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化肥产能过剩和土地流转将给化肥流通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流通行业的变化,会给生产行业带来次生变化,特别是没有资源、没有资本、没有品牌优势的中小型复合(混)肥企业的发展,会带来诸多的困难。在产能过剩和土地流转的大背景下,流通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会给中小型化肥生产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困难和机遇?中小型化肥企业在本次行业的变化中该如何给自己定位?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的发布,对于今后农村土地开发、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2008年,土地流转政策正式提出后,农资行业也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尤其是农资流通行业,在重视渠道建设的同时,加强农化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而面对土地流转的加速,不少农资流通企业已经积极参与其中,打破多年"一买一卖"经营模式,逐步转型升级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农业社会化服务主力军;面对土地流转的机遇,除农资行业外,已经有不少的外来资本正在积极布局。此次土地流转新政的出台又将为农资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进,种植大户、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未来农资行业为大户服务成为趋势。做惯了"一买一卖"传统经营模式的农资流通企业如何为大户服务?从哪儿切入?土地流转新政中关于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明确要求,要大力培育各类经营性的服务组织,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全车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这不但为农资流通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更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土地托管是土地流转的一种形式,也是土地流转的一种新探索。由于土地托管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订单式"全程服务,降低了  相似文献   

4.
张高科 《中国农资》2013,(46):19-19
<正>建国以来化肥流通市场的收与放的过程,也就是对化肥市场流通权力把握的"集权"与"分权"过程,从整个形成过程来看,两个过程均存在利与弊的矛盾。"集权"的利与弊所谓的"集权",是指以国家行政手段赋予行政机关以外的国家有关企业,以其高度的计划垄断来运作化肥的流通全过程。不难看出,"集权"是计划经济的衍生品。不可否认,像化肥这一特殊商品,以"集权"手段为主基调的计划时代,对稳定市场和市场有效配置以及增加农业生产乃至对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时期保留下来的化肥流通渠道(现在称为网络)仍然对市场经济下化肥流通产生较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资》2009,(2):21-21
<正>化肥行业"国六条"之二: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化肥限价措施终于"寿终正寝"。从这项措施实行之日起,就注定争议缠身,化肥生产和流通企业的质疑声从来没有停止。可以说,化肥限价措施的初衷是良好的,但在执行中形同虚设,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控制肥价作用,相反给农资流通平添不少麻烦。  相似文献   

6.
我国化肥流通的管理体制由直接管理改为间接管理,充分发挥了市场在配置化肥资源方面的调节作用.本文总结了我国化肥流通体制历年来的政策变革及相应的市场变化,分析了化肥流通体制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与未来化肥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本期嘉宾:河北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任海嘉宾观点:目前农资流通行业正处于一个深刻的变化期,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产能过剩、部分地区假冒伪劣化肥横行、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兴起等等,整个行业也随之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变化,整合速度加快、新型品牌快速成长等等。"变化"应该成为农资行业近期的关键词,对市场和行业有清醒而又深层次的了解,随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两年来农资流通工作的回顾 1996年以来,整个农资市场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供求状况有效改善,化肥流通逐步由计划分配向市场经济过渡,在转轨期间农资流通工作遇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化肥由供不应求到供求基本平衡,其中氮肥供大于求。近两年来,国内化肥生产产量一直保持持续增长,1996年化肥的实际生产量比1995年增长8.8%,其中氮肥增长14.3%;1998年1~11月化肥产量同比增长7.8%,其中氮肥增长6.53%。在进口方  相似文献   

9.
运用ISM模型评价了土地流转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的风险源为:农用地面积的变化程度、农产品产量的变化程度、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程度、地膜使用量的变化程度、农药使用量的变化程度和化肥使用量的变化程度,其中最核心的风险源为农用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的变化程度以及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程度。(2)土地流转的风险级别为:L1是最高层次风险为群体性事件数量上升率;L2为第二层次风险是基尼系数变化程度和城市压力指数增长率;L3为第三层次风险是农民收入变化程度和流动人口增长率;L4为第四层次风险为失业率的变化程度;L5为第五层次分险是农民失地指数增长率;L6为最底层风险是农用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的变化程度、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程度以及地膜、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的变化程度。(3)控制土地流转风险的主要措施为:严格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流转土地用途的转变;充分利用农业补贴制度,调控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合理使用地膜、农药和化肥。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允许农用土地流通原因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土地私有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展开,但是农用地流转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或者虽然建立却没有法律、规范的保障。这种情况日益成为俄罗斯农业发展的障碍。普京执政后十分重视俄罗斯土地制度问题,并且先后出台实施了《俄联邦土地法典》和《农用土地流通法》,前者规定耕地以外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后者则规定农用地也可以自由流通。两部法律明确了包括农用土地在内的土地私有化原则及土地买卖的程序。一、俄罗斯允许农用土地流通的背景1.允许农用土地流转是各种力量较量的结果(1)两派斗争的结果。关于土地流通有两种意见。持否定意见的人…  相似文献   

