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巴山的漆树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陕西省秦巴山漆树资源进行了调查,秦巴山漆树资源到2002年比1981减少4537.12万株,仅为1981资源量的63.11%;其中天然漆林减少209.62万株,下降5.13%;人工漆林减少4317.5万株,下降52.62%。当前采割的生漆产量来自于人工漆林与天然漆林的比例为51:49。漆树资源分布、资源培育、生漆采割、经营和加工利用都是一个古老、特殊而落后的行业。秦巴山漆树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探索了干旱条件下,油松人工中幼龄坑木林抚育间伐的适宜强度,方法和间隔期,促进坑木林资源不断增长,结合平庄地区实际,进行了抚育问伐试验研究,收到比较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林区有天然成熟林、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丰产林、种子林、防护林、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林等数百万公顷,这里每年还大规模地植树造林.各级部门对森林保护工作都十分重视,实施了种种有效的措施,主要分四方面。1林地抚育 主要对人工植苗的幼林、天然次生林和种子林等特种林进行人工抚育。1.1幼林抚育 进行幼林抚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幼树周围土壤温度、蓄水量及通风透光,促进幼树根系发育保证成活.幼林抚育基本按1—3年、4—10年及10年生以上3个树龄段分别进行。 ①对1~3年生幼林的抚育造林人工植苗后不久就要进行1…  相似文献   

4.
以吉林省黄泥河林业局金沟林场27林班24小班的林分为调查对象,对采取上层抚育和未采取抚育的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的生长、健康状况和单位面积保存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抚育林分红松幼树的高生长、地径生长较未抚育林分分别增加了40.0%和50.0%,冠幅增长量增加了15.5%;林分健康植株达到95.0%,增加了48.9%,...  相似文献   

5.
鲁山山区人工刺槐林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淄博市国有鲁山林场人工刺槐林采取抚育间伐措施处理,对2000年所设对照、抚育标准样地在2001-2004、2005-2008、2009-2012年的数据整理后采用T检验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抚育间伐措施可有效促进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增长。该研究为人工刺槐林抚育间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靖安8a生杉木人工幼龄林和湖南华容12a生杉木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测定和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比较林分间伐(20%间伐强度)和未间伐(2015年抚育,连年调查)土壤层(0~15 cm,15~30cm)的理化性质及固土保水效益。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降低杉木林的土壤容重,增大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且其增加值表土层大于心土层、幼龄林大于中龄林。抚育间伐对杉木林地土壤p H值的影响不明显,其酸碱度均在4.0~5.0之间;抚育间伐促进了杉木林地有机质的分解,有机质含量最高值为幼龄组达16.83 g/kg,促进作用表土层大于心土层、幼龄组大于中龄组,有机质含量均为抚育样地大于对照样地,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抚育间伐对土壤钾、磷等营养元素的影响总体上较小。抚育间伐后第一年杉木林地表径流量有所增加,但以后杉木林地表径流量呈现抚育样地低于对照样地的趋势,中龄组的效果好于幼龄组;抚育间伐对净水率、净泥率、径流系数等的影响与地表径流量相似。试验结果有利于为科学合理经营杉木人工林提供依据,对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工杉木林抚育间伐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是我国南方林区造林的主要树种.通过对不实施、2次、3次抚育间伐试验模式研究表明,采取3次抚育间伐能较好地促进人工杉木林生长,其平均胸径、树高、单株蓄积和出材量及经济效益等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种模式.在杉木主产区和适生区,人工杉木林采取3次抚育间伐模式经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中东部地区近五年成、次林抚育间伐质量评价林广义,石万亿(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李明国(吉林省林业集团总公司)当前,我省中东部县(市)木材生产已由主伐为主,转向抚育间伐。近五年对抚育质量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小班抚育后,提高了林分质量。个别小班质量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药乡林场抚育采伐刺槐林的调查分析,其结果显示:药乡林场刺槐林抚育采伐的开始期为林龄10~11年,间隔期为4~5年,阴坡刺槐林首次抚育采伐采用中、小强度,阳坡采用中、大强度,二次抚育采伐都采用中强度,效果最好。抚育采伐后刺槐林分生长和质量显著提高,阴坡刺槐林的生长量明显高于阳坡。  相似文献   

