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精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结合流域自然地理概况,依据精河水文站实测资料进一步分析精河流域降水、蒸发、径流、洪水、水质等水文水资源特性,分析各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以为精河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3年对博尔塔拉河、精河及赛里木湖进行水质监测,选取pH、电导率(EC)、总硬度(T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PV)、氨氮(NH3-N)8项指标对水质进行分析,探索水质特征。结果表明,水质质量依次为博尔塔拉河精河赛里木湖;博尔塔拉河和赛里木湖在秋冬季TH值较高,精河在春季TH值最高;秋冬季3者的DO值呈上升趋势、BOD5值和CODcr值呈下降趋势,表明水质状况较好时处于秋冬季。  相似文献   

3.
在统计广通河流域三甲集站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广通河流域的降水、径流、泥沙等水文特性,为广通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使上下游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5.
韩颖异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86-287,289
根据复州河流域的概况,对复州河流域降水、径流、蒸发、泥沙、墒情、水质等水文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复州河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健 《世界农业》1998,(9):43-45
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污染破坏到80年代以来的治理改善过程。二战期间,莱茵河流域各国深受战争的劫难,沿岸约50%的森林被毁,水土严重流失,河道淤积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战后的20多年时间里,沿岸各国集中精力去重建和恢复经济,在城乡大...  相似文献   

7.
8.
采用降水倾向率法、Mann-Kendall检验法,对碾盘河流域1964年以来的逐月降水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来,碾盘河流域年降雨量有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显著,降水倾向率为-7.04 mm/10 a,汛期和非汛期的降水倾向率分别为-2.54、-4.50 mm/10 a,相比较下,降水减少趋势非汛期较汛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李云  李忠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559-3561,3569
利用乌鲁木齐河流域及附近5个具有代表性的气象站1959~2008年的气象资料,通过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多气候带性质的流域气温、降水量的特征。结果表明,整个乌鲁木齐河流域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以秋、冬季贡献最大,流域气温年代际总体上表现为70~80年代前呈下降趋势,90年代后呈上升趋势。气温突变最为集中的时期是90年代末;同时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90年代后具有较统一的上升趋势阶段,降水量突变最为集中的时期是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常规趋势预测法研究辉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表明,辉发河流域人口数量及工农业发展未超过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基本上保证了水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为了能够在水资源较少的年份,使得工农业也能够持续加速发展,还应该进一步加大流域内各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同时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以及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  相似文献   

