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彦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847-9850
[目的]对辽河干流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和隶属度加权平均处理方法,对2004~2010年辽河干流2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辽河干流水污染治理的建议。[结果]2004~2010年,辽河干流朱尔山断面的水质为国家Ⅱ~Ⅲ类,兴安断面的水质为国家Ⅱ~Ⅳ类,总体水质明显好转。影响辽河水质的主要因素是溶解氧含量过低。同时,耗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是造成辽河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氨氮的排放。[结论]该研究为辽河干流水环境的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4—2007年大辽河营口境内灌溉期各提水站的实测水量及降水量资料,对营口境内的大辽河的实测水量进行了趋势分析,以期为大辽河营口境内的灌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辽河下游段干流和6条支流的水质和底泥污染指标进行监测,根据监测分析数据和现场调查情况,对辽河下游段水质和底泥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开展了辽河下游段水质有机污染物组分定性分析,探讨了辽河下游段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与水质污染程度的相关性,从而掌握了盘锦地区主要工业污染源对辽河水质的影响,为辽河治理及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新疆渭干河千佛洞段水体水质状况.[方法]于2014年1月、4月、5月、7月、1D月、11月对渭干河千佛洞段水体进行温度、溶解氧、溶解氧饱和度、pH、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等9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渭干河千佛洞段水体温度年波动范围在2.22 ~ 21.17℃,年平均温度为11.74±7.296℃;水体溶解氧含量年波动范围在7.87~16.45 mg/L,年平均溶解氧含量为12.06±3.413 mg/L;水体溶解氧饱和度年波动范围在101% ~ 120%,年平均溶解氧饱和度为109.77%×6.616%;pH年波动范围在7.76 ~9.36,年平均为8.31±0.571;化学需氧量含量年波动范围在0.40~1.68 mg/L,年平均化学需氧量含量为1.13±0.475mg/L;亚硝酸盐氮含量年波动范围在0.001 6 ~0.017 5 mg/L,年平均亚硝酸盐氮含量为0.0097±0.0086 mg/L,氨氮含量年波动范围在Q.002 4 ~0.0045 mg/L,年平均氨氮含量为0.0034±0.000 79 mg/L;总磷含量年波动范围在0.001 0~0.002 5 mg/L,年平均总磷含量为0.001 8±0.000 63 mg/L;硝酸盐氮含量年波动范围在0.0032~0.0074 mg/L,年平均硝酸盐氮含量为0.0055±0.001 7 mg/L.按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分析,渭干河千佛洞段水体水质属于Ⅰ类,所测指标均满足饮用水和渔业用水需求.[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渭干河水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王彦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76-14578
根据国家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对渭河流域陕西段2005~2009年5年的水体分析,结果表明,水体的COD含量优于国家I类地表水标准,但是,氨氮指标和溶解氧的指标超标,最根本的原因是水体氨氮含量过大,进而耗费水中的氧,使溶解氧的指标下降。提出了对已建的污水处理工厂,应用生物脱氮技术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对氨氮进行深度处理,并将氨氮作为考核出水的主要指标,同时,应该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辽河河水的渔业可利用性,本研究在2013年5月选取辽河干流28个采样点为监测对象,检测了部分渔业水质指标。结果表明,2013年春季辽河河水的表层溶氧超过7 mg/L,pH值介于8.1~8.6之间,高锰酸盐指数为1.6~2.5 mg/L,亚硝酸盐氮含量均小于0.004 mg/L,上述水质指标均满足渔业用水要求。但是,监测各调查点位中,仅3个点位的水中非离子氨态氮含量小于0.02 mg/L,满足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其余点位的非离子氨态氮含量均超标。本研究结果可为辽河河水的渔业水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依据2004~2010年对广西合浦廉州湾增养殖区水质连续调查监测结果,选择高锰酸盐指数(CODMn)、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3个代表性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Danniel趋势检验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该增养殖区水质状况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合浦廉州湾增养殖区水质CODMn、DIP含量保持较平稳状态,而DIN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削减、控制外源性氮源施入仍然是今后环境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0—2013年入省河流及辽河干流省界断面监测数据及水质评价结果,分析了入辽宁省的4条河流近年水质变化趋势以及与辽河水质之间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常熟地区水质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W分级法,2006年4-5月对常熟地区典型水域水质(包括水质透明度、溶解氧含量、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含量、总磷含量等主要指标)进行了监测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期城区与郊区的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其污染程度已经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点源化学及物理方式处理污水的能力(其中总氮平均超标4.45倍,溶解氧含量也低于Ⅲ类合格水域标准的1.44倍).本文根据监测结果,指出需要建设一个能大量处理水质污染物的面源水质生物净化体系,以避免或减缓其水质污染的加重.  相似文献   

10.
