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甘薯田斜纹夜蛾高效防治药剂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西省南昌县麻丘镇和五星垦殖场分别测定了15%茚虫威SC等5种药剂对甘薯田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5%茚虫威SC 3500倍液、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00倍液、10%虫螨腈1000倍液和24%甲氧虫酰肼SC 2500倍液等4种处理对斜纹夜蛾均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药后3 d和7 d的防效均在88.67%以上,药后14 d的防效也在86.36%以上,表现出优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建议在甘薯生产上推广应用;52.25%农地乐EC 1500倍液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不理想,药后3、7和14 d的防效均在78.64%以下。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0.8%易福乳油(EC)对花椰菜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花椰菜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低龄幼虫盛发期,应用0.8%易福EC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药后3d调查,平均防效达79.1%~97.5%,其中易福EC1000倍液,药后3d平均防效为89.6%~97.5%,药效期达10d。具有安全低毒、防效高,保产效益大,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15%安打SC 3 500倍液、10%除尽SC 1 500倍液、52.25%农地乐EC 1 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药后5 d校正防效均达95%以上,是防治斜纹夜蛾的理想药剂;20%米满SC 1 5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药后5 d校正防效为79.4%,但持效性较好,可作为防治斜纹夜蛾的推广药剂;0.3%全敌EC 1 5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药后5 d校正防效为64.25%,速效性相对较差,建议与其他杀虫剂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4.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夜蛾类害虫是上海地区草莓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为确保上海市草莓生产无公害,进行了释放赤眼蜂对草莓夜蛾类害虫防治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释放赤眼蜂对防治草莓夜蛾类害虫有一定效果,9月6、9日连续2次释放赤眼蜂,因受草莓苗携带幼虫的影响,防治效果不太理想,但9月26日第3次放蜂后,赤眼蜂释放棚在放蜂后13 d残虫防效为40%、21 d残虫防效为80%、28 d残虫防效为100%,虫伤株率接近或稍低于常规化学防治棚,防治效果略高于常规化学防治棚。  相似文献   

5.
几种杀虫剂防治芦笋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奥绿1号800~1200倍液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1.04%~97.16%,持效期7天左右,显著高于参试的1.8%阿维菌素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和90%敌百虫800倍液,是防治斜纹夜蛾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对烟田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和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 Guenee)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2.32%和91.56%,显著低于3000倍液90%灭多威的防效(P<0.05);药后7 d,与灭多威相比,其药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药剂用于田间防治时,适宜稀释浓度为2 000倍,持效期为10 d左右.  相似文献   

7.
甲维盐防治花椰菜主要害虫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花椰菜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低龄幼虫盛发期,应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药后3 d调查,平均防效达82.9%~100.0%,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 000倍液,药后3 d平均防效为82.9%~93.5%,药效期达10 d。具有安全低毒、防效高,保产效益大,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几种不同药剂田间防治斜纹夜蛾的效果。[方法]试验共设7个处理:5%锐劲特2000倍液,虫瘟一号2000倍液,10%除尽2000倍液,20%米满2000倍液,4.5%菜蛾速杀2000倍液,1%威克达2000倍液,清水对照。施药时间为7:00~8:00。每小区施药前定点调查20棵卷心菜,调查斜纹夜蛾药前虫口基数,药后24、48、72h分别调查各区各点残留虫量,计算出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结果]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菜蛾速杀和威克达2种药剂的防治效果最好,且见效快,药后24h的防效分别达97.5%和85.0%,药后72h的防效均达100%。[结论]菜蛾速杀和威克达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2003~2004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铃·辛乳油对蔬菜上常发生的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斜纹夜蛾及棉铃虫为有效药剂。有效使用浓度为2000~3000倍液,防效达70%~90%以上。与当地常用有效药剂40%毒死蜱乳油相比较,氟铃·辛的2000、2500~3000倍液大体分别相当于毒死蜱1000、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斜纹夜蛾预测预报及综防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3~2007年对斜纹夜蛾预测预报方法及综防技术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试验明确利用有效积温法则、历期预测法、性诱剂引诱成虫、频振式杀虫灯引诱成虫等方法,可有效地开展对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并且在预测预报基础上,在2~3代幼虫1~2龄高峰期分别用20%米满胶悬剂2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Bt乳剂1 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1 500倍液等5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这5种药剂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击倒性强且持效期长,药后7d防效最高为91.30%,药后10d对幼虫防效仍为87.00%~92.60%。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对防治柠檬白粉虱的药剂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药剂对白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均不太理想;5%啶虫脒2000倍液、2.5%功夫1000倍液、24%灭多威1000倍液和70%吡虫啉5000倍液对白粉虱成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成虫死亡率为95.65%~97.22%,校正死亡率达95.17%~96.91%。  相似文献   

