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玉米螟是玉米主要害虫之一,化学农药的施用易产生农药残留,从而产生玉米食品安全问题。为选择出可以替代化学农药的安全高效生物杀虫剂,采用药液滴心的方法,以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为对照药剂,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对玉米螟进行了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600倍液对玉米螟的防控效果最好,对玉米及其他非靶标生物都安全,是玉米防控领域较理想的推广应用产品。  相似文献   

2.
苹果食心虫是各地果树主要害虫之一,也是新疆苹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化学农药用于苹果食心虫的防治,成熟的苹果易产生残留,影响苹果质量和苹果的附加值。为了选择可以替代化学农药的安全高效生物杀虫剂,我们以毒死蜱为对照药剂,用短稳杆菌100亿孢子/mL悬浮剂对苹果食心虫进行了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短稳杆菌100亿孢子/mL悬浮剂600倍液对苹果食心虫的持续防控效果最好,对苹果树及其他非靶标生物都安全,是苹果食心虫防控领域较理想的推广应用产品。  相似文献   

3.
该文探讨生物杀虫剂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和田间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供试3种生物农药对水稻二化螟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1 200 mL/hm~2防治水稻二化螟杀虫效果、保苗效果均达90%以上,与对照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m~2防效相当;16 000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6 000 g/hm~2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杀虫效果、保苗效果达80%以上;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800 mL/hm~2防治水稻二化螟杀虫效果、保苗效果在70%以上。不同处理间防效差异显著。3种不同生物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非靶标天敌安全,对水稻生长安全。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是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效好,而且具有低毒、无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对今后发展无公害食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养鱼稻田防控水稻二化螟的生物农药,选用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亿OB/g粘颗·100亿芽孢/g苏云菌可湿性粉剂、400亿个/g球孢白僵菌水分散粒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4种生物农药制剂,在云南保山养鱼稻田开展二化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参试药剂对水稻二化螟均有一定防效,且对稻田里的鱼、虾等水生动物安全。其中,以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 500 mL/hm~2两处理防控二化螟及其造成的枯心、白穗效果较好: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0d水稻枯心率控制在0.14%以下,枯心防效达87.50%~90.18%,杀虫效果达75.92%~80.26%;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6d白穗率控制在2.23%以下,白穗防效达74.25%~77.25%,杀虫效果达71.86%~73.41%。  相似文献   

5.
短稳杆菌防控烟青虫效果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青虫是烟草、辣椒等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为验证短稳杆菌杀虫剂防控烟青虫的效果,确定最佳用药量和用药方法,以苏云金杆菌和甲维盐为对照,于2014、2015年进行了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防控烟青虫的2年4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833.3~1 500mL/hm~2剂量对烟青虫防控效果较理想,且对烟草及其他非靶标生物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棉蛉虫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为了验证短稳杆菌杀虫剂对棉花棉蛉虫的防控效果,以苏云金杆菌16000IU/mg可湿性粉剂1500g/hm2为对照剂量,用短稳杆菌100亿孢子/mL悬浮剂对棉蛉虫进行了2年4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短稳杆菌100亿孢子/mL悬浮剂750~1250mL/hm2剂量对棉蛉虫有较理想的防控效果,且对棉花及其他非靶标生物安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2年4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短稳杆菌100亿孢子/ml悬浮剂对抗药性较强的小菜蛾、斜纹夜蛾、稻纵卷叶螟幼虫有较高的致死效果。为探讨该药对茶树害虫的应用价值,本试验选择茶尺蠖为应用对象,以当地常用的高效氯氰菊脂4.5%乳油为对照,进行药效对比。结果表明:药后1 d,茶尺蠖低龄幼虫全部死亡,3龄以上高龄幼虫部分死亡;药后3 d,茶尺蠖幼虫死亡率高达100%,且药后3~7 d内未见田间有新的茶尺蠖幼虫出现。由此可见,短稳杆菌100亿孢子/mL悬浮剂对茶尺蠖也具有较高的致死效果。  相似文献   

8.
短稳杆菌农药是我国自主创制的一种生物杀虫剂,对小菜蛾、斜纹夜蛾及其他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对蔬菜本身及害虫天敌无不良影响,对人畜禽安全性好。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用于蔬菜大田害虫防治,应当准确掌握用药对象、用药时期及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100亿孢子/m L短稳杆菌悬浮剂、150g/L茚虫威悬浮剂、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等防治芦笋棉铃虫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为丰县小作物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验了常见的6种生物农药和7种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农药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最好,各次药后3d的防效均在93%以上,且田间危害症状也最轻;8 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0亿PIB/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对草地贪夜蛾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草地贪夜蛾基本无效。化学农药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10%虫螨腈悬浮剂、10%甲维·虫螨腈悬浮剂、12%虱脲·虫螨腈悬浮剂对草地贪夜蛾防效较好,两次施药后3d防效也可达90%以上;20%甲氰菊酯乳油对草地贪夜蛾防效较差,两次施药后3d防效在74%以下。田间虫量大,世代重叠严重时,以上药剂施药7d后必须进行第二次施药,且需连续3次以上才能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为害,否则将造成大量玉米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1.
短稳杆菌对稻纵卷叶螟杀虫效果和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稳杆菌1004L孢子/毫升悬浮剂是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制的专利产品。福建、浙江、广东、江苏等地试验结果表明,820.33、937.42、1093.75mL,hm2用量用于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平均防效分别为70.03%、76.92%、81.56%,高于对照,且对水稻安全,对天敌无不良影响,对人、畜、禽安全,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麦田草地贪夜蛾农药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可为害苗期至灌浆期的小麦, 但国内目前尚未进行麦田农药防治的研究工作。我们利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草地贪夜蛾防控药剂在云南完成了对拔节期麦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农药7 d后的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别。25%乙基多杀菌素WG、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5%多杀霉素SC、5%甲维盐ME、10%虫螨腈SC、50 g/L虱螨脲EC、150 g/L茚虫威及10%高效氯氟氰菊酯EC防效为70.4%~97.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0%高效氯氰菊酯EC和有机磷杀虫剂40%氧乐果EC的防效分别为49.8%和46.8%。生物农药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防效为65.1%, 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和10亿PIB/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的防效为35.3%~41.9%。因此, 麦田草地贪夜蛾种群高密度下建议使用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防治, 低密度下可选择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 研究结果为麦类作物草地贪夜蛾的应急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短稳杆菌100亿孢子/mL悬浮剂是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生物农药新品种。为了拓宽该药剂的使用范围,镇江应用生物科技开发研究所以杨小舟蛾为防治对象,进行了林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杨小舟蛾防效很好,药后3d防效达80%以上,药后7d防效达100%。杀虫效果与速度均优于对照药剂,可在绿化和林木生产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10%悬浮剂40mL/667m2具有高效、持效的特点,药后21d防效93.83%,杀虫效果为95.35%与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20mL/667m2的防效相当,没有差异性;比核型多角体病毒20亿PIB/g可湿性粉剂、三唑磷20%乳油两处理的防效高,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对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的药效,并与甲胺磷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为稻田取代高毒农药做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短稳杆菌(Empedobacterbrevis)是从罹病死亡的四龄斜纹夜蛾幼虫尸体中分离、筛选、纯化而来的生物农药创制新品种。经初步试验,该农药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效。为摸清进一步提高该农药防治甘蓝小菜蛾药效的有效途径,探索光照、温度、湿度、稀释浓度、防治对象不同虫龄与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设置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探析田间应用技术,为合理、科学、大面积推广使用该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