精养池塘水质管理及改良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精养池塘水质管理中p 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关键性理化因子过低或过高的危害,总结水质恶化的简易判断方法,同时提出了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手段进行水质改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近10年渭河干流陕西段水质变化趋势及其成因。[方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利用2001~2010年渭河干流陕西段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近10年该流域水质的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并初步探究其原因。[结果]2001~2010年,渭河干流水污染程度呈持续减轻态势,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呈显著下降趋势,综合污染指数降幅达62.7%,如期实现了消灭渭河黑臭的目标。但是,近10年渭河干流污染仍很严重,各年均为重度污染,西安段仍然是渭河治理的重点。[结论]该研究为渭河陕西段的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漓江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漓江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漓江兴安段水质为Ⅰ水体,灵川段和阳朔段为Ⅱ水体;在水质评价中,DO、氨氮和总磷具有重要的权重。未确知测度模型对评价空间实现有序分割,提高了分辨率,评价效果可靠,是一种实用模型。利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漓江水质进行的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汾河运城段水质情况。[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2015年汾河运城段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在选取的4个指标PH、COD、DO和NH_3-N中,NH_3-N为主要污染因子;在全年45个监测周中,水质情况总体表现为丰水期优于枯水期。[结论]汾河运城段水质处于国家劣V类,须采取相应的手段控制污染,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邕江(河流养殖水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半封闭、微流水养殖水域)的水质情况,为合理利用开发大水域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定期定点采集邕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质样本,测定采样点水深、透明度(SD)、水温、pH值、流速及水样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态氨(NH4+-N)、亚硝酸盐氮(NO2--N)、总氮(TN)、总磷(TP)等主要理化因子.[结果]邕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体COD、TP、TN、NH4+-N、NO2--N的季节变化特点均是:春季>冬季、夏季>秋季,而DO的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根据Kaiser正交旋转因子荷载矩阵分析,得知邕江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工作重点应为水温、pH值、TP和TN,西津水库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工作重点应为水温、COD、NH+4-N、NO2--N、TP和TN.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邕江养鱼江段水质为中度富营养化,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质处在轻度营养化与中度富营养化之间.[结论]网箱养殖对河流水域和半封闭微流水域水质主要理化因子均有明显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邕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域若持续发展水产养殖,则应降低养殖密度以避免水体高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5.
吕小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699-8701
通过调查青弋江芜湖段9个断面的水质状况,研究该段水体中可溶性无机氮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弋江芜湖段水体中氨氮浓度从上游至下游呈增加趋势,硝态氮浓度为2007年的2~3倍,氨氮浓度与2007年相比无明显差异;氨氮浓度与硝态氮浓度呈负相关,氨氮和硝态氮浓度与DO浓度有较强的相关性;青弋江芜湖段水体中pH变化受到沿岸环境影响较大。该研究可为有关部门保护青弋江水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涪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涪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确定水质类别。[方法]根据2015年涪江绵阳段水质监测资料,建立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模糊综合评价集。[结果]平武水文站、涪江铁路桥、涪江顺河前街和三台百顷断面水质等级均为Ⅰ类,丰谷渡口断面水质等级为Ⅲ类。[结论]该研究可为其他河流或湖泊的水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汇入支流水质污染现状,以一级支流发生渠、马家沟、何家沟和运粮河为研究对象,监测分析枯水期、丰水期DO、CODcr、BOD5、TP和TN等主要水质,应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域水质污染状况,揭示水质指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污染较严重,约76.0%监测断面水质类别为Ⅴ类及以上,47.9%监测断面水质类别为劣Ⅴ类及以上;时空分布差异性明显,水体污染程度枯水期丰水期,其中发生渠、马家沟、何家沟污染情况体现为中、上游下游,运粮河污染情况体现为中游上游和下游,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业废水、集中式排污口的污水排放、农田径流。研究结果为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河流管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仇方道  张娜  易丽娟  佟连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88-11590
根据徐州市2004年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在适当设定水质指标"基准"值的情况下,采用普适指数公式,计算出徐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京杭运河铜山段水质为Ⅱ~Ⅴ级,其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状况严重;废黄河和奎河均为劣Ⅴ类水,污染严重;云龙湖各监测点为Ⅳ类水,基本满足其水域功能要求。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徐州市区地表水环境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赤水河流域下游水质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赤水河下游断面水体进行为期2年的水质特征调查,并结合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断面水体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断面水体CODMn含量在1.10~4.20 mg/L,平均值为(1.76±0.79)mg/L;BOD5含量在0.40~2.00 mg/L,平均值为(1.01±0.45)mg/L;NH_4~+-N含量在0.16~0.62 mg/L,平均值为(0.31±0.12)mg/L;TP含量在0.02~0.11 mg/L,平均值为(0.05±0.03)mg/L;DO含量在8.0~12.9 mg/L,平均值为(10.5±1.42)mg/L。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该断面水体综合污染指数处于清洁水平,但季节间有变化,赤水河下游水质在丰水期最好,其次是平水期,枯水期水质最差,但均达到了Ⅲ类水体标准。连续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除了TP,其余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