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国外农业组织化模式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述美国农场主协会、欧洲专业合作社与日本农协3种国外农业组织化典型模式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这些农业组织化模式之间的差异性,并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了这些农业组织化模式在组织、运营等方面不同个性和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提出了其对中国农业组织化模式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642-8644
在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概述了国内部分学者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观点,归纳出政府主导型、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型和多利益主体参与型3种经营模式,并以理论为指导引实例加以分析,最后对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三种种植模式水土保持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种草、种树、种粮食作物3种不同植被对土壤流失量的影响,试验比较了坡地不同种植模式保持水土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从生态角度分析,种植树木保持水土的能力最好;从经济角度分析,种植优良牧草的小区不仅生物产量最高,而且经济效益也最高,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轮作的经济效益次之。  相似文献   

4.
从管理学角度来讲,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模式属于一种职工持股制度,是新型的员工激励和约束机制。但在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模式的实践中,由于其特殊性,存在诸多问题。为了维护各方的切身利益,从法律的角度探讨了该经营模式的运用,以为推广该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角度,对构建城乡互动、城乡和谐的观赏农业的三种常见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进行实际标引是一个多样化的具体行为,从静态角度分析,《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包括标准使用模式、非标准使用模式以及过渡时期的使用模式。从动态角度分析,三种使用模式最终将向标准使用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7.
江西传统民居的平面模式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地民居的平面布局模式是在对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的长期适应中形成的,反映了特定的居住文化和居住习惯.本文从系统学和类型学的角度对江西传统民居的平面模式进行结构性的分析,萃取出三类底层要素、两类基本单元和八种复杂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框架与模式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模仿城镇化建设模式,导致农村特色丧失、农业文化割裂,因此急需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基本理论和模式设计的研究工作.本文在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农村多功能性理论、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3个角度,归纳和梳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理论,研究了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基本思路,并从规划、方案、评估3个层面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设计方法,为提升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性和操作性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377-1380
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借鉴家庭经营模式和企业经营模式的比较,从管理角度考察了2种模式的管理、投入、产出、效益,家庭经营模式和企业经营模式各有优势;提出了设施蔬菜基地管理自我完善的途径:2种模式融合是完善设施蔬菜基地管理的出路;根据资源禀赋差异选择资源比较优势的技术策略;财政补贴政策应该兼顾到家庭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产业,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休闲农业发展的角度,在其概念、功能和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探索适合当地的模式,主要有民俗节假日模式、休闲体验模式、科技示范吲模式、教育基地模式等,并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文模型是研究流域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介绍了系统理论模型、概念性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应用发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未来的主要研究热点将主要集中在:加强模型的物理基础分析、改进参数优选方法、完善模型结构、增强模拟真实性、增加分布式物理模型适用性;将3S、DEM和ANN等先进技术和工具应用到模型中,集成开发一体化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与其他专业系统模型相耦合建立起模型库集成系统;把水文—气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耦合成新型的模型系统,更好地满足模拟需要,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提高模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景观生态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1—2010年国内外景观生态学模型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景观模型研究已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归纳总结了当前景观生态学研究领域中景观模型的主要特点、优劣势及其应用范畴,并将景观模型归纳为空间概率模型、领域规则模型、景观过程模型和景观智能耦合模型4大类,其中景观过程模型进一步分为空间生态系统模型、空间斑块动态模型、空间直观景观模型、个体行为模型。提出当前景观生态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数据源获取与模型间的矛盾、重模拟轻检验、生态过程对格局影响的模型研究尚为薄弱、模型尺度推绎仍未有大突破等。最后,从景观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和评价、模型的尺度推绎、模型的简化和现实应用性、模型的普适性以及模型的辅助支持等方面对景观生态模型的研究未来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变换规律,建立高计算精度的气液两相流水力计算模型,以Shoham和Kokal的实验数据为基础,对通用流型判别法、改进的Taitel-Dukler流型判别法及段塞流特征分析法用于气液两相流流型判别的效果进行验证。基于以上3种判别方法,给出流型判别图,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总结出3种判别方法的特点。结果表明:通用流型判别法和段塞流特征分析法对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判别结果较好,其中通用流型判别法的计算适用性更强,研究成果为气液两相流水力计算提供了流型判别算法的选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动物腹泻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腹泻模型是研究腹泻发病机制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腹泻需要建立相应的腹泻模型,主要包括急性腹泻模型、慢性腹泻模型、溃疡性结肠炎腹泻模型等,就目前常用的动物腹泻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朗德鹅早期生长发育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用朗德鹅160只,测定8周龄前的体重、胫长、体斜长,并对各指标用Logistic模型、Bertalanffy模型、Gompertz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结果表明,3种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朗德鹅各指标的生长曲线(R2均超过0.99),但综合分析表明Gompertz曲线对体重拟合最为合适(R2=0.9998);对胫长(Logistic模型:R2=0.9984)、体斜长(Logistic模型:R2=0.9978)指标,Logistic曲线拟合效果要优于Bertalanffy模型和Gompertz模型。  相似文献   

16.
