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了紫金县森林资源的现状,指出了紫金县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森林资源结构欠合理、森林生态功能脆弱、破坏森林资源行为时有发生、群众保护森林资源意识有待提高等。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6项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规范林地管理、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建设日趋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并开始实施了保护天然林资源工程的战略措施,确定在重点国有林区和大江、大河源头等地区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逐步把森林资源保护起来.这一战略决策,对于保护好森林资源不受破坏,维护好我国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在全民、荫及子孙的大事.既是对现行林业生产、资源管理、经济建设、职工生活、企业生存的严峻考验,又是国有森工企业获得再生和发展的机遇.林区如何把握时机,乘势而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大趋势下求得生存、获得发展,就要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立体开发,多元经营,合理利用好森林资源的大前提下,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使森工企业战胜经济危机,摆脱资源危困,重振企业雄风,走向林业振兴.这是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发展林业经济之间矛盾所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荔城区现有森林资源状况的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如何建设森林资源问题,并通过自己调研,结合平时开展的工作,认为在以后森林资源保护中应从生态公益林保护、林业分类经营、林业执法等多方面入手。以促进我区森林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两次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变化原因等,结合森林资源现状、特点,提出了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加强天然林保护、提高杉木综合利用等经营建议。为今后罗平县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与管理、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付彩霞 《山西林业》2022,(S1):26-27
介绍了黑茶山林区森林资源状况,分析了近年来该林区森林资源保护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从森林资源资产化管护、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及推进森林资源资产化管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林场2013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林场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行分类经营、改善林分结构、致力科技创新、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纳入FSC森林认证体系优势开拓市场等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长兴县201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为主要依据,阐述了长兴县森林资源的现状、特点,并针对目前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中存在的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保护形势严峻、管理队伍弱化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推进森林扩面提质、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维护森林生态安全、提高资源管理水平和提升资源保护能力等方面的对策措施,旨在为长兴县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监督是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监督地区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利用和保护管理,确保法律实施、政令畅通的重要职能。根据工作实践,文章提出加强森林资源监督、森林资源管理及保护等对策供探讨。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要明确森林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针对当前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中存在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及林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采取发挥中央及地方政府作用、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和充分发展林业经济等有效措施,为实现社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我国区域森林资源的平衡发展,推动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对预测森林资源消长趋势、研究和制定森林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松阳县2009年度森林动态监测为例,通过应用"3S"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学模型等技术,实施了森林动态监测,为开展县域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恩施州有着丰富的森林生态景观。为合理开发利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内涵,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笔者对恩施州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原则,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提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极度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资源宝贵,保护极度干旱区森林资源对守护绿水青山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格尔木市国有林场位于西部极度干旱区,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要地,在格尔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分析格尔木市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其特点,总结林场森林经营实践经验,剖析林场森林经营的现实困境和挑战;结合林场基础现状,从坚持科学营林、加强森林区划经营、加大配套设施支持力度、强化科技和人才保障、建立森林经营成效监测体系5方面提出林场森林经营的主要对策,为极度干旱区提升森林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降香黄檀是海南珍贵树种,生长缓慢,幼林期长,林下生长空间充足,通过林下套种农作物,扩大种植效益。2016—2017年,在海南省定安县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金鸡岭基地,开展降香黄檀幼林套种花生+南瓜、红薯、玉米试验,以降香黄檀纯林为对照,探讨降香黄檀幼林下套种农作物对林分生长量、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香黄檀幼林套种农作物可提高林分生长量、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其中以降香黄檀幼林套种花生+南瓜模式最佳,套种2 a后,可获得经济效益约38730元·hm-2。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状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以内蒙古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为依据,概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状况,并针对存在主要问题提出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细叶桢楠生长与材性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细叶桢楠进行调查,并选取优良的细叶桢楠单株进行生长性状和材质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1)细叶桢楠寿命较长。(2)细叶桢楠基本密度在0.4832~0.6209g/cm^3之间,纤维宽度在26.80—33.85μm之间,纤维长度在1.0130~1.1803mm之间。(3)细叶桢楠基本密度与树龄、胸径和材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生产上可以通过培育大径材提高基本密度的数值。  相似文献   

16.
德宏州地处云南省西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德宏州竹类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类群结构多样、竹林类型齐全,成为云南乃至中国竹类植物地理分布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地区。文章分析了德宏州的竹林类型和珍稀濒危竹类植物资源状况。结果表明,德宏州竹林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热性竹林、暖性竹林和温凉性竹林,根据利用类型可分为大型材用林、优质笋用林和多用途散生林3种;德宏州有7个属、19个竹种属于珍稀濒危竹种。文章还对德宏州的珍稀濒危竹种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探讨湘西北石漠化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灌木丛4种典型植被类型各土层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及其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4种植被类型土壤有机C、全N和全P的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下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C和全P均表现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丛。2)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0~20 cm土壤有机C比灌木丛分别高出了158.98%和64.87%;土壤全N和全P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小,仅为0.26和0.21,属弱变异,在4中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层间,其值比较稳定。3)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N和C/P均表现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丛>针叶林,其中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0~20cm土壤C/N显著高于针叶林和灌木丛,分别高出了132.98%和92.72%;土壤C/P和N/P的值较稳定,变异幅度较小,变异系数仅为0.23和0.25,属弱变异。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C和全P与土壤化学计量比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土壤C/N与有机C和全P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C/P与土壤有机C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N/P与土壤有机C和全P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5)主成分分析表明,阔叶林对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迪庆藏族自治州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森林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但林业产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分析了迪庆州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林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与森林三大效益结合十分完善的特色经济林产业、森林资源非木材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业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设想和建议,以及破解制约林业产业发展因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位于滇西南德宏州的省级瑞丽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3 500hm2,主要保护对象是季节雨林、石灰山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珍稀濒危物种、水资源及自然景观。介绍了保护区丰富的资源、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广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由于受特殊的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该地区的生态公益林生境恶劣,在人为强度干扰下很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通过对广西生态公益林资源概况、生态公益林的退化过程和特点分析,提出了扩大现存生态公益林地面积;采取封山育林;通过林分改造;采用效应带、效应岛造林方法;运用透光抚育等恢复措施。其中封山育林是最易行、有效的方法。同时根据广西区实际情况,对广西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