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牧草刈割时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放牧家畜全年营养的均衡,保证在枯草季节如冬、春季有足够的补饲牧草,从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上刈割牧草,制作干草、青贮和半干贮饲草,是减少家畜冬、春死亡,实现草原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牧草刈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皇城草原天然牧草硫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认为皇城草原天然牧草硫含量明显地随季节而发生变化,呈现出夏季高,秋季较低,冬春季最低的趋势。其变化范围为牧草干物质为0.0768%~0.2233%。6月份含量最高为0.2233%,4月份最低为0.0768%。6~10月份牧草硫含量正常,而12月至来年4月,牧草硫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不能满足羊只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3.
郑信 《草业科学》2007,24(6):13-13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对2007年春季全国草原气象条件和牧草长势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07年入春以来,我国草原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也多于去年同期,且降水时段分配比较均匀,3月以来气温呈前春偏低、仲春以来偏高的态势,总体热量条件优于常年,由于水热匹配,水分条件有利于牧草返青生长,牧草长势好于去年和常年。气象条件评价:1)水分条件。自3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出现了近年来少见的多雨(雪)过程,降水量明显多于常年同期,部分地区比常年偏多5成以上,为牧草返青提供了良好墒情,有利于牧草返青生长。其中内蒙古东北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4.
祁连山草原气候和草地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分析了祁连山草原光能、降水、牧草资源和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干旱、春季的低温风雪等气象灾害 ,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草业》2013,(2):61-62
为全面反映天然草原牧草返青和长势情况,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监督管理局会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规划院组织盟市、旗县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布设监测样地454个,于5月6日~23日进行了实地监测,监测结果如下:总体情况看,今年春季气温偏低,  相似文献   

6.
根据甘孜牧区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针对冬、春季饲草料严重缺乏的问题,大力开展优质牧草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使人工草地牧草产草量显著提高5~10倍,建立良好的草原生态系统和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目的。  相似文献   

7.
达茂旗草原战略地位重要,在我区北方生态安全方面占有重要位置,在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阻挡作用,治理和恢复我旗生态尤为重要。春季,依据气象条件准确预报牧草返青期,对我旗的生态治理和保护意义重大。牧草春季消耗根部贮存的营养物质进行萌发返青,这一时期牧草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提前做好返青期预报,  相似文献   

8.
1通榆县草原自然状况通榆县草原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辽平原南端,东经112~123o,北纬44~45o之间,草原总面积26.67万hm2,位居全省第一,年降水量400mm,年平均气温3.8℃,≥10℃积温2800℃,无霜期150d,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短暂而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而漫长。通榆县草原牧草植物种类繁多,有126种,其中优良牧草17种,是以禾本科的羊草为建群种的高质量的天然草原。牧草的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素以水草丰美著称,是我国著名的羊草草原之一。但是多年来,在草原的利用和管理上存在严重的“重使用、轻建设”、“只用草,…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北、东北和内蒙等牧区,每年春季当牧草枯萎、动物营养不良时,放牧羊只最容易受到胃肠线虫病的侵袭,从资料记载情况来看,草原上积存大批侵袭期幼虫,是引起春季感染高潮的外因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牧业通讯》2007,(11):36-36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对今年春季全国草原气象条件和牧草长势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今年入春以来,我国草原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也多于去年同期,且降水时段分配比较均匀,3月以来气温呈前春偏低、仲春以来偏高的态,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采取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当前我国北方草原旱情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受今年春季降水持续偏少影响,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部等地草原遭受大面积干旱,受灾草原面积近3亿亩,约占当地草原总面积的1/3,牧草产量下降10%以上,个别地区超过50%。草原  相似文献   

12.
选新疆阿勒泰富蕴县春秋牧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地面测产、化学分析的方法对草地产草量、植被牧草营养成分及载畜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富蕴县春季时温性草原牧草由蒿子(Artemisia sp.)、针茅(Stipa capillata)、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组成,分别占50.57%,41.25%,8.18%(DM),总干物质产草量为277.53kg·hm~(-2);牧草品质中等,以单位羊每天的采食量、粗蛋白质需要量计算的载畜量分别约为2.51,3.27个羊单位·hm~(-2)。秋季时山地草原由杂草、针茅(Stipa capillata)、苔草(Carexsp.)、羽依草(Alchemilla japonica)、羊茅(Festuca ovina)、蒿子(Artemisia sp.)组成,分别占31.53%,25.19%,17.58%,10.20%,9.74%,5.76%(DM);总干物质产草量为457.97kg·hm~(-2);牧草的粗蛋白含量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高,牧草品质低,以单位羊每天的采食量、粗蛋白质需要量计算的载畜量分别约为1.90,1.36个羊单位·hm~(-2)。春季时温性草原和秋季时山地草原牧草钙磷比例均不平衡,磷缺乏现象严重,应在放牧生产中注意补磷。  相似文献   