广东果园生物多样性利用与生态农业模式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广东省果园利用的现状,指出全省果园利用中存在单一化种植尧病虫害多尧农药使用多尧循环产 业链短尧土地利用效率低尧外来入侵生物多尧土壤退化尧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结构尧效益以及地 域分布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广东省果园利用的典型生态模式,如野猪-沼-果冶模式尧野林-果-草-鱼冶模式尧野果-草-禽 (牧)冶模式尧果园养蜂模式尧果园套种蔬菜尧食用菌模式以及果园间作花生尧牧草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融雪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融雪模型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现今流行的两大融雪模型(度-日模型、能量平衡模型)的结构、特点以及模型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对国内外进展做出总结,指出GIS、RS技术与融雪模型研究有机结合、高时空分辨率分布式融雪模型以及融雪过程中的水热耦合过程将是今后融雪模型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根据研究对象尺度不同将生物量模型分为单木生物量模型和大尺度森林生物量模 型。分 别介绍了这两类生物量模型的历史和现状,简要概括了生物量模型特点和存在的一些问 题, 并且 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与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都是兼顾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的毒理学生测数据处理方法,而吡虫啉和敌百虫则是有着不同杀虫机理的2种化学杀虫剂。对这2种药剂应用浸渍法进行室内防治麦叶蜂3龄幼虫的毒力测定,并利用SVM模型和TDM模型对其生测数据进行了分析。SVM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 min敌百虫的LD50为20.995 mg/kg,吡虫啉为102.886 mg/kg;SVM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TDM模型,且MSE(均方误差)均较小。所以,SVM模型有很好的鲁棒性,在击倒活性化学杀虫剂生测数据处理中所得的结果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红松树高-胸径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蒙古栎阔叶混交林和云冷杉阔叶混交林24块固定样地中的2598株红松为研究对象,利用Chapman-Richards方程建立了不含随机效应与含随机效应的单木树高-胸径简单模型和广义模型。模型拟合和检验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调整决定系数(R2a)、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于混合效应模型,设计了随机抽取、抽胸径最大的树、抽胸径最小的树和抽平均木4种抽样方案计算随机参数,通过对比4种抽样设计下模型的误差统计量,分析了不同抽样设计下样本数量和预测精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红松单木树高-胸径模型拟合效果(简单模型的R2a在0.753~0.886之间,RMA在11.3%~15.1%之间,RMSE在1.38~2.01m之间;广义模型的R2a在0.754~0.886之间,RMA在11.1%~15.0%之间,RMSE在1.38~2.01m之间)优于不含随机参数的红松单木树高-胸径模型(简单模型的R2a在0.502~0.868之间,RMA在12.2%~17.8%之间,RMSE在1.42~2.65m之间;广义模型的R2a在0.711~0.877之间,RMA在11.6%~17.2%之间,RMSE在1.41~2.10m之间);包含随机效应的简单模型和广义模型拟合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单木树高-胸径简单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树高-胸径关系在不同森林类型、不同样地间的差异,因此不需要在树高-胸径模型中增加其他自变量;抽取平均木的抽样设计优于其他3种抽样设计,且抽取4株平均木时,预测精度提升最为明显,综合预测精度和调查成本的考虑,在实践中应用包含随机效应的红松树高-胸径模型时,推荐在样地中抽取4株平均木测量其树高来估计随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