11.
杨安碧 《吉林农业》2011,(4):304-30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赤水河流域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文章就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问题,提出保护赤水河流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ArcGIS为平台,以望谟河流域内不同类型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在地形上的分异特点,以及造成望谟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结果表明,流域海拔高差大,山高谷深,平坡和险坡较少,大部分属陡急坡,坡向以阴坡和阳坡为主,平地少,地表径流的冲刷能力较强,水土流失强度大.研究区内各种植被类型的面积大小排序: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水田>灌木林>旱地>经果林>草地,阔叶林是研究区的主要植被,占流域总面积的45.64%,混交林占流域总面积的14.29%,针叶林占流域总面积的13.57%;其次是水田、灌木林和旱地,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7.61%、6.95%和5.12%;草地和经果林在研究区内分布很少,只有1.12%和3.24%.各种植被在各高程梯度、各坡度梯度以及各坡向上均有分布,只是分布的面积大小不一样,其中有56.89%的水田和74.87%旱地分布在坡度>15°以上的区域.该区域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最佳区域,人为的陡坡开荒破坏了土壤的稳定性,使陡急坡地段的土壤变得松弛,容易被坡面径流冲刷带走,加剧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3.
根据和田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气候条件,研究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从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切合实际的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流域水环境污染进行解析、评估和预测,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合肥市庐江县盛桥河流域为例,搭建流域水文、水动力与水质多耦合水环境模型,通过陆域-水体全过程模拟,解析污染负荷分布与河道水质响应规律,预测城镇截污纳管、农村污水处理、畜禽水产养殖整治、非点源污染管理措施及其组合情景下水环境治理效果。【结果】模拟可知,盛桥河流域典型丰、平、枯水年非点源NH_3-N入河污染负荷分别为88.23,42.81与35.45 t/年,TP入河污染负荷分别为7.53,3.65与3.24 t/年。最不利水文年(枯水年)汛期和非汛期河道水质均有超标现象,NH_3-N和TP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42和0.90。河道流量与水质有较强的相关性,在低流量区间内,随着流量的增大水质有所好转;当流量大于0.52 m~3/s时,TP的质量浓度趋于稳定,NH_3-N的质量浓度有所升高。多措施综合治理后,盛桥河水质可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流域出口NH_3-N的月平均质量浓度低于0.91 mg/L,TP低于0.18 mg/L。【结论】所构建的流域水文、水动力与水质多耦合水环境模型在流域水环境污染解析、评估与预测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普适性。盛桥河流域汛期与非汛期河道水质的主导因素分别是非点源和点源污染,流域水-陆统筹、点-面兼治是解决流域水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根据乌鲁木齐河流域7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月降水量资料,使用线性回归、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测、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了流域内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流域降水量的垂直分异十分明显,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河流末端到天山一号冰川的河源地带,年降水量的多年平均值随海拔高度总体呈抛物线型,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海拔1 900~2 600 m的中山带,对应的最大降水量约为520~550 mm;流域内各地降水量的年内分布均为单峰型,冬半年(10月至翌年3月)各月降水较少且各站点的降水量差异很小,夏半年(4月至9月)各月降水较多并且上游区域降水量远多于中下游区域;49 a来,流域各站的年降水量均为增多趋势,降水增多倾向率随海拔高度呈线性递增趋势,全流域平均年降水量递增倾向率为14.417 mm/(10a);突变检测表明,乌鲁木齐河流域年降水量于1992年发生了显著的突变性增多,突变后降水量较突变前平均增多了45 mm,增多14.5%;乌鲁木齐河流域年降水量的不稳定性(变异系数)随海拔高度呈显著的幂函数型递减趋势,海拔越高的区域降水的年际间稳定性越好,反之亦然;乌鲁木齐河流域年降水量具有准3 a、准6 a和准8 a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6.
彭阳县茹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茹河流域以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力度,调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改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提高土地生产率,努力发展自给性生产和商品生产,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以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采取防护性治理与开发性治理相结合,综合开发、利用、保护水土资源和植物资源,逐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土壤退化的修复、防沙抗沙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艾比湖流域的博尔塔拉河下游河岸带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类型覆盖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养分指标进行分析,找出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养分分布规律。[结果]在地表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含量显示出表层(0~10 cm)20 cm40 cm60 cm80 cm的规律;全磷、全钾含量上下层含量变化较小;研究区土壤养分总体偏低,土壤贫瘠。不同植被类型在从草本向灌木演替的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全磷除外)显示出灌丛灌丛及草本草本的规律。通过土壤养分指标相关性分析得出,在40 cm以上土层,土壤间相关性规律较明显,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性;在40~80 cm土壤层,各养分指标的相关性较差,规律不显著。[结论]该区域养分含量整体偏低;土壤中的全氮与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两者在不同植被下均呈现灌木丛群落灌木及草本群落草本群落的规律。由于全钾、全磷含量主要受土壤母质的影响,该区域土壤母质由河水沉积物构成,径流携带作用使其上下均匀,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赤水河流域以县为单位的分段管理模式导致整个流域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协调、环境价值取向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赤水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流域综合管理思路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伊吾河流域7个雨量站多年降水量数据,统计分析了该流域降雨量的高程分布、季节分布及分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雨量在空间上由高山区向平原递减,西部向东北递减;季节分布上,降水多集中于5~9月,夏季最多,冬季最少;通过绘制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计算了无降水观测站点区域的降雨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Budyko理论定量分析窟野河流域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植被变化可影响流域下垫面条件,改变水文过程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量。揭示植被时空变化格局,明确其对径流变化的贡献是流域水资源管理规划的前提,也是植被恢复工程实施效果评价的依据。  方法  本研究以植被恢复的典型半干旱区窟野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植被指数NDVI和水文、气象数据,通过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分析了1982—2015年植被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  结果  (1)径流突变点在1998年左右,突变点前后,径流和人类取耗水变化率分别达到?55.5%和92.3%,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降水、干燥指数分别增加2.6%和1.9%,前后两个时段差异不显著(P > 0.05)。(2)流域植被指数NDVI在突变点前后差异显著,88.7%以上区域呈显著增加趋势(P < 0.001),尤以下游明显,表明植被得到了极大恢复。Budyko弹性模型中表征流域属性信息的参数最优值为2.37,拟合出来的参数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20.407和?1.868(P < 0.05),表明拟合效果较好,适用性较强。(3)植被变化对径流的贡献率达到84.9%,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分别为9.3%和5.8%。  结论  窟野河流域内植被得到了极大的恢复;植被变化成为决定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其次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植被变化的长期生态水文效应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本研究结果可为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