13.
经上级批准《中国草原与牧草杂志》从1984年1月创刊号开始在全国公开发行。为了使本刊真实全面反映我国草原与牧草科学的风貌,传递草原与牧草科学的信息,交流草原与牧草科学方面的经验,把本刊办成广大草原与牧草工作者的论坛或园地,使之成为草原与牧草工作者的良师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春季全国草地生态气象监测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应龙  钱拴  延昊  徐玲玲  曹云 《草地学报》2020,28(4):869-872
为评估2020年春季气象条件对全国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CAgMSS系统的气象数据以及MODIS遥感数据分析了2020年春季全国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对草地生态系统产草量、植被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春季除内蒙古东南部、新疆西南部、华北中南部等地水热条件相对较好外,全国大部草原区气温正常偏高、降水偏少,水热匹配较差,不利于牧草返青和生长。草原生态气象模型综合估算结果表明:全国大部草原区牧草2020年春季长势差于2019年同期,尤其新疆北部大部地区产草量减少30%~50%。  相似文献   

15.
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原春季休牧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2004年锡林郭勒盟逐年加大禁牧、休牧及轮牧工作力度,全盟88%的草场实施了禁牧、休牧及轮牧。为了及时掌握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地返青牧草长势及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春季休牧效果,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与锡盟草原监督管理局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简称3S技术)的技术手段,通过遥感卫星资料与地面实测数据结合的监测方法,对2002年~2004年锡林郭勒天然草地牧草返青状况及草地植被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本文阐述了休牧禁牧草原牧草长势效果,并提出实施休牧禁牧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天然草地灌水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土壤肥力的富缺是决定牧草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草原合理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牧草生长发育、提高牧草产量、改善草群植物成分、增加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和饲用价值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随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牧草产业化、商品化进程的加快,草原"三化"的日益加剧,草原施肥将被国人所重视,草原施肥的面积将会大幅度增加,因此研制和改进草原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三江源区高寒草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连云 《草业科学》2018,35(1):46-53
利用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牧业气象站1999-2016年高寒草原土壤湿度、牧草生育期资料,分析了高寒草原土壤湿度的年、季变化特征以及牧草生长季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寒草原0-10、10-20、20-30、30-40和40-50 cm土壤湿度均随年际延长呈增加趋势,春季除40-50 cm土层外,其他各层土壤湿度均随年际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高寒草原牧草生长季的土壤相对湿度随年际延长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与生长季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随着气候变化,牧草抽穗、开花、成熟和枯黄期的土壤相对湿度随年际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牧草抽穗期、枯黄和全生育期的土壤湿度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高寒草原牧草生长季土壤湿度的增加有利于草地植被生长。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荒漠草原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内蒙古荒漠草原1961~2007年11个气象站点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牧草气候生产力,运用气候诊断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荒漠草原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牧草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并探讨了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对内蒙古荒漠草原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47年来内蒙古荒漠草原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荒漠草原东北部和西部增温幅度相对较大;年降水量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但东北部地区年降水量明显减少。(2)牧草气候生产力总体为不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其中荒漠草原中部牧草气候生产力增加显著。(3)未来"暖湿型"气候可使牧草气候生产力提高,"暖干型"气候使牧草气候生产力降低,"冷湿型"气候也有利于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增长。(4)年降水量与牧草气候生产力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性,降水是影响内蒙古荒漠草原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9.
草原改良与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可供利用的草地面积在4800万hm2左右,牧草种类丰富,牧草优良,是草原畜牧业发展赖以生存的第一性生产资料。近年来,由于过渡放牧,非法开垦,导致草原面积持续锐减,优良牧草不断减少,给草原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关人员做好草原改良和牧草生产机械化工作。笔者主要结合新疆阜康市草原发展实际,就草原改良技术和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改善草原存在的多种问题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利用牧草生长状况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天然草原牧草高度的生长与温度、降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温度、降水对天然草原牧草高度生长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