12.
葡萄园应用性诱剂诱捕斜纹夜蛾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性诱剂对斜纹夜蛾的诱捕效果,为葡萄园大面积应用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相隔4 kn的两个葡萄园分别设置性诱剂诱捕区和化学防治对照区,诱捕区于2011年4月10日~9月20日挂诱捕器,期间每40d更换一次诱芯,对照区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调查记录诱捕区诱虫量及两个试验区斜纹夜蛾在葡萄叶片上的产卵数及幼虫数.[结果]应用性诱剂诱捕葡萄园中的斜纹夜蛾成虫,可使田间斜纹夜蛾幼虫发生量减少71.3%,减少75%的杀虫剂使用量,节约29.3%的成本.[结论]性诱剂可有效诱捕葡萄园中的斜纹夜蛾成虫,在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环境效益显著,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斜纹夜蛾对转Bt基因抗虫棉叶片和生殖器官的危害已经超过常规棉 ,百株虫量是常规棉的近 4倍。原因主要有 3个方面 :一是转Bt基因抗虫棉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蛹历期、成虫寿命及蛹重没有显著影响 ;二是斜纹夜蛾取食转Bt基因抗虫棉叶后雌性比例、产卵率和产卵量较高 ;三是斜纹夜蛾的发生与棉株营养有密切的关系 ,表现为随着施氮量和磷钾肥配比的提高 ,百株虫量增加。表明在施氮量和磷钾肥配比较高的田块 ,要更加重视斜纹夜蛾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大棚与露地豇豆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设施大棚与露地栽培条件下豇豆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设施大棚病虫害防治及其在海南省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1年冬季和2011年春夏季,分别进行露地与设施大棚豇豆栽培试验,调查记录不同季节大棚及露地豇豆斜纹夜蛾、豆荚螟、斑潜蝇、蓟马、叶螨、白粉病、锈病、轮纹病、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大棚内豇豆斜纹夜蛾、豆荚螟、斑潜蝇、蓟马等虫口数略低于露地,其中蓟马在豇豆整个生育期虫口数较高,是危害豇豆的主要害虫;豇豆病害以锈病和轮纹病为主,其中2011年春夏季种植的豇豆锈病和轮纹病明显比2010~2011年冬季重。【结论】设施大棚对豇豆害虫有一定的隔离作用,达到降低害虫虫口基数的目的;但对于病害,露地与设施大棚豇豆病害总体未见太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江淮地区斜纹夜蛾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江淮地区斜纹夜蛾对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的抗性倍数最高,为42倍,达到高抗水平;对三唑磷和硫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抗性倍数最高仅为7.5和8.8倍。  相似文献   

16.
夏秋豇豆斜纹夜蛾发生规律调查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在浏阳市沿溪镇对夏秋豇豆田间斜纹夜蛾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豇豆上斜纹夜蛾的盛发期在7、8、9三个月,其发生高峰在7月25日-8月9日,9月13—23日。药剂防治应在7月25日开始,每5—7d喷一次,连续防治3—4次。  相似文献   

17.
刘树峰  叶华智  蒋素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058-5059,5077
从田间采集感染了绿僵菌病的鳞翅目(毒蛾)幼虫体上,分离筛选获得了一株对4种蔬菜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毒力的绿僵菌菌株(VM07)。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4种鳞翅目蔬菜害虫的3龄幼虫均有一定的致死作用。其中,对菜青虫效果最好,2个浓度处理后的总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2%;对斜纹夜蛾的效果其次,处理的总死亡率分别为93%和85%;对小菜蛾和银纹夜蛾的效果再次之,高浓度处理的死亡率分别为68%和70%,低浓度处理的死亡率分别为45%和52%。根据该菌株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确定该菌株为黄绿绿僵菌小孢变种(M.flavoviride Gams & Rozsypal var.minus Rombach)。  相似文献   

18.
高文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24-5724,5763
[目的]探究高羊茅草坪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方法]于2010~2012年对池州市高羊茅草坪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室外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室外药效试验研究表明,2.2%甲维盐乳油2 0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1 000倍液等对斜纹夜蛾的发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结论]为高羊茅草坪斜纹夜蛾的控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斜纹夜蛾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斜纹夜蛾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综合防治等三个方面对其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为无公害蔬菜生产上有效防治斜纹夜蛾提供较为全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