10.
南郑县林学会自1981年成立以来,坚持科技服务于生产,先后组织会员参加了林业区划、一类资源连续清查、国营林场二类资源调查、人工林清查、乡村林场调查等活动。形成的区划报告1987年获地区区划优秀成果奖,1988年获林业部林业调查设计优秀成果荣誉奖。同时还获科技进步奖6项。一是完成“杉木地理种源试验”、“飞播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课题,并于1987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二是刺梨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黑河地区天然落叶松林的122块样地资料,对该林分定向抚育间伐技术、经济收益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天然落叶松林定向抚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人工杉木林前期抚育间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白桦—红松人工针阔混交林,总结出白桦—红松人工针阔混交林造林整地、幼林抚育、抚育间伐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闽粤栲迹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闽粤栲迹地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即人工抚育、抚育补植措施恢复以闽粤栲为优势建群中的异龄复层混交林,方法简单、营林成本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抚育补植恢复混交林效果优于人工抚育恢复混交林。人工抚育形成的混交林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为3.79m和4.04cm,是对照的148.6%和114%;而抚育补植形成的混交林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为3.86m和5.66cm,是对照的151.4%和160%。同时,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恢复异龄复层林的林分可提早进入中度郁闭,形成稳定林分,并具有提高肥力,保水固土等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 人工更新造林成林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到“三分造,七分管”,不误林时的对幼林进行除草、透光等抚育措施。目前,我国国营及群众造林发展很快,但大量的幼林抚育仅靠手工,远远不能适应更新造林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从1978年以来,对人工幼林的化学抚育,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阐述了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中幼龄林抚育的基本情况、抚育方法和调查方法及目的,总结了调查结果和结论,建议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试验,不同年龄的抚育试验,以期寻求最佳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板栗幼林间作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幼林间作西瓜、马玲薯试验表明 ,间作林的土壤有机质、有效P、水解N含量均比人工抚育林、化学除草林的高 ;间作农作物能显著提高栗树生长 ,提早投产时间 ,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大径木林培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落叶松大径木林培育效果调查,并与中小径材林采伐调查资料、不同抚育问伐强度对生长影响的固定标准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不同立地、林龄、抚育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提出落叶松大径木林培育的技术措施和伐前更新方法,达到林地环境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分类经营的要求,伊春将75%的森林纳入了公益林经营范围,在目前尚无技术标准的情况下,仅就伊春林区公益林的抚育及营造技术做一探讨。1 公益林抚育的技术要求1·1 透光抚育 单层红松、云杉林的抚育 对人工幼树分布均匀的地块采用带状或全面抚育方法,阴、阳带同时进行抚育,适当调整针阔比重,以便形成混交林。对分布不均匀的,采、用单株、团块并举的抚育方法。没有人工苗的地方按天然林抚育方法抚育。 红松、云杉复层林的抚育 此林型多为林冠下造林,上层现已形成很好的天然林,下层人工林长势很弱,宜…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人工刺槐林枯梢调查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样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人工刺槐枯梢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地区人工刺槐林断顶、枯梢及死亡率为41.4%。依据样地树高和胸径调查数据,将239棵人工刺槐分为三类,调查表明,随着树龄的增加人工刺槐枯梢率由18.2%上升到36.3%,该地区人工刺槐枯梢程度服从(4.04,2.27)的正态分布,中度、重度和死亡刺槐占枯梢及死亡刺槐的66.7%,这表明黄河三角洲人工刺槐枯梢严重,需要及时进行人工刺槐林枯梢监测相关机理研究与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