归纳,以期为以后的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奶牛推迟妊娠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不能在第1、2个情期内妊娠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奶牛营养不足,不发情,或奶牛产后疾病,如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以及未有病理表现的体内不平衡(西医未能查出病因的,中医意义上的病理状态)。经产奶牛推迟妊娠1个情期,可使1头高产奶牛产奶量损失400~600kg;如果推迟2个情期,减少产奶量800~1000kg。  相似文献   

15.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产后感染及感染性流产是造成该病最常见的原因,病牛往往发情不正常,或发情但屡配不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发病之一,由此引发了奶牛的难孕和不孕,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防控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本人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应用中西医结合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一些实用方法,供同行与广大奶牛饲养场户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荷斯坦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发病,也是奶牛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1997、1998、1999三年来我们诊治的奶牛有7728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原因齐市富裕、龙江两县个体饲养奶牛45462头,1997、1998、1999年三年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达7728头,患病率17%。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火的主要因素是:①由于人工授精时手臂器械消毒不严。②由于助产时胎衣滞留、剥离不彻底、难产处理不当。2临床症状发情周期正常或紊乱、间情期也有分泌物排出,发情期量增多、粘稠呈黄色或脓样,或者为清亮透明…  相似文献   

18.
《山东饲料》2005,(6):28-28
掠夺式挤奶:一般奶牛泌乳期为305天,但由于奶牛年龄、胎次、膘情及饲养水平等因素影响,有时泌乳期适当延长或缩短。目前有的奶牛户,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从产后一直挤到没有奶时,方停挤奶。这样带来的负效应是严重的:一是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致使奶牛发情不明显,性周期紊乱,较难配孕;二是奶牛体力消耗大,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影响下胎泌乳量的提高。所以必须在泌奶期内挤乳。  相似文献   

19.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分离试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易患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美国每年因奶牛不孕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英国不孕牛中约95%是因子宫内膜炎而致,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也很高,1981~1987年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平均为18.97%。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除了与饲养管理、环境卫生、配种技术等因素有关外,主要与传染性因素、继发因素、营养因素等有关。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直接病因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本试验主要目的是了解安徽省合肥市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种类,为今后进一步制定治疗和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脂肪肝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较常发生于奶牛,尤其是围产期高产奶牛发病率更高。由于肝脏脂肪浸润,不仅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机能,而且常继发或伴发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生产瘫痪及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等疾病,结果降低奶牛产奶量和繁殖力,甚至影响机体免疫力,对奶牛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危害。近年来对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研究较多,但河北省奶牛脂肪肝发病状况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我省某国营奶牛场奶牛脂肪肝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