11.
李宪宾 《中国农资》2006,(12):32-33
1998年,国务院对化肥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取消了国家指令性计划,实行市场配置资源,标志着我国化肥流通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8年以来,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国内化肥流通的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出现了许多新的业态,主要表现形式为:一是现代流通的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12.
张涛 《中国农资》2014,(41):5-5
<正>资金问题是农资产业中生产与流通环节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性难题,企业经常会因为资金短缺、现金流不畅的问题举步维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近些年,随着我国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大规模种植群体的不断涌现为农资产业带来了新机遇,而"差钱"的问题开始渗透到农资产业的上下游,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国内一些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厂商一家"模式:生产企业向流通伸出融资援助之手农资不同于一般商品,作为"粮安天下"的重要生产物资,近年来受到国内农资产品产能过剩的影响,全国范围内的农资产商体系均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然而,化肥的流通环节自身具有本大利薄的特性,经销商的贷款融资问题已经成为经营发展中比较大的困惑,甚至成为维持和扩大现有规模的瓶颈,一旦突破了这个难题,流通环节中经营的多样性和规模化就可以迎刃而解,并且可以提高自身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一些独具慧眼的化肥生产企业从现实出发,凭借敏锐的嗅觉开始尝试为经销商解决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就走在前列,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引起了行业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的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际上,近几年来土地流转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改变,这种改变也正在改变基层农资流通模式。那么,土地流转到底会对基层农资流通模式造成怎样的改变?记者根据实际采访调查,对此进行了总结梳理。  相似文献   

14.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长期的计划经济及个体经营模式使我国的化肥流通体制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讨论了我国化肥流通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入世对化肥流通产业带来的影响。论证了建立新型化肥流通产业的必要性,提出仿照城市连锁超市的经营,以构建新型农业生产资料连锁超市的模式作为化肥流通产业的主要营运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是为了适应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逐渐呈现多元化而产生的。随着第三方机构开始介入农村生产经营,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通过"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的政策,确保农村土地流转更加规范,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及实现乡村振兴等多重目标。本文以云南省为例,调查中发现云南省土地流转存在农民流转积极性不高,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行为不规范,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笔者从提高农民认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基层政府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精简流通环节,增加有效供给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当前化肥流通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996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1997年,是化肥市场变化最快、困难最多、情况最复杂、形势最严峻的一年,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诸多关键性问题上发生了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 货源——从紧缺转变为供大于求; 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渠道——从“一主两辅”转变为多家竞争;  相似文献   

17.
<正>1998年,国务院对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取消国家指令性计划,实行市场配置资源,近十年来,国内化肥流通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化肥市场涌现出许多的业态,最为耀眼的要属化肥生产企业的直销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 国务院对化肥流通体制改革三年多来,化肥市场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化肥流通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正在发挥 在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初期,由于受传统思维的惯性影响,观念转变慢,许多地方都发生了地方保护的现象,行政干预比较突出,对外地肥就是不让你进来,主要是担心既得利益被别人侵占。许多商家、生产厂家的优质化肥因为质检而不能正常销售,往往是等检验合格的结果出来后,农时已过了,还无故被封。造成厂家、商家外销受阻,严重积压,甚至被哄  相似文献   

19.
<正> 化肥作为工业的终级产品,是农业的重要投入品,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和工农业发展,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本文拟对我国化肥生产、流通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于化肥商品的特殊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化肥是一种特殊商品,原因何在?单纯从商品的社会属性分析,化肥与其他一般商品并无明显差异,具有其本身可以货币形式衡量的价值;但从  相似文献   

20.
<正> 国务院国发[1998]3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中指出:“国家对化肥流通的管理由直接计划管理为主改为间接管理为主,发挥市场配置化肥资源的基础作用。取消国产化肥指令性生产计划和统配收购计划,由化肥生产和经营企业自主进行购销活动。鼓励化肥